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2010年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十二五政策给力 有望继续领跑

  • 2011年01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0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资阳市委、市政府围绕全省“两个加快”,抢抓资阳作为全省唯一同时连接成渝经济“双核”的特殊区位优势,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工作主题,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全力打造“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加快“一区两带四基地”建设,奋力推进“两个着力”,经济加快发展势头持续增强,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

      一、2010年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一)增长速度创新高,经济总量上台阶。2010年,资阳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一季度GDP增长18.4%、上半年GDP增长17.5%、1-9月GDP增长16.3%,全年GDP增长17.0%,增速创建区设市以来最好水平,全年GDP总量突破600亿元,达到657.9亿元。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支撑基础更为坚实。2010年,资阳市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三次产业加速培育壮大。2010年,资阳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8.4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7.7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3%、78.5%、16.2%,拉动GDP分别增长0.9、13.3、2.8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总产值跃上千亿元新台阶。2010年,资阳市加快培育壮大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1+4+1”主导产业,推动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83.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9%,增速居全省第4位,已连续9年保持全省前4位。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63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65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其中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二是“1+4+1”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10年,资阳市“1+4+1”主导产业已聚集企业383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0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8%。造车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90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达到327.1亿元;食品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1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达到284.2亿元;建材、纺织、医药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51.9亿元、119.7亿元、107.1亿元。节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资阳市已有节能装备、节能照明、节能建材方面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同时,已有23户节能企业签约入驻资阳浙粤节能产业园。三是园区承接转移效果明显。2010年,资阳市10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4 户,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同比增长2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个百分点。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24.8%。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资阳市坚持“强二强三”并重,以投资30亿元的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建设提速为引爆,首次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大力实施“1555工程”,促进了资阳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家乐福、苏宁电器、香港英联华等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入驻,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纷纷进驻资阳。2010年,资阳市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趋快”,由一季度慢于全省平均水平到全年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资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1%,慢于全省0.2个百分点;1-9月资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提高到10.5%,快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57.7亿元,基本实现158亿元的奋斗目标。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9.0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占各项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达到58.4%。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7.9亿人公里和39.1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8.6%和31.3%;邮政业务总量2.8亿元,同比增长27.9%;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6.9%、31.2%;保费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30.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

      农业生产稳定。2010年,资阳市农业生产克服了干旱、低温阴雨寡照、洪涝等灾害天气的不良影响,实现了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全年粮食产量235.3万吨,比上年增产1.9%;油料作物产量20.7万吨,增产5.3%;水果产量59.6万吨,增产9.4%。猪价格从7月以来逐步止跌回升,带动了畜牧业生产向好,全年出栏肉猪同比增长4.3%;肉类总产量69.7万吨,增长4.3%。

      (三)企业增效、财税增收,运行质量提升。2010年,在资阳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财政、税收快速增收。一是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83.4亿元,增长85.2%,增幅同比提高52.8个百分点。综合效益指数为298.5,比上年提高40个点。二是财政、税收快速增收。2010年,资阳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33.7%,增幅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实现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地税收入20.6亿元,增长55.2%;国税收入12.0亿元,增长19.0%。

      (四)农业比重下降,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0年,资阳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0:53.0:24.0,继2009年实现“三产超一产”后,继续保持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同时,在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资阳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14.5亿元,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达到59.4%。

      (五)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明显改善。2010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8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长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2010年资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52元,比上年增长15.6%,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81:1缩小为2.76:1。

      (六)投资增速跃居全省首位,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是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增幅居全省第1位。大项目开工建设历史空前。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熊猫汽车产业园、西班牙菲伯萨食品产业园、南骏30万辆轻微卡、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投资上10亿、30亿、50亿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实现了资阳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资阳市完成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78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0.9%。工业性投资项目达到399个,全年累计投资121.4亿元,同比增长29.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59.4亿元,同比增长55.5%,占全社会投资64.7%。成渝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密集开工,带动了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成倍增长,2010年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1.2亿元,同比增长165.2%。二是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资阳市引进到位资金总额380.3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引进到位省外资金304.6亿元,同比增长34.0%。招大引强取得突破,引进了百威英博、韩国现代、法国家乐福3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成功引进新加坡万邦、西班牙菲伯萨、广西玉柴、新希望、银鹭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

      (七)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经济运行环境较好。2010年末,资阳市各项贷款新增82.8亿元,比年初增长34.5%,贷款余额达到322.7亿元。其中,辖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5.2亿元,增幅30.0%,增加额排全省第9位、增幅排全省第5位;其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7.6亿元,增幅77.2%。市场物价总体稳定,但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季度涨幅逐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一季度的上涨2.5%、上半年上涨3.1%,提高到1-9月上涨3.5%,全年CPI同比上涨3.8%。居民消费价格中的八大类商品呈“六涨一平一跌”态势,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6.6%。

      二、2011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个开局”之年,也是资阳新10年的起始之年。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委确定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调,将进一步坚定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发展的信心。同时,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有利于资阳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

      农业方面: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稳固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民对政策的预期向好,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发展。同时,近期雨雪和寒潮天气频繁,抑制了病虫害滋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逐步回升,有利于提振养殖业的信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二产业方面:从工业看,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改善,盈利面扩大和盈利水平提高,重点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均为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积聚了较强后劲。同时,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产能逐步形成,将对工业生产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预计工业生产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建筑业看,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带动下,资阳市建筑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服务业方面:投资30亿元的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建设提速,家乐福、苏宁电器、香港英联华等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入驻,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纷纷进驻资阳,乐至陈毅故居成功创建国家AAAA旅游景区,4个县(市、区)商贸中心和16条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供给能力将大为增强。同时,九曲河综合整治、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九曲河广场改造、城南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资阳整体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将为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投资方面:2010年,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大项目开工建设历史空前,随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成渝客运专线、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建设项目,以及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等重大续建项目的加快建设,将支撑资阳市投资继续快速增长。

      消费品市场方面: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国家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些都将继续支撑消费品市场,财政支出和投资的较快增长也将间接拉动消费。

      综合分析,2011年资阳市整体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望实现“十二五”和资阳新10年的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资阳市2010年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十二五政策给力 有望继续领跑

  • 2011年01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0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资阳市委、市政府围绕全省“两个加快”,抢抓资阳作为全省唯一同时连接成渝经济“双核”的特殊区位优势,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工作主题,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在项目”,全力打造“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加快“一区两带四基地”建设,奋力推进“两个着力”,经济加快发展势头持续增强,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

      一、2010年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一)增长速度创新高,经济总量上台阶。2010年,资阳市坚持“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工作基调,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一季度GDP增长18.4%、上半年GDP增长17.5%、1-9月GDP增长16.3%,全年GDP增长17.0%,增速创建区设市以来最好水平,全年GDP总量突破600亿元,达到657.9亿元。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支撑基础更为坚实。2010年,资阳市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动,三次产业加速培育壮大。2010年,资阳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1.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8.4亿元,增长2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7.7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3%、78.5%、16.2%,拉动GDP分别增长0.9、13.3、2.8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总产值跃上千亿元新台阶。2010年,资阳市加快培育壮大造车和医药、食品、纺织、建材及节能“1+4+1”主导产业,推动了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183.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9%,增速居全省第4位,已连续9年保持全省前4位。一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达到563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65户,比上年增加50户,其中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达到20户。二是“1+4+1”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10年,资阳市“1+4+1”主导产业已聚集企业383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02.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4.8%。造车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90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300亿元,达到327.1亿元;食品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31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00亿元,达到284.2亿元;建材、纺织、医药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151.9亿元、119.7亿元、107.1亿元。节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资阳市已有节能装备、节能照明、节能建材方面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实现的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同时,已有23户节能企业签约入驻资阳浙粤节能产业园。三是园区承接转移效果明显。2010年,资阳市10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户,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4 户,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的增加值同比增长2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5个百分点。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资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新产品产值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50.3%,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24.8%。

      第三产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资阳市坚持“强二强三”并重,以投资30亿元的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建设提速为引爆,首次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跨越发展,大力实施“1555工程”,促进了资阳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家乐福、苏宁电器、香港英联华等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入驻,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纷纷进驻资阳。2010年,资阳市服务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趋快”,由一季度慢于全省平均水平到全年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季度资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1%,慢于全省0.2个百分点;1-9月资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为10.2%,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提高到10.5%,快于全省0.5个百分点。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57.7亿元,基本实现158亿元的奋斗目标。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9.0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占各项税收收入的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达到58.4%。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7.9亿人公里和39.1亿吨公里,分别同比增长8.6%和31.3%;邮政业务总量2.8亿元,同比增长27.9%;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6.9%、31.2%;保费收入27.2亿元,同比增长30.6%;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

      农业生产稳定。2010年,资阳市农业生产克服了干旱、低温阴雨寡照、洪涝等灾害天气的不良影响,实现了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连续4年增产,全年粮食产量235.3万吨,比上年增产1.9%;油料作物产量20.7万吨,增产5.3%;水果产量59.6万吨,增产9.4%。猪价格从7月以来逐步止跌回升,带动了畜牧业生产向好,全年出栏肉猪同比增长4.3%;肉类总产量69.7万吨,增长4.3%。

      (三)企业增效、财税增收,运行质量提升。2010年,在资阳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财政、税收快速增收。一是企业经济效益总体较好。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83.4亿元,增长85.2%,增幅同比提高52.8个百分点。综合效益指数为298.5,比上年提高40个点。二是财政、税收快速增收。2010年,资阳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长33.7%,增幅比上年提高20.8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实现32.6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增幅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地税收入20.6亿元,增长55.2%;国税收入12.0亿元,增长19.0%。

      (四)农业比重下降,经济结构继续优化。2010年,资阳市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3.0:53.0:24.0,继2009年实现“三产超一产”后,继续保持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同时,在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资阳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9%,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14.5亿元,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9.7个百分点,达到59.4%。

      (五)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民生明显改善。2010年,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8元,比上年增长13.3%,增幅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在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外出务工收入大幅增长等有利因素的带动下,2010年资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达到5552元,比上年增长15.6%,增幅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2.81:1缩小为2.76:1。

      (六)投资增速跃居全省首位,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一是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2010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00亿元大关,达到401.1亿元,比上年增长40.4%,增幅居全省第1位。大项目开工建设历史空前。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熊猫汽车产业园、西班牙菲伯萨食品产业园、南骏30万辆轻微卡、安岳重庆山洞工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投资上10亿、30亿、50亿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实现了资阳大项目建设的历史性突破。2010年,资阳市完成投资在亿元及以上的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78个,比上年增加40个,完成投资163.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0.9%。工业性投资项目达到399个,全年累计投资121.4亿元,同比增长29.5%。第三产业投资完成259.4亿元,同比增长55.5%,占全社会投资64.7%。成渝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密集开工,带动了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成倍增长,2010年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1.2亿元,同比增长165.2%。二是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2010年,资阳市引进到位资金总额380.3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引进到位省外资金304.6亿元,同比增长34.0%。招大引强取得突破,引进了百威英博、韩国现代、法国家乐福3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时,成功引进新加坡万邦、西班牙菲伯萨、广西玉柴、新希望、银鹭集团等一批知名大企业。

      (七)信贷投放大幅增加,经济运行环境较好。2010年末,资阳市各项贷款新增82.8亿元,比年初增长34.5%,贷款余额达到322.7亿元。其中,辖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5.2亿元,增幅30.0%,增加额排全省第9位、增幅排全省第5位;其他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7.6亿元,增幅77.2%。市场物价总体稳定,但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季度涨幅逐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一季度的上涨2.5%、上半年上涨3.1%,提高到1-9月上涨3.5%,全年CPI同比上涨3.8%。居民消费价格中的八大类商品呈“六涨一平一跌”态势,其中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同比上涨6.6%。

      二、2011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1年是“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两个开局”之年,也是资阳新10年的起始之年。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省委确定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基调,将进一步坚定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发展的信心。同时,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即将出台,有利于资阳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

      农业方面: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稳固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基础。农民对政策的预期向好,农业生产有望保持平稳发展。同时,近期雨雪和寒潮天气频繁,抑制了病虫害滋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去年下半年以来生猪价格的逐步回升,有利于提振养殖业的信心,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二产业方面:从工业看,工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改善,盈利面扩大和盈利水平提高,重点企业产能的进一步提升,均为工业持续快速增长积聚了较强后劲。同时,世界500强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产能逐步形成,将对工业生产起到较强的拉动作用。预计工业生产将保持较快增长。从建筑业看,在投资较快增长的带动下,资阳市建筑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服务业方面:投资30亿元的三岔湖长岛国际会议度假区建设提速,家乐福、苏宁电器、香港英联华等一批知名服务业企业纷纷入驻,成都银行、遂宁商业银行、民生村镇银行纷纷进驻资阳,乐至陈毅故居成功创建国家AAAA旅游景区,4个县(市、区)商贸中心和16条特色商业街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供给能力将大为增强。同时,九曲河综合整治、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九曲河广场改造、城南大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资阳整体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将为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投资方面:2010年,新开工项目增加较多,大项目开工建设历史空前,随着毗河供水一期工程的开工建设,成渝客运专线、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等综合交通建设项目,以及百威英博西南啤酒生产基地、浙粤节能产业园等重大续建项目的加快建设,将支撑资阳市投资继续快速增长。

      消费品市场方面:企业效益的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国家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些都将继续支撑消费品市场,财政支出和投资的较快增长也将间接拉动消费。

      综合分析,2011年资阳市整体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有望实现“十二五”和资阳新10年的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