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重建 四川农业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
当天,以“四川蔬菜 天然生态”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在四川彭州市开幕,来自海内外的600多名嘉宾莅临会议现场。
这是一个窗口,展示了四川农业3年灾后重建的丰硕成果;这是一个舞台,显示着“四川蔬菜,天然生态”的独特魅力;这也是一个号角,吹响了四川农业从大到强全面跨越的农业凯歌!
回顾3年的发展历程,四川农业化危为机,走出了一条从“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的跨越发展之路!
灾害突袭 良田沃野变得满目疮痍
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使得天府大地天崩地裂、山河破碎。
土地是千百万农民兄弟赖以生存的根本、丰收在望的庄稼更浸透着农民兄弟的心血与汗水!在四川地图上,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心情沉重地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一个一个县地计算着灾害给四川农业、给广大农民兄弟带来的损失——
灾区39个重灾县,种植业产值280亿元,超过全省种植业产值的五分之一。粮食、油料等是灾区主导产业,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等是灾区特色产业。灾区粮食面积2123万亩,总产777万吨,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灾区特色经济作物在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灾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面积和产值分别占全省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地震给农业带来了重创:据统计,农作物受灾面积406万亩,农业农机直接经济损失170亿元,对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共损毁农田168.8万亩、农业生产大棚2441万平方米、农村户用沼气池42万口、农机具87000台(套)、农机库房27万平方米、提灌站13071座、机耕道2.2万公里以及农业农机部门生产和业务用房128万平方米……
一组组灾害数据算得人心疼、更令人心酸!曾经的良田沃野变得满目疮痍!
产业发展 引领农业提档升级
经过3年的灾后恢复重建,曾经那张满目疮痍的四川地图,已经变得生机勃勃——
以彭州、江油等为主的外销加工蔬菜区;以松潘、理县等为主的山区秋淡蔬菜区;以汶川、茂县、苍溪、都江堰为主的龙门山脉特色水果产业带;以北川、平武、青川、旺苍等为主的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带;以什邡、青川、南江等为主的名特优菌类产业带;以三台、阆中、中江、南江等为主的道地药材生产区……
灾后重建必须立足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了农民增收,也带来了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灾区各县(市、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据自身自然和气候条件,充分发挥灾区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集中成片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力合理布局,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带。
都江堰市建成了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集聚区,建成了五大产业示范带;汶川的特色水果和无公害蔬菜;青川的生态茶叶;北川的中药材和魔芋;什邡的食用菌;石棉的马铃薯、黄果柑……一个个特色产业的发展,鼓起了农民兄弟的“钱袋子”,也照亮了灾区的光明“钱景”。
据统计,经过3年发展,全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逐步由零星散状向带状、块状聚集发展,促进了灾区农民增收。2010年39个重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4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08元,比灾前2007年增加1822元,增长47.6%,增收的绝对数和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年以来,灾区农民增收明显加快,39个重灾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19.5%,高于全省增幅4.3个百分点。
多措并举 灾区粮油连创新高
粮稳天下安。
据统计,全省灾区受灾前的粮食面积为2123万亩,总产777万吨,分别占全省的20.8%和22.5%;油菜面积365万亩,总产55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0.5%和31.9%,是我省粮油主产区之一。“5·12”特大地震使灾区粮食作物受灾面积202万亩,成灾106万亩,绝收44万亩。受地震灾害带来的滞后效应影响,据测算,全省由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毁损和灾后重建占用耕地等原因,灾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约1.5亿公斤。
为尽快恢复灾区粮油生产水平,省农业厅多措并举,有目标、有措施、有力度地展开了农业灾后恢复重建——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厅长任组长,分管副厅长任副组长的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恢复重建农业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各有关市(州)、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做到思想统一、领导有力、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地顺利进行。
强化规划引导。按照《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农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规划》要求,加强对灾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与服务,坚持“稳粮增收,突出优势,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稳定发展大宗粮油作物,适度调减小麦,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灾区粮油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强化政策落实。2008年以来,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各项政策补贴资金,努力做到政策执行不走样,给农民的实惠不缩水,充分调动了灾区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
狠抓项目实施。指导灾区农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粮油产业恢复重建重点项目,协助落实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加强对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粮油作物高产高效创建等项目实施工作的督查指导,确保了粮油产业恢复重建任务顺利完成。
强化科技引领。通过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高产高效创建,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和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五良”配套,进一步提高灾区农业科技水平,推动灾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升级。3年来,灾区粮油高产高效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2010年江油市小麦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710.7公斤,突破700公斤大关,创全省小麦最高亩产新纪录;罗江县油菜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263公斤,创全省油菜亩产最高纪录;苍溪县小麦核心示范区单产达622.6公斤,中江县小麦最高亩产达到511.4公斤,均创造了当地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付出总会有收获,耕耘总会有回报!经过3年灾后恢复重建,四川地震重灾区粮油生产能力不仅全面达到、部分超过震前水平,还实现了大灾之后粮食连续3年增产、油菜籽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的增收奇迹,2010年灾区粮食总产达到158.6亿斤,比灾前增加3.24亿斤;粮食亩产373公斤,比灾前增加7公斤,比全省粮食平均单产高23公斤!
强筋健骨
基础设施跨越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被广为流传的民谚反映出了路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重要性。
然而,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四川省39个重灾县的机耕道损毁近2万公里,严重影响了灾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
打通影响发展的断头路、拓宽阻碍前行的瓶颈路,建设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在绵竹市,借助捐建之“手”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农村道路。经过近3年的努力,该市共投入乡村(组)公路及机耕道路建设资金33890万元,恢复重建硬化乡村道路及机耕道1679.44公里,为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显著贡献。
走进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这个曾经在地震中农房、机耕道、入户路等严重受损的小乡村,已经形成了“村社相通、院落相连、田间可达”的路网,村民们借助四通八达的路网开办起了农家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使经历巨大灾难后的年画村又绽放出了勃勃生机。
这仅是我省借助灾后恢复重建实现基础设施提升的一个缩影。3年来,我省完成重建蔬菜温室大棚2460万平方米;完成重建提灌站6528处、重建机耕道12021.22公里、重建农机库房1.87万平方米;修复重建农村户用沼气池42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107处;完成损毁农田修复137.92万亩、重建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重建新品种展示基地4.15万亩、重建农作物种子区试站0.24万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336台(套)……基本完成了全部农业灾后重建任务!
重建绝非是单纯的复制!在四川农业3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这一路径更加凸显——
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我省把灾后农业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大力提升灾区农业生产条件和设施装备水平,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确保了灾区农业产业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
3年重建,四川农业从 “原地起立”到“发展起跳”!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发展的步履更加铿锵有力!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