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kaiyun.com网页版  > 一网协同 > 学习参考 > 参阅文章
  •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谋“新”重“质”
  •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喜新”不“厌旧”
  • 光明日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向“新”而行 金融业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
  •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日报连发五篇署名文章
  • 人民财评: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 看!《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
  • 政府工作报告重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意义
  •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保障
  •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新华述评: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述评之一
  • 瞭望丨综合施策提升四川电力供应韧性
  • 曲福田: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基础
  • 韩震: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
  • 这是什么气质,让人一眼着迷
  • 都江堰的四张面孔
  • “东软”核酸系统争议背后,更关键的问题却被长期忽视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谋“新”重“质”

  • 2024年04月18日 08时47分
  • 来源:新华网
  •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和实践,但有的地方对“因地制宜”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件大事、新事,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心里要热切,但头脑要冷静、步子要坚实,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不能潮流化、概念化、标签化,表面功夫带不动生产效率的提升,造不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更无法培育出先进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力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更不会凭空出现,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尊重各地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避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能搞一种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和价值转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诸项任务之首,并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创新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更要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市场里的商品。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产业相结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新瓶装旧酒。当前,不少地方谈创新必说新质生产力,把新质生产力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盲目求“新”而忽视了“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但并不是和创新沾边都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实干为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涉及方面较多,只有提早谋划、科学布局、统筹兼顾,才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记者 严赋憬

    新华时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喜新”不“厌旧”

  • 2024年04月09日 08时34分
  • 来源:新华社
  • 当前,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展开的前瞻布局在各地如火如荼,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只谈“新”不要“旧”的苗头。各地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喜新”不“厌旧”。

    包括钢铁、有色、石化化工、机械、纺织服装等在内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制造业中占比超80%,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这些行业带动效应强、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底座,也是我国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的基本盘。

    “传统”不等同于“低端”,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生产力。“传统”与“新兴”也并非割裂关系,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看似“旧”的传统产业,正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依托。

    实践证明,新兴产业发展高度依赖传统产业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作支撑,同时传统产业的庞大规模也为新兴技术提供多维应用场景,进而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市场和动能。以有色金属行业为例,一方面,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另一方面,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和物联网等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催生更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有色金属实现从初级材料到高端装备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传统产业不能固步自封,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优势领域锻长板,薄弱环节补短板,传统产业必然也会“老树发新芽”。(记者 王悦阳)

    光明日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 2024年03月19日 15时14分
  • 来源:光明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创新性应用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根本上体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具有反作用。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既可以成为新技术革命产生和发展的“催生婆”和“加速器”,也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产生和发展的“桎梏”和“抑制器”。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的重点突破不断推动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同样需要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制度的支撑。因此,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必须形成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生产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总结和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其中一个深刻启示和主要经验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这对于在新征程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创造性地运用这一宝贵经验。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如果说过去的改革主要是由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的,那么现在的改革就是由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经济特点所推动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先进生产力,以新制造、新服务、新业态、新动能为具体表现形式,具有人力资本占比高、研发阶段时间长、金融支持要求高、营商环境要求高、市场渠道联系紧、政府政策配套细等特点和要求,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方面,要求有新的用工形式、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管理方式;在数据的生产、运用和保护方面,需要有特殊的产权制度设计;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方面,要求有高度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发达的供应链相配合。尤其是在推动原始创新方面,一流的科研成果有赖于一流的实验室,需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未来建设实验室体系。这就要求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打通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存在的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创造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把各级各类实验室打造成公共产品。

    2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培育需要新型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迫切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来进一步完善新型生产关系。改革的重点包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体制条件,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顺畅流动;积极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框架中和谐发展,催生新动能、新业态、新服务;完善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为新质生产力的原始创新能力发掘和成果市场推广提供良好成长环境;完善实现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让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财富增长;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技术特点的企业组织结构;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国际环境。

    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充分发挥新型生产关系对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特殊推动作用,应特别重视通过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作者:陈甬军,系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向“新”而行 金融业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3月19日 15时12分
  • 来源:人民日报
  • 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下经济社会的热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链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工具,金融业正加速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能力,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作为由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资源配置方式、生产组织形式等,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水平。”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金融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其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既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

    深化金融供给端改革

    大力服务新质生产力

    在不少业内人士的观察中,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目前,金融业正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积极丰富产品服务体系,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在今年3月11日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服务新质生产力是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金融监管总局正在积极研究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为平台,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进一步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还将全力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助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证监会主席吴清也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议上表示,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对发行上市、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完善,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

    多家金融机构在近期公布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成效。其中,工商银行聚焦于助力科技型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2023年11月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建设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已在2023年末完成科技贷款余额超1.5万亿元;中国人寿构建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与融资服务,截至2023年末已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存量投资规模超3300亿元;新华保险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在2023年底投资余额约258亿元,同比增长43%......

    针对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服务,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表示,要前瞻性谋划未来产业,优化未来产业的时空布局,聚焦国家整体战略规划和地方产业规划,根据技术成熟度、市场发育度变化与各地科教资源、产业基础的差异,分阶段分梯次开展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发展;同时也要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推动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引导资金支持未来产业企业创业和技术研发,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满足新质生产力需求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金融则是重要推动力量。金融与新质生产力结合的形态,在要求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外,还需积极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稳扎稳打推动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全力服务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对于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创新动能,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优化间接融资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建立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事后信用惩戒的监管机制,从根本上化解银企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健全等导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商业银行应强化自身产品创新,结合新经济企业发展特点,根据科创企业发展阶段,在授信、期限、额度、模式上进行分层差异化设计,不断创新丰富支持新经济企业的信贷产品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科技金融放在重要位置。”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表示,资本市场除提供融资外,可以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建议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撑作用,助力科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建议成立专业的国家层面的科技发展银行,为科创企业提供无担保、无抵押、无质押的中长期信用贷款,探索灵活多样的抵押担保模式。以高科技产品的知识产权、专利为抵押,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新质生产力形成。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从多家金融机构公布的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成效来看,部分银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科技创新企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银行也能通过服务新质生产力,深入了解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而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新质生产力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金融服务模式在满足新质生产力需求上尚需继续发力,特别是需要探索定制化服务、投贷联动等新模式,并培育一支懂技术、懂市场、懂金融的专业人才队伍。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日报连发五篇署名文章

  • 2024年03月18日 15时02分
  • 来源:川观新闻
  • 近日,经济日报连发五篇金观平署名文章阐释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指出,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传统经验里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创新发展,要提质升级。

    ·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长远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

    ·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甚至不顾实际条件,硬往新质生产力上面靠。

    ·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和滥用,不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更会错失发展机遇。

    全文如下,一起来看。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传统经验里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也就是说,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但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要创新发展,要提质升级。

    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依据本地禀赋确定发展重点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需求为牵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共融共舞”;

    要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各地要坚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以技改和数字化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淘汰落后产能,方能做到稳中求进;

    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

    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新质生产力的“新”在于创新。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不仅如此,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密不可分、互为促进。

    一方面,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所需的新技术、软硬件等,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和动能;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发展也依赖传统产业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支撑。

    转型升级是传统产业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牢牢咬住高端化不断跃升,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用好智能化手段,立足不同细分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

    要推进绿色化转型,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能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三、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当前,我国科技体制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破除,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推动深度融合。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优化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和科技评价制度,充分发挥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开放力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体现了深刻的问题导向和现实观照,也是求实效、谋长远的必然要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观一域也要知全局。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长远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眼下,某些城市出台文件,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G通信与新一代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互联网等一股脑地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生产要素机械性、同质化堆叠来培育产业集群,反映出的正是在全局观上的欠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乘势而上、善作善成。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地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时、度、效,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布局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提升具体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确保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就不仅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是对政绩观一以贯之的要求。摆脱一哄而上的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让扎扎实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踏踏实实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主旋律。


    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找准着力点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参加团组活动,都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正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各行各业都在研究如何开拓思路,发展新质生产力,向“新”而动。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新质生产力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把什么想法、什么举措都披上新质生产力的外衣,甚至不顾实际条件,硬往新质生产力上面靠。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和滥用,不仅容易迷失发展方向,更会错失发展机遇。

    各地各行业抢抓机遇,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有迫切感和行动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我们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有足够的热情与敏锐,也要保持必须的清醒和冷静,明确本地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找准着力点,谋定而动。

    有些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已经有成熟的条件,并取得一定成果,可以出大力、挑大梁,而有些地方则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产业基础,优化调整要素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要根据各地差异、发展实际,充分挖掘地方的发展潜能和优势,客观看待区域发展落差,把本地特色传统产业改造好,稳扎稳打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真正实现发展动能的转变,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财评: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

  • 2024年03月18日 14时59分
  • 来源:人民网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新质生产力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关联,只有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去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和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必须与地区情况相适配,牢牢把握自身在国家发展大局战略定位的基础上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个别缺乏发展基础的地区,不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由包装传统产业,而是应鼓励改革创新,优先发展数字技术,加快实现传统生产力螺旋式上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因素。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生产力,并提高生产效率。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和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力度,瞄准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聚焦科技领域的“卡脖子”环节,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塑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在生产力的要素组成中,人是生产力最为重要的基础性核心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把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要求,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创造力和能动性。

    应当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只要我们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就一定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展,在新征途上持续前行。

    看!《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3月07日 15时16分
  • 来源:中国政府网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质生产力,一起看——
















    政府工作报告重磅!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3月05日 15时22分
  • 来源:中国政府网
  •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 2024年02月21日 15时45分
  • 来源:求是网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突破方向,推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新质生产力是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数智化机器设备、数智化劳动者、数字基础设施、海量数据、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要素紧密结合的生产力新形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高质量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全方位系统推进。

    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进一步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观环境,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能够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加快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一套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速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对新质生产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人才支撑。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拥有大量较高科技文化素质、具备综合运用各类前沿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型生产工具的新型数智人才。必须推动教育、人才培养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研究型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的优势,使职业教育尽快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所需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支撑。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前沿技术领域的颠覆式、突破式创新为前提,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进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超前部署、全面开展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支持产业应用研究,在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化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驱动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

    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重视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数据要素管理体系。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数据要素的产权,尽快设立全国性的数据确权登记平台,明确数据产权界定的实施办法;尽快制定数据要素的价值评价体系,明确数据要素的可信度、共享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指标,以便更精准地进行数据要素的评估和交易。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激发数据要素的创造和流通。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打破数据要素壁垒,使数据在流通中产生更大价值。持续监测和定期评估数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情况不断改进和加强数据安全策略。

    提升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为此,需要紧跟全球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加快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数字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进一步夯实大数据中心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数字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着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先进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全系统、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通过对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生产管理和销售服务等产业全链条、生产制造全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通过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加强政策服务引导等系统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在决策、生产、运营环节上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算力基础。算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功能,只有全面提升算力水平,才能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顺利落地,才能使数据要素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掘,才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得以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大芯片领域资金投入和支持,推动芯片制造先进工艺和设计能力的提升,推进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创新,推进超级计算机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快提升打造高质量算力的硬件基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算法和软件领域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快向量子计算、光计算、类脑计算等新型算力领域的探索,加大对算法和软件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提升高质量算力的软件基础。注重优化算力布局,持续推进“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算力产业生态化发展,拓展算力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增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加快生产力的绿色化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技术驱动绿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经济规模,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发展道路。加快构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提升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进一步降低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成本,促进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和绿色生态产业区。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推进能源革命、消费革命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全面优化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加快完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体系,做好全面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金融供给。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激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壮大风险投资市场,促进一批革命性、颠覆性技术领域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鼓励银行机构积极开发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科技专项贷款和产业发展专项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银行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的参与度。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建设,提升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对企业科创贷款的担保力度,为科技创新贷款担保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作者:石建勋,系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意义

  • 2024年02月20日 15时43分
  • 来源:求是网
  • 编者按

    专题研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论述,强调必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为此,本版今日特邀几位学者从理论上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深入阐释,以飨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作为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之后的新要求、新方向和新理念。以时代为观照,以中国为观照,从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中国经验,并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贡献中国智慧。

    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经济学中的理论方位

    自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政治独立以来,发展中国家一直面临双重的经济发展任务:一方面,因为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速度实现增长和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尽管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中国家必须与实力强大且占据优势地位的发达国家同台竞争,在开放经济中发展自己。前者是低于时代发展水平的后发追赶,后者是与时代同行的前沿发展。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两类性质不同的发展任务是交织在一起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其发展重点或任务构成有所差异。双重发展任务及其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的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区别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低于时代发展水平的经济追赶,可以通过发挥后发优势来实现,属于常规化的努力;而同时代的前沿发展则面临发达国家的强力遏制,需要吸收时代进步的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超常规的努力。长期以来,发展经济学一直聚焦于后发追赶问题,忽略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同时代的前沿发展竞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不仅为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开辟了道路。新质生产力具有一般性的发展经济学意义,发展经济学必须重视发展中国家在前沿竞争中的发展问题,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发展阶段

    生产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要素、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形成了各自时代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个经济体能否把握时代发展产生的新技术等发展要素,并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与该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它在世界经济发展序列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人类近现代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工业革命,大多数后发国家都与之失之交臂,错失了利用工业革命发展生产力的机会。其重要原因不仅在于几次工业革命都发轫于先发国家,还因为后发国家处于低收入阶段、靠近世界经济发展序列的低端,其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于后发追赶,而不是与先发国家展开同时代前沿发展竞争。只有当经济体达到一定发展水平之后,随着原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减弱以及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重心才开始从后发追赶逐渐向前沿发展竞争转移,新质生产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才真正凸显出来。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必然要求,它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和高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是发展中国家从低收入阶段实现经济起飞的一项重要战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本不像发展初期那样稀缺,劳动力也不再丰裕,技术进步的方式不再主要依靠模仿,转而越来越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能在原先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幅提高生产率,产业升级使得它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逐步攀升。于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而竞争性逐渐增强。处于中高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要在前有遏制堵截、后有围追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迫切需要时代前沿技术造就的新质生产力。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了由穷变富的发展,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由富变强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内在的发展问题和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相应地,发展重心也开始朝前沿发展方向转移。一方面,后发追赶的任务尚未完成,与实力强大且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展开前沿发展竞争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实践也非常幸运地置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时代给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正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我们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处于中高收入阶段、谋求由富变强的中国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功能将是巨大的: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跃迁,从而在与发达国家的前沿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新质生产力给发展经济学提出的新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转移经济发展重心、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给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不曾研究过的新课题,发展经济学必须以新理论反映新实践。

    第一,与后发追赶中利用后发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没有后发优势的地方创造竞争优势,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所谓后发优势,简言之,就是落后者学习先行者而形成的优势。一旦进入前沿竞争状态,就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没有先行足迹可资借鉴,试错成为一种常态,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因此,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前沿展开竞争,唯有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而且,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自主创新并非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传统发展经济学虽然重视技术进步,但更强调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模仿、技术外溢,从先发国家那里获取技术进步的力量,极少涉及发展中国家在前沿发展竞争中的自主创新问题。

    第二,与后发追赶中利用比较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先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去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简言之,就是经济体之间因资源要素分布差异而形成的生产与交易优势。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就是采取的比较优势战略。但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时代发展的技术前沿向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进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发现并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有所突破。传统发展经济学虽然重视比较优势,但对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特别是在时代发展前沿确立新的比较优势,还缺乏深入研究。

    第三,与后发追赶过程中的竞争格局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是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形成的。在后发追赶中,发展中国家依赖各自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经济互补性,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则存在竞争性。当发展中国家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前移,不可避免要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展开前沿竞争。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前沿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外,还会采取“脱钩”“断链”“停止科学交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传统发展经济学比较重视国际经济活动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合作,基本不讨论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优势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四,与后发追赶中经济结构变迁的主导方向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促使结构变迁实现纵向升级。在后发追赶中,结构变迁主要是通过资源要素从传统经济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横向流动实现的,表现为产业结构更加工业化和服务化。在前沿发展中,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将更多资源要素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催生出新农业、新制造业、新服务业,因而经济变迁主要通过产业内部企业之间或不同技术产能之间的优胜劣汰来实现,表现为产业的纵向升级。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因发展差异而形成的纵向结构升级,将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第五,与后发追赶中发展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内的各类产业、吸收各个层次劳动力就业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可能会产生技能偏向而改变劳动就业结构,进而对收入结构产生影响。新质生产力以先进技术和数智化设备将一些低技能劳动者从机械性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吸收更多高技能、高知识和高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从而改变劳动就业结构及其收入结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前沿发展应该是人民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完善就业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让发展中国家的前沿发展与共享发展并行不悖,这是发展经济学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作者:马玉婷 叶初升,分别系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发展阶段伟大实践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新华社评论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 2024年02月02日 14时57分
  • 来源:新华社
  •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题: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华社评论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总结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客观分析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因素,全面阐明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从去年9月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本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客观要求,是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只有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要求,才能以更具前瞻的战略眼光、更加有效的务实举措、更为积极的主动作为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部署落到实处。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新产业,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咬定创新不放松,驰而不息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一方面,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另一方面,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牢牢把握质优这个关键性要求。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要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从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收入分配激励等方面着力,进一步培厚人才成长土壤,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认真真抓好贯彻落实,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强保障

  • 2024年01月31日 15时46分
  • 来源:求是网
  • 生产力是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新质生产力通过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体系深度转型升级使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从而能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新征程上必须回答而且必须答好的课题,需要完善相关举措,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遵循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导向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运用系统观念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加快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在解决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同时,加大原创性和应用性技术研究,打造我国科技竞争新优势,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要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扎实推进科技强国建设,通过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将优质要素更多集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

    二是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对生产要素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形成更高的生产能力。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畅通流动,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让人才、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向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聚集。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

    三是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通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快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宝贵的社会资源,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精神力量。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大胆创新、诚信经营、勇于奋进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活力。要把科技创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推进产业创新不断实现“从1到N”的应用转化。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有序布局未来产业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产业支撑。

    四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新质生产力除了科技因素外,制度因素也尤为重要。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更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各方面制度更加规范科学;另一方面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破除不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各种束缚。同时,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持续把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力。贾若祥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政策问答·2024年中国经济这么干)

  • 2024年01月05日 15时23分
  • 来源:人民日报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二是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赋能发展新兴产业;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才能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表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是重点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必须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赋能全产业体系。”谢少锋说,要发挥科技创新对人形机器人、元宇宙、车联网、物联网等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经济体系因“新”而进。

    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记者 王政 刘温馨)

    新华述评: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述评之一

  • 2023年09月18日 15时26分
  • 来源:新华社
  •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系列述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人才强、科技强进而促进产业强、经济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辟广阔空间。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为生产力增添科技内涵

    中国空间站遨游太空、蛟龙潜水器探秘深海、“中国天眼”FAST巡天观测、国产大飞机C919飞向蓝天……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纵观人类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正在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的生产力。

    踏上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强大动力。

    从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问题,到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从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到深入推进发展方式、发展动力、发展领域、发展质量变革,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为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进一步增添了生产力的科技内涵,也让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指征更加具体。”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郭戎认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的跃迁。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023.5亿元,有力支撑了铁基超导、量子信息、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重大成果产出。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党中央将以更大决心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让更多科技创新迸发涌流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成果转化进入市场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科创+产业”加速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着力推动我国产业跃升……

    这是科技成果转化从“书架”到“货架”的加速度——

    短短一年时间,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120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就变成了洁净车间。这家脱胎于西北工业大学的企业主要从事传感器研发制造,在秦创原平台的帮扶支持下一个月内就走完审批、选址、专利评估等流程,大大降低了初创企业的组建难度。

    作为科技创新孵化器,陕西秦创原平台经过两年多建设,正加速释放科创潜能,其构建的“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已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为科技成果转化蹚出一条新路。

    这是“放手”发展当下、“放眼”蓄势未来的积极谋划——

    安徽合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数百个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转,庞大的工厂车间只需要不超过百名工人,将于今年底实现首台车型量产。

    近年来,安徽不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更是将汽车产业提升为“首位产业”。今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34.2万辆,同比增长87.8%。

    “产业体系的质量,奠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表示,战略产业、未来产业是“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刻演变,只有用硬科技赋能现代产业体系,才能为未来发展蓄力。

    这是在更多前沿领域的“换道超车”——

    在刚刚闭幕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台名为“术锐”的手术机器人剥蛋壳的演示吸引众人驻足观看。剥完后,薄如蝉翼的蛋膜完好无损。这台手术机器人由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在全球拥有近600项知识产权及申请,多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必须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筋骨”支撑。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非对称”策略在前沿领域加快“换道超车”。要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锻长板”并重的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以培育新产业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无论是当前提振信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是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开辟新赛道。江苏重点布局变革性新材料、类脑智能等前沿方向;围绕工业母机、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短板实施5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揭榜挂帅”机制,发布重大任务榜单28个,吸引63个高水平团队参与攻关。

    ——增强新动能。上半年,全球首座十万吨级1500米超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具备远程遥控生产能力;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海南文昌海域正式投产;我国自研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实现产业化制造……

    ——塑造新优势。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的“中国光谷”,多家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拔节生长,一系列创新成果接连涌现……目前,区内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和北斗产业等五大优势产业正带动湖北制造业迈上新台阶。

    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无一不是由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

    展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新华社记者戴小河、胡喆、吴慧珺

    瞭望丨综合施策提升四川电力供应韧性

  • 2022年12月26日 13时42分
  • 来源:《瞭望》
  • ◇按近5年年均用电增速10.4%测算,初步预计四川2025年用电量将达到4865亿千瓦时,但预计同期省内供应能力仅有约4600亿千瓦时,电量缺口约265亿千瓦时,若来水进煤不正常缺口还将扩大

    ◇水电方面,优先建设季以上调节能力水库电站,统筹好水电自用与外送量。火电方面,发挥好存量煤电对防范电网安全风险的支撑作用,推动煤电服役期满机组科学安全转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

    ◇构建多元互补、多能共济的电力供应体系,配套建设与之相应的电网系统

      2022年1月18日,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工人在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高空作业。(受访者供图)

    9月底,连接四川、重庆电源和负荷中心的电力高速路——国家电网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开工,开启了四川加快建设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超前的电力保障进程。

    今年夏天,水电大省四川首次在丰水期出现严重缺电,给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制约性影响。其原因既有短期内出现的极端天气因素,也有电源、电网等方面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因素。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实施,四川经济社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年用电量大概率将保持10%以上的刚性增长态势,同时或将叠加更为频繁的极端天气加剧电力电量双供需矛盾。

    《瞭望》新闻周刊日前组织记者走访多方业内人士及专家,在分析此轮缺电保电情况基础上,梳理出对策建议,以通过对症调结构,充实“工具箱”,提升电力供应韧性。

    丰水期首现电力“硬缺口”

    高原向盆地陡降的大落差形成了四川丰富的水能资源。全省水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48亿千瓦,占全国22.4%,居全国第2位。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在全国13大水电基地中分别居第1、3、5位。四川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送出端,水电外送电量已连续5年超过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外送1.8个2020年成都全社会用电量。

    正常年份,四川水电富而有余。以2021年为例,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四川水电总发电量约3724亿千瓦时,其中外送电量约1368亿千瓦时,约占水电总发电量的36.7%。除了国调大水电外送,四川省调水电还外送了富余电量约284.5亿千瓦时。

    而今年夏天遭遇的极端高温天气,直接导致用电需求暴增。四川省气象局、四川省水利厅资料显示,7月4日至16日和7月25日至8月29日,全省出现两轮持续性极端晴热高温天气过程,最高气温达到创纪录的44.0℃;全省平均降水量146.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6.9%,位列历史同期第一少位。持续高温、降雨偏少致“汛期反枯”,7月份,四川主要江河来水相比多年同期均值偏少2至7成,8月份进一步偏少4至8成。岷江、大渡河为有实测记录以来同期最枯。

    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8月高温持续期,四川居民日均用电攀升至4.5亿千瓦时,最高时达到4.73亿千瓦时,是常态的3.6倍,净增的3亿多千瓦时基本是空调负荷。据测算,四川今年夏季空调降温负荷近2300万千瓦,超过全省用电负荷的1/3,其中负荷中心成都高峰期空调负荷甚至占成都市电力负荷的40%~50%。

    往年夏季丰水期,四川省调水电发电量每天可达9亿千瓦时,在满足自用之外还可调度外送。今年高温持续下全省用电需求急剧攀升,最高负荷一度跃升至6500万千瓦,同比增长25%。同时水电发电能力断崖式下降,单日来水发电量最低降至4.2亿千瓦时。这一增一减,导致电力供需矛盾在短期内迅速放大,单日最高电量缺口达3.7亿千瓦时。

    水电资源极为丰富且常年承担大量电力外送任务的四川,历史上首次出现丰水期电力电量双缺的极端严重局面,不得不启动能源保供一级应急响应。全省3万多户企业(含1.3万户规上工业企业)被迫停产,日均损失上百亿元。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总交易师张勇林介绍,过去四川省工业、商业、民用电量比为6∶2∶2,在今夏高峰期变为2∶2∶6,工业用电量减少四成,每天让渡3亿度电给民用。

    为应对上述情况,国家电网、四川省及相关方面因时因势、及时调整完善电力保供措施,由四川省统一调度的水电机组根据来水情况设定底线阈值、深挖潜力,日均发电4.56亿千瓦时。同时,火电、光伏、风电等非水资源加力贡献、日均发电量3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利用入川通道最大输送能力每日支援电量1.32亿千瓦时,在8月份最艰难的10天左右时间,四川基本保障了民生和重点领域用电,殊为不易。

    2022年8月3日,夕阳下的布拖换流站输电线路。(卢宥伊/本刊摄)

    大规模停限电暴露

    电源电网结构性短板

    梳理四川此轮高温缺电的中长期因素,一是装机结构偏单一,调节能力不足。地理特性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四川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四川省发改委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四川省电力总装机11888.2万千瓦,其中水电9272.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而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具有“靠天吃饭”的结构问题,即丰枯发电能力差异悬殊。

    数据显示,四川枯水期发电能力仅为丰水期的四分之一,而具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装机占比仅为40%左右,调节性整体较差,历史上普遍存在“丰余枯缺”的结构性供需矛盾。

    水电调节能力不足,其他能源能否补齐?火电方面,今年在水电大幅减发情况下,全省16座主力火力发电厂满发尽发。如8月22日,16座主力火力发电厂出力1272万千瓦,约占当日全川电网最大用电需求的五分之一。尽管如此,火电竭尽全力也无法弥补水电减发量。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方面,资料显示,四川新能源资源总量约一亿千瓦,主要集中在凉山州、甘孜州、阿坝州、攀枝花市“三州一市”。但由于水电资源相对更加丰富,以及新能源富集地远离主网、送出成本高等多种原因影响,截至今年7月,四川全省并网风电、光伏装机分别仅约590.2万、202.5万千瓦,在整体能源体系中占比很小。

    二是电网互济通道不足,支援能力有限。四川存在从“川西向川东”“西部向东部”两个“西电东送”的情况。其中“川西向川东”主要是省调电力,“西部向东部”主要是国调电力。而因为种种原因,这两个“西电东送”都存在电网通道方面的瓶颈或制约,对极端条件下乃至正常情况下的电网运行和电力调配都带来不利影响。

    就“川西向川东”而言,从资源分布来看,四川的省调水电机组主要位于川西的甘孜、阿坝等地,而负荷中心成都地区装机容量占总装机不到4%,但用电负荷占全省35%左右,缺少燃煤、燃气发电稳定电源,需要大量从川西地区送入电量,但从川西水电群到成都负荷中心之间,有着众多自然保护区和不良地形地质区,通道走廊资源十分稀缺,传输能力紧张。

    就“西部向东部”而言,目前国调大水电发电量高比例送出外省消纳,呈现电力“送多留少”的局面。如三峡集团和雅砻江公司所属大水电机组占四川省水电装机比重30%,且调节性能好,但在投产前已确定各省分电比例,大部分电量统一调度外送华东、华中、重庆等省市,仅20%左右电量留四川消纳。

    同时,由于通道缺乏,四川与外省互济能力有限。四川水电与西北地区的煤电、新能源电等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丰水期可由四川电网向西北电网输送富余水电,枯水期可由西北电网向四川电网输送煤电和新能源电,实现两地资源“丰枯互济”。此次四川用电紧张,陕西宝鸡至四川德阳输电通道满功率运行,为电力入川作出重大贡献。

    2021年9月6日,大凉山深处,新建铁塔林立。(受访者供图)

    综合施策提高电力供给韧性

    按近5年年均用电增速10.4%测算,初步预计四川2025年用电量将达到4865亿千瓦时,但预计同期省内供应能力仅有约4600亿千瓦时,电量缺口约265亿千瓦时,若来水进煤不正常缺口还将扩大。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实施,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提出更高要求。相关部门和业内专家建议综合施策以提升电力供应韧性:

    一是纳入极端天气因素,提高电力系统应急处置和抗灾能力。四川省气象局专家表示,不排除未来出现极热极寒等极端天气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大、强度更强,进而导致能源保障需求大起大落。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报告指出,今后应加强电网与应急管理、气象、交通等部门在灾害预警、影响预测等方面协同互动,提高电网灾害预判和处置能力,提升极端天气和微气象条件下电网建设运维水平。

    二是加强外电入川通道建设,实现跨省互济。我国西北地区煤电、新能源丰富,能够与四川水电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互济。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谭洪恩建议加强省际协商,一方面加快落实已纳入规划的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分电四川,实现“疆电入川渝”;另一方面应尽早推动西北到四川第二通道等纳入规划、加快建成,实现电网间跨省交流互联,从调剂余缺走向互为备用,以提高整个电网在空间上的再平衡能力。

    三是优化省内能源资源开发,强化源网协调建设。水电方面,优先建设季以上调节能力水库电站,统筹好水电自用与外送量。火电方面,发挥好存量煤电对防范电网安全风险的支撑作用,推动煤电服役期满机组科学安全转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新能源方面,重点推进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以金沙江上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等为重点,加快建设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积极支持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场等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多能互济机制方面,统筹协调利益分配和资源配置方式,推动火电与水电互济、火电与新能源互济,优化完善火电电价机制和水电、新能源资源配置方式,让火电和燃气企业不仅积极建设投入,而且在关键时候能“顶得上”、水电丰沛时也愿意“让得开”。

    构建多元互补、多能共济的电力供应体系,还必须配套建设与之相应的电网系统。特高压方面,全力建成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天府南—重庆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及其配套500千伏工程,满足未来投产大型水电站和风光基地送出需求。同时,目前攀西地区已有8回500千伏线路与主网相联,2024年将达到10回,该地区还将建设300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和新能源,受通道条件、电网安全制约,其与主网500千伏联络能力已达“天花板”,需建设攀西电网至省内负荷中心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解决电网送出通道瓶颈制约。

    省内主网架方面,结合特高压交、直流布点构建互联互济的主网结构,重点提升大规模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送出能力和省内受端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整体增强四川电网对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极端事件高发频发的适应性和运行可靠性。

    四是建设大水电留川“小通道”,做好“战略备份”。“西电东送”是国家战略,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为全国能源的供需平衡和安全发展作出很大贡献。金沙江、雅砻江等“西电东送”大水电除直送省外,要完善其与省网相连的“小通道”建设,助力四川电力保障和应急调剂。在此次缺电危机中,国家电网每日支援电量1.32亿千瓦时中有约三分之一是通过“小通道”实现的。

    五是积极有序、量率一体推进各类储能设施建设。为电网提供应对极端气候、中长期电力缺额的跨季储能能力。在能源送出端,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促进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和多场景应用。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推进大容量和分布式储能技术示范工程。结合调峰需求和新能源开发,在新能源集中送出地区科学选址,加快推进抽水蓄能规划项目建设。

    在负荷中心端,根据负荷特性、电源结构、电网结构、重要用户分布、安全需求等情况建立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

    在分布式储能、新型储能建设方面,落实《“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在负荷中心地区建设电网侧新型储能。“现在这方面技术很成熟,但目前储能设施成本还是偏高。”谭洪恩说,若按每度电补贴5毛钱以上,应该能有效引导储能市场发展,撬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以后每个单位就像放消防灭火器一样放储能设备。

    六是提升电力市场用户侧响应能力。随着中长期用电结构变化,电力负荷尖峰化趋势明显,通过深化以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为代表的电力市场建设,充分调动需求侧响应资源,可以进一步降低用电高峰负荷,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应提高源网荷储协同控制能力,拓展电网灵活调节手段,加强多级调度系统的协同快速响应。(《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惠小勇 杨三军 胡旭 卢宥伊

      11月19日,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电力工人在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四川段线路开展投运前验收工作。(受访者供图)

    曲福田: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农村基础

  • 2022年11月11日 11时22分
  • 来源:人民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安市和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和支撑。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近年来,虽然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体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把几亿农民同步迈向现代化的巨量消费和投资需求充分释放出来,通过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有力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进程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否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有的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仅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也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我国推动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时间压缩、任务叠加、后发赶超、同步推进等“并联式”特征,超越了西方国家单一线性、渐次发展的“串联”模式。在“新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是突出“短板”,迫切需要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规律,在中国式现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刻理解和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来推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用现代科技和经营管理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这就要求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立足我国国情,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显著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区域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消除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工业和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先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大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农村传统村落,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美丽乡愁,着重提高农村生活品质。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农村,也包括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民。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盘活农村资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农民勤劳致富,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生活;把乡村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让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科学文化素养和行为方式等适应现代化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升级,农村宜居宜业全面进步,农民富裕富足全面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工业城镇市民同步实现现代化,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强化组织保证,激发内生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坚持科学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切实领会坚持党的农村工作基本立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基本观点的历史必然;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学深悟透“三农”工作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准确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要路径和政策取向,确保新时代“三农”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强化组织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激发内生动力。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要从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出发,通过深化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聚焦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把握“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农民和集体的关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聚焦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加强城乡发展空间的统一规划,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者为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院长)

    韩震: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

  • 2022年10月19日 17时27分
  • 来源:人民日报
  • 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坚持大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内在要求,能够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思想方法,有着深刻哲学意蕴。深刻认识和把握大历史观的哲学意蕴,有助于保持历史清醒、强化历史自觉、增加历史自信,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

    大历史观是正确看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大历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坚持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坚持用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是正确看待和推动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观。

    用唯物史观理解历史。唯物史观为理解人类历史进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哲学史上,有人将历史视为个别杰出人物主导的进程,有人则把历史进步看作是“普遍理性”的产物,还有人诉诸纯粹的偶然性,等等。这些都属于唯心史观,难以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也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历史。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指出:“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制约着他们的一定环境中,是在既有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这些现实关系中,尽管其他的条件——政治的和思想的——对于经济条件有很大的影响,但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唯物史观认为,无论历史看起来多么杂乱无章,但在本质上无非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历史发展规律就存在于人类劳动实践能力的提升过程之中。坚持唯物史观,就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人类历史,从大历史观的高度把握历史进程。

    用唯物辩证法看待历史。坚持大历史观,需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是用具体历史的观点看待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正是基于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二是用客观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鉴别史料,深入探究历史矛盾运动的规律。三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和把握历史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系统观念”、“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重要思想,都是运用大历史观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的典范,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用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历史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大历史观不仅为正确看待和理解历史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彰显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推动历史发展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力量。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把握历史发展大势,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充分彰显了大历史观和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伟力。

    坚持大历史观是准确把握历史发展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运动会经历许多反反复复的此消彼长,呈现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因而历史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惟有坚持大历史观,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科学把握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曲折性,源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往往会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历史发展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二重性质。一方面,人类力求在不确定的历史境遇中追寻确定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人类对确定目标的追求活动,也会受到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秉持大历史观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大势,既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就能更好把握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进步大潮滚滚向前,世界经济时有波折起伏,但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对历史发展中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科学把握,集中体现了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和从细微处洞察事物变化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坚持大历史观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的高度历史清醒和历史自觉。

    坚持大历史观,才能科学把握历史发展中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人类实践活动是一个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人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反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渐接近客观真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实践和认识越深入,就越接近对必然性的把握,这是一个向着“自由王国”不断迈进的过程。历史日益从区域史、国别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这是我们党坚持运用大历史观分析把握当今时代得出的科学认识和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正是基于对时代发展进程的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倡导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指明了正确航向。

    坚持大历史观是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用大历史观考察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坚持大历史观,能够为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提供方法论指导。

    坚持大历史观,有助于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科学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引领历史潮流。从大历史观的高度看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就能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既不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在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中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以大历史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顽强奋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落后时代、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用大历史观从战略上把握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分析历史演变机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规划未来发展擘画科学战略规划。新的征程上,作出准确战略判断和科学战略谋划,必须坚持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分清主流与支流,深刻洞察时与势、危与机、利与弊,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作者韩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日报》2022年2月21日第7版)

    这是什么气质,让人一眼着迷

  • 2022年10月18日 13时53分
  • 来源:南风窗

  • 我永远记得第一次被广州吸引的那一瞬间,是在三年前的一个夏日午后,偶然踏进一片老居民巷落,七拐八拐的阳光断在石板路上,脚下的斑驳撇开了身后闹热的商业中心。

    眼前徐徐撩开:花岗石,琉璃窗,趟栊门,榕叶掉在麻石路面上落地有声,光前荫后,头顶晃荡着人家晾出来的小孩衣物,穿着拖鞋和背心坐在家门口的老头儿,身后房间里的电视机中,悠悠放着张国荣的《风继续吹》。

    那真是一个糅合了宫崎骏动画和杨德昌电影的美妙瞬间,我舍不得继续前进,驻足在那一刻,良久。

    无知的不经意瞬间最易发现宝藏。后来才知道那是位于荔湾永庆坊主商业区背后的老住宅区,再多次去,都无一例外会被紧邻着的两种气质深深吸引:身后是年轻的人声鼎沸,跟前是愈往深处的朴素幽静,是老居民们不紧不慢经营着的一份悠然生活。


    广州是一个悠然、年轻的城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摄影)

    很难叫人相信,广州如今的老城荔湾区还存在这样热闹、鲜活的街区。沿荔湾湖公园湖畔走至恩宁路与宝华路交接处,途径拥有百年历史的打铜店,广彩、广绣、牙雕老铺,嘉年华和市集、展览的声和影在不远处隐隐绰绰,永庆坊、恩宁路的“新”,与住着传统居民的“旧”密密缝合。

    如果想要进入另一场情景,那也好办,几个月后再来。早秋的微凉接洽了长夏的燠热,骑楼下的斑驳,木棉下的落红,荔枝湾的微波,都在阳光的锐化下镀了一层轻盈的金色。

    风格的共存,四季的汇流,“景点”与“街坊”的无缝交汇,无不阐释着广州贯通古今的两个关键字:包容。

    整座城市的内在肌底,就是建立在一种商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流动与自洽之上的。不论是游客趋之的“东山小洋楼,西关骑楼”,还是市井坊间的人字拖、糖水铺,广州的“包容”,不仅限于横向地理意义上,更是纵深辽阔,承载着今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人的历史文明。

    “万户海城”西关情

    岭南城市各有特色,北边老城的传统格调,海滨之乡的秀丽与辽阔,潮汕的悠柔雅静,香港的古典与繁荣……而初见广州,很难不被“关”一字吸引。

    这个字很微妙,在地图上,它主指古代城门、要塞关口,历史上的“西关”便主指广州城西门城外的地区,今天通指荔湾区辖内大部分地域。通过这一字,亦可以窥见广州包容开放文化的渊源。

    作为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广州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商业门户。西关地区更是西邻名镇佛山,南濒珠江白鹅潭,外通大洋,内航各地,商船往来,百货充盈,农业文化时期就已跻身为著名的东方大港,到明清时“一口通商”,唐代诗人高适曾盛赞:“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深长悠远的贸易传统,让“千年商都”早早吸收滋养了开放、流通与包容的海洋文明。


    广州,海印桥日出

    不过,到底何为“海洋文明”?广义的海洋意识,与既开放包容,又守故惜旧的广府文化,有何区别与关联?

    其一,务实利而避虚名的商贸传统,培养了一批重商兴业的实干群体。

    明清以降,广州陆地向西南扩展,对外贸易中心则逐渐西移。西关成为重点商贸区,与各国的商贸来往行业多达20余种,“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西关独特的商业秩序与市民气质,逐渐成熟。

    这也直接带动了西关的城市建设。大量农田变成机房区,行业“会馆”林立,乾隆年间诗人李调元作《南海竹枝词》道:“自是繁华地不同,鱼鳞万户海城中。”

    买办及世界各界名流置买房产、安家落户的首选之地,也落在了西关。“沧海一声笑”的香港音乐才子黄霑、赫赫有名的澳门赌王傅老榕,都曾在第十甫至第十八甫间为邻。西关小姐、粤剧名伶与八和会馆等等,都是早开“团结互助,和翕八方”之理念的先锋。

    十三行敲开了广州近现代商业文明的大门,对几千年的封建城市、农耕文明都造成了一种冲击。倚商品经济壮大的城市发展模式,率全国之先地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

    其二,外贸港口的地势之利、商品与货币的联姻,推动了城市内部次序逐渐向追求功利效益的动态运行和新陈代谢转化,在市民性格上,则促成强化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个性。

    这份“敢”,不仅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坦然追求上,还可以是一种敢于打破旧陈规,建立新秩序的灵活与变通。

    十三行繁盛时期,为抵御社会动荡,商人之间的自救互助组织开始出现,即“行会”。当会员不幸破产或遇上其他天灾人祸时,行会便施以援手。

    广州作家叶曙明就在《广州传》里记载了一段故事,十三行时期,一位美国商人欠了被誉为“世界首富”的首商伍秉鉴七万二千银元,约合知府大人五十年的薪酬。面对无力偿还的美国商人,伍秉鉴当面把债据取出,撕成了碎片。


    广州滑板公园(骆昌威 摄影)

    世人说广东人“务实”,但其实内里恰是建立在一份得体的精明、一种圆融的大度之上的实用主义和人情味,一些自发成立的从商秩序和德行,如互利互救、诚信待人,也随着珠江潺潺流淌,延绵扩张。

    除通商外,历史上,广州一度为北方逃避战乱的百姓、被流放或贬谪的人提供庇佑,吸纳了全国各地的血液,所谓“太丘世泽、颍水家声”,为无数非本地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也算是老广的一大传统。

    这种融合传统与现代,重实用美学的城市特征,还可以从遍及广府的特色骑楼里找到。

    “骑楼骑你头,翻风落雨永无忧”,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且无沙尘,排水通风是建筑物的重要考量因素。沿街店铺毋需做北方式的封闭门面处理,骑楼楼上起居住宅,楼下石柱连廊,撑起长廊铺头,惧日晒雨淋,台风猛烈时还可使行人免受搂层落物伤害。


    2014年7月20日,广州文明路骑楼

    除了遮风挡雨,“上楼下廊”的骑楼把门前打造成顾客共享空间,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体现出尊重、平等的现代意识。

    广州美食家江献珠在《钟鸣鼎食系列》里说:“茶楼二分之一以下的厅堂生意最热闹,可见平民和劳动界的享受普遍。”

    这份开放而自足,平等而有邻的市场关系与源自西关的商业文明一脉传承,折射出广州人通权变达与兼容并蓄的鲜明脾性。

    总之,在广州,只要有心生活,乐意做个“实在人”,这片土地,定待你不薄。

    “有起有落”广州人

    自西关沿珠海往东,经今天的海珠区,广州的气质与性情,渐进变样。

    “不像长江的‘一江春水到东流’,我们珠江係有起有落的,好似广州人的个性。”在今年62岁的吴叔记忆里,广州城的历史土壤,广州人的个性肌底,都得从珠江讲开去。

    半个世纪前,珠江还是汪洋海域,那时说渡江叫做过“海皮”,中山四路曾经被发掘出一个秦代遗址,有学者判断为造船的船台,这意味着秦汉时期的珠江一代极可能有咸水存在。

    珠江缓缓涌起又沉落,有如大地呼吸,应和着广州人淌过时代风雨,仍然坚守老一套生存与生活之道,比如不惧风浪、放手去搏,冒险精神与扎实本性共存。

    就像广州作家在城市传《广州传》里所说的,广州的传统气质,“像一条平缓而宽阔的河流,水所具有的包容性、流动性、灵活变化,顺则有容,逆则有声”。


    陈家祠堂内的石狮子

    吴叔小时候喜欢爬到越秀山头,俯瞰贯穿广州的两条中轴线,其中一条就是北京路。被誉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北京路拥有并不逊色于西关荔湾的历史文物古迹,如千年御苑、船台、古道和千年水闸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乘着改革开放之风,社会千行百业如沐春风蓬勃生长。在广州,除了仍然主司商业外贸的西关,城关内更弥漫着劳动致富、享受生活的风气,除了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涌聚,文化需求也被年轻的活力释放出来。

    “那个年代什么都敢做,都想做。”彼时二十多岁的吴叔在惠福东街骑楼下面摆摊卖书,背后就是新华书店,二者互不影响,大书店、小书摊和平共存,好知者络绎不绝。

    在1976年出生于越秀中山路古书院群堆里的阿阮,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旧大马站附近的宗祠住所、家背后成片合纵的各式书院、教育路念的小学,以及学校对面的“南方剧院”,是阿阮记忆里的广州。


    2020年6月29日,中山八路、人民路、六二三路、恩宁路一带风格各异的亮丽电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吴多 摄影)

    小时候,阿阮一家人挤在12平米的房间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亲友用外汇券从友谊商店买来了彩电,阿阮家常常填满了来看电视的十几个邻里亲朋,阿阮坐在阁楼上写功课,脚下就是彩电里正放着的港剧、港片,和人们聚精会神的目光。

    长大后的阿阮离开越秀,在荔湾区中山八路开了一家电影院,2015年影院刚开业,票房数据就挤进了全广州一百多家影院的前20名。“老城区的特点是本地居民多,老人多。”而无论是一部电影还是一份濑粉,“广州人最看中的就是‘平靓正’”,不仅仅指价格上的高低,影院粤语片的占比,与周遭生活设施的匹配程度、便捷程度,包括影院本身的气质是否能令本地人感到亲切愉快,都是“靓”和“正”的消费要义。

    沧海桑田,珠江流域逼狭了,陆地扩张了,吴叔还是没离开北京路,没离开惠福东街,他把自己的广州留在了不足十平米的旧书店里。书店紧挨着北京路中轴线,屋内密布泛黄的古籍、街坊邻里的老照片,还有各式各样的社会期刊,从记录八十年代市民生活的《广东画报》,到中国最早的健身杂志《健与美》,近半个世纪以来广州开放、多彩的社会风俗,被压缩到这片紧凑的空间里。

    广州的辽阔与奇妙恰在于此。不论在北京路还是恩宁路,你都可能随处遇到一个正在垂钓或喝糖水的“吴叔”,同你讲一段悠悠往事。也可能遇到一个精心修缮广式影院的阿阮,邀你品一场原汁原味的粤语放映。吴叔们代表着建国后坚守珠江流域文明的那一代老人,阿阮们,则代表被改革开放之风滋养长大的八十年代青年。正如两代人之间的求同存异,广州的“起”与“落”,不是风水轮流转的那种后浪拍前浪,而是以一种纵深的包容姿态,平等互存,有机融合。

    以新固旧广州路

    任何一个从上世纪走过来的广州人,向你提起“老屋改造”的故事都没有困难。

    千禧年开播、至今持续更新的广州本土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简称“外剧”,下同)承载了一代老广人的生活记忆,就在前几年,随着老屋改造,剧中主角康家人不得不离开住了几代人的西关老屋,暂时迁去列家村。彼时,一代人唏嘘:过去的时代,不得不画下一个注脚。


    《外来媳妇本地郎》康家在西关大屋的合照

    人类文明前进往往以城市转型阵痛为代价。随着现代化进程,曾经商贾凑集如云、财货堆集满市的贸易核心区域渐渐分散,市中心东向新城转移,恩宁路、西关老巷里的富家宅邸逐渐成为危房。

    为适应新城市新需求,2016年前后,老城区样貌亟待成型,其中就包括老西关的“骨骼”恩宁路。

    承担恩宁路片区旧城改造的创意设计机构竖梁社主建筑师朱志远认为,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老城改造具有一个显赫优势:“城市的包容性、多元性强,包罗万象,且生活化痕迹重,市井气息浓厚。”这既是老城改造的机会,也是一大难点所在。

    “以前很多老城改造的主要思路是‘穿衣戴帽’,在外表修修补补,或者哪个朝代的遗迹,就给它还原成那个朝代。但建筑和设计的一大前提条件是‘求真’,每一条街道、建筑都吸收了不同阶段的时代痕迹,这些东西也是真实的一部分。”

    在朱志远看来,要留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明,除了具体的、看得见的建筑,看不见的、溶在市井里的生活方式也应该留住,包括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它们是城市的“基因”,是让城市化活着传承文明的必要。


    广州街道的光与影

    正如从小在西关长大的青年专栏作家黄爱东西所说:“一直说西关有很多老风情、老文化,但会忽略这与现代的我们有何联系。”和千百年前一样,西关需要的是“人气儿”,既需要生活气与烟火气,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商业逻辑,而不是把老城文物孤立地保护起来。

    为了留住广州的“DNA”,永庆坊片区的改造,着重于具体化这些市民痕迹,力求将老百姓的时代记忆与生活智慧提纯。比如“窗套窗”的超现实设计,如旧时部分人家为了省钱而选用的“水刷石”敷料,“也许现在看起来没那么美观,但这依然代表着七八十年代的一种生活形态。”朱志远说。

    又比如,同一条街上的老屋,有不少用红砖外壁的人家,但也有一些人家只铺了对外一面红砖墙,朝内则用的是当年较为便宜的青色石砖。这既代表着不同经济水平的百姓生活,也代表着广州人一种实用的精明,是一种民间、接地气的物志史。在如今改造后的永庆一巷里,还能见到这种水刷石和青砖石。

    在保留原有街区风貌的基础上缮新,在实用的基础上方便商户与住民,这种两全与圆融,未尝不是广州城历来的气质与脾性。


    2021年3月18日,广州荔湾区,入夜亮灯后的“粤剧艺术博物馆”

    “老旧”并不是个落后的贬义词,而恰恰反映着最真实、贴地的市井烟火气。童亮认为,如果没了人气儿,徒有“老”和“旧”,这两个字便再也不能结合起来,绽放时光魅力。

    如今,旧一代老广也能轻而易举感受到儿时“落街买餸,搭条葱”的日子,改造旧城,留住记忆与情怀,新与旧的反思伴随着城市的自我修缮,与时代和谐共处的进步意识,从未离开广州与广州人。

    有起有落的珠江,兴于商门,启于百民的广州,那股贯穿始终的血脉川流不息,从过去到现在,奔向未来。作者 邢初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图虫·创意。首图为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摄影,封面图为在广州拍摄的电影剧照。)

    都江堰的四张面孔

  • 2022年09月15日 16时51分
  • 来源:读城微信公众号


  • 都江堰是四川名胜古迹中最令人称道的,到四川旅游,不到都江堰看看,等于没到四川。四川人对都江堰的感情亲切而深厚,特别是土生土长、喝着都江堰水、吃着都江堰灌溉出来的庄稼长大的成都人,清明时节不仅要踏青祭祖,而且还要砍槎放水,祭祀李冰父子,谢天谢地谢人。都江堰对四川乃至大中华的意义超越了许多人的认知,绝不只是一座古代水利工程,甚至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特大水利工程那么简单。用几句拗口的话说,都江堰不仅仅在都江堰(市),也不仅仅是李冰父子带领修建的,八字诀不仅仅只有“逢正抽心,遇湾截角”。不要把都江堰看小了、看浅了、看偏了。要全方位、深层次把握都江堰,关键在于看清楚都江堰的四张面孔。




    第一张面孔——道统。都江堰之所以伟大,首在这个道统。其道为“以民为本,身体力行,实干兴邦”,其统为自大禹至望帝丛帝、至李冰父子一脉相承。都江堰是救民于水火的工程,是泽被千秋万代的工程,是民心工程,是德政工程。它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是大禹、李冰等一代又一代“带头大哥”承继这样的道统,爱民如子,亲历亲为,解民难,救民苦,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大家一手一脚干出来的。


    ▲岷江


    ▲都江堰安澜桥

    都江堰的缘起在于解决水患。古代水势汹涌的岷江(郦道元《水经注》称“岷江导源”不是从河流长度,而是从水量和人文影响角度考量的)冲出龙门山大峡谷,出现在成都平原头上,成为悬在成都平原头上的一把利剑,非旱即涝,不是“赤盆”就是“泽国”。一遇暴晒,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一遇暴雨,洪水泛滥,“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渔”,古蜀人民深受其害,水患不除,邦无宁日,治理岷江带来的水患是当时老祖宗们的头等大事。综合《尚书》《汉书》《华阳国志》《越绝书》《水经注》等记载,最早带领大家修筑都江堰的不是李冰父子,而是大禹。出生于昆仑山东麓的西羌地区岷江河谷(无论是北川、汶川还是茂县)的大禹走出岷江龙门山峡谷,这是一个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问题。《尚书·禹贡》载“岷山导源,东别为沱”,说大禹治水从岷江开始,引岷江水向东,是为沱江。从地理环境上看,这应该是关于都江堰分水的最早表述。《汉书·沟洫志》载“昔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劈伊阙”;《越绝书》卷一载“禹穴之时,应龙以铜为兵,以凿伊阙,通龙门”;《水经注》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故谓之伊阙”。如果这些记载不是传说而是史实,全都印证了《尚书·禹贡》的说法,说的应该就是大禹兴修都江堰的故事。这里讲的龙门即川西龙门山,而不是历史上被人们附会的洛阳(河津)龙门(北宋时司马光就有疑问,现地质考古,洛阳龙门是距今20多万年前更新世晚期自然形成的,不见人工痕迹),这里的“伊“是古语中“若”“好像”的意思,而非郦道元误解的所谓的“伊水历其间”,或者说郦道元讲的是“一水历其间”。大禹本来根正苗红,祖父是黄帝,爷爷是颛顼,五帝中连同他自己占了三席,不料半途中杀出一个不争气、以堵治水失败的父亲鲧。他知耻而后勇,不以私害公,躬亲劳苦,时而左手握准绳,右手把规矩或木锸;时而化身为熊,挥舞开山斧,与劳苦大众一起,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三过家门而不入,疏通九河,鼎立九州,铸就了“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的大禹精神。


    ▲大禹雕像




    ▲大禹治水精神

    第二次大规模组织修建都江堰的是杜宇鳖灵即望帝丛帝。望从二帝的故事完全是舜禹二帝的翻版。望帝年迈之时,大禹兴建的工程不够用了,加之年久失修,岷江再度泛滥,大量百姓深陷水潦,痛苦不堪,望帝力不从心,就启用了年富力强、水性特别是潜水能力极佳的鳖灵治水。鳖灵可谓大禹第二,也是拼命三郎,长期住在工地,凿玉山,再劈柏条、浦阳二河,增加东排沱江的水量,并疏浚沱江。因治水有功,望帝禅位给鳖灵,是为丛帝,开启古蜀开明十二朝文明。退位后的望帝隐居西山,念念不忘蜀地老百姓,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年暮春飞回,声声啼叫“不如归去”或“阿公阿婆,割苗插禾”,叫破了嗓子,血滴大地,长出了鲜艳的映山红。这便是望帝啼血的故事,千百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赤子。李白出川,想念故乡,便道“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唱一回心一碎,三春三月忆三巴。”




    ▲望丛祠

    鳖灵凿玉山,可能在玉垒山开出了一条口子,但岷江在此的水患并未得到根治,于是才有了第三次李冰父子主持的系统性、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修建。李冰父子深得大禹真传,和人民群众一起,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编石笼,填巨石,建鱼嘴分水;又在鳖灵的基础上用火烧石,完全劈出离堆,开宝瓶口作内江引水灌溉;又低做飞沙堰,让多余的水流到外江排洪;又沿着大禹鳖灵治水的路线向东梳理,最后死在石亭江治水的工地上。李冰父子不仅根治了岷江水患,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谓之天府”,将天府之国的桂冠从汉中平原抢到了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而且还对治水工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治水思想和方略。



    ▲李冰父子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以人为本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民本情怀要深入骨髓。不要喊空口号、做空规划,关键是落实,和大家起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上,只唯实,“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哪怕你把名字刻进石头,老百姓也不认你的帐。李冰父子在修建之前是寂寂无名的,史书几无记载,不知为何方神圣?甚至出生在什么地方至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有山西、陕西、四川三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他们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中,真心爱民救民利民,不但敢干真干,还实干巧干,深受人民爱戴。“蜀人慕其气决,凡健壮者,因名冰儿也”,做人民的儿子,被后人奉为“川主”,次子被尊为二郎神,立祠庙纪念。南北朝时,望帝祠迁往鹃城,在原址建崇德祠纪念李冰父子,后改名为二王庙,沿用至今。元文宗加封李冰父子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和“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清世宗又加封为“惠泽兴济通裕王”和“承绩广惠英显王”。




    ▲治水传奇

    “事无小大,期于利民;功无难易,在于经久。”都江堰道统的影响十分深远,神州大地广受其利。李冰之后,汉代文翁、唐代章仇兼琼、北宋刘熙古等对灌区进行了拓展;三国诸葛亮、元代吉当普、清代阿尔泰、丁宝桢等组织了一次又一次修缮。人们额石纪念吉当普,“爱深而知远,不枉其道,不屈其志,临难忘身,为国忘家,安于命而勇于义,而知所先务,故事可立而功可建”,不是一个活脱脱的元代大禹吗?特别是承袭其道统走出四川的“大家”们,更是将其种子撒向了五湖四海。杭州西湖有两个人工堤,都是四川人组织修筑的。北宋苏东坡治杭,疏浚西湖,筑苏堤,立三空塔以定水位,与李冰立石犀石人同出一辙,无意中造就了“西湖第一胜景”——三潭映月,奠定了南宋都城的基础。明代杨孟瑛治杭,再次疏浚西湖,建六桥,筑杨公堤,避免了西湖的泯灭。29年后,又一四川人汤绍恩沿大禹足迹到绍兴,以“如再溃,当以身殉”的勇气,在江海之间建三江闸,阻潮汐、强排涝、控蓄泄,越人建汤公祠祭祀。



    ▲杨公堤


    ▲三潭映月

    第二张面孔——格局。都江堰格局之大,超乎想象。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大的灌区,也是最大的战略纵深。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都江堰就在都江堰市,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二王庙、玉垒山、伏龙观等构成,这是狭义的买门票的都江堰景区范围,就都江堰这一世界特大水利工程而言,只是渠首工程,只是序幕,大幕就此拉开。


    ▲二王庙


    ▲玉垒山


    ▲伏龙观

    从空间上讲,都江堰一开始就超越了都江堰市的范围。大禹“东别为沱”,经郫都新都到了金堂。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已经从都江堰市的灌口延伸到了彭山县的江口。除“李冰作大堰于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堋”外,仅《水经注》就有多处记载:“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亩”“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崖度水,结诸陂池,故盛养生之饶,即南江也”“李冰沿水造桥,上应七宿”“江水又与文井江会,李冰所导也”“江水又东南径南安县,悬溉有滩,名垒坻,亦曰盐溉,李冰所平也”“李冰导洛通山水,流发瀑口,径什邡县”,其时的都江堰已是北至都江堰,南至彭山,东至什邡,西至邛崃,遍布整个成都平原。你在成都平原上看到的任何一条河、一道渠、一湾溪、一座桥,无论是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濮阳河四大干渠,还是外江-金马河、清水河-锦江-南河、府河、沙河、石亭江、文井江,还是洞子口、三道堰、浣花溪、安澜索桥、南桥、万里桥、安顺桥、九眼桥等,都是都江堰的一份子。


    ▲浣花溪


    ▲安顺桥

    汉景帝时,文翁治蜀,不但大兴教化,在成都建石屋办公学,文风大盛,“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从此“自古文宗出四川”,而且开湔江口、青白江,将都江堰灌区扩至湔江流域,“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成为扩大都江堰灌溉效益的第一人。唐开元年间,章仇兼琼任剑南节度使,不仅助建乐山大佛,而且还组织对都江堰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在温江新源水附近开凿“通漕西山竹木”的新渠;在新津南河上开凿通济堰,灌溉彭山、眉山万亩农田;在成都北郊重开万岁池,蓄积池水用于灌溉,“后之以水利著者,多踵其遗迹云”。北宋刘熙古在成都北郊筑九里堤,号九里长虹。元明时期,人们又沿䢺江、文井江等凿䢺江堰、榔江堰、文脉堰、岩洞堰等,持续拓展都江堰的灌溉面积。特别是新中国建国后,开东风渠、人民渠两大系统,向东向南翻越龙泉山,建黑龙潭、三岔湖、龙泉湖、继光水库、鲁班水库等,开辟黑龙潭、龙泉山、毗河和人民渠四大子灌区,都江堰灌区从280万亩迅速越过1000万亩。目前都江堰水利工程跨越近40余县(市、区),灌溉面积1100多万亩,养育人口3000余万,是世界上最大的灌区。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系统,如人体血液系统遍布龙门山至龙泉山四川盆地广大西部地区。现干渠110余条3600多公里,支渠260余条2300多公里,末级渠道34000多公里,渠道总长度超过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转两圈。2000年都江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2018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都江堰后来的战略意义是大禹、李冰等始作佣者没有想到的。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拓展,都江堰的格局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纵深。



    ▲都江堰水系分布

    “世界屋脊”“中华水塔”青藏高原东麓、中国地理第一二三阶梯过渡地区、南北分界线秦岭南沿,中华对角线从中穿过的四川盆地,因为都江堰,“疏众流以沃民田,以堑都邑”“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顺应自然的精耕细作的生态农业方式,生成了“郡邑为局,山水为道,诗文为子,整体地域综合为弈”的广大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兼收并蓄、乐观豁达、勤劳勇敢的人生态度,何止一城一地?不仅成就了大成都、成就了天府之国,更成就了大中国的“大后方”,成为中华大地标准的战略腹地。2000多年来,总在民族危亡关头呵护、保留中华文明薪火,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没有断代的重要保障。中华文明最灿烂的大一统的汉、唐、宋、明时期的文化代表性人物,如汉代的司马相如、杨雄,唐代的李白、杜甫、吴道子,宋代的苏东坡、陆游,明代的杨慎等,大多出自川中或在川中达到最高水平。“搬不完的灌县,填不满的成都”,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粮食总产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秦始皇以巴蜀为粮仓和重要兵源地征战六国,统一中国。汉高祖刘邦以四川为基地,赢得楚汉相争,因纪信而在“忠义之邦”四川西充设开汉县。四川人落下闳完善春节等节庆,提供了汉代一直使用、影响至今的太初历。刘备诸葛亮西取西川,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如画图”,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时,唐玄宗、唐僖宗军逃往四川避难。吐蕃朗达玛灭佛,藏传佛教四大教派纷纷前往川西康巴地区。随着马祖、三苏、宝印、清了等出川,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入川,源于四川的道文化、茶文化、竹文化、丝绸文化在华夏迅速传播,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性)文化之一。南宋末年,成都金堂云顶石城等四川“抗蒙八柱”联合抵抗,让号称上帝之鞭的蒙哥大汗在川“折鞭”,挡住蒙古铁骑50余年,改写了世界历史。清末,赵尔丰从四川出兵西藏,粉碎了帝国主义的藏独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往四川,四川盆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中央研究院迁重庆、李庄,故宫文物运往峨眉山大幅禅院保管;300多万巴蜀儿女出川铁血抗战,参战人数之多、作战之勇猛、牺牲之壮烈居全国之首,赢得“无川不成军”的荣光。新中国建国之初,十八军从此进军西藏,西藏和平解放,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川藏公路从此延伸到拉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大三线建设以此为主展开,尔后,“两弹一星”“改革开放”“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精神以此为主诞生。

    都江堰是天府之源,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没有这样的大后方,大一统的中国就没有战略纵深。都江堰的格局,是成都人的格局、四川人的格局,中国人的格局。


    ▲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

    第三张面孔——风范。都江堰是时间的朋友、精进的典范。都江堰是修了3000多年而且还在修建的伟大工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做时间的朋友,越处越融洽,越处越亲切;不断修正纠偏,不断补短板,以实际行动诠释“致广大而尽精微”。一方面,更加完善,更加科学,以期无限接近“天人合一”;一方面经受住了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航拍都江堰

    实践出真知,科学来自于实践,科学也需要时间,不要想一蹴而就,不要想天上掉下馅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功近利没有出路。社会发展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慢不得也快不得,老祖宗们讲,要走中庸之道。固步自封,畏手畏脚,走得太慢,群众跑到前面去了,要求很多,满足不了,是右倾;急躁冒进,太快太急,群众跟不上来,与时代与事实脱节,是左倾。发展必须稳健,与时代事实、与群众的期盼同步,必要的探索是需要的,该交的学费还得交,摸着石头过河、重新来过的时候很多。当代人去都江堰参观,都会惊叹其四六分水的科学性、流水角度的精准性,这是都江堰应该有的模样,却不是开始的模样,是千百年来校正的结果。



    ▲都江堰鱼嘴四六分水设计

    大禹吸取其父鲧只堵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开龙门、引沱江,但由于过去没有记录,他也很年轻,对于岷江历年来的水文、水量、水位的掌握不够,第一期的都江堰是粗糙的,以至于望帝后期仍然洪水泛滥。鳖灵劈玉垒山,增加了东排沱江的水量,暂时解决了问题,但依旧是弯道排水,难以迅速消洪,且只排未用,浪费了水流。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李冰父子如鱼得水,不仅解决了排涝的问题,而且变废为宝解决了抗旱的问题。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分水工程往上游顶了顶,顶进了峡谷中,没有筑坝,却用竹笼笼石沉江堆出鱼嘴,利用谷中水量大、水流急和峡壁框水的优势控制分水。第二件事是改变大禹鳖灵九十度弯道引水向沱江的做法,完全劈开宝瓶口,从东南面直开内江引水灌溉整个成都平原,不仅消除水患,还进行开发利用。第三件事是低筑飞沙堰,沿着水流方向向南(偏西一点),将多余的水直接排到外江,从外江-金马河直流渠尾江口。第四件事是定标准,通过观察并多年调整,根据宝瓶口的宽度和飞沙堰的高度决定流入内江的最大水量,“作三石人立于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作为“深淘滩,低作堰”的标准,后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后转犀牛二头,一头在府市市门桥,一头沉之于渊也”。十年前成都城中修建天府广场,出土了其中一头石犀,证明了记录的真实性。这四件大事使都江堰得到彻底改观,发生了质的飞跃。2000多年来,成都这座特大城市再也没有受到洪涝灾害的冲击,哪怕是1934年叠溪地震堰塞湖溃堤,依然无恙,是中国大城市中唯一主城区没有移动过、名字没有改变过的一座城市。




    ▲都江堰宝瓶口

    即便如此,工程也并非十全十美,如分水鱼嘴的竹笼时间长了就要腐烂,一旦腐烂,笼里的石头就会溃塌,鱼嘴分水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元代吉当普通过试验,改用冶铁浇筑,以铁治堰,铸大铁龟作分水鱼嘴,将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以期一劳永逸。完全依赖这种方法也不行,铁太生硬,没有弹性,且也有生锈的时候。于是,明代中期提督四川水利的卢翊,又做改进,铁竹并用。明代后期,施千祥效法吉当普在鱼嘴铸铁牛镇守。清代强望泰置卧铁作为淘滩标准。




    ▲都江堰治水三宝:卧铁、竹笼、杩杈

    千百年来,人们一锄头一锄头地挖,一锤一锤地打,一点一点地凿,一寸一寸地移,一厘一厘的截,坚韧不拔,保持了足够的历史耐心,一代又一代,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风吹日晒,千磨万击,总结提炼,工艺越来越精细,角度越来越精准,材料越来越耐用,维修制度越来越完备,终于将都江堰打磨成现在的样子。

    第四张面孔——哲思。都江堰不仅是超级水利工程,也是伟大的文化工程,除早期的排洪灌溉功能,还能行无言之教和大美之旅等,不仅灌溉土地,还能滋润心田,为繁荣和发展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李冰父子继承大禹、望丛衣钵完善都江堰,一靠继承道统,厚植民本情怀,树立了最永恒又有最鲜活的价值观;二靠继承方法,疏堵结合,顺势而为,凝成了最实用又最科学的方法论。经过实践,经过提炼,人们在二王庙的石壁上刻下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八个字,这就是都江堰的哲学思想,是都江堰哲学意义上的“八字诀”,是治水治国理政经验的重要总结,是真正的点睛之笔。字不大,很低调,却洞穿历史,光芒四射,是都江堰第一至理名言。引深一步,也可以说是“道法自然”或“自然之子”。



    ▲治水“八字诀”与“三字经”

    凡事顺势而为才是大道,道者规律也。人是自然之子,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天地之道,认识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逆势而为,逆历史潮流而动,只会栽跟斗,摔得头破血流。“天人合一”既是人生的源头,也是终极目标,如果过程也是这样,就很圆满。山水、天气和众生都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之子,人在其中发乎自然、应天时地利民心、顺势而为的东西,当然也是自然之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是原则,具体要多深多低多少度?要因地因时而异,不要一刀切。许多问题,该来的总会来,既回避不了,也堵不住,要敢于面对,迎难而上,疏导化解,“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时代变了,情况变了,要及时跟进,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治水原则

    都江堰的哲学思想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启迪、造就了许多智者,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李冰父子系统整理修好都江堰后393年,通晓五经的江苏太学生张道陵来到这里,深化提炼,在川西云里雾里和纯厚的环境里悟道,谓逢“天人”,奉老子李耳为教主,自号“天师”,以《道德经》为最高经典,教民学李冰取盐之法,以符水等为人治病,创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的宗教——道教,倡导“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唐代,灌区“大禹仙乡”什邡土生土长的大寂禅师马道一,反对繁文缛节,主张自我行探,唯我唯实,大开大合,与弟子百丈怀海一起创立了我国佛教的丛林制度;提出“触境皆知”“随处任真”“任心为修”“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何为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平凡无圣”“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倡导在日常生活和劳作中修行,被尊为“马祖”,铃木大拙称之为“唐代最伟大的禅师”,胡适说他是“中国最伟大的禅师”。宋代出生于灌区郫都的圆悟克勤,一方面强调直下承担,一方面又集成禅门第一书《碧岩录》十卷,立文字禅,并以禅宗观念和思辩品味川茶的无穷奥秘,挥笔写下“禅茶一味”,被钦封为“佛果禅师”“真觉禅师”。民主革命时期,经过无数次血的教训,中国共产党人将实事求是写到了自己的旗子上;改革开放,经过真理问题大讨论,又加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祖天师张道陵


    ▲宋代高僧圆悟克勤

    都江堰的哲学思想耳闻目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四川人、中国人。锦江是都江堰水系流经成都城区主要的也是最知名的一条内河。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河畔设立锦官城专司绸缎买卖,成为当时中央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司马相如携卓文君私奔来到这里,一边弹琴卖酒,一边刻苦学习,终于“驷马高过”,成为一代“赋圣”,出使西南,打通南方丝绸之路,“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三国时,诸葛亮在一座李冰修建的桥下送费祎出使东吴,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此桥便有了万里桥之名,“门泊东吴万里船”。唐代,唐僧到府河边的大慈寺剃度;杜甫来浣花溪畔结草堂而居,春夜喜雨,“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大美女加大才女薛涛到锦江河畔凿井制笺,伴竹苦吟,“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与唐僧、杜甫一起被称为唐代三大“蓉漂”;在河里洗衣的浣花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代夫组织民众驱逐外敌。南宋时期,陆游来此逆流而上,“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杨万里在河畔感叹“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清初,一代枭雄大西王张献忠在渠尾江口“折戈沉银”。辛亥革命前,成都同志利用都江堰水系发“水电报”,号召大家起来誓死保路。都江堰是中国农耕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改革开放后农家乐、乡村旅游乘势而上,温江金马公社、万春镇,郫都友爱村,崇州白头五星村、道明村,大邑幸福公社,邛崃天府红谷,新津天府农博园,金堂鲜花山谷,彭州宝山-太阳湾等“次第花开”,灿若繁星。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杜甫草堂

    都江堰是仁者,仁者寿,仁者无敌,刚劲威猛,勇于担当,厚重不迁;又是智者,智者乐,智者灵醒,激情澎湃,活力四射,开拓创新。都江堰是悲智双修的大成就者。到都江堰不是旅游,而是朝圣!文/文月2022年4月中旬初稿于彭州,下旬二稿于成都)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东软”核酸系统争议背后,更关键的问题却被长期忽视

  • 2022年09月15日 16时37分
  • 来源:底线思维微信公众号
  • 9月2日,成都全市居民正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时,“成都核酸系统崩了”登上微博热搜。据网友反映,当天晚间,虽然现场医护人员通过将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的方式来获得信号,却依然无济于事。

    据媒体后续跟进报道,事实上是成都的核酸检测系统出了问题,该系统背后的开发企业正是“东软集团”,而这也并不是东软第一次出现类似事件。

    围绕“东软”的争议及舆论场上热议的话题,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熊节做出如下评议:

    观察者网: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成都核酸系统崩溃,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熊节:就核酸系统来说,它的数据写入并不复杂,从检测量推算,平均下来也就是每秒300左右的并发,这放在IT系统里面来说压力不算大。有很多常见的IT系统,比如银行、支付、电商等系统都能够很好承载这种水平的压力。所以就单纯从技术上来说,核酸检测系统的压力负载不算特别大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新旧系统切换,又恰好赶上了全市的静态化管理,需要三天三次核酸检测,所以就出现了问题。对于“东软”这套新系统,我认为它是在非功能性需求没有得到充分验收的情况下紧急上线,所以才出现了系统崩溃不能响应的情况。

    一般来看,如果在这种负载量较大的情况下,测试和验收做得不充分,就可能导致系统在之前小范围试用的时候运转良好,但是一旦到了全市大范围使用的时候,经受不住压力考验继而崩溃。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


    核酸检测采样(新华网资料图)

    观察者网:您提到了系统验收的问题。除却微观个案,从宏观的角度看,类似的情况在数字化系统建设过程中是否也存在呢?除了验收,在数字化建设项目中还存在哪些亟待关注的短板和不足?

    熊节:核酸检测系统其实挺有代表性的。这两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某种意义上也推动了我们国家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迫使我们上线了很多重要的数字化系统,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码都是典型的例子。

    同时,它也暴露出来我们数字化建设过程当中的一些短板。因为数字化系统,尤其是软件系统,它和传统的工程建设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对于数字系统的产物交付,很多甲方的处理边界是模糊的。软件产品交付给甲方以后,甲方是不是真正拥有了这个软件系统,其实经常是很成问题的。甲方经常名义上拥有了一个软件,实际上完全对这个软件没有控制。

    它体现出来的现象之一就是,甲方采购一个系统以后,就会形成对厂家的严重绑定和依赖。如果想进行后续的维护,找其他厂家来做就非常困难,因为厂家都会有自己的技术门槛、技术壁垒,这给甲方的选择造成很大的约束。

    第二,甲方对软件研发的过程缺乏管控。在软件系统的采购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软件工程的标准方法,或者是没有项目监理之类的角色,但是实际上的情况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软件工程方法都是比较浮于纸面的,包括甲方自己的验收和第三方的监理也存在这一问题。

    对于不少甲方和监理而言,他们管理的更多是流程,管理的是文档,很少有甲方或者监理有能力进入到系统的源代码里面去,去了解系统的整个建设过程到底是怎么在发生的。

    这就带来第三个问题,就是对软件研发的质量缺乏管控。我们可以用建筑行业做一个类比,比如说甲方单位要修个大桥,那么监理肯定要关注建设过程中的若干质量要求,包括设计的质量、施工的质量等等。可大量软件项目的质量把控其实做得是非常皮毛的,如果我们把软件系统类比为一座大桥的话,很多软件项目的验收就是一辆车在桥面上开过一次,项目就验收了。

    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中是不可想象的,甲方起码得验收最终交付的建筑跟当初的设计是否吻合,起码得验收大桥的结构是斜拉还是桥墩、有几个桥墩、桥墩的结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然而有很多软件项目,甲方根本没有去验收软件的架构设计是否得到了实施,就好像验收大桥的时候根本不看有几个桥墩,找辆车开过去就验收了,因为甲方并没有能力去了解这个软件的架构到底是什么样的。

    比如这几年流行“微服务”的概念,这个技术术语代表的是一种软件架构的风格,有很多的厂家会在自己的方案里面写:我们采用了微服务架构,所以我们这个软件很先进。但是绝大部分的项目里面,甲方没有能力对架构进行验收,他根本没法知道这个软件到底是不是采用了微服务架构。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几年前某外企曾经采购过一家中国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乙方也号称是微服务架构,结果甲方有一位从美国来的架构师在会议现场打开系统源代码来检验,指出乙方并没有采用微服务架构。像这样的技术能力,我国大部分非IT行业的甲方是不具备的,因此就留下了更大的“忽悠”的空间。

    在具体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企业间的层层转包,企业内部的层层下发,任务最后可能下发到技术能力有限的一些年轻程序员手中,甚至还可能是根本不具备相应能力的“无证程序员”手中,而经验丰富的程序员大部分都是在忙售前阶段的工作,逐渐远离软件开发第一线。这可能就把一些潜在的性能隐患和安全隐患埋到系统里面,再加上前面我们说的甲方的验收质量把控又没做到位,那么这些隐患可能就一直埋下去,最终在正式使用时爆雷。

    观察者网:从这些案例出发,您能否为我们总结一下数字化新基建给传统的项目采购和管理机制带来了哪些新的挑战?

    熊节:软件项目的招标一般来说是百万千万这样的规模,相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金额没那么大,但是水很深。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一点,数字化新基建的软件项目往往有很大的依赖性和绑定性,一个厂商做了一个系统以后,其他的厂家很难在它的基础上去加强完善。

    于是,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现象:一些厂商的系统价格很便宜,甚至是不要钱,它们去投标政府采购的项目,凭借价格优势中标之后就可以长期拿项目。因为只要它们的系统打进去之后,在这上面需要做增强、扩展的时候,政府没办法找别家公司。

    因为政府作为甲方,也没有能力掌握源代码,所以二期、三期工程就必须得找同一家来干,你找其他家干不了。于是很多厂商找到了一种绕开公开招投标的方法:一期工程以很低的价格进入,价格低到可以不用公开招投标,然后在二期三期不断做增强,把真正想做的功能放进去,整个工程的金额变得越来越大。由于厂商很容易在软件里设置技术门槛,后面二期三期工程其他厂家很难接手,往往就会变成定向采购。这种现象确实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透明的操作,甚至更多的腐败空间。


    新基建资料图

    另外一些挑战就是我刚聊到过的,甲方在技术能力上面的缺失。当然甲方不必是技术专家,传统的基建项目也是这样。但是我们要看到这里面有一个相对性,传统的基建项目里,甲方就算不是专家,他对基建的了解程度也是相当深的。可我们看到不少数字化新基建的软件项目,问题严重到可以说是乙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乙方很简单地跑一下基本功能就完成验收,性能、压力、安全性等非功能需求和软件架构设计质量、研发过程质量、代码质量等内部质量都无法验收。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它会造成大量表面光鲜的“豆腐渣”工程在数字化建设中被验收、被使用,对于我们打牢数字化新基建的基础是非常不利的。

    观察者网:考虑到这些情况,您觉得各方该如何共同应对此类新挑战?

    熊节:我国目前在数字化建设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全球来说都是逐渐走进了无人区的感觉。进入新的领域以后,就必然会有新的挑战。我觉得这里面除了采购服务的政府部门、参与其中的技术企业要付出努力、积极应对挑战外,还应该有学术界、行业组织和官方标准机构的介入与通力合作。

    首先对于数字化系统采购的甲方来说,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是必须的。我国当前大张旗鼓开展数字化建设,那么甲方就必须形成与数字化新基建建设相配套的能力。

    其次从乙方来说,我觉得从事数字化新基建项目的企业需要做些事情去提高自己的透明度,把研发过程和质量保障过程透明出来,让甲方能看到、能看懂,能够对系统进行有效的质量检验。对乙方企业来说,把原来“黑箱操作”的研发过程和质量保障过程透明出来,这肯定是让渡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但同时也是对行业的贡献,也会给自己打开更大的机会之门。

    比如华为,它过去几年在国外被打击得比较狠,英国政府要求他们自证软件可信,给他们造成了很多麻烦,但是也倒逼他们发展出了一整套软件可信机制。现在华为就有了这个能力,能证明自己的软件质量是可靠的,性能和安全是过关的,并且甲方也能理解这个验证过程。

    同理,国内其他软件厂商是不是能自发地建立起一套机制,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透明度,增加自己在行业内、在社会上的信誉,我觉得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第三个角度,制定标准的机构和高校,应该考虑去做一些更贴近实际的东西。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太快,这使得制定标准的机构和高校有点赶不上节奏。比如说行业里流行CMMI认证和ISO认证,我坦率说,这些认证是比较不落地的。对于一线的软件开发者来说,他每天写的代码是不是合乎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是不是达到了应有的质量标准,在这些认证里其实都是空白的,目前行业里也没有充分的管理。

    因此,我觉得制定标准的机构和高校也应该考虑把这个事情做得更细更落地一些,真正落到源代码上去。最终软件的质量是落到源代码上,光管文档管流程是管不好软件质量的。那么怎么能建立一套第三方的、中立的、真正扎实有效的过程和质量标准,怎么把这些标准和指导落到源代码上去,这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新华网资料图)

    第四个角度,目前国内自发的技术社区比较少,我想或许可以组成一个政府、高校、标准制定机构、技术公司、从业人士多方通力合作的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或许能有一些具备技术能力的、中立的第三方监理和质量监管机构和机制出现。

    今天行业里没有这样能落到技术细节上的第三方监理存在,就会导致乙方“又当球员又当裁判”的局面。比如说成都市卫健信息中心提前预判到了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会有性能压力,要求东软证明系统性能过关,但是谁有能力进行性能测试呢?实践中就还是东软自己做性能测试,提交性能测试的报告,那么东软就又当球员又当裁判了,因为甲方没有这个能力来开展性能测试,或者验证乙方提供的性能测试报告是否真实。

    如果有一家具备技术能力的第三方监理存在,这个第三方就可以站在中立角度估算一组性能指标,开展独立的性能测试,从而给甲方提供更可靠的质量保障。当然这里面还会有利益纠葛,监理机构也有腐败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应该首先允许这样的第三方出现,进而再去思考完善之策。

    除了性能问题以外,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但是又技术性很强、甲方很难验收的领域。尤其是像核酸检测系统这样全是公民关键隐私数据的系统,应该以什么方式去确保这些系统在采购、设计、研发、上线实施、运维的整个过程当中,考虑了如何保障了公民个人隐私数据安全,并切实地把这些考量落实到了软件系统中,这也是数字化时代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我们会有越来越多数字化系统的需求,其中很多系统会在相当紧急的情况下开发上线,另一方面每一个考虑不周全的数据接入点都会增加公民关键隐私数据泄露的风险。如何切实地提高全行业数字化系统研发的可信能力,是未来整个IT行业需要应对的挑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