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收入惠民 劳务收入富民-2012年一季度内江市农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

  • 2012年05月0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开年以来,内江市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农村工作思路,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确保主要农产品增产增收;坚持以农业科技为动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26元,增加391元,增长18.3%。 

      一、情况 

      1、排位:上升 

      一季度,内江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6元,排位全省第6位,仅次于成都、德阳、攀枝花、眉山、绵阳,超过绝大多数市州;增额391元,排位全省第6位,居川南之首;增速18.3%,排位全省12位,居川南之二,比去年同期上升3位。 

      2、增速:快速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额391元,比去年同期(367元)多24元;增幅18.3%,比去年同期(增速20.7%),低2.4个百分点。增额,创历史新高;增幅,仅次于2011年同期,为近年同期之二,呈快速增长态势。 

      3、增长:全面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26元中,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23元,增加210元,增长20.8%。人均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1007元,增加56元,增长5.8%。人均财产性现金收入11元,增加4元,增长64.1%。人均转移性现金收入285元,增加121元,增长73.5%。 

      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864元,增加47元,增长5.8%;二产业人均现金收入4元;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140元,增加9元,增长6.5%。 

      在一产业现金收入中,农业人均现金收入199元,增加5元,增长2.7%;林业人均现金收入1.0元,下降81.9%;畜牧业人均现金收入634元,增加63元,增长11.0%;渔业人均现金收入30元,下降35.7%。  

      二、特点   

      1、转移收入:惠农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度,扩大“医保、社保”范围和标准,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标准,惠农政策不断增多,标准不断提高,措施不断完善,使政策性转移性增收大幅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农民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收入增长346.4%,粮食直接补贴收入增长222.6%,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入增长213.5%;经初步分析,一季度,内江市农民因各种政策产生的转移性收入人均达到51.8元,增加29.28元,增长129.9%;全季,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285元,增加121元,同比(2011年为59元)多62元;占农民人均现金增收额391元的30.9%,同比(2011年为16.0%),提高了14.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支柱项目。 

      2、劳务收入:富民 

      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国内经济优势发展,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用工荒”席卷全国;随着生存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大幅上涨,农民工内、外地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收入大幅增长,劳务收入成为富民、强农的强劲动力。一季度,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223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8.4%,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增加额210元,占现金收入增加额391元的53.7%;拉动现金收入增长9.8个百分点,对现金增收占有绝对优势。 

      3、养殖业:支柱 

      随着“十二五”现代畜牧业《纲要》的推进与实施,以畜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起步发展,畜牧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现代畜牧园区和畜禽养殖重点村强力推进,畜牧经济强势辐射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一季度,农民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达到634元,占一产业现金收入864元的73.3%,对一产业的增收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是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4、价格:动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惠农支农、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市场价格的角度出发,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带动了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同时持续上涨的生猪价格对开年以来畜牧经济具有强力的支撑,成为了一产业增收的动力。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内江农户出售谷物类价格从2.05元/公斤,上涨到2.31元/公斤,平均上涨了12.5%,其中稻谷上涨了11.0%,玉米上涨了19.6%,薯类价格上涨了127.5%,大豆价格上涨了14.8%,花生价格上涨了82.3%,蔬菜价格上涨了9.1%;生猪价格上涨了29.9%,家禽价格上涨了22.0%。一季度,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谷物,使农民人均多增收2.9元;薯类使农民人均多增收2.7元;蔬菜,使农民人均多增收8.2元;生猪,使农民多增收118.4元;家禽,使农民多增收5.5元(末扣除出售、出栏量减少等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1、农资产品价格高位上涨,利润空间有限 

      受成本及原材料等因素的牵动,农资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并有再次上涨的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一季度,农户购买农用购买化肥均价从1.33元/公斤,上涨到1.67元/公斤,上涨25.3%;稻谷种籽均价上涨到40.7元/公斤,增长19.3%,玉米种籽均价上涨到23.4元/公斤,上涨了34.5%。据2月25日在资中的调查显示,国产尿素、碳酸氢铵、国产磷酸二铵、普通过磷酸钙、国产复合肥分别为2600元/吨、860元/吨、3300元/吨、620元/吨、40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0.64%、2.38%、1.54%、3.33%、14.29%。农用柴油(0#)7.93元/升,上涨12.16%;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为3.55元/公斤、3.15元/公斤,分别上涨4.41%、0.00%。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有限。 

      2、农业增收弱化,小农经济特征明显 

      一季度,内江市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173.6元,同比下降9.8%,人均出售林产品收入0.91元,下降75.0%,人均出售水产品收入29.7元,下降38.7%;期内人均出售谷物为10.8公斤,下降23.7%,人均出售红薯0.8公斤,下降23.7%,出售油料0.4公斤,下降83.8%,出售肉猪及猪肉23.6公斤,下降9.8%,出售家禽1.39公斤,下降36.9%,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864元,仅增长5.8%,比期内现金收入增幅18.3%,低12.5个百分点,农户小农生产方式较重,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四、措施建议 

      1、保水保苗,实现大春满种、满栽 

      2011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但少有大暴雨,冬季雨量不明显,农田蓄水较差,今春来水不多,稻田干旱形势较为严峻,大春作物播栽进度有所放缓。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大春生产的满种、满栽,确保农业生产的保产保收,因此我们要搞好提灌站、灌溉渠系、抽水机具等维护、修善、添署,保水育苗,待机栽种;同时要树立“水路不通走旱路”的思想,要树立粮经并重的思想,力争做到增产增收。 

      2、引导、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户普遍是守土而产,自给自足特征明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水平的下降。因此,在坚持和稳定家庭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土地适度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集中,按照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理念,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度,引导和鼓励工商、个体、城市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 

      3、加强农村科技知识普及 

      农村是科技知识最薄弱的地方。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加强了科技兴农力度,实现了粮食生产品种的良种化、种养业技术的科学化,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迅速提高,但是科技推广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综合实力较差,多数有知识有文化有专长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在家从事种养业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和无特长的中年人,他们对新生事物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认识不够到位,思想趋于保守,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能力较差。因此,我们要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适度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要出台有利的政策,鼓励有志在农业生产上有所建树的城镇青壮年,运用城镇资本和科学技术致力于传统农业的改造。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转移收入惠民 劳务收入富民-2012年一季度内江市农民现金收入情况分析

  • 2012年05月0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开年以来,内江市坚持“一路二水三产业四增收”的农村工作思路,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确保主要农产品增产增收;坚持以农业科技为动力,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坚持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26元,增加391元,增长18.3%。 

      一、情况 

      1、排位:上升 

      一季度,内江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6元,排位全省第6位,仅次于成都、德阳、攀枝花、眉山、绵阳,超过绝大多数市州;增额391元,排位全省第6位,居川南之首;增速18.3%,排位全省12位,居川南之二,比去年同期上升3位。 

      2、增速:快速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额391元,比去年同期(367元)多24元;增幅18.3%,比去年同期(增速20.7%),低2.4个百分点。增额,创历史新高;增幅,仅次于2011年同期,为近年同期之二,呈快速增长态势。 

      3、增长:全面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26元中,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23元,增加210元,增长20.8%。人均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1007元,增加56元,增长5.8%。人均财产性现金收入11元,增加4元,增长64.1%。人均转移性现金收入285元,增加121元,增长73.5%。 

      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中,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864元,增加47元,增长5.8%;二产业人均现金收入4元;三产业人均现金收入140元,增加9元,增长6.5%。 

      在一产业现金收入中,农业人均现金收入199元,增加5元,增长2.7%;林业人均现金收入1.0元,下降81.9%;畜牧业人均现金收入634元,增加63元,增长11.0%;渔业人均现金收入30元,下降35.7%。  

      二、特点   

      1、转移收入:惠农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力度,扩大“医保、社保”范围和标准,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标准,惠农政策不断增多,标准不断提高,措施不断完善,使政策性转移性增收大幅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一季度,农民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收入增长346.4%,粮食直接补贴收入增长222.6%,领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收入增长213.5%;经初步分析,一季度,内江市农民因各种政策产生的转移性收入人均达到51.8元,增加29.28元,增长129.9%;全季,人均转移性收入达到285元,增加121元,同比(2011年为59元)多62元;占农民人均现金增收额391元的30.9%,同比(2011年为16.0%),提高了14.9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第二大支柱项目。 

      2、劳务收入:富民 

      在低迷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国内经济优势发展,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用工荒”席卷全国;随着生存成本的不断提高,劳动者工资大幅上涨,农民工内、外地就业机会增多,工资收入大幅增长,劳务收入成为富民、强农的强劲动力。一季度,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1223元,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48.4%,比去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增加额210元,占现金收入增加额391元的53.7%;拉动现金收入增长9.8个百分点,对现金增收占有绝对优势。 

      3、养殖业:支柱 

      随着“十二五”现代畜牧业《纲要》的推进与实施,以畜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畜牧业起步发展,畜牧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现代畜牧园区和畜禽养殖重点村强力推进,畜牧经济强势辐射和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一季度,农民人均养殖业现金收入达到634元,占一产业现金收入864元的73.3%,对一产业的增收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是农民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4、价格:动力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基于惠农支农、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市场价格的角度出发,加强了宏观经济调控,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带动了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同时持续上涨的生猪价格对开年以来畜牧经济具有强力的支撑,成为了一产业增收的动力。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内江农户出售谷物类价格从2.05元/公斤,上涨到2.31元/公斤,平均上涨了12.5%,其中稻谷上涨了11.0%,玉米上涨了19.6%,薯类价格上涨了127.5%,大豆价格上涨了14.8%,花生价格上涨了82.3%,蔬菜价格上涨了9.1%;生猪价格上涨了29.9%,家禽价格上涨了22.0%。一季度,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谷物,使农民人均多增收2.9元;薯类使农民人均多增收2.7元;蔬菜,使农民人均多增收8.2元;生猪,使农民多增收118.4元;家禽,使农民多增收5.5元(末扣除出售、出栏量减少等因素)。 

      三、存在的问题 

      1、农资产品价格高位上涨,利润空间有限 

      受成本及原材料等因素的牵动,农资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并有再次上涨的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显示:一季度,农户购买农用购买化肥均价从1.33元/公斤,上涨到1.67元/公斤,上涨25.3%;稻谷种籽均价上涨到40.7元/公斤,增长19.3%,玉米种籽均价上涨到23.4元/公斤,上涨了34.5%。据2月25日在资中的调查显示,国产尿素、碳酸氢铵、国产磷酸二铵、普通过磷酸钙、国产复合肥分别为2600元/吨、860元/吨、3300元/吨、620元/吨、4000元/吨,同比,分别上涨10.64%、2.38%、1.54%、3.33%、14.29%。农用柴油(0#)7.93元/升,上涨12.16%;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配合饲料为3.55元/公斤、3.15元/公斤,分别上涨4.41%、0.00%。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有限。 

      2、农业增收弱化,小农经济特征明显 

      一季度,内江市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收入173.6元,同比下降9.8%,人均出售林产品收入0.91元,下降75.0%,人均出售水产品收入29.7元,下降38.7%;期内人均出售谷物为10.8公斤,下降23.7%,人均出售红薯0.8公斤,下降23.7%,出售油料0.4公斤,下降83.8%,出售肉猪及猪肉23.6公斤,下降9.8%,出售家禽1.39公斤,下降36.9%,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为864元,仅增长5.8%,比期内现金收入增幅18.3%,低12.5个百分点,农户小农生产方式较重,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四、措施建议 

      1、保水保苗,实现大春满种、满栽 

      2011年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但少有大暴雨,冬季雨量不明显,农田蓄水较差,今春来水不多,稻田干旱形势较为严峻,大春作物播栽进度有所放缓。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实现大春生产的满种、满栽,确保农业生产的保产保收,因此我们要搞好提灌站、灌溉渠系、抽水机具等维护、修善、添署,保水育苗,待机栽种;同时要树立“水路不通走旱路”的思想,要树立粮经并重的思想,力争做到增产增收。 

      2、引导、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户普遍是守土而产,自给自足特征明显,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水平的下降。因此,在坚持和稳定家庭经营承包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和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土地适度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养殖大户集中,按照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理念,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度,引导和鼓励工商、个体、城市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改变农业的增长方式。 

      3、加强农村科技知识普及 

      农村是科技知识最薄弱的地方。近年来,内江市大力加强了科技兴农力度,实现了粮食生产品种的良种化、种养业技术的科学化,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迅速提高,但是科技推广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综合实力较差,多数有知识有文化有专长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在家从事种养业的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和无特长的中年人,他们对新生事物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认识不够到位,思想趋于保守,接受先进科学技术能力较差。因此,我们要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时,适度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扎根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要出台有利的政策,鼓励有志在农业生产上有所建树的城镇青壮年,运用城镇资本和科学技术致力于传统农业的改造。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