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的四川 内陆的“上海”
媒体看四川
灾后重建促进四川进一步开放
澳门商报王谷元: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受到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知名度大大提升,灾后重建促进了四川的进一步开放和对外交流。在援助四川灾后重建过程中,澳门与四川的合作也进一步深化。
澳门广播电视台梁安琪:在增加提问环节,我终于问了自己想问的问题:澳门在四川的援建进度怎么样?得到关于进度顺利的回答,我非常开心。在2008年和2009年,我两次到绵阳、德阳、映秀等地采访,我对四川有感情,这次也是专程来把四川的声音带回澳门。
光明日报殷泓:作为川妹子,我一直非常关注家乡的变化。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人向全球展示了坚韧、自信和能力,四川的国际形象大大提升。希望四川未来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软实力,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更多国际大企业落户,发展成为内陆的“上海”。
四川有足够能力承接产业转移浪潮
韩国KBS电视台朴晋范:川菜很辣,四川熊猫很有名,四川很令人向往。据我所知,韩国很多企业都对到四川发展很有兴趣。现在西部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吸引力。
中国经济导报张婧:四川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开放的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有很多机会,很多企业看重四川这块宝地。四川人的“安逸感”很强,但是抗震救灾中四川人表现出很顽强、很乐观的一面。有这种“雄起”的精神,四川一定会更好。
台湾工商时报李书良:在产业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浪潮中,我认为四川有足够的承接能力。这两年富士康、纬创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四川。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川台在电子信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等领域正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相信在“十二五”时期,川台合作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两三年,四川的变化不是用年来衡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贾立梁: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特别是近两三年,四川的变化不是用年来衡量,而是每月都发生着大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前几天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于成都、重庆以及四川一批亟待发展的城市是个很好的机遇。(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小玲 刘若辰)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