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火龙节,在全国龙文化活动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舞龙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分水岭镇火龙节2008年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水岭火龙节源于民间传说——“分水张少年火烧恶龙”。传说古时候分水岭有条孽龙,混身喷火,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分水张姓青年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将恶龙烧死在镇境龚湾的“龙灯田”,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祈祷丰年,人畜平安,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正月十五,龚湾叶姓士绅自任会首,创办士绅、民众自愿参与、共同操办的火龙节,此后火龙节于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祖孙三代相继传承。其后又历三代,转由分水岭乡街村承办,由家族传承演变为现在的社会传承,2013年,撤乡建镇,改由现在分水岭镇分水社区承办。
“分水岭镇火龙节”是当地民众在长期农耕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为祷祝丰年、以舞龙和烧火龙活动为载体的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火龙节表现了分水岭人征服大自然、开创幸福生活的信心、智慧和力量,寄予了祈求丰年,人畜平安的美好愿望。每年从农历正月初八立灯杆开始,天天舞龙,正月十五夜间“烧火龙”达到高潮,到正月十六“送龙上天”结束。正月十五闹元宵,分水“烧火龙”的影响已经辐射到重庆、宜宾、贵州等周边省市,每年到此来参加“烧火龙”的群众已超过万人。
火龙的制作工艺:火龙由竹材、绵纸和特殊绳筋精工扎制而成,结构为“四部九节”,“四部”即龙宝、龙头、龙身、龙尾。龙宝直径约为40厘米,嵌于直径50厘米的饰有彩绸花式的宝架中,既可转动又可饰灯;龙头高昂,威武雄壮,龙眼大而有神;龙身长22米,分为匀称的九节,舞龙灯、烧火龙时,每节下面的竹木柄由一名艺人操持。每年制作两条火龙,1条彩龙。每条火龙,需要两班人替换舞动,加上鼓乐手、龙虾、金鱼等,整个队伍有100余人。
分水岭镇“火龙节”从清同治二年开始,历经百余年的历史冲刷和选择,已形成了固有的程序,包括开光、请水、回娘家、拜年、排街、灌龙、烧龙和送龙8个仪式,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烧火龙活动为载体,蕴涵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综合川剧、花枪、花船、快板、灯谜等诸多传统文化内容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正月初九,分水岭镇的父老乡亲举行仪式,满心欢喜地迎接火龙的到来,“火龙节”暨元宵闹春活动由此拉开序幕。长22米的火龙,由12名头戴草帽,身着红绸衣,白绸裤,脚穿黑布鞋的资深民间艺人,在一队身着道袍的司仪引导下来到纪念亭,举行开光仪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生活幸福美满。仪式上,由德高望重的地方名人或当地官员手持毛笔为龙点睛。
每当正月初九举行完开光、请水、回娘家仪式后,舞龙人会带着火龙在锣鼓声中给家乡的老百姓祈福,老百姓则会在自家门口挂上红绸、点起蜡烛、燃放鞭炮,并在板凳上放上拜年钱,迎接火龙的到来,为自家迎来好运与喜气,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重头戏“烧火龙”才正式开始,舞龙人将舞动火龙走遍整个分水岭的街道,周边十里八乡的群众都会赶到这里,对着龙头、龙身燃放鞭炮、礼花,在旁边的空地上,还会同时举行“打铁花”的表演。
分水岭镇火龙节仪式集儒家、道家、佛教文化于一体, 蕴涵了天人合一、造福人类的文化内涵,具有民间文化研究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它综合竹蔑扎制、剪纸、音乐、戏剧等艺术元素,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价值;分水岭火龙舞和烧火龙作为吉庆和祝福时节的民俗游乐活动,气氛热烈,催人振奋,展现了分水岭人民团结合作、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项民间体育文化活动,分水岭龙舞和烧火龙技艺传承人谱系分明,经历了第1代叶姓乡绅(名不详),第2代叶韶华,第3代叶永昌,第4代陈树声,第5代陈秉坤,第6代陈德光和曹铃飞,到现在第7代毛良育。
分水岭镇火龙节于2008年,成功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民间投入资金2.5万元;自1994年起,镇政府每年投入10余万元用于火龙活动的培训、活动开展、消防设施、维护稳定等费用。群众每年自发购买鞭炮参与烧龙投入20余万元。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分水岭镇火龙节,建立了由专家指导,相关各级领导组成的分水岭镇火龙节保护领导组和火龙文化工作组,以指导、培训火龙文化,搜集整理火龙资料。分水岭镇以非遗文化、名人文化打造休闲旅游文化古镇,进一步提升火龙节的品位和表现力,让分水岭建成“川南首家元宵火龙特色乡镇”,将分水岭镇火龙节积极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供稿人:牟彬 余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