中央政府门户网 | kaiyun.com网页版 | 繁體 | English  
 
 
 
 
 
App客户端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助手 kaiyun.vip
 
 
 
 
kaiyun.com网页版 | kaiyun.com | kaiyun.co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政务服务 | kaiyun(中国)体育 | kaiyun.app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

  • 2013年09月30日 12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分享到:
川办函〔2013〕188号



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川人常办〔2013〕5号)收悉,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庚即责成国土资源厅牵头会同省直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特别是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生命工程来抓”的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审议意见有关办理情况函报如下。

  一、关于地质灾害应急机构建设

  建立多部门协同防灾,加强地质灾害防灾信息的实时共享,及时畅通预警信息的发布,是提升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响应能力的关键。省政府责成国土资源厅会同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省气象局,搭建了基于三维地理模型和实时监测雨量的全省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信息指挥平台,整合了基础地理底图、全省地质环境及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已排查核实的数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其监测责任人、防灾责任人的相关信息和全省数千个雨量监测站实时雨量监测信息等,有效实现了对预警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的动态预警和信息的实时发布。该平台在2013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起到了显著的防灾效果。同时,省政府还建立了强降雨天气预警下的国土资源和气象部门应急会商、适时调度机制,共同研判防灾形势与防范对策,动态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

  二、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根据全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省政府扎实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应急体系建设,重点加强了地震灾区、“7�10”特大暴雨洪灾区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典型流域地质灾害整合整治,并将城镇、学校、居民聚居点等人口聚集区作为防灾重点。“4�20”芦山强烈地震及“7�10”特大暴雨洪灾发生后,及时组织专业队伍开展灾区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核实工作,迅速完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和体系,对险情重、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治理,确保了地震灾区虽遭遇特大暴雨洪灾却未发生因灾群死群伤事件。为科学指导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提升防灾效益,积极组织专家开展小流域整合整治相关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针对震后防灾工作的实际,省政府特别注重灾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通过制订建设标准、落实专项经费,把加强市、县、乡三级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积极争取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支持,专题请示国务院支持我省编制2013—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给予资金、项目和技术支持;魏宏省长专程赴国土资源部汇报了相关工作。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全力支持我省恢复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部省共同编制四川省2013—2020年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三、关于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相关技术规程、规范的建设,坚持以制度建设推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经省政府同意,国土资源厅会同财政厅制发了《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标准(试行)》,涵盖了地质灾害防治预算领域的《勘查设计预算标准》、《治理工程预算定额》、《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及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基价预算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预算标准》、《监理工程取费标准》、《预算编制与审定规定》等6个方面。该标准是全国第一套地质灾害防治预算规范,有利于规范我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行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我省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同时,省政府还责成国土资源厅会同相关部门抓紧拟制《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勘查设计及验收技术要求》等相关技术规程,按程序报批后发布实施。下一步,省政府还将结合防灾形势和工作需要,尽快对现有相关管理办法及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探索建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使命。

  四、关于加大科技支撑

  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2013年我省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份启动了全省地质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拟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地质环境、地质构造、地下水、地质灾害、地质遗迹等资源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和管理,建设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为推进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针对震后我省严峻的防灾形势,开展了3项工作。一是在宝兴县城的冷木沟、教场沟建成了高山峡谷型全自动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对县城威胁最大的泥石流灾害的早期预警。二是在《芦山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中,设置了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程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判识技术研究、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创新技术研究、震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地质灾害应急勘探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专题。三是正在积极推进全省高精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底图测绘工作。

  五、关于落实防灾责任、构筑分层级分部门联防联动机制

  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全省分层级防范与分行业联动相结合的合力防灾机制建设,2013年以来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务必抓好落实。一是将省委、省政府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基层一线,落到基层领导层面。省、市、县、乡逐级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政府作为地质灾害主动预防避让的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作为主动预防避让的工作主体,防灾责任人和监测人员特别是专职监测人员作为启动和组织主动预防避让工作的实施主体,切实强化责任意识,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制,把隐患点防灾责任落实到基层具体人头。二是积极推进全省分层级防范与分行业联动相结合的合力防灾机制建设。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43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2〕121号)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分系统、分层级防范体系,明确各层级、各系统的防灾职责,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以制度设计促使各行业主管单位切实负起防治责任,多层级、宽领域、全方位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合力。

  六、关于防灾减灾宣传培训

  我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切实加强受威胁群众识灾、防灾、避险能力建设,是构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关键。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通过“万村培训”、“在建工程宣讲培训”等活动,积极动员和调动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有关企业的力量,广泛发动社会参与防灾。同时,还组织力量全面加强对全省在建工程防灾措施落实情况的专项督导检查。2013年上半年,经省政府同意,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56场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集中宣讲及培训会,参训人员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挂图及光盘各3000套。同时,对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市、雅安以及攀枝花市等5个市(州)的146处在建水电工程防灾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集中检查,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并督促相关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抓好整改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3年9月30日

责任编辑: 李莎莎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