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遂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 2011年05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开年以来,遂宁坚持以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为重要载体,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为强大动力,以水利改革发展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农民新村建设为支撑,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一季度,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一、农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4.2 %,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2.1%;畜牧业产值达22.6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1.5亿元,增长9%;渔业产值1.5亿元,增长4.2%;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5.2%。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2%;林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9%;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4.7%;渔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4.1%;服务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5.1%。
       
      二、小春生产比较乐观

      1、播面稳定

      2011年,全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5582公顷,同比增加1224公顷,增长0.7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01349公顷、39456公顷、10100公顷,同比分别增加438公顷、1343公顷、96公顷,分别增长0.43%、3.52%、0.96%。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增长,为小春粮油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生产形势较好

      一是由于去冬以来雨雪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回升慢,致使小春油菜小麦病虫害少,苗架长势好,土壤墒情好。二是一、二类苗所占比例高,病虫害危害轻。其中: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占80%以上,油菜一、二类苗面积占90%左右。三是优良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充足,田间管理确保到位,确保了小春生产需要。四是小春高产创建工作落实较好。今年落实小春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16.94万亩。其中:小麦示范片10个,面积10.49万亩;油菜示范片6个,示范面积6.45万亩。

      三、畜牧生产继续稳定增长

      受2010年下半年市场价格好转和节日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养猪户积极补栏,扎实打好仔猪和能繁母猪的数量基础。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3.1万吨,增长2.6%。其中:生猪出栏达135万头,比上年增长1.5%;出栏肉牛2.9万头,增长3.7%;出栏羊20.3万头,增长9.7%;出栏家禽886.3万只,比上年增长5.1%;禽蛋产量25310吨,增长4.2%。

      四、农民增收提速,生活消费结构改善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14元,同比增加300元,增长21.2%,创2007年一季度以来新高,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8位。其中:工资性收入为898元,增长22.5%;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601元,增长16.3%;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94元,增长28.8%。

      一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1051元,同比增加118元,增长12.7%。八大类生活消费呈现五增三减的格局,其中:食品337元、衣着78元、用品及服务99元、交通通讯85元、文化教育75元,分别增长13.6%、40.6%、46.3%、18.3%、53.8%;居住187元、医疗保健27元、其它支出23元,分别减少7.0%、75.4%、13.8%。

      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

      1、产业大基地规模化建设还不成形。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品种杂、布局分散不合理等问题,产业的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还不明显,农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还不够高。

      2、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全市现代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还未真正建立,面对生猪市场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等现实环境,生猪产业还不够适应。利益联结机制也不完善,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之间的链条关系还十分脆弱,畜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提高。

      3、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加工水平上,精深加工力度不够、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利润空间薄、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大型水源工程缺发,一遇严重干旱,水源无力保证;固定式电力提灌站古老,站内大部分设备已经超过使用或报废年限,“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都低,有待改进。

      5、农民增收途径有限,空间不大。虽然近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其增收渠道单一,主要是务工收入、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这些收入由于受市场、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收的空间有限。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继续扩大,农民工资性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受限,农业的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民家庭性经营收入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农村的土地、林地、宅基地、房屋等资源不能有效的转化为资本并进入市场,农民财产性收入缺乏新的支撑,农民纯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的任务更加艰巨。

      六、措施建议

      一是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林果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三是以生猪品牌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四是以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季度遂宁农业经济形势分析

  • 2011年05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

      开年以来,遂宁坚持以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为重要载体,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为强大动力,以水利改革发展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农民新村建设为支撑,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核心,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一季度,农业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农民增收势头良好。  

      一、农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据统计,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4.2亿元,同比增长4.2 %,其中,农业产值7.8亿元,增长2.1%;畜牧业产值达22.6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1.5亿元,增长9%;渔业产值1.5亿元,增长4.2%;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5.2%。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2%;林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9%;牧业增加值10.9亿元,增长4.7%;渔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4.1%;服务业增加值0.6亿元,增长5.1%。
       
      二、小春生产比较乐观

      1、播面稳定

      2011年,全市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55582公顷,同比增加1224公顷,增长0.79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01349公顷、39456公顷、10100公顷,同比分别增加438公顷、1343公顷、96公顷,分别增长0.43%、3.52%、0.96%。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稳定增长,为小春粮油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生产形势较好

      一是由于去冬以来雨雪低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回升慢,致使小春油菜小麦病虫害少,苗架长势好,土壤墒情好。二是一、二类苗所占比例高,病虫害危害轻。其中: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占80%以上,油菜一、二类苗面积占90%左右。三是优良种子、化肥等农资供应充足,田间管理确保到位,确保了小春生产需要。四是小春高产创建工作落实较好。今年落实小春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16.94万亩。其中:小麦示范片10个,面积10.49万亩;油菜示范片6个,示范面积6.45万亩。

      三、畜牧生产继续稳定增长

      受2010年下半年市场价格好转和节日需求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养猪户积极补栏,扎实打好仔猪和能繁母猪的数量基础。一季度全市肉类总产量达13.1万吨,增长2.6%。其中:生猪出栏达135万头,比上年增长1.5%;出栏肉牛2.9万头,增长3.7%;出栏羊20.3万头,增长9.7%;出栏家禽886.3万只,比上年增长5.1%;禽蛋产量25310吨,增长4.2%。

      四、农民增收提速,生活消费结构改善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714元,同比增加300元,增长21.2%,创2007年一季度以来新高,比上年同期提高9.2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高0.5个百分点,排全省第8位。其中:工资性收入为898元,增长22.5%;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为601元,增长16.3%;转移性收入人均为194元,增长28.8%。

      一季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1051元,同比增加118元,增长12.7%。八大类生活消费呈现五增三减的格局,其中:食品337元、衣着78元、用品及服务99元、交通通讯85元、文化教育75元,分别增长13.6%、40.6%、46.3%、18.3%、53.8%;居住187元、医疗保健27元、其它支出23元,分别减少7.0%、75.4%、13.8%。

      五、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经济面临的问题

      1、产业大基地规模化建设还不成形。目前全市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还存在基地规模小、品种杂、布局分散不合理等问题,产业的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还不明显,农业基地的标准化建设还不够高。

      2、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全市现代畜牧业风险防范机制还未真正建立,面对生猪市场波动周期越来越短、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等现实环境,生猪产业还不够适应。利益联结机制也不完善,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之间的链条关系还十分脆弱,畜牧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提高。

      3、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大部分还停留在粗加工水平上,精深加工力度不够、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利润空间薄、持续发展能力弱等问题比较突出。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大型水源工程缺发,一遇严重干旱,水源无力保证;固定式电力提灌站古老,站内大部分设备已经超过使用或报废年限,“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都低,有待改进。

      5、农民增收途径有限,空间不大。虽然近年来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其增收渠道单一,主要是务工收入、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这些收入由于受市场、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收的空间有限。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难以继续扩大,农民工资性收入缺乏新的增长点;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受限,农业的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现状依然没有改变,农民家庭性经营收入增长缺乏新的动力;农村的土地、林地、宅基地、房屋等资源不能有效的转化为资本并进入市场,农民财产性收入缺乏新的支撑,农民纯收入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的任务更加艰巨。

      六、措施建议

      一是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林果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三是以生猪品牌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提质增效;四是以龙头企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