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印象:从“老大黑粗”到“美景如画”
“这是自贡?”7月17日晚上9点过,全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的车队驶入自贡城区。
雨幕中,自贡的迎宾大道愈发静美:“省级园林城市”的碑牌被郁郁葱葱的植被围绕着,两旁错落有致的树木被雨水冲刷后越发挺拔,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幅油画。
A7号车上的通江县委书记赵万先定睛望着窗外:“自贡是老工业城市,印象中应该是老大黑粗,没想到竟然美景如画!”而这声感叹,也是众多参会代表对自贡的共同认识。
7月18日,参会代表冒雨参观位于高新区的南湖生态公园。优美的生态环境,颠覆了大家心目中的老工业城市印象。
“退城进园”
进退之间天地宽
自贡,恐龙之乡,现在有了一条新的“龙”--东接富顺,西连荣县,沿S305线布局的产业之“龙”。“龙首”是板仓工业园,“龙脊”是沿滩工业集中区,“龙尾”则是晨光科技园区,产业之“龙”首尾呼应,舞动得风生水起。
7月18日,代表们来到了“龙脊”--沿滩工业集中区。这个园区主要由昊华鸿鹤化工、自贡市精化院和自贡市碳研院3户“退城入园”的企业组成,总投资120亿元。未来这里将形成“盐-基础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为一体的盐化工产业链。
“推进新型工业化,首先要实现工业空间布局上的集中,按照‘一园一主业’确定主导产业,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看到这个产业园区后,深有感慨,“泸州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也正在积极推进‘退城进园’,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让传统产业实现升级。”
4年来,自贡已累计有83户城区企业整体迁建至工业园区。投资超百亿元的昊华鸿鹤化工整体迁建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由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的战略性调整,通过与晨光化工研究院氟化工产业的有机连接,形成国内最完整的盐化工产业链条;大西洋焊材公司等新材料龙头企业迁建后,将带动焊接新材料产业装备及应用领域的发展,由单一的材料生产企业拓展为焊接应用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规模化;华西能源公司等机械装备骨干企业实施迁建后,提高了生物质锅炉等产品的技术水平和专业协作配套能力,促进节能环保锅炉集群的发展壮大,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高端化。
目前,自贡围绕机械装备制造、盐及盐化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已经形成13条产业链、70余户优势企业和160多个拳头产品。未来,将形成千亿元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500亿元的盐及盐化工产业和5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
“退城进园”,还“退”出了一个“自贡新城”--4年来,全市新区面积新增36平方公里,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70亿元,新增承载能力20平方公里,实现了产业载体和城市空间的协调推进。
“起初是被动的城镇化,城市与工业犬牙交错,无序发展;后来是单一的城镇化,通过17年的建设有了‘汇东新城’,但这个过程忽视城市对工业的支撑,忽略城市对农业农村的带动辐射;现在我们正在迈向互动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产城一体。”自贡市副市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任远说,昊华鸿鹤迁建出来后,老厂所在的“鸿鹤坝”将是未来“东部新城”的核心区。
“进退之间天地宽。”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学端说,从“鸿鹤坝”迁建出去对企业是一次展翅高飞的机遇,城市生态也将回归美好家园。
由“自贡制造”走向“自贡智造”,与会代表在长征机床厂看到科技活力。
昊华鸿鹤化工整体迁建后,新产品层出不穷,引起与会代表的浓厚兴趣。
“智”力发展
“老树”逢春发新芽
昊华鸿鹤化工:1958年建业于鸿鹤镇,并注册为鸿鹤;长征机床厂:1966年由北京第一机床厂内迁至自贡;华西能源:始建于1983年,前身是东方锅炉……
自贡的产业老吗?老。自贡的产业新吗?新。
南充市委书记刘宏建如此形容:“自贡是‘老树发新芽’。”
在长征机床厂,刘宏建指着“自贡制造”和“自贡智造”说:“一字之差,需要的是智慧、科技、创新和改革,这正是焕发生机的动力源。”
正是因为“智造”,曾经被称为“死了没埋”的久大盐业,不仅建成了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年产60万吨真空制盐装置,还首创了17项先进技术。
因为“智造”,在自贡的企业研发出了我国第一辆CNG汽车,拥有了全国技术最先进、产品最完整的CNG成套装备制造体系;创造了管状输送机单机长度的亚洲第一,带式输送机长度创造了国内第一;实现了五联动高速高精度龙门出口欧美,填补了国内空白……
“智造”,使自贡成功实现了传统老工业基地向高新产业基地的华丽转型。
对“自贡路径”,西昌市委书记赵世勇的体会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坚决不能再走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率的老路,只有高端切入,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尽量延长产业链条,才能既赢得真金白银,也留下青山绿水。”
机械制造、盐化工、材料工业,“老三样”有新内容。产业构成的“基本基因”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
迁建后的华西能源公司,装备和生产能力实现了整体升级。
看门道
从鸿鹤搬迁看“产城一体”
●对话嘉宾
王海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洪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记者:把一个在市区的企业搬迁到工业园区,看似简单,但在自贡却达到搬强一个企业、搬优一个产业、搬美一个城市、搬富一方百姓的效果。这种“产城一体”的发展路径,对推动“两化”互动有何借鉴意义?
王海林:自贡实现了产业和城市的真正相互融合,形成产城互动机制,这是很可贵的。产城一体,并不是指产业和城市在一个物理空间上。布局可以是多样的。昊华鸿鹤化工原来在城区外,但随着城市进程加快,逐渐被城市包围,企业与城市彼此都不能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求。通过搬迁,城市发展更有空间,企业发展也可放开手脚。
自贡高新区的产业园区和南湖新城的规划同时出台,新城和园区建设一开始就实现了产城同步推动。在发展过程中,其工业园区也和城市发展实现了良好互动:新城开发收益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而后期产业则反哺城市发展。以土地收入来支撑产业发展,又以工业发展来反哺城市,这种产城互动的机制,目前很多城市还没充分认识到。
杨洪波:今天看到的南湖生态公园、昊华鸿鹤化工等,都很好地体现了城市对于工业的接纳和支撑。不同的产业应有不同的空间规划,“产城一体”并不是产业和城市简单地放在一个物理空间,而要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选择相应的空间组合方式。
自贡的化工产业和城市布局就体现了这样的道理。鸿鹤是化工企业,不应该与城市布局混杂在一起。自贡选择了“相离”的空间布局,在建立多通道联系的基础上,以山体、绿化带为阻断,使三类工业与生活区相隔离。
记者:各地应如何因地制宜借鉴自贡经验?
杨洪波:每个城市都有自身发展的实际,不同的产业对空间布局有不同的要求。作为工业化的载体,城镇的发展需要用科学规划来引领和推动,城市格局功能互补,提高对产业的承载能力。
王海林:经验不能简单复制。一个城市最合适的发展路径就是要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产业,要结合自身的优势选择路径。城市发展,大概经过了以市兴城、行政兴城和产业兴城等阶段。所谓产业兴城,首先要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产业,并且实现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
自贡在盐化工产业上就实现了产业链条的最大程度延伸。从几十块钱的盐产品到基础化工、有机化工、进而到附加值很高的高分子化工,逐步迈向“微笑曲线”两端,实现了产业向高端的提升。产业链条的延伸,不仅可以是同产业链的延伸,也可以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延伸,比如以二产业向一产业、向生产性服务业的延伸等。在这方面,每个城市的潜力都很大。
故事
一个规划带来“第一桶金”
“哎呀,看到恩人了!”一看到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于唯多,自贡高新区管委会原主任龙腾鑫就激动地喊起来。两人紧紧握手。看到此景,记者上前一打听,得悉一个规划与“第一桶金”的故事。
2006年,规划40平方公里的高新区板仓工业集中区和南湖新城规划同时出炉。是时,自贡高新区板仓工业集中区定位为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南湖则是配套的生活区域。“以园带城、以城哺园”,自贡高新区明确提出“开发南湖,建设板仓”的思路,以南湖新城商业开发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蓝图绘就,可是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道路管网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找了好几家银行都说不行。只有一片空空如也的土地,都不敢贷款啊。”龙腾鑫说。
“一看规划、产业定位,我们觉得理念很超前,值得贷款。”于唯多当时就被其统筹城乡、“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等理念打动。但总行的人来看现场,对于唯多的判断却有些怀疑。“后来坐下来看规划、听分析,总行的人也有兴趣了。”于唯多说,“那时候,他们的发展思路就有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的理念了。”
于唯多进而解释,工业园区的前期投入大于支出,而新城建设的土地升值空间较大,二者的互动性明显。自贡高新区的产业定位于科技含量高的特色产业,让于唯多觉得很有潜力。
20多天以后,评估基本结束,开始走银行内部程序。“评估进展很迅速。”在龙腾鑫看来,“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但并不贸然。于唯多解释,国开行评估成员里不仅仅有金融学方面的专家,还有产业领域的专家,要研判产业发展的前景,并非单单依靠报表作为评估标准。
第一笔贷款3亿元到位后,10多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起步区和配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铺开,项目落实加快。板仓范围内基础设施也在向周边农村辐射,自贡高新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速推进。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合作,在后来5年多时间里,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一共在自贡高新区放贷近15亿元。资金有保障,高新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迅速从省级高新区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形态进一步向高端挺进。
于唯多说,下一步还计划放贷60亿元用于园区的项目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