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我省推进扶贫开发纪实
因时制宜的扶贫开发战略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抓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能力建设”三个关键,达到“尽快稳定解决群众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已延续了数十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从制度上为消除贫困提供了保证,改革的突破口家庭联产承包制再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区域扶贫开发剑指盆周山区的“特困户”,到2000年打赢扶贫攻坚战,我省扶贫开发进入稳定解决温饱的新阶段。
陡降的贫困发生率,本已让这场战斗的胜负初见分晓。但2008年突发的雨雪冰冻灾害、特大地震灾害,又为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增添了变数。如何应对传统因素和新增致贫因素交织在一起的新的复杂局面?
没有贫困地区的加快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省“两个加快”的实现;没有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情系贫困地区,心牵困难群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推进扶贫开发。
早在2007年底,刚刚到任的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就提出,四川的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和部分困难群体,因此“关注民生、解除民困是我们的最大责任”。近年来,刘奇葆多次深入到甘孜、阿坝、凉山、巴中、达州等地调研扶贫工作,要求当地党委政府务必把扶贫开发上升到让群众切实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高度来认识,集中力量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对特困家庭要一户一户地研究。”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强调,要使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显著改善,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能力都要提高。
因时制宜的扶贫开发战略有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抓住“解决温饱、脱贫致富、能力建设”三个关键,达到“尽快稳定解决群众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扶贫开发方式更加科学,从以区域扶贫开发为主的战略向直接瞄准贫困人口的战略转变,从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公共工程缺失向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致富能力提高转变,从区域增长带动战略向农户直接受益战略转变。
扶贫开发攻坚战在全省遍地开花。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启动,藏区扶贫开发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凉山彝区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彝区扶贫开发由此翻开新的篇章;《关于加快巴中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出台,覆盖更加广泛的《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呼之欲出;《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贫困村迎来了扶贫开发的双重机遇;升钟库区扶贫开发成功经验在全省范围推广,连片扶贫开发片区扩大到52片。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挂包帮”活动中,重点联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汶川地震极重灾县、重灾县,确保每一个贫困村、受灾村都有部门或单位联系包村,都有干部职工结对帮扶。6500多名挂点的各级领导、1.28万名下派到村的干部与1.69万个帮扶村、17.81万户困难家庭携手,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拓展广度与深度。
扶贫开发攻坚战向纵深推进
扶贫开发战线正在从分散转向集中,扶贫开发的推力正在由“小”变“大”。催生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越来越成为扶贫开发政策的取向。
6月的川西高原处处生机盎然。
若尔盖县班佑乡班佑村的罗修喜欢把自家的牦牛赶到村子背后的半山腰上放牧,坐在草地上,从远处静静地看着自己的村子。罗修告诉记者:班佑村是阿坝州“整体推进扶贫新村”项目的试点村。政府投资95万元建起平整、顺畅的村道,投资100多万元安装20公里的管道,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引进每户村民家中。政府和个人联合筹资700万元让村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物质条件。30岁的索朗达基卖了60多头牦牛建起了两层楼的新房,“以前比的是谁家的牦牛多,谁家的牦牛长得壮,现在比的是谁家的房子漂亮,谁家的孩子能读书了。”后顾之忧越来越少的村民正在接受越来越多的新观念。
班佑村是近几年我省扶贫开发成果的缩影。
《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到2010年我省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1041万减少到145万,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5.22%下降到2.17%,10年间,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民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2008年以来,我省建设扶贫新村2892个、培训输出劳务20.06万人、产业覆盖农户79.14万户,贫困农民纯收入增加1215元、贫困人口减少287.16万人。十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川扶贫开发攻坚战正在向纵深推进。
从分散到集中。扶贫战线向重点区域收缩,扶贫资金向重点项目收缩。2006年至2009年升钟库区和广安水淹区成功开展集中时间、集中资源的3年扶贫开发试点,2007年至2008年在通江县、广安区成功开展“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在凉山州、乐山市,马铃薯、林竹产业扶贫连片开发试点亮点纷呈……特殊、深度、连片贫困区域贫困问题在扶贫连片开发的集中攻坚中得到有效解决。到2010年,全省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已从最初的4市1州扩大到18市2州,共52片。
从“小”扶贫转向“大”扶贫。过去主要依靠专项扶贫资金推动扶贫开发,是用“小钱”来抓“大扶贫”。现在,以专项扶贫为主导,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我省形成。去年中央、省级机关直接投入扶贫资金4.65亿元,引进各类资金4.36亿元;凉山州争取到珠海市的对口帮扶,浙江省从对口帮扶南充、广元两市12县扩大到对口帮扶我省藏区32县;“栋梁工程”资助贫困学生1.26万名……
财政资金引导,贫困群众入社投钱,资金使用民主公开,在外界“输血”的带动下,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能力越来越强,到2010年底,“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已在全省21个市州129县1640个村开展试点,规模居全国首位。
以 “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的设立为代表,催生贫困地区内生动力越来越成为扶贫开发政策的取向。宜宾市首创扶贫“首扶制度”,即采取比选办法,先产生出最需要扶持的贫困户的作法。2008年,这一制度在全省推广,扶贫对象得以精确“瞄准”;南充、遂宁等地开创扶贫新村“竞争入围”,基层干部群众真正成为扶贫开发的主体;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公开的扶贫“阳光工程”,在全国推广,社会各方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震灾区贫困村有望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后来居上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四川地震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是对灾后四川走出的化危为机、跨越发展路径最生动的诠释。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马口村在震后几年间声名鹊起。
作为汶川地震灾区灾后贫困村恢复重建的“样板”,马口村村民在灾后重建中脱贫致富的经验在川、陕、甘三省4834个贫困村推广。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四川贫困村恢复重建的实践是对灾后四川走出的化危为机、跨越发展路径最生动的诠释。
震后不久,我省选择不同条件的10个典型受灾贫困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村级规划编制试点,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全省重灾区2516个贫困村的《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并先后纳入了省和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紧接着先后分3批在54个贫困村开展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试点工作。2009年5月,2516个贫困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贫困村与其他地震灾区同步实现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
在马口村联建农房背后的养猪场里,村民袁学秀正在向一起喂猪的妇女打听前天晚上村里大会的内容。对村里的会议开始感兴趣,是袁学秀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她说:“以前你是你,我是我,对村上的事懒得问,现在晓得,村上的事也是我的事,为村上提意见,也就是在为自己说话。”
对贫困村而言,灾后重建是一次自我发展能力的上档升级。
参与式重建在灾区贫困村蔚然成风。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的筛选、规划、管理和监督。对内,投工投劳筹资,当家理财、自主决策村级事务;对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主动融入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带来的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增强。青川县木鱼村村委会主动协调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川珍实业有限公司,重建专业协会,全村恢复蔬菜大棚22个,常规蔬菜250亩,涌现出种植竹荪、木耳、袋料香菇大户108户。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青川县地震灾区群众的两条标语所蕴涵的精神,也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精神支柱。绵阳市游仙区白蝉乡陡嘴子村村主任齐蕊感叹,村委会办公室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倒塌,刚开始只有把办公必需品装在口袋里。在“口袋办公室”都能搞好重建,如今更没有理由不搞好脱贫致富。
灾区贫困村到2020年要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
去年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汶川地震灾区扶贫帮困的意见》,要求坚持常规扶贫与灾后恢复重建、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五个相结合”。
目前,地震灾区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除39个极重灾县、重灾县的2516个贫困村外,一般受灾县的5810个贫困村也被纳入规划范围。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第五、第六次全体会议同意将规划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未来10年扶贫开发《纲要》。
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挂包帮”活动将继续重点在灾区开展,成千上万的各级领导干部将进一步为灾区带去新的发展活力。
受灾贫困村有望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后来居上。
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升
从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到彝区大力实施“三房”改造,一系列扶贫战役在民族地区打响,贫困少数民族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增收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红原县江茸乡。
一排排漂亮精致的安居房矗立于河谷,房屋的靓丽颜色与山坡上的野草、牛羊相映成趣,点缀着江茸牧民群众的幸福新生活。
阿坝州是大骨节病重病区,江茸乡也是大骨节病重病区之一。2008年,阿坝州正式启动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江茸乡牧民群众迎来了摆脱疾病与落后的好机遇。两年时间,一个全新的牧民新居点在宁静的河谷之中拔地而起。随着新居的修建,相关部门专门从远处引来了安全洁净的饮用水,还配套修通了公路、通了电。
四川西部高原横亘,大山嵯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的风光、丰富的资源与恶劣的气候、闭塞的交通形成强烈的反差。
穷则思变。近年来,包括“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在内的一系列扶贫战役在这里打响。
藏区大力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9+3”免费教育计划、卫生事业发展计划 “三大民生工程”,彝区大力实施 “三房”改造等多项惠民工程,贫困少数民族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增收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走进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江巴村,一幢幢极具藏族特色的新房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两旁。在47岁的牧民德格家中,记者看到屋内冰箱、电视机、打奶机、热水器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不远处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牧民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从设计蓝图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藏族牧民和德格一样,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现代文明生活。
到去年底,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到位资金20.51亿元,累计启动175个村5.57万人的易地搬迁工程,399个村整村推进扶贫。2009年至2010年两年间,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共完成政府性投入49.36亿元,完成定居房建设6.9万户。到今年5月底,10万顶防水透气、隔热保暖的新型帐篷全部发到牧民手中。
藏区在变,彝区也在变。
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这“三房”以前是凉山州农村贫穷落后的象征。从2003年起,凉山州委、州政府开始对“三房”进行改造。8年来全州共投入5.17亿元,完成了14.1万户的改造任务,63万农户彻底告别“三房”。
凉山州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村民陈尔丛介绍,“三房”改造时,政府出了几千元,自己也出了一部分钱,将房屋进行了翻修和加固。“现在家里修了沼气池,安了太阳能热水器,做饭用电饭煲,再也不用砍柴了。”“三房”改造后,白庙村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乡平均水平。
目前,凉山州“三房改造”已基本完成。根据《四川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又启动了彝家新寨建设项目,计划到2015年,建成1451个彝家新寨,惠及凉山彝区10个县的12万户、60万人。以“三房”改造为契机,支持凉山跨越式发展的 《关于加快推进彝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四川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也在近年来相继出台。
到去年底,我省民族地区顺利完成国家和省制定的2001年—2010年10年扶贫纲要和规划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阿坝州和凉山州累计扶持农村贫困人口超过百万人次,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大大提高。
连片扶贫开发使贫困地区面貌焕然一新
连片扶贫开发不仅有利于集中解决特殊、连片贫困区域的突出问题,还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
巴山深处的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村,一条10.8公里的水泥路从龙虎山蜿蜒而下,贯穿苏家坪,绿油油的茶园铺满村。村里引进了康梦、罗村、清栎3家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靠着茶叶和园区务工收入,2010年苏家坪村人均纯收入6900元,比2008年增长2倍。
走进村民陈怀和家,刚装修过的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新媳妇到厨房一摁按钮,蓝旺旺的沼气火腾起来,不到10分钟,就为客人们泡上了热腾腾的“罗村茶”。
这一切,都是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结果。
2007年,通江被纳入四川省唯一的全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县,通江选择最贫困的空山等3个乡镇15个村进行试点,利用1950万元试点资金整合5大类项目资金,累计投入2.3亿元。4年来,项目区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特色产业、农户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食用菌产业、茶叶产业、畜牧产业、优质粮油产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初见规模,2010年农业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35.5亿元。
把扶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扶贫方针,使川东北秦巴山区的贫困状况得到很大改观,特别是在川东北地区的水库淹没区实施的连片扶贫开发,更是使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
岳池县双鄢乡寺神庙村村支部书记颜大庆告诉记者,2007年村里还不通公路。自当年实施3年扶贫攻坚计划后,县上集中投资220多万元,修建村级公路7公里,新建、维修山平塘6口……村里基础条件变了,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全村新植脐橙500亩、3万多株,全村人均100株。在岳池县朝阳乡五排水库水淹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1480元增长到2010年的7150元,收入构成86%与农业相关,其中近半收入来自现代农业。
广安市自2007年启动水淹区连片扶贫开发后,共投入扶贫资金4.5亿元,实施185个项目,绝对贫困人口减少74%,项目区贫困村全部脱贫。
升钟库区曾是增收难、交通难、用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贫穷落后山区。而今的升钟库区兴起了“旅游风”,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基础上,库区农民群众在县上的引导下办起了渔家乐,努力抓创收,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经过努力,升钟库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033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0元。
升钟库区、广安水淹区3年扶贫开发取得的明显成效证明:连片扶贫开发不仅有利于集中解决特殊、连片贫困区域的突出问题,还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提升扶贫开发整体水平。2009年,省委、省政府在广安召开连片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推广升钟库区成功经验。
目前我省已编制了《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覆盖巴中、广元、南充、广安、达州5市28县。拟多方筹资2298亿元开展扶贫攻坚,力争到2015年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得到显著改善。
扶贫开发的又一场新战役正在打响
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更加明确,未来10年更多的扶贫开发规划将陆续从梦想变为现实。
处在高寒山区的大竹县庙坝镇华山村过去是全县有名的特困村,如今登上华山村山头,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别墅式的农房,一条条在山间蜿蜒的水泥路,一片片长势甚好的香椿林。昔日落后的贫困村华山村转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透露,未来5年,全省贫困村要逐步实现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贫困户向宽裕户、小康户的转变,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并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这个转变过程并不轻松。从全省范围看,贫困地域依然广,全省21个市(州)均存在贫困区域和贫困农户,181个市(县、区)中有160个有扶贫任务;贫困人口依然多,若按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新标准,国家认定我省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返贫问题还很突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全省贫困人口与上年相比不减反增22.34万;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等连片特困地区问题依然严峻。
扶贫开发的又一场新战役正在打响。
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思路更加清晰: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常规扶贫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相结合,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强农惠农扶贫相结合,自身努力与积极争取支持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
未来10年的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更加明确:川东北秦巴山区、川西北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和川南乌蒙山区的扶贫开发战役将集中打响。
未来10年,新村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特色产业工程、公共服务工程、能力建设工程、生态保护工程、社会保障工程、连片开发工程、移民扶贫工程、开放合作工程等十大扶贫工程将在更高层次推进。
未来1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秦巴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纲要》、《四川省藏区扶贫开发规划》、《四川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乌蒙山区(四川部分)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四川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扶贫部分)》《汶川地震四川省贫困村灾后扶贫总体规划》等规划将陆续从梦想变为现实。□本报记者 胡彦殊 邹渠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