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谈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

  • 2011年07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调研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

      日前,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对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肯定了多年来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成就,同时指出了当前甘孜州旅游业面临的几个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把脉】

      未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全省的一半在甘孜

      调研中,在川全国人大代表认为,甘孜州政治地位和生态地位特殊,比较优势突出,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后发优势明显。

      作为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历史上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马互市”中心,甘孜州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多元性文化历史印记,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其中许多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

      目前,甘孜全州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10处、世界级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个、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海螺沟、木格措、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

      据悉,全省尚未开发的世界级旅游资源50%集中在甘孜州,极具开发价值。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34.42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26倍。

      三大瓶颈制约甘孜旅游进一步发展

      尽管有富集的旅游资源作支撑,有相应的地方法规、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作保障,但代表们通过调研发现,甘孜在旅游开发上还存在三大瓶颈问题。

      交通瓶颈制约突出。甘孜州地处高原山区,境内至今无高等级公路。国省干道和县级公路等级低,特别是进州通道太少,可进入性较差,这是甘孜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与深化对外合作的最大障碍。其次,交通标识、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境内通景公路里程长、等级低、通达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

      旅游投入仍显不足。旅游项目开发、产业扶持、人才培养、资源保护和宣传促销等各项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工作乏力,难以对企业形成投资吸引力。

      体制障碍突出。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协调整合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和形象定位;旅游管理人才也比较紧缺。

      【建言】

      针对甘孜州目前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现状,有代表建议——

      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

      针对甘孜州目前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存在的障碍,专题调研组的代表们建议,除了应该围绕旅游抓交通,打破交通瓶颈制约之外,还需要突破体制障碍,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呼吁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

      在交通建设上。代表们建议把甘孜州进出州主通道和空中通道建设与西藏地区交通建设摆在同等位置,国家和省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改善进入条件。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切实推进《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的实施。

      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顺应甘孜州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突破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限制,把甘孜州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纳入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范围,实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旅游开发。在审批权限上,按照《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旅游条例>的变通规定》的规定,建议适当下放旅游开发审批权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行效率。

      在建设投入上,加大对重点旅游城镇的建设投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业作为解决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信贷支持、资金担保等多种手段,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在人才队伍上,从九寨沟等发达的民族地区交流人才对口支援甘孜藏区,帮助甘孜州加快培养和培训旅游人才。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谈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

  • 2011年07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调研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

      日前,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在川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组对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肯定了多年来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成就,同时指出了当前甘孜州旅游业面临的几个新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把脉】

      未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全省的一半在甘孜

      调研中,在川全国人大代表认为,甘孜州政治地位和生态地位特殊,比较优势突出,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后发优势明显。

      作为内地通往西藏的交通枢纽、历史上藏汉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和“茶马互市”中心,甘孜州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多元性文化历史印记,还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其中许多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

      目前,甘孜全州共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10处、世界级自然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个、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1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3个(海螺沟、木格措、稻城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个。

      据悉,全省尚未开发的世界级旅游资源50%集中在甘孜州,极具开发价值。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34.42万人次,是“十五”期间的2.26倍。

      三大瓶颈制约甘孜旅游进一步发展

      尽管有富集的旅游资源作支撑,有相应的地方法规、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作保障,但代表们通过调研发现,甘孜在旅游开发上还存在三大瓶颈问题。

      交通瓶颈制约突出。甘孜州地处高原山区,境内至今无高等级公路。国省干道和县级公路等级低,特别是进州通道太少,可进入性较差,这是甘孜州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与深化对外合作的最大障碍。其次,交通标识、停车场、加油站、汽车修理站等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境内通景公路里程长、等级低、通达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

      旅游投入仍显不足。旅游项目开发、产业扶持、人才培养、资源保护和宣传促销等各项工作力度不够,导致文化旅游项目前期工作乏力,难以对企业形成投资吸引力。

      体制障碍突出。景区管理体制不顺,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协调整合不够,没有形成统一的品牌和形象定位;旅游管理人才也比较紧缺。

      【建言】

      针对甘孜州目前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的现状,有代表建议——

      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

      针对甘孜州目前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存在的障碍,专题调研组的代表们建议,除了应该围绕旅游抓交通,打破交通瓶颈制约之外,还需要突破体制障碍,理顺和健全体制机制,呼吁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

      在交通建设上。代表们建议把甘孜州进出州主通道和空中通道建设与西藏地区交通建设摆在同等位置,国家和省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改善进入条件。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协调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相关部门,切实推进《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的实施。

      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顺应甘孜州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突破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限制,把甘孜州设立旅游经济开发区纳入国家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范围,实行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旅游开发。在审批权限上,按照《甘孜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和《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旅游条例>的变通规定》的规定,建议适当下放旅游开发审批权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行效率。

      在建设投入上,加大对重点旅游城镇的建设投入;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业作为解决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采取贷款贴息、财政补贴、信贷支持、资金担保等多种手段,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增加收入。

      在人才队伍上,从九寨沟等发达的民族地区交流人才对口支援甘孜藏区,帮助甘孜州加快培养和培训旅游人才。
    责任编辑: 可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