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与周边十市的比较分析
一、“十一五”时期基本发展情况
(一)“两化”互动,绿色发展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以现代化为导向,统筹规划新型城镇,发展现代产业,提升城市功能,增强承接现代产业转移、集聚优势资源、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以生态为基础,实施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程;以田园为特色,规划建设主城区和周边湖泊、城市湿地、浅丘,以绿廊和绿道联通山水、串联景区,努力打造成生态田园城市的典范。
五年间,遂宁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31.7%提升至2010年的38.4%,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居11个市的第6位。
五年间,遂宁市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27.4%提升至2010年的44.2%,年均提高3.4个百分点,居11个市的第3位。
(二)经济总量偏低,增速加快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6.82亿元,比“十五”时期多增1038.37亿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生产总值总量(2491.38亿元)少674.56亿元,位居第10位,比排名第一的绵阳市生产总值(3735.91亿元)少1919.19亿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4倍,一直位居11个市中的第10位,但与稳居第一位的绵阳生产总值总量差距在逐年扩大,从2005年相差279.52亿元扩大到2010年相差464.99亿元。
五年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4.5%,比“十五”时期快1.6个百分点,比全省快0.8个百分点,位居11个市第6位,比排名第一的内江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慢1.0个百分点。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呈逐年加快态势,2010年增速比2005年增速快1.8个百分点。
(三)分产业看,一产业增速较慢,二、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66.83亿元,位居11市第6位;年均增长2.9%,位居11市第9位。从年度数据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2010年是2005年的1.7倍。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837.85亿元,位居11市第10位;年均增长24.1%,位居11市第4位。从年度数据来看,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2010年是2005年的3.6倍。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3亿元,位居11市第10位;年均增长11.8%,位居11市第1位。从年度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2010年是2005年的2.0倍,但增速及其排位进入2008年后出现逐年下滑的态势。
(四)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第三产业比重依旧偏低
2010年,遂宁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2.1:51.4:26.5,与其余10个市相比,遂宁市呈现一产业比重偏高,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特点。与2005年相比,遂宁市第一和第三产业分别下降10.4个百分点和6.0个百分点,下降点数分别位居11市第1位和第6位。第二产业上升16.4个百分点,上升点数位居11市第2位。
(五)人均GDP总量偏低,综合经济实力有待提升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累计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1574元,比“十五”时期增加47129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水平(65772元)少14198元,位居11市第10位。从年度数据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是2005年的2.6倍,但与排名第一位的德阳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差距在逐年扩大,从2005年相差6905元扩大到2010年相差10837元。
(六)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上工业增长强劲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工业经济坚持以发展集约循环的绿色工业为目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02.84亿元,比“十五” 时期多增504.55亿元,位居11市第9位;年均增长26.1%,位居11市第4位。从年度数据来看,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2010年是2005年的3.9倍。
五年间,遂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1.9%,比“十五”时期快7.1个百分点,位居11市第2位。从年度数据来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位一直稳居11个市中的前3位。
(七)投资增长迅速,经济拉动效应凸显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攻坚工作,努力优化投资环境,集中力量抓重点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2.03亿元,比“十五”时期多增1137.17亿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投资总量(1485.24亿元)少53.21亿元,位居第5位,比排名第一的绵阳市(2366.83亿元)少934.80亿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是2005年的6.0倍,自2007年起一直位居11个市中的前5位。
五年间,遂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4.3%,比“十五”时期快25.7个百分点,位居11市第1位。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位在2006年至2008年一直稳居11个市的第1位,但进入2009年后增速排位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八)消费总额偏低,增长缓慢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认真贯彻国家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采取多种刺激消费的举措,实现了消费品市场的较快发展。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1.56亿元,比“十五”时期多增431.97亿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水平(924.93亿元)少161.22亿元,位居11市第8位,比排名第一的绵阳市(1558.21亿元)少786.65亿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05年的2.3倍,一直位居11个市的前8位,但与稳居第一位的绵阳市的差距在逐年扩大,从2005年相差113.80亿元扩大到2010年相差217.80亿元。
五年间,遂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8%,比“十五”时期增速快4.2个百分点,位居11市第7位。从年度数据来看,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排第10位,比前两年增速排位分别下滑4位。
(九)财政收入偏少,但增长较快
“十一五”时期,在遂宁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财政收入增速显著加快。
五年间,遂宁市累计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63亿元,比“十五”时期多增34亿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水平(90.61亿元)少34.98亿元,位居11市第10位,比排名第一的绵阳市(156.25亿元)少100.62亿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3.7倍,一直位居11个市的第10位。
五年间,遂宁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0%,比“十五”时期快8.5个百分点,位居11个市的第2位。
(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增速排位稳居前列
“十一五”时期,遂宁市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五年间,遂宁市城镇居民人均累计实现可支配收入53498元,比“十五”时期多增25601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水平(56869元)少3371元,位居11市第9位,比排名第一的德阳市(64867元)少11369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2.1倍,一直位居11个市的前9位。年均增长15.6%,比“十五”时期快6.9个百分点,位居11市第4位,比排名第一的内江市年均增速慢1.3个百分点。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位自2007年起呈逐年提升态势,由2007年在11市第6位提高到2010年的第2位。
五年间,遂宁市农民人均累计实现纯收入21108元,比“十五”时期多增9573元,但比11个市的平均水平(21957元)少849元,位居11市第8位,比排名第一的德阳市(25744元)少4636元。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1.9倍,位居11个市的前9位,且呈逐年提高的态势,但与稳居第一位的德阳市差距在逐年扩大,从2005年相差757元扩大到2010年相差1096元。年均增长13.8%,比“十五”时期快5.5个百分点,位居11市第1位。从年度数据来看,遂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排位一直稳居11市前2位。
(十一)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节能降耗工作效果显著
2010年,遂宁市单位GDP能耗1.26吨标准煤/万元,比11个市的平均能耗水平低0.24吨标准煤/万元,位居11市第5位。“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率达20.26%,位居11个市的第4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6个百分点。
工业能源消耗是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主体,其能源消耗占全社会的65%—75%。“十一五”时期,遂宁市对工业行业大力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引入高新战略产业,厚积薄发,节能降耗明显。2010年,遂宁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8吨标准煤/万元,比11个市的平均能耗水平低0.10吨标准煤/万元,位居11市第7位。“十一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降低率达35.29%,位居11个市的第8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42个百分点。
二、发展优劣势分析
与周边市相比较,遂宁经济社会发展中既存在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
(一)战略优势
1、政策区位优势。遂宁地处成渝经济腹地核心经济带,是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双核”等距辐射的重要节点城市,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成渝经济区“一极一轴一区块”的规划中,遂宁是唯一一个既进入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又列入成渝通道发展轴,而且还纳入了环渝腹地经济区块的市州。
2、交通枢纽优势。随着遂宁市“一环八线”高速公路网络、“七向二十一线”铁路枢纽、600吨级船舶涪江水路通道以及全国重要的4C级训运两用机场的相继建成,遂宁作为四川重要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将不断强化,为遂宁市集聚各种发展要素,参与成渝经济区新一轮区域竞争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优势条件。
3、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田园、景区化城市的理念,遂宁市建成了最大生态环境工程“中国观音湖”,并与东山、西山绿色屏障和渠河两岸生态长廊遥相呼应,形成了“两山三水一座城”的水生态城市景观。观音湖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遂宁的人居环境,有力地提升了遂宁的城市形象,遂宁已经成为成渝经济区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一流城市,与全国其他二线城市相比,拥有十个国家级城市品牌的独特发展环境优势。
4、劳动力成本优势。遂宁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城乡劳动力常年保持在170万人以上,年外出务工人员已超过100万。我市职业教育基础雄厚,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民进中专、机电职业技术学校等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级职业院校和4所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所民办中职学校,能够为本地产业发展培养足够数量的中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劳动力比较成本低。
5、产业特色优势。近年来,遂宁市“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新兴高技术产业以及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和物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凸显。新型产业的快速崛起,为遂宁实现“弯道超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添了无限活力。
(二)面临挑战
1、第一产业发展总体偏弱。受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大幅下滑等因素影响,“十一五”时期,遂宁市第一产业增加值466.83亿元,低于11个市的平均水平(545.19亿元)78.36亿元,位居11市第6位,属中等水平;年均增长2.9%,低于11个市的平均水平(3.4%)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4%)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4.5%)1.6个百分点,仅位居11市第9位,属偏下水平。
2、第三产业增速放缓且产业占比偏低。受第三产业整体层次偏低、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十一五”时期,遂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年下滑,由2006年的13.6%下降至2010年的8.1%,且在11个市中的排位也呈下滑态势,由2006年和2007年的位居11市第1位下滑至2010年的第8位。第三产业占比也从2005年的32.5%下降到2010年的26.5%,下滑6.0个百分点。
3、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势头。“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遂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增速连年加快,由2006年的39.6%提高至2009年的56.5%,但进入2010年后,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银根不断收紧大环境下,遂宁投资增速和排位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增速由上年的56.5%下滑至22.8%,排位则由2006年的11市第1位下降至第6位。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十一五”时期,遂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8%,虽然增速排位居11个市的第1位,但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相比,增速仍慢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1:2.34(以农民为1)拉大到1:2.56,拉大0.22点。
三、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构筑第一产业竞争优势。
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在率先建成国家耕地无公害化示范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确保农产品生产环境达到绿色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延伸生猪养殖、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绿色安全肉类食品产业链,加快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和生猪出口安全示范区。推广“林—养—种”立体农业模式,建设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先行区。
(二)优化第三产业结构,构筑有效支撑体系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为传统服务业加入更多的内涵和利润增长点。抓好服务业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如抓好服务业发展保障供应用地、用电、用气等。努力提高服务业层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以及律师、公证、会计、审计等服务行业,完善证券保险、经纪、拍卖、租赁等中介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抓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建设,进一步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对中小服务业企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采取各种措施为其解决融资难、用工难问题,支持中小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强项目督查,确保投资增速
把握投资重点,大力推进交通、电力、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方面的潜力。加强以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的产业投资和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民生项目投资,创造优质环境积极引进一批重大企业产业项目。
(四)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坚持以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以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着重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乡镇工业发展,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增加收入。大力加强农民培训,整合各类农民培训资金,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通过提高农民技能增加收入。要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抓好一大批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合理安排农业经费投入,尤其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农民的贷款支持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
(五)加强园区产业布局调整,打造现代生态田园城市,整体提升城市吸引力
坚持把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作为我市区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和调整,着力更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机制,努力提升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水平。按照“慈善爱心之城、高品质创新创业之城、生态田园宜居之城”的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升现代生态田园城市规划水平。
责任编辑:
朱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