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的四川精神
(一)“奇迹!”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年后的今天,行走在脱胎换骨的四川灾区,这是人们深切的感受和由衷的感叹。
伤悲、绝望、泪眼,黑色瞬间,大地撕裂,满眼断壁残垣……
喜悦、希望、笑脸,绿染山川,新居如画,处处胜似从前……
强烈的对比,起因于三年前那场刻骨铭心的灾难,形成于三年间这段浴火重生的磨砺。
三年前的5月12日,八级强震猝然袭来,惨烈空前,全球震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有国外媒体断言。
大灾当前,四川坚强挺立;崛起危难,川人化危为机。
三年过去,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的精神没有垮。今天,当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看到的是崭新家园,感受到的是盎然生机。
“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韩国文化广播公司记者张宝森的感叹,道出许多人的心声。
是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很难相信,在“世界性难题”面前,短短三年时间,四川就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史上的伟大奇迹!
伟大奇迹的背后又是什么?
(二)奇迹背后,挺立着大写的“人”。
奇迹是人创造的,历史是人书写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人民,才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决定性力量。
不期而至的特大地震灾害,把四川人民推向抗击危机的第一线、抉择命运的最前台。
三年拼搏,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场攻坚苦战,省委、省政府带领坚强不屈的四川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惊天动地的艰辛奋斗,在四川发展史上写下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丽篇章。
媒体评价:四川在感动世界。透过奇迹,人们感动于川人的担当、坚韧与自强。世界再一次认识了四川,认识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四川人。
直通震中的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损毁殆尽,有专家断言数年才能完成重建,但上千建设者终日鏖战、科技攻关,仅用一年时间,就让这条“灾区生命线”重新贯通……争分夺秒、克难而进的四川人,鼓足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
在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的新居前,村民贴出两幅标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四川人,宣示着重建家园的决心和力量。
可敬可爱的四川人、创造奇迹的四川人,分散时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聚合时是一组组生动的群像。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载入史册的是一个个大写的“人”。
(三)千百万四川人用可歌可泣的壮举,参与熔铸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川人的精神品格血脉相通,使“四川精神”增添了时代感和向心力。
一种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行动准则。
灾难砥砺品格,灾难浇筑风骨。正如人们感叹的那样,突发的重大灾难,最能够检验出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最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最高精神追求。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既是我们战胜灾难、重整河山、再造家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升华道德情操、提振精神力量的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这一历程,凸显了中华民族深深蕴藏的大真大善大美,也折射出四川人民坚强不屈的优秀品格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在举国同心、共渡难关的伟大实践中,诞生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新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与生动展示。千百万四川人民用感天动地的行动、可歌可泣的壮举,倾力参与铸就了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与四川人民的精神气质血脉相通,使四川人民的外在形象更加丰满、精神内涵更为丰富。
走过三年,四川人民自立自强自救、坚定坚强坚韧,彰显了独特的精神品格。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感召、塑造的结果,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添了新的鲜活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解读,“四川精神”是四川人民在抗震救灾的血火考验中,在灾后重建的艰苦环境中,凝聚而成的普遍认同,共同践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四川精神”呼应时代的要求,根植四川的土壤,既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透过“四川精神”,我们可以读出迎难而上、负重自强的基调,读出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风尚,读出化危为机、奋发有为的魄力,读出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品格。“四川精神”张扬于四川大地,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前行、创造奇迹。
(四)“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乐观坚韧、携手同心的顽强意志。
面对危难,亦刚亦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灾难,以无坚不摧的意志化解危机,是千百年来四川人民虽屡次面对天灾人祸却总能顽强挺立的关键所在。
多难兴邦,四川坚强。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成就了四川人民乐观豁达、兄弟相济、抱团互助的独特人文气质。翻开历史,四川人民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磨难,又在磨难中一次次崛起、一次次新生。
这种乐观坚韧、携手同心的精神品格,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中得到集中体现。还记得任思雨吗?那个在废墟下用儿歌为营救自己的叔叔们加油鼓劲的六岁小女孩;还记得“可乐男孩”薛枭吗?一句“叔叔,要可乐,要冰镇的”感动了悲伤中的中国。陈坚、张小平、马元江,73小时、129小时、196小时……那些在废墟下坚守“不抛弃、不放弃”信念的顽强生命,成为坚强四川的独特标志。
“地震都把我震到国外去啰。”面对外国救援队员,生还的老大妈用一句幽默融化了凝重与悲情。财产没有了,可以再挣;家园被毁了,可以重建。无数普普通通的四川人,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所展现的达观与幽默,被记录成一个个段子,广为流传,慰藉人心。
乐观坚韧、携手同心的精神品格,也在灾后重建中大放异彩。面对“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四川人民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国家,劲向一处使、力往一处聚,倒排工期,争分夺秒,一场场民居农房、学校医院、道路桥梁建设的大会战,成为灾区最常见也最动人的景象。
乐观坚韧、携手同心,四川人民向世人展示的,正是一种释放压力、加速自愈、巧妙应对各种灾难和危机的智慧之道。
(五)“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一往无前、甘于奉献的英雄气概。
在川人的血脉中,从来不缺少大义舍身的铁血气质。
历史永远铭记,清末时期四川保路运动的热血头颅,见证了四川人民的大义与勇气。抗战时期川籍将士的巨大牺牲,昭示了四川人民锐身赴难、救国图存,虽万千劫吾往矣的英雄血性。
面对特大地震灾难后的一个个险关、一项项难题,一个个让人感佩、催人落泪的英雄冲在最前面。
我们还记得,当灾难袭来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死死护着学生的身影;我们还记得,在余震不断房屋即将倒塌之际,苟晓超老师三次冲上危楼,以自己的牺牲换来学生安全的壮烈;我们还记得,强忍着多名亲人遇难的痛苦,武警某部政委李丕金毅然带领官兵转战抢险救灾一线的襟怀……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陶明德、贾正方、王洪发……在血火交织的灾难瞬间、生死考验的抢险一线,英雄是一声声鼓舞士气的号角;在漫长艰巨、攻坚克难的灾后重建阶段,英雄是一首首振奋人心的诗篇。
事实上,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还有一大批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那些在地震中痛失亲人仍然坚守岗位的灾区干部,那些以身作则带领群众加快灾后重建的共产党员,那些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重建工地的建设者们……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身上迎难而上、一往无前的英雄气质,同样是“四川精神”的最好诠释,同样催人奋进,激励着我们奋力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关。
(六)“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创新激情。
灾难带来破坏,但也潜藏着机遇。以辩证的眼光看灾难,以创新的手段破难关,就能化危为机、乘势而起。
创新需要激情,需要求变革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勇气。令人自豪的是,四川虽地处内陆盆地,但在一次次影响长远的历史关口,在一个个破旧立新的重要节点,四川人多次扮演着改革探路者、创新急先锋的角色。
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到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摘掉人民公社的牌子、发行国内第一只股票、成立第一个商业银行、兴办第一所民办学校……在四川大地这片热土上,四川人民开创出了许许多多“第一”。
只有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趟出一条新路;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方能破难事成大事。迈进新时代,敢为人先的理念,鼓舞着与时俱进的四川人。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特殊战场,无论是发展起跳的“再生性跨越”,还是民生飞跃的“突破性进步”,无不是创新激情充分涌流、创造热情竞相迸发的结果。灾后农房重建最急需的就是钱。钱从何来?都江堰市巧借城乡统筹之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率先为农业用地确权颁证,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农房重建。引社会资金联建、共建农村住房,堪称四川人民大胆创新、巧解难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不走寻常路,创新无止境。在四川的发展进程中,顺势而进、敢为人先,永远是四川人民的精神风范。
(七)“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唯真求实、开放进取的科学态度。
如果把震后满目疮痍的地震灾区比作一张白纸,那么三年来,白纸上已画出又新又美的图,废墟上建起了更靓更好的家。科学规划、科学建设,是那支神奇的画笔。
尊重科学,遵循规律,理性求实,是四川人民穿越灾难、绝处逢生的一大法宝!
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处处闪耀着理性之光。这种求真务实、崇尚理性的科学态度,体现在危机应对、恢复重建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每个环节,成为我们有效抗击特大地震灾难的重要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重建中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恢复与提升的关系,彻底避免了把恢复重建搞成原样复制。震前农房建设布局的“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模式被打破,城乡综合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科学精神是一种开放精神,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地震之后,我们没有关起门来搞重建,而是搭建起一个充分开放的平台,主动对接搞重建、开放合作搞重建,为加快灾后重建提供了强大的助推之力。2008至2010年,三届西博会,连年签大单,四川迈步开放前沿。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密集引进,形成灾区一道亮丽风景,更重绘了四川的经济版图。
开放进取、科学求实,催生强大的创造力。
(八)“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自信自强、不胜不休的坚定决心。
灾区人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
这句话,三年前是希望,三年后是现实。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四川人民于绝地险境中弥足珍贵的精神特质。当灾难来袭,困难压身,等、靠、要,只会将我们拖入危机的深渊,唯有自信自立,主动出击,才能渡过难关,直达胜利的彼岸。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下,虽遭受8级强震,面对山河破碎、家园被毁,四川人民仍然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极大地激发了灾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灾区人民决战决胜、不胜不休的坚定信心。在设备毁损过半、厂房一片废墟的东汽,震后不到一个月汉旺基地就恢复生产,不到两年就异地建起世界一流的新基地……奇迹的背后,“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发挥着巨大的威力。
如果说东汽是企业自强的范例,在地震灾区,随处可以看到一个个自信自强的鲜活个体。在新北川的一间校舍里,高中学生杨伟把“挺起不屈的脊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栋梁之材”郑重地写在笔记本上;在青川一处新修的水果摊前,个体户陈丽“感觉自己就像县城的一部分,要和它一起站起来”……“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灾区人民不一定都知道这句格言,但在他们的身上,却时时洋溢着这种打不败、震不垮的精神。
(九)“四川精神”凝聚着四川人民知恩图报、感恩奋进的赤子情怀。
大灾有大爱。施救与被救的瞬间,支援与受援的场面,永远铭记在四川人民心里。
知恩图报、感恩奋进,“四川精神”充满浓浓暖意。
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解放军、感恩社会主义大家庭。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特殊历史时期,“四川精神”不仅体现为四川人民的主观能动和主体自觉,也体现为对社会援助的真情感恩,以及因感恩而变得更为强烈的加快重建、奉献社会、帮助他人的责任担当。
王洪泉,松潘县镇坪乡的一个普通农民,抱着“让恩人们喝上好水,健健康康”的朴实念头,为80公里外的安徽援建办免费送去山泉水,一送就是三年。面对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面对社会各界伸出的一双双温暖的手,永怀感恩之心、铭记援助之情,成为四川人民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四川人懂感恩。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后,感恩与报恩已经深深融入四川人民的心灵史。省领导率队踏上“感恩之旅”登门致谢;上海世博会四川馆内特别设置了一面“感恩墙”……感恩的情怀、报恩的行动,蔚然于蜀中各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融汇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全过程。
四川人懂感恩。玉树地震,驰援搜救;舟曲泥石流,驰援抢险;山东大旱,驰援打井……我们看到了一群群千里奔忙、奉献爱心的四川人;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和重点建设的一线,我们看到了一群群日夜奋战、忘我工作的四川人……心怀感激、精忠报国,成为奋战在全国各地的四川儿女的共同心声。
四川人懂感恩。穿越灾难,人们更深地领悟到:最好的感恩,是扛起自己肩上的担子,以自力更生的奋进姿态,把自己的事办好,把四川建设得更好。这是四川人的一份责任、一份良心!
(十)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凝聚升华的“四川精神”,将在一代又一代四川人中传承,生生不息。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伟大的精神一旦和伟大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就会像火种一样迅速燎原于人们心中,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
平常时期似静水深流,危难之际如万马奔腾,走过三年,“四川精神”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在与时俱进中不断生发出凝神聚力、攻坚决胜的巨大力量。
放在历史发展的坐标系中审视,“四川精神”绝不是一个历史事件或者时间片段的孤立存在,而是传承历史血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四川精神”来自四川各族儿女的伟大实践,并在应对危机、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丰富着思想养分与时代内涵。
放在时代进步的观测点上解读,“四川精神”是四川人民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奋斗历程锻造的又一座时代丰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壮阔实践,诠释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要义,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魅力和威力。
三年巨变,旧貌新颜。当一切成为历史,我们为未来留下了什么?
青山不老,精神常青。
“四川精神”的感染力,依托一代代四川人的生动诠释和行为示范而升华;“四川精神”的生命力,依靠一代代四川人的薪火相传与发展创新而辉煌。
穿越灾难,四川坚强;生生不息,精神不朽!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