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产业齐发力 工业迈上新台阶-2010年资阳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 2011年02月2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围绕争创“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张名片,以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为主导的三化联动发展之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工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总量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千亿工程”圆满实现,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千亿工程”目标圆满实现。“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加快发展的主线,工业逐步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始终保持着30%左右的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56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现实了三个“一千亿”,即完成工业总产值1183.2亿元,实现主管业务收入1162.1亿元,“1+4+1”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2.6亿元,圆满地实现工业“千亿工程”目标,助推全市工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二)工业年度目标顺利完成。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83.2亿元,超过目标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 29.9%,超目标4.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全省平均增速(23.5%)高出6.4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都在30%左右。其中,雁江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0.3亿元,超过全年目标0.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29.7%;简阳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8.2亿元,超过全年目标1.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29.7%;安岳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74.2亿元,超过全年目标3.7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31.1%;乐至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超过全年目标3.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31.3%。

      (三)工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GDP总量657.9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占GDP比重47.9%,比上年提高了2.9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9.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9百分点。

      (四)规模工业户数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10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63户,比2009年年末增加了48户。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265户, 比上年同期净增50户;亿元企业实现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0.0亿元,增长了40.0%,比重由2009年的87.5%上升到今年的90.4%,提高了2.9个百分点。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比去年底增加9户,其中:资阳市南骏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完成产值突破60亿元;资阳南车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2户企业完成产值超过20亿元;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空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完成产值在10-20亿元。

      (五)“1+4+1”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2010年,主导产业企业个数、企业规模、发展形势均呈现可喜局面。一是企业户数大幅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已发展到383户,比去年末增加了50户;二是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002.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4.8%,继造车、食品产业之后,医药、纺织、建材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三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9.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5.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4个百分点。

      从分产业看:造车产业总量居五大产业之首。2010年造车产业实现产值327.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27.6%,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30.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食品产业发展平稳。2010年,因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产品市场需求扩大,全市食品产业实现产值284.2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29.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1%,拉动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建材产业增幅较快。2010年,建工建材业继续抓住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有利契机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调整销售策略大力拓展市场,实现工业产值151.9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31.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2.3%,拉动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医药产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医药产业抓住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发展机遇,在不断好转的市场环境中采取有效措施抢占市场,产品订单增加,保持了产销两旺、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实现工业产值107.1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30.7%,在五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9%,拉动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纺织发展平稳。全市纺织业通过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大营销力度,大力拓展新兴市场,逐渐摆脱困境,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19.7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27.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9%,拉动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节能产业乘势而为,扬帆启航。2010年,节能产业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17.3%。 

      (六)产业园区承接转移特色显现。近年来,资阳市不断创新产业园区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园区集聚企业不断增多,总量不断增加,园区集中度提高。一是入驻产业园区企业增加,聚集效应更加明显。2010年度,10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的企业户数为284户,比上年末增加43户;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2%,比年初提高3.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29.8%,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为7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个百分点。二是园区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几年来,通过规划和不断的发展,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机车、载重汽车、农产品加工、医药、机械加工、轮胎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2010年度,产业园区内积聚的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总量为174.5亿元、171.3亿元、79.3亿元、78.7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所在行业的89.3%、78.4%、78.6%、79.6%。三是园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产业园区集中度达74.2%,比2009年年末提高3.3个百分点。

      (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新产品产值率提高。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达293.9亿元,增长50.3%,新产品产值率达24.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大类有新产品产值,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大类实现新产品产值在30亿元以上。排在前4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比重最大,实现新产品产值69.7亿元,增长10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23.7%)、医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6.3亿元,增长3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2.4%)、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5.3亿元,增长7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2.0%)、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4.6亿元,增长4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1.8%)。

      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利税大幅增长

      (一)工业经济效益趋好。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8.5,同比提高40.0。 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的七项指标中有六项好于同期,总资产贡献率33.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9次,同比提高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92351元/人,同比提高38009元/人;资产负债率51.9%,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7%,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产销衔接良好。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167.7亿元,实现产品销售率98.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62.1亿元,增长42.5%,产销基本同步。

      (三)利税大户贡献突出。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4亿元,增长85.2%;其中,实现利润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174户,实现利润71.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7%。实现利税总额132.6亿元,增长65.5%;其中,实现利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246户,实现利税121.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7%。

      (四)主导产业效益提升,利税大幅增长。2010年,“1+4+1”主导产业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有力推动全市工业的效益提升。“1+4+1”六大主导产业资产总计38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982.6亿元、70.6亿元、112.2亿元,增长42.3%、83.0%、67.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4.5%、84.6%、84.7%,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利润、利税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当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中型企业发展放缓。今年以来,受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部分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全市大中型企业发展明显放缓,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削弱。2010年度,全市62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4.6亿元,现价产值增长25.7%,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14.3个百分点。

      (二)成本上升较快,利润空间收窄。由于原材料和燃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990.0亿元,增长41.5%;营业费用33.3亿元,增长34.8%,财务费用9.4亿元,增长20.5%。分行业来看,30个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成本增幅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有7个大类行业的利润下降。

      (三)应收账款增多,资金周转期拉长。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合计达到100.1亿元,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42.8%。其中应收账款65.9亿元,增长37.3%;产成品存货34.2亿元,增长8.8%。应收账款净额增加,产成品存货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四)工业发展的协调性较差。按照省局《工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涉及资阳市工业发展相关的工业用电量、公路货运量以及工业增值税增长幅度等指标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极差,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居15位以后,有些月份还处于垫底的位置,不能对资阳市工业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2010年资阳市工业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工业经济的预警分析能力,及时为企业提供有关行业、市场、原材料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组织协调,强化对主要行业、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的跟踪监测,加大对其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研究力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无论是从规模来看,还是从财税收入的效益来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大型规模以上企业的主导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都显而易见。到2010年底,资阳市年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仅2家,较为单一的支撑很难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因此,要保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特别注重大型企业培育和引进。一方面对现有中等规模的企业要继续做大做强,做大存量,另一方面对于在建的大型工业项目要跟踪建设进度,使其尽早投产见效,扩大增量。

      (三)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切实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扶持成长型、配套型、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方面提高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增强企业的后劲。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工业运行的持续向好和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国家“调结构”战略机遇期,强抓机遇,深度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促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打造“西部车城,节能之都”为目标,积极引导以造车、节能为主的企业做强做大,以机车、汽车、节能装备、节能建材、节能照明等为发展主线,大力发展造车产业、节能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大力调整资阳市产业结构,把资阳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车城,节能之都”。

      (五)加大工业性投资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继续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民间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加快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以保证资阳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资阳市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导产业齐发力 工业迈上新台阶-2010年资阳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 2011年02月2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围绕争创“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张名片,以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为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以工业为主导的三化联动发展之路,努力扩大招商引资成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工业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总量再次跃上新的台阶, “千亿工程”圆满实现,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千亿工程”目标圆满实现。“十一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加快发展的主线,工业逐步迈入快车道,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始终保持着30%左右的发展速度,位居全省前列。2010年,全市56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现实了三个“一千亿”,即完成工业总产值1183.2亿元,实现主管业务收入1162.1亿元,“1+4+1”主导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02.6亿元,圆满地实现工业“千亿工程”目标,助推全市工业经济迈上了新台阶。

      (二)工业年度目标顺利完成。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183.2亿元,超过目标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 29.9%,超目标4.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比全省平均增速(23.5%)高出6.4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经济平稳协调发展,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都在30%左右。其中,雁江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80.3亿元,超过全年目标0.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29.7%;简阳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8.2亿元,超过全年目标1.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29.7%;安岳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74.2亿元,超过全年目标3.7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31.1%;乐至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43.4亿元,超过全年目标3.9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长31.3%。

      (三)工业的贡献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市实现GDP总量657.9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占GDP比重47.9%,比上年提高了2.9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9.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9百分点。

      (四)规模工业户数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截止2010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563户,比2009年年末增加了48户。总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265户, 比上年同期净增50户;亿元企业实现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70.0亿元,增长了40.0%,比重由2009年的87.5%上升到今年的90.4%,提高了2.9个百分点。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比去年底增加9户,其中:资阳市南骏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完成产值突破60亿元;资阳南车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资阳机车厂2户企业完成产值超过20亿元;四川海大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空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16户企业完成产值在10-20亿元。

      (五)“1+4+1”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2010年,主导产业企业个数、企业规模、发展形势均呈现可喜局面。一是企业户数大幅增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已发展到383户,比去年末增加了50户;二是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002.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4.8%,继造车、食品产业之后,医药、纺织、建材产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三是对工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9.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5.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5.4个百分点。

      从分产业看:造车产业总量居五大产业之首。2010年造车产业实现产值327.1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27.6%,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30.1%,拉动规模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食品产业发展平稳。2010年,因生猪价格大幅上涨,产品市场需求扩大,全市食品产业实现产值284.2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29.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3.1%,拉动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建材产业增幅较快。2010年,建工建材业继续抓住加快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有利契机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调整销售策略大力拓展市场,实现工业产值151.9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31.0%,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2.3%,拉动工业增长3.7个百分点。医药产业抢抓机遇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医药产业抓住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发展机遇,在不断好转的市场环境中采取有效措施抢占市场,产品订单增加,保持了产销两旺、强劲增长的发展势头,实现工业产值107.1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30.7%,在五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9%,拉动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纺织发展平稳。全市纺织业通过企业不断强化内部管理,加大营销力度,大力拓展新兴市场,逐渐摆脱困境,2010年实现工业产值119.7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27.8%,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0.9%,拉动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节能产业乘势而为,扬帆启航。2010年,节能产业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长17.3%。 

      (六)产业园区承接转移特色显现。近年来,资阳市不断创新产业园区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园区集聚企业不断增多,总量不断增加,园区集中度提高。一是入驻产业园区企业增加,聚集效应更加明显。2010年度,10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的企业户数为284户,比上年末增加43户;实现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2%,比年初提高3.4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增长29.8%,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为7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个百分点。二是园区内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几年来,通过规划和不断的发展,工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了机车、载重汽车、农产品加工、医药、机械加工、轮胎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2010年度,产业园区内积聚的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总量为174.5亿元、171.3亿元、79.3亿元、78.7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所在行业的89.3%、78.4%、78.6%、79.6%。三是园区集中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产业园区集中度达74.2%,比2009年年末提高3.3个百分点。

      (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新产品产值率提高。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达293.9亿元,增长50.3%,新产品产值率达24.8%,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从行业看,全市3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大类有新产品产值,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大类实现新产品产值在30亿元以上。排在前4位的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比重最大,实现新产品产值69.7亿元,增长101.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23.7%)、医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6.3亿元,增长32.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2.4%)、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5.3亿元,增长72.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2.0%)、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34.6亿元,增长4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的11.8%)。

      二、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利税大幅增长

      (一)工业经济效益趋好。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98.5,同比提高40.0。 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的七项指标中有六项好于同期,总资产贡献率33.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4.9次,同比提高0.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92351元/人,同比提高38009元/人;资产负债率51.9%,同比下降8.1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8.7%,与上年同期持平。

      (二)产销衔接良好。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167.7亿元,实现产品销售率98.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62.1亿元,增长42.5%,产销基本同步。

      (三)利税大户贡献突出。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3.4亿元,增长85.2%;其中,实现利润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174户,实现利润71.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7%。实现利税总额132.6亿元,增长65.5%;其中,实现利税上1000万元的企业有246户,实现利税121.7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7%。

      (四)主导产业效益提升,利税大幅增长。2010年,“1+4+1”主导产业在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效益也得到大幅提升,有力推动全市工业的效益提升。“1+4+1”六大主导产业资产总计385.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982.6亿元、70.6亿元、112.2亿元,增长42.3%、83.0%、67.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84.5%、84.6%、84.7%,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利润、利税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当前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中型企业发展放缓。今年以来,受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部分骨干企业生产下滑,全市大中型企业发展明显放缓,对全市工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削弱。2010年度,全市62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4.6亿元,现价产值增长25.7%,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幅低14.3个百分点。

      (二)成本上升较快,利润空间收窄。由于原材料和燃料涨价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990.0亿元,增长41.5%;营业费用33.3亿元,增长34.8%,财务费用9.4亿元,增长20.5%。分行业来看,30个大类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成本增幅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幅,有7个大类行业的利润下降。

      (三)应收账款增多,资金周转期拉长。2010年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合计达到100.1亿元,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42.8%。其中应收账款65.9亿元,增长37.3%;产成品存货34.2亿元,增长8.8%。应收账款净额增加,产成品存货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四)工业发展的协调性较差。按照省局《工业数据质量控制办法》,涉及资阳市工业发展相关的工业用电量、公路货运量以及工业增值税增长幅度等指标与工业发展的协调性极差,在全省各市州中排名居15位以后,有些月份还处于垫底的位置,不能对资阳市工业快速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预测。2010年资阳市工业经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工业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工业经济的预警分析能力,及时为企业提供有关行业、市场、原材料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早采取应对措施。要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组织协调,强化对主要行业、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的跟踪监测,加大对其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研究力度,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无论是从规模来看,还是从财税收入的效益来看,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大型规模以上企业的主导作用、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都显而易见。到2010年底,资阳市年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仅2家,较为单一的支撑很难应对市场的复杂变化,因此,要保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特别注重大型企业培育和引进。一方面对现有中等规模的企业要继续做大做强,做大存量,另一方面对于在建的大型工业项目要跟踪建设进度,使其尽早投产见效,扩大增量。

      (三)继续做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切实关注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重点扶持成长型、配套型、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发展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各方面提高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做强做大,增强企业的后劲。

      (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工业运行的持续向好和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国家“调结构”战略机遇期,强抓机遇,深度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促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打造“西部车城,节能之都”为目标,积极引导以造车、节能为主的企业做强做大,以机车、汽车、节能装备、节能建材、节能照明等为发展主线,大力发展造车产业、节能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大力调整资阳市产业结构,把资阳市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车城,节能之都”。

      (五)加大工业性投资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继续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机遇,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民间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不断加快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以保证资阳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资阳市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