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荥经县推行“全域通办”模式铸牢基层政务服务阵地

  • 2022年02月11日 11时18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为做实做深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荥经县推行“全域通办”的基层政务服务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一、闭环搭建服务体系,铸牢服务阵地。一是以规画矩,初成方圆。利用县域范围内1个县政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7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闭环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严格按照工作常态化、流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四化”标准建设,打造“三圈层”服务平台,实现审批服务全域覆盖。二是精准取点,面面俱到。结合荥经县“一城四区一带”版图规划、189个居民聚居区位置分布和群众场镇赶集日聚集特点,逢花滩、荥河、新添、泗坪、龙苍沟5个场镇赶场日进行,每月一个场镇至少轮流巡回一次,推动服务事项就近办、快捷办。三是示范引领,点面辉映。在全县推行“一步一路,十分服务”,以十分钟内到达为服务半径将辖区划分为N个网格,构建乡镇坐班员、村代办员、网格员“三员+N格”的服务体系,切实将便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户。

    二、打造提升服务要素,树立服务品牌。一是组建队伍,严选优派。组建由依申请服务部门党员业务骨干、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的“红色服务队”12支,为500余名服务队员发放岗位明白卡,明确从优从快等工作职责20余项,确保服务队员素质高、业务精,提供群众“最优办”的服务。二是下沉事项,扩权赋能。将服务窗口前移送到群众身边,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原则,标准化下沉26项行政审批、122项公共服务事项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县域范围内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增加群众“最想办”的服务。三是一村一品,革新重塑。根据各村所处地域、周边辐射、人群结构、优势产业等情况,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导向,全流程梳理30个“一件事”清单和办事指南,推出“我要开民宿”“我要种养殖”等便民服务套餐,打造“幸福庙岗”“桃源青杠”等系列“一村一品”政务服务品牌。

    三、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彰显服务效力。一是健全便民服务代办机制。健全老、弱、病、残等群体便民服务台账,主动服务,特别是涉及医疗、社保、民政等方面的服务事项,配备专门的引导人员,提供便利化帮助,统一梳理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各村根据实际设置2至3个特色事项,形成“高频事项+特色事项”代办机制,代跑出“大便利”。二是健全便民服务巡回机制。深化基层政务服务自主创新改革,出台《荥经县“便民赶集日”活动实施方案》,采取场镇月度固定、重点村落按需、特殊事项上门的巡回服务形式,开展“便民赶集日”专项活动,推出即办、现场接件、咨询3大类30项“服务产品”,形成“巡回+定制”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660件、医保类12件、其他咨询30余件,发放宣传资料3000册,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意见10条。三是健全便民服务协商机制。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点),公开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定期办结跟踪回访,多渠道收集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角度征求政务服务的意见与建议,结合“有事来协商”平台,共征集政务服务方面议题12个,确定5个议题提交到协商平台商议,着力溶解服务“血栓”,解决服务难点、痛点、堵点,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雅安市荥经县推行“全域通办”模式铸牢基层政务服务阵地

  • 2022年02月11日 11时18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为做实做深做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荥经县推行“全域通办”的基层政务服务模式,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米”。

    一、闭环搭建服务体系,铸牢服务阵地。一是以规画矩,初成方圆。利用县域范围内1个县政务服务中心、1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7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闭环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严格按照工作常态化、流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四化”标准建设,打造“三圈层”服务平台,实现审批服务全域覆盖。二是精准取点,面面俱到。结合荥经县“一城四区一带”版图规划、189个居民聚居区位置分布和群众场镇赶集日聚集特点,逢花滩、荥河、新添、泗坪、龙苍沟5个场镇赶场日进行,每月一个场镇至少轮流巡回一次,推动服务事项就近办、快捷办。三是示范引领,点面辉映。在全县推行“一步一路,十分服务”,以十分钟内到达为服务半径将辖区划分为N个网格,构建乡镇坐班员、村代办员、网格员“三员+N格”的服务体系,切实将便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村、组、户。

    二、打造提升服务要素,树立服务品牌。一是组建队伍,严选优派。组建由依申请服务部门党员业务骨干、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组成的“红色服务队”12支,为500余名服务队员发放岗位明白卡,明确从优从快等工作职责20余项,确保服务队员素质高、业务精,提供群众“最优办”的服务。二是下沉事项,扩权赋能。将服务窗口前移送到群众身边,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原则,标准化下沉26项行政审批、122项公共服务事项到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县域范围内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增加群众“最想办”的服务。三是一村一品,革新重塑。根据各村所处地域、周边辐射、人群结构、优势产业等情况,以“一件事一次办”为导向,全流程梳理30个“一件事”清单和办事指南,推出“我要开民宿”“我要种养殖”等便民服务套餐,打造“幸福庙岗”“桃源青杠”等系列“一村一品”政务服务品牌。

    三、健全便民服务机制,彰显服务效力。一是健全便民服务代办机制。健全老、弱、病、残等群体便民服务台账,主动服务,特别是涉及医疗、社保、民政等方面的服务事项,配备专门的引导人员,提供便利化帮助,统一梳理村级政务服务事项,各村根据实际设置2至3个特色事项,形成“高频事项+特色事项”代办机制,代跑出“大便利”。二是健全便民服务巡回机制。深化基层政务服务自主创新改革,出台《荥经县“便民赶集日”活动实施方案》,采取场镇月度固定、重点村落按需、特殊事项上门的巡回服务形式,开展“便民赶集日”专项活动,推出即办、现场接件、咨询3大类30项“服务产品”,形成“巡回+定制”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共办理老年人优待证660件、医保类12件、其他咨询30余件,发放宣传资料3000册,收集群众反映问题、意见10条。三是健全便民服务协商机制。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点),公开12345便民服务热线,定期办结跟踪回访,多渠道收集群众和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多角度征求政务服务的意见与建议,结合“有事来协商”平台,共征集政务服务方面议题12个,确定5个议题提交到协商平台商议,着力溶解服务“血栓”,解决服务难点、痛点、堵点,持续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许齐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