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名——感悟雅安灾后重建中的生态魅力
雅安凤鸣顶峰茶园。刘鲁军 摄
才结束不久的“五一”小长假,雅安“人气”爆棚,共接待游客4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7%、20.4%。
吸引游客而来的是雅安的生态魅力——截至今年3月,雅安市林业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99%,完成人工造林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旅游灾后恢复重建,绿色雅安肩负全省“排头兵”使命,旅游综合收入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书写奇迹。
紧捏生态这张“王牌”,雅安在三年重建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旅游
生态助跑旅游重建“三级跳”
三年前,面对旅游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的严酷现状,雅安没有气馁。
三年来,4个受灾县灾后重建的10个旅游项目稳步推进,雅安用旅游综合收入连续保持每年20%以上增长的数字,书写出一份“三级跳”的华丽成绩单——
2008年震后,雅安神木垒风景区率先开门迎客,成为震后重灾区中第一个开放的景区。当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的全省排名由2007年的第19位上升至第12位,增幅居全省第一,更创下当年全省旅游市场不降反升的奇迹。2009年,全市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2010年,喊出“熊猫首都,生态天堂”口号的雅安有了更足的底气,全市接待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旅游总收入达50.6亿元,接待境外游客同比增长362%。
“千里迢迢,来雅安游什么?”雅安旅游局局长李志强介绍,三年来,该市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茶文化旅游、藏彝羌民俗风情游、大熊猫旅游等为主的旅游产品已不断成熟,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我们将更好地展示雅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宜游形象,不断提升雅安旅游总体形象。”李志强表示,目前碧峰峡景区正在进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芦山龙门洞景区也正积极创建3A级旅游区。
工业
生态支撑四川最大零碳能源市
很多人对去年8月的“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节”的精彩念念不忘。这个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电影节以欢乐有趣的节庆形式,将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传播出去。三年重建中,雅安对环境的保护和重视,让城市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更让生态产业异军突起。
在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看来,生态,是雅安发展的生命线。重建期间,“保护生态,营造与雅安自然山水相融的人居环境”,“雅安千万不能再走别人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等观念在各种场合被反复提及和强调。
重建过程中,雅安率先提出零碳能源产业,坚持科学利用和开发水电能源,目前全市水电装机已达875万千瓦,成为四川最大的零碳能源市。
抢抓灾后重建的契机,雅安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大力发展国际度假、有机农业、绿色房产等生态产业。资料显示,经过三年重建,雅安的重点支柱产业崛起空前,成为生态经济的新支撑。全市93个工业重建项目已经竣工91个,水电电冶、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和新材料新能源“3+1”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去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的速度实现20%以上增长。
农业
生态催生林业崛起农民致富
2010年底,雨城区望鱼乡顺河村村民迎来一个收获年,5000多亩竹子卖出了好价钱。这个有着75户种竹大户的顺河村靠竹林致富,早在2009年时,全村人均纯收入就比雨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862元。
如今,顺河村已初步走出一条以“退耕还林”促林竹基地建设、以科技支撑促现代林竹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竹农致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
地震前,发展竹林产业只是设想,林地生产率不高、集约经营水平低让雅安面临 “大资源,小产业”的尴尬。
2009年,《四川省雅安市林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出台,鲜明提出了“创百亿产值,惠百万林农”的战略思路,为全市建立林业产业的 “绿色银行”勾勒出一幅美好图景。
在经历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放活非林业用地的林木采伐管理、出台造林小额贷款和资金扶持等政策后,雅安林业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
“十一五”期间,雅安市林业总产值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作为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市,森林覆盖率达61.3%,居全省第一。目前,全市已建成林竹产业基地200多万亩,为雅安实现林竹纸一体化的生态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农业借助重建的翅膀在雅安快速腾飞,目前,雅安已经建成2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建成绿色有机茶园50万亩,成为全省绿色有机茶园面积之最。
【切片】
汉源生态小镇的幸福日子
“我种植的生态大樱桃今年又是大丰收!”汉源县清溪镇顺利村一组村民王福贵近日兴奋地告诉记者。老王如今有十几亩樱桃地,去年产量1万多公斤,收入节节攀升,今年更是产销两旺。
震后,汉源县清溪镇顺利村作为当地川西民居特色风貌塑造工程示范点,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王福贵说,地震后,他家在政府的帮助下,修了一幢三层楼的小楼,底层30多平方米的门面用于销售大樱桃。
“按照规划,顺利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将是以后清溪镇旅游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当地相关人士介绍,清溪镇灾后重建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旅游规划,全部打造成川西民居特色风貌的形式,用生态的优势,吸引城里人来休闲观光。(本报记者 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