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州体育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和省体育局的领导下,以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通过青少年业余训练这一途径,先后为国家和省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835人,凉山籍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共获得1个奥运冠军,19个世界冠军和81个全国冠军。在新的周期,凉山州体育局奔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省州共建”拳击队为依托提升优势项目,一手抓“体教结合”业余训练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一、“省州共建”提升优势
拳击项目历来是凉山优势项目,为进一步巩固和发扬这一项目,根据省体育局多点多元多极发展竞技体育的精神,经与省运动技术学院协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探索四川拳击发展的新路,省州共建四川男子拳击队。经过共同努力,培养出的王港、林雨龙、吴洪、吴政、曾建明等一批年轻拳击选手在国内外拳击台上崭露头角。连续两届省运会上,凉山拳击队都以绝对优势获得男女多项拳击冠军。
(一)建立责任机制,狠抓队伍管理。为加强共建男子拳击队综合管理,州体育局专门成立了拳击队具体目标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与局党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同时,教练员和领队也根据各自责任和工作任务分别与领导小组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满足训练需要,做好服务保障。为确保拳击队出人才、出成绩,我们根据省专业运动队的标准,努力提高保障能力,尽可能为运动队提供更好地服务保障。一是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对训练场地、食堂、浴室、宿舍进行维修和改造,购买部分训练器材满足训练需要;二是每年留够必要的资金保证运动队3-4次异地训练和外出实战交流;三是积极组织队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类赛事,切实增强队员的实战比赛经验,通过比赛查找到不足,让队员在比赛、训练、再比赛、再训练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四是逐步提高伙食标准,提升膳食质量。
(三)探索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为了在当前深化体育改革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运动队管理的新模式,我们不断总结、探索,寻找适合运动队发展的新体制,让他们安心训练、安心比赛,同时也要为他们寻找出路,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保障。一是解决优秀拳击运动员的待遇留住人才。州体育局已与王港、林雨龙、曾建明、吴洪、吴政、董重攀6名成绩突出的优秀运动员签订了聘用协议,参照体制内进队运动员发放工资、津贴、福利等待遇,并按照当地政策为其办理了住房公积金、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手续。二是积极利用政策为集训运动员寻找出路。前年仅冕宁县泸沽中学就通过单招等方式输送了11名拳击运动员上大学。三是加强与优秀运动队的合作。充分利用凉山的拳击人才资源与武警体工队等优秀运动队合作,共同打造拳击人才。王港就是我们与武警体工队合作的成功经验。
二、“体教结合”全面发展
为强化各项目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州体育局立足凉山实际,创新“体教结合”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充实、完善,率先在全省开展“体教结合”创新模式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截至目前,州本级布局“体教结合”尖子班共有6个班在训学生达330人,已有80%的学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有13人达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2014年以来向国家、解放军、省等训练单位输送“体教结合”班尖子生达128人。通过实践,我州青少年业余训练的项目布局、训练网络、科学选材、高水平训练、输送后备人才等机制初步形成。
(一)明确“体教结合”内容。2013年凉山州政府转发了《州体育局、州教育局和州财政局关于在全州开展“体教结合”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实施方案》,确定全州27所中小学校布局田径、篮球、足球、摔跤、游泳、跆拳道、柔道、拳击等12个重点项目,明确在体育尖子生培养中实行文化学习、专业训练两不误的 “三集中”(集中训练、集中教学、集中食宿)管理,并对体育、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职能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
(二)外聘优秀教练任教。“名师出高徒”,我州为推行“体教结合”从全国各地聘请了一批高水平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任体育尖子班教练,开展专业训练。篮球班由原四川队主教练罗安安任教,足球班由原成都五牛队唐海、詹勋任教,田径班由省田径队中长跑教练王金富任教,游泳班由省游泳队教练洪宁宁、赵菁任教。
(三)科学选拔体育尖子。采取经验选才与科学选才相结合的办法选拔体育尖子,先由各项目教练团队在17个县市的高山、二半山民族地区经验选择有体育天赋、有运动基因的学生进入备选尖子生;后由成都体院、四川省体科所的专家团队根据项目对备选运动员进行科学测试,以科学数据最后确定人员。而选拔进入“体教结合”班的学生也不是一劳永逸,教练团队将根据各学员的训练和身体情况,对训练学生进行适时调整。
(四)经费保障运行。州体育局每年从州政府体育事业财政预算经费和体彩公益金中筹措380万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学生、教练员聘用等开支,以确保“体教结合”正常运转。为解决“体教结合”班学生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训练,我州给予每生每月300元生活补助,每生每年2000元服装补助,每班每年4万元购买医疗保险。
通过不懈努力,我州连续三个周期被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年我州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达9名,名列全省第一。在去年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上,共有38名凉山籍运动员代表四川参加了12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2枚金牌、5枚铜牌,创造了凉山州籍运动员参加全运会历史最好成绩,我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再创辉煌。
成绩属于昨天、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做好体育工作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全省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新的面貌肩负新的目标踏上新的征程,在新时代为实现“体育强州”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