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1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简析

  • 2011年07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今年以来,资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健全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推进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健全企事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据城镇居民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增长15.3%。
      
      一、各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9899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上升1位,同比增长15.3%,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前移11位,比今年一季度上升1位。从家庭收入的构成来看,四类收入全面增长。
      
      一是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325元,同比增长13.7%。占家庭总收入的63.9%,工资性收入仍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组成部份。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资阳市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城镇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二是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的津贴标准有所提高。从2010年7月开始,公务员津贴标准人均每月提高350元左右,今年3月已全部补助到位;三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有所提高带动下,加上今年年初出现的“民工荒”,企业职工工资标准也有所提高。
      
      二是经营性收入缓慢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1054元,同比增长7.6%,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7.7个百分点,增长较为缓慢。
      
      三是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但总量仍然偏小。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11元,同比增长25.1%,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1%,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红利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
      
      四是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资阳市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309元,增长17.6%,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3个百分点。
      
      二、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收入结构看,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转移性、经营性、财产性四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依次是63.9%、23.3%、10.6%、2.1%,其中人均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0.2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2和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根据调查资料,将城镇居民家庭按其收入五等分分组为低、较低、中间、较高和高收入组进行分组,各组所占比重为20%。我们以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进行比较。上半年,在全部被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其中,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02元,超过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7352元;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861元,为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0%。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3.4倍,高低组之间收入差距已达11841元,这说明资阳市城镇居民收入在较快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建议
      
      一是要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主推动力,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保持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二是建立正常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近年来,虽然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渠道拓宽了,但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强政策调控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企业工资指导执行情况的检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容量大,吸收就业人员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优势,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和开发力度,通过对商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
      
      四是调整收入结构,增加收入渠道。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赖工资性收入的拉动,受政府相关调资和惠民政策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城镇居民改变投资理念,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
      
      五是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拉大,将影响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救助扶持力度,建立帮扶机制,积极出台各类针对这部分人群救助的相关政策,给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适当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可能提高救助标准,扩大保障面,以实现居民总体收入的较快增长,达到共同富裕,和谐安居。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资阳市2011年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简析

  • 2011年07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今年以来,资阳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健全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推进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健全企事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据城镇居民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增长15.3%。
      
      一、各类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9899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上升1位,同比增长15.3%,居全省第5位,比去年同期前移11位,比今年一季度上升1位。从家庭收入的构成来看,四类收入全面增长。
      
      一是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6325元,同比增长13.7%。占家庭总收入的63.9%,工资性收入仍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组成部份。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大力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资阳市就业形势继续好转,城镇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二是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的津贴标准有所提高。从2010年7月开始,公务员津贴标准人均每月提高350元左右,今年3月已全部补助到位;三是在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有所提高带动下,加上今年年初出现的“民工荒”,企业职工工资标准也有所提高。
      
      二是经营性收入缓慢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1054元,同比增长7.6%,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7.7个百分点,增长较为缓慢。
      
      三是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但总量仍然偏小。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11元,同比增长25.1%,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1%,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红利收入和其他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
      
      四是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资阳市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2309元,增长17.6%,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1.3个百分点。
      
      二、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收入结构看,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转移性、经营性、财产性四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依次是63.9%、23.3%、10.6%、2.1%,其中人均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7和0.2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0.2和0.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根据调查资料,将城镇居民家庭按其收入五等分分组为低、较低、中间、较高和高收入组进行分组,各组所占比重为20%。我们以低收入组和高收入组进行比较。上半年,在全部被调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其中,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02元,超过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0元)7352元;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861元,为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0%。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低收入组的3.4倍,高低组之间收入差距已达11841元,这说明资阳市城镇居民收入在较快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建议
      
      一是要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作为主推动力,把保增长与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保持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二是建立正常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提高职工工资收入水平。近年来,虽然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渠道拓宽了,但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要进一步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强政策调控和监督力度,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企业工资指导执行情况的检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职工工资收入稳定增长,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居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第三产业容量大,吸收就业人员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优势,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和开发力度,通过对商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
      
      四是调整收入结构,增加收入渠道。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主要是依赖工资性收入的拉动,受政府相关调资和惠民政策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城镇居民改变投资理念,拓宽收入渠道,提高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
      
      五是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拉大,将影响到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影响到社会稳定。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救助扶持力度,建立帮扶机制,积极出台各类针对这部分人群救助的相关政策,给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适当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可能提高救助标准,扩大保障面,以实现居民总体收入的较快增长,达到共同富裕,和谐安居。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