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10期

  • 2019年03月01日 10时24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月31日

    大竹县探索出一条发展型精准扶贫路子

    达州市大竹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内外结合,想办法出实招,基于发展视角、全局视角、党建和行政效能提升视角进行一系列精准扶贫机制创新,显著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创出了一条发展型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回答了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特征困扰下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绣花”功夫的难题。

    一、内生式拔穷根

    大竹县坚持将贫困户置于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参与机制,既避免行政化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过度参与”甚至“代办”、“包办”等问题,更以激发内生动力的方式“拔出”贫困群众的“穷根”思想。

    (一)教育立志提拔脱贫信心。扎实开展以“干群齐心拔穷根、脱贫奔康感党恩”为主题的感恩奋进教育活动,研发出为贫困人口提升脱贫内生动力量身定制的“演讲+”产品,从心理学、财富学、成功学等角度找出贫困根源,加上后续的培训、辅导和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克服贫困户犹豫畏难情绪,提振脱贫信心,实现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二)培训立智提升脱贫能力。重点从两个层面创新培训举措:一是基层扶贫队伍培训。从精准扶贫理论和方法视角,由专业团队为每个乡镇培训2-3名骨干,培训后的骨干对乡镇干部进行再培训,从而打造一批本土性的稳定高效的基层扶贫队伍。二是贫困户技能培训。采取院坝会、农民夜校、一对一沟通、企业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广大贫困群众发送致富信息和进行致富技能辅导。

    (三)动员立行提高脱贫参与。创新性地采取“精准对接”动员方式,通过实施“感恩奋进大宣讲”“先进典型大评比”“创业先锋大交流”“文明素质大提升”“突出问题大整治”等五大行动,以“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妯娌”评选活动和“道德讲堂”为载体,选树产业脱贫、自强不息、知恩感恩、致富模范、邻里互助等模范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参与主动性。

    (四)产业先行提扩脱贫空间。依托“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等产业优势,创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特色产业+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以及打造扶贫车间、开发企业岗位与公益岗位等多种举措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二、全面式脱穷帽

    大竹县基于贫困户收入、居住、环境、生态、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全面性的目标指向,通过构建发展导向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和坚定全面脱帽的目标指向,稳定和持续地实现贫困群众的全面“脱掉”穷帽。

    (一)构建发展导向的推进机制。为着力破解“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传导不充分”“政策落实不全面”“工作实效不均衡”等脱贫攻坚领域中的“痛点、难点、弱点”,大竹县创新发展导向的现场评赛机制,通过“实地看、全面查、随机问、多方评、限时改、重奖惩”七步工作法,将考核评估的重心从扶贫项目的实施转移聚集到以农民增收和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等问题上。根据脱贫攻坚的不同阶段、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动态化、递进式的评赛内容,畅通贫困户的利益诉求渠道,达到发现短板、优化队伍以及贫困群众持续、动态参与等多重效果,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合理压力传导不递减的同时,有效避免“层层加码、层层避责”的不良现象,并通过基层干部之间横向比较和充分交流,对于更加精细化地推动脱贫工作、激励基层干部主动作为产生重要影响,极大地提升贫困群众对政府扶贫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大幅提高扶贫工作绩效。

    (二)坚定全面脱帽的目标指向。在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时,大竹县除始终重视贫困户增收和住房改善等硬件建设外,同样主动加大对生存环境、社会治理等多元化综合性目标的考核,不仅要求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实行“保留农民身份、农村产权不变”和配套“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低保、临时救济”的“2+6”保障措施,兜住搬迁群众民生底线,让贫困群众放下后顾之忧搬“新家”、谋“新业”;在集中安置区除了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外,以户为单位还就近配置近千个微田园菜地,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的果蔬需求。在乡村治理方面,帮助农户建立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自治机制,实行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协同共治、群众自治、德法整治“三大治理”;采用“菜单式+订单式普法”方式,通过“微法庭”、“以案说法”、“夜校普法”等形式,着力解决“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不够”难题。

    三、持续式促增收

    大竹县通过构建产业与居住的联动机制和聚集持续发展的施策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一)构建产业融合与移民搬迁联动机制。创新实施“双靠近,三融合”模式,着力破解易地搬迁农户就业难、增收难的困境。即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产”理念,异地搬迁安置点靠近场镇和靠近企业,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搬迁后聚集安置点适度引进产业,推动安置点与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因地施策采取“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举措,推动搬迁群众由“靠土地吃饭”向“靠产业增收”转变,为后脱贫时代和全面小康目标打造坚实的持续增收渠道。大竹县“双靠近、三融合”经验,获得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构建聚焦持续发展的施策机制。全面构建聚焦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切实转换精准扶贫战略理念,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和扶贫举措的持续性,不仅仅将政策落脚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而且将政策更多的定位于脱贫后的全面小康目标方面,在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激发基层干部活力、贫困人口参与能力、帮扶主体内生动力以及产业与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和谐乡村建设等精准扶贫的痛点、难点、弱点,有针对性的出实策、出精策、出续策,为后脱贫时代的到来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提供前瞻性政策储备。

    四、共享式兴乡村

    大竹县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协同的扶贫格局,建立贫困人口的产业参与和价值分享机制,兼顾企业自身盈利和社会责任担当,创新多元化的帮扶模式,实现贫困群体持续增收和帮扶主体长远发展的“双赢”。

    (一)党建引领模式。创新“三引领”党建工作法,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示范模式,推广“富材帮穷村、先进带后进”经验,打造党建连片扶贫示范片,培育党员精准扶贫重点示范项目,建立村村、村企、村居等11个联合党组织,推动“后进村清零”。

    (二)企业带动模式。创新性地将政府扶持资源与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相结合,激励企业承担扶贫等社会责任的同时,有效推动企业借势发展,实现企业帮扶脱贫与自身发展的共建共赢。东柳醪糟公司依托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在80多个村建成10万亩的糯稻种植基地,带动10万余农民人均增收1768元;将产业扶持资金中用于稻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股份量化到贫困户头上,每年按股金5%的比例为贫困户分红;通过贫困户的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每年分红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200元;企业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建立了稳定的原料基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实现糯米粉年产量跃居西南地区第一、全国第三,成为跨三次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龙头企业。

    (三)能人助村模式。充分挖掘在体制内外“能人”这一源头活水,按照“六有标准”找“能人”、请“能人”,建起以产业发展型、市场中介型、经营管理型、科技创新型四大类型2879人的“能人库”,动员有实力雄厚的个体私营老板、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种养大户、有知识有文化愿意扎根基层的有为青年、外出务工创业成功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2013年以来,全县共有146名“能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有25人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39个后进村借力能人实现转化升级。

    (四)集体经济抱团模式。从2015年起实施百村联动强村计划,突破村域范围,以团坝白茶、二郎香椿、月华糯稻、四合黑花生等特色产业为中心,在贫困村新建20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联合收购加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积极探索“股份制扶贫”新模式,通过利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小额信贷、土地资产、村集体资产等要素入股,以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增长与贫困户增收同步发展。

    (五)资金互助模式。积极探索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新机制,通过实施“供销+生产+资金互助”“社员+资金互助+工厂”等发展模式,实现农民由单一“生产合作”到“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信息合作”等多元合作跨越,有效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实现贫困户互助增收。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9年第10期

  • 2019年03月01日 10时24分
  • 来源: 省扶贫开发局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1月31日

    大竹县探索出一条发展型精准扶贫路子

    达州市大竹县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内外结合,想办法出实招,基于发展视角、全局视角、党建和行政效能提升视角进行一系列精准扶贫机制创新,显著提升扶贫开发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创出了一条发展型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回答了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特征困扰下如何做好精准扶贫“绣花”功夫的难题。

    一、内生式拔穷根

    大竹县坚持将贫困户置于脱贫攻坚的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参与机制,既避免行政化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过度参与”甚至“代办”、“包办”等问题,更以激发内生动力的方式“拔出”贫困群众的“穷根”思想。

    (一)教育立志提拔脱贫信心。扎实开展以“干群齐心拔穷根、脱贫奔康感党恩”为主题的感恩奋进教育活动,研发出为贫困人口提升脱贫内生动力量身定制的“演讲+”产品,从心理学、财富学、成功学等角度找出贫困根源,加上后续的培训、辅导和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克服贫困户犹豫畏难情绪,提振脱贫信心,实现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二)培训立智提升脱贫能力。重点从两个层面创新培训举措:一是基层扶贫队伍培训。从精准扶贫理论和方法视角,由专业团队为每个乡镇培训2-3名骨干,培训后的骨干对乡镇干部进行再培训,从而打造一批本土性的稳定高效的基层扶贫队伍。二是贫困户技能培训。采取院坝会、农民夜校、一对一沟通、企业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广大贫困群众发送致富信息和进行致富技能辅导。

    (三)动员立行提高脱贫参与。创新性地采取“精准对接”动员方式,通过实施“感恩奋进大宣讲”“先进典型大评比”“创业先锋大交流”“文明素质大提升”“突出问题大整治”等五大行动,以“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好妯娌”评选活动和“道德讲堂”为载体,选树产业脱贫、自强不息、知恩感恩、致富模范、邻里互助等模范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参与主动性。

    (四)产业先行提扩脱贫空间。依托“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等产业优势,创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业+示范园区”“特色产业+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农村电商”以及打造扶贫车间、开发企业岗位与公益岗位等多种举措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二、全面式脱穷帽

    大竹县基于贫困户收入、居住、环境、生态、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全面性的目标指向,通过构建发展导向的扶贫工作推进机制和坚定全面脱帽的目标指向,稳定和持续地实现贫困群众的全面“脱掉”穷帽。

    (一)构建发展导向的推进机制。为着力破解“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传导不充分”“政策落实不全面”“工作实效不均衡”等脱贫攻坚领域中的“痛点、难点、弱点”,大竹县创新发展导向的现场评赛机制,通过“实地看、全面查、随机问、多方评、限时改、重奖惩”七步工作法,将考核评估的重心从扶贫项目的实施转移聚集到以农民增收和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等问题上。根据脱贫攻坚的不同阶段、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动态化、递进式的评赛内容,畅通贫困户的利益诉求渠道,达到发现短板、优化队伍以及贫困群众持续、动态参与等多重效果,从而实现自上而下合理压力传导不递减的同时,有效避免“层层加码、层层避责”的不良现象,并通过基层干部之间横向比较和充分交流,对于更加精细化地推动脱贫工作、激励基层干部主动作为产生重要影响,极大地提升贫困群众对政府扶贫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大幅提高扶贫工作绩效。

    (二)坚定全面脱帽的目标指向。在对贫困户进行帮扶时,大竹县除始终重视贫困户增收和住房改善等硬件建设外,同样主动加大对生存环境、社会治理等多元化综合性目标的考核,不仅要求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实行“保留农民身份、农村产权不变”和配套“就业、就学、就医、社保、低保、临时救济”的“2+6”保障措施,兜住搬迁群众民生底线,让贫困群众放下后顾之忧搬“新家”、谋“新业”;在集中安置区除了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外,以户为单位还就近配置近千个微田园菜地,满足农户日常生活的果蔬需求。在乡村治理方面,帮助农户建立共建共享、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自治机制,实行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协同共治、群众自治、德法整治“三大治理”;采用“菜单式+订单式普法”方式,通过“微法庭”、“以案说法”、“夜校普法”等形式,着力解决“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不够”难题。

    三、持续式促增收

    大竹县通过构建产业与居住的联动机制和聚集持续发展的施策机制,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长效脱贫。

    (一)构建产业融合与移民搬迁联动机制。创新实施“双靠近,三融合”模式,着力破解易地搬迁农户就业难、增收难的困境。即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产”理念,异地搬迁安置点靠近场镇和靠近企业,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搬迁后聚集安置点适度引进产业,推动安置点与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因地施策采取“点镇”“点园”“点业”三融合举措,推动搬迁群众由“靠土地吃饭”向“靠产业增收”转变,为后脱贫时代和全面小康目标打造坚实的持续增收渠道。大竹县“双靠近、三融合”经验,获得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构建聚焦持续发展的施策机制。全面构建聚焦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机制,切实转换精准扶贫战略理念,高度重视扶贫政策和扶贫举措的持续性,不仅仅将政策落脚在贫困人口脱贫方面,而且将政策更多的定位于脱贫后的全面小康目标方面,在全面开展摸底调查和需求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激发基层干部活力、贫困人口参与能力、帮扶主体内生动力以及产业与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和谐乡村建设等精准扶贫的痛点、难点、弱点,有针对性的出实策、出精策、出续策,为后脱贫时代的到来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提供前瞻性政策储备。

    四、共享式兴乡村

    大竹县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协同的扶贫格局,建立贫困人口的产业参与和价值分享机制,兼顾企业自身盈利和社会责任担当,创新多元化的帮扶模式,实现贫困群体持续增收和帮扶主体长远发展的“双赢”。

    (一)党建引领模式。创新“三引领”党建工作法,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精准示范模式,推广“富材帮穷村、先进带后进”经验,打造党建连片扶贫示范片,培育党员精准扶贫重点示范项目,建立村村、村企、村居等11个联合党组织,推动“后进村清零”。

    (二)企业带动模式。创新性地将政府扶持资源与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相结合,激励企业承担扶贫等社会责任的同时,有效推动企业借势发展,实现企业帮扶脱贫与自身发展的共建共赢。东柳醪糟公司依托有效的产业扶持政策,在80多个村建成10万亩的糯稻种植基地,带动10万余农民人均增收1768元;将产业扶持资金中用于稻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股份量化到贫困户头上,每年按股金5%的比例为贫困户分红;通过贫困户的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每年分红实现贫困户户均增收200元;企业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建立了稳定的原料基地、降低了融资成本,实现糯米粉年产量跃居西南地区第一、全国第三,成为跨三次产业、规模快速扩张的龙头企业。

    (三)能人助村模式。充分挖掘在体制内外“能人”这一源头活水,按照“六有标准”找“能人”、请“能人”,建起以产业发展型、市场中介型、经营管理型、科技创新型四大类型2879人的“能人库”,动员有实力雄厚的个体私营老板、市场营销经验丰富的种养大户、有知识有文化愿意扎根基层的有为青年、外出务工创业成功人士等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2013年以来,全县共有146名“能人”进入了村“两委”班子,有25人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39个后进村借力能人实现转化升级。

    (四)集体经济抱团模式。从2015年起实施百村联动强村计划,突破村域范围,以团坝白茶、二郎香椿、月华糯稻、四合黑花生等特色产业为中心,在贫困村新建20余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实施联合收购加工,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积极探索“股份制扶贫”新模式,通过利用财政产业扶持资金、小额信贷、土地资产、村集体资产等要素入股,以返租倒包、基地共建、阶段就业等方式,建立保底分红、劳务增收、订单生产等联结机制,实现集体经济增长与贫困户增收同步发展。

    (五)资金互助模式。积极探索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新机制,通过实施“供销+生产+资金互助”“社员+资金互助+工厂”等发展模式,实现农民由单一“生产合作”到“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信息合作”等多元合作跨越,有效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实现贫困户互助增收。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