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泸州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2011年05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克服了局部洪涝、病虫害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发生和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不利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五年增长25.4%,年均递增4.6%。其中:现价农业产值85.7亿元,五年增长42.1%,年均递增7.3%。;现价林业产值5.8亿元,年均增长7.6%;现价畜牧业产值78.7亿元,五年增长11.3%,年均递增2.2%;现价渔业产值5.9亿元,年均增长5.0%。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200万吨,2010年粮食产量210.9万吨,五年增长9%,年均增长1.7%,其中高粱年均增长63.7%,洋芋年均增长13.5%;油料产量3.9万吨,年均增长11.0%;蔬菜产量163.7万吨,年均增长4.5%;烤烟产量2.4万吨,年均增长3.7%;水果产量11.9万吨,年均增长6.9%;茶叶5119吨,年均增长13.1%。粮、油、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猪、大牲畜、家禽出栏和存栏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生猪出栏498.6万头,年均增长3.1%,存栏375.1万头,年均增长1.8%;牛出栏11.4万头,年均增长2.3%;羊出栏66.6万只,年均增长4.4%,存栏130.8万只,年均增长1.0%;家禽存栏2659万只,年均增长1.5%;肉类总产量48.9万吨,年均增长1.9%;禽蛋产量4.1万吨,年均增长2.7%。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水产品产量保持增长。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5.8万吨,年均增长2.1%。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1、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0.4万千瓦,五年增加45.5万千瓦,年均增长8.2%;有效灌溉面积达11.6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4.7万公顷,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累计1万公顷;温室257.9万平方米,五年增加1.2倍,年均增长17.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871吨,地膜覆盖面积2.7万公顷,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8.3%、12.1%。

      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努力抓好粮油高产创建,创建成片水稻、高粱、玉米等高产示范长廊。努力抓好科技推广狠抓产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狠抓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狠抓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五年来粮食作物单产提高3.2%,其中:稻谷提高3.3%、玉米提高8.4%、高粱提高35.9%、洋芋提高25.1%;油菜籽提高28.4%;烤烟提高20.8%;蔬菜提高10.0%。合江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阳区首批成为全省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之一。

      3、畜牧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着力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畜牧规模养殖迅猛发展。2005年底全市年出栏50头肉猪的农户共4433户,到2010年底达22308户。五年增加4倍。生猪规模户出栏占全市总出栏的百分比(规模面)由2005年底的9%,发展到2010年的达48.3%。2010年家禽规模面达37.7%。泸县、合江、纳溪被列入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

      4、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加快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把竹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结合退耕还林大抓竹业基地建设,先后引进麻竹、绵竹、撑绿竹、甜竹等10多个优质竹品种,优化竹种结构。培育主要生产文化生活用纸、楠竹地板、竹胶合板和竹筷等产品的龙头企业。并以造纸工业带动泸州市林业生产发展的战略。五年累计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71839公顷;年均增长17.7%。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纳溪区、叙永县跻身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十强县。

      5、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产业化组织总数增加,龙头企业队伍壮大,园区建设快速,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取得成绩显著。201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14个,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289个,带动农户30万户。

      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1、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路网密度加大、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5年我市共建成农村公路5699公里,全市通汽车村数比重由2005年96.6%,上升到2010年的100.0%。

      2、农村用电量快速增长。2010年农村用电量达52075万千瓦,较2005年增加16496万千瓦,增长46%。年均递增7.9%。

      3、通自来水受益面扩大。2010年末,全市1468个村民委员会中,通自来水村民委员会778个,自来水受益村比重由2005年33.7%,上升到2010年的53.0% 。

      4、电话普及率上升。通电话村数由2005年94.3%,上升到2010年的99.9%。极大地方便了城乡生产和生活的信息交流。

      5、有线电视普及率上升。2010年全市通有线电视的村比重为80.2%,比2005年同期的61.7%,增加18.5个百分点。

      6、农村参保比重上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84.1万人,占乡镇总人口的80.5%;比2005年8.5%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重多72个百分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9.4万人,占全市乡镇总人口的10.3%;比2005年2.1%的乡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重多8.2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水、电、路、电话的通达率全面提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民增收步伐加快,生活水平提高

      “十一五”期间,在惠农支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1、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2010年达到5388.5元,比2005年的3165.5元,增加2223.0元,五年增长70.2%,年均递增11.2%。

      2、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73.6元比2005年的2529.5元增长65%,年均递增10.5%。全市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52.9%下降到49.6%。

      3、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0年泸州市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5年的35平方米增加到38平方米,人均增加3平方米。

      4、耐用物品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数量增多。2010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4.4台,比2005年的84.9台增加19.5;电冰箱42.2台,比2005年的8.9台增加33.26台;洗衣机70台,比2005年的44.6台增加25.4台;拥有电话机62.2部,移动电话139.6部,分别比2005年增加19.3部、83.5部。

      5、乡镇居民储蓄存款增多。2010年全市乡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7亿元,比2005年增加一倍。

      六、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农村投资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五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340.6亿元,年均增长42.6%。一产业投资完成额累计达48.2亿元,年均增长32.7%。全市各级财政五年来对农林水事务累计支出46.8亿元,年均增长37.4%。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了巨大作用。

      总之,“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一五”泸州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2011年05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克服了局部洪涝、病虫害和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发生和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不利影响,农林牧渔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五年增长25.4%,年均递增4.6%。其中:现价农业产值85.7亿元,五年增长42.1%,年均递增7.3%。;现价林业产值5.8亿元,年均增长7.6%;现价畜牧业产值78.7亿元,五年增长11.3%,年均递增2.2%;现价渔业产值5.9亿元,年均增长5.0%。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十一五”期间全市粮食产量突破200万吨,2010年粮食产量210.9万吨,五年增长9%,年均增长1.7%,其中高粱年均增长63.7%,洋芋年均增长13.5%;油料产量3.9万吨,年均增长11.0%;蔬菜产量163.7万吨,年均增长4.5%;烤烟产量2.4万吨,年均增长3.7%;水果产量11.9万吨,年均增长6.9%;茶叶5119吨,年均增长13.1%。粮、油、水果和蔬菜等农产品全面稳定增长,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生猪、大牲畜、家禽出栏和存栏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生猪出栏498.6万头,年均增长3.1%,存栏375.1万头,年均增长1.8%;牛出栏11.4万头,年均增长2.3%;羊出栏66.6万只,年均增长4.4%,存栏130.8万只,年均增长1.0%;家禽存栏2659万只,年均增长1.5%;肉类总产量48.9万吨,年均增长1.9%;禽蛋产量4.1万吨,年均增长2.7%。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水产品产量保持增长。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5.8万吨,年均增长2.1%。

      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1、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十一五”期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0.4万千瓦,五年增加45.5万千瓦,年均增长8.2%;有效灌溉面积达11.6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4.7万公顷,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累计1万公顷;温室257.9万平方米,五年增加1.2倍,年均增长17.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871吨,地膜覆盖面积2.7万公顷,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18.3%、12.1%。

      2、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努力抓好粮油高产创建,创建成片水稻、高粱、玉米等高产示范长廊。努力抓好科技推广狠抓产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狠抓良种良法入户到田。狠抓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五年来粮食作物单产提高3.2%,其中:稻谷提高3.3%、玉米提高8.4%、高粱提高35.9%、洋芋提高25.1%;油菜籽提高28.4%;烤烟提高20.8%;蔬菜提高10.0%。合江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阳区首批成为全省2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县之一。

      3、畜牧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坚持发展与保护并举,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禽产业化经营,着力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畜牧规模养殖迅猛发展。2005年底全市年出栏50头肉猪的农户共4433户,到2010年底达22308户。五年增加4倍。生猪规模户出栏占全市总出栏的百分比(规模面)由2005年底的9%,发展到2010年的达48.3%。2010年家禽规模面达37.7%。泸县、合江、纳溪被列入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

      4、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泸州市加快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把竹产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结合退耕还林大抓竹业基地建设,先后引进麻竹、绵竹、撑绿竹、甜竹等10多个优质竹品种,优化竹种结构。培育主要生产文化生活用纸、楠竹地板、竹胶合板和竹筷等产品的龙头企业。并以造纸工业带动泸州市林业生产发展的战略。五年累计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71839公顷;年均增长17.7%。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6%。纳溪区、叙永县跻身全省现代林业产业十强县。

      5、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产业化组织总数增加,龙头企业队伍壮大,园区建设快速,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增收能力进一步提升,取得成绩显著。201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14个,实现销售收入237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289个,带动农户30万户。

      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1、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路网密度加大、通达深度进一步提高。5年我市共建成农村公路5699公里,全市通汽车村数比重由2005年96.6%,上升到2010年的100.0%。

      2、农村用电量快速增长。2010年农村用电量达52075万千瓦,较2005年增加16496万千瓦,增长46%。年均递增7.9%。

      3、通自来水受益面扩大。2010年末,全市1468个村民委员会中,通自来水村民委员会778个,自来水受益村比重由2005年33.7%,上升到2010年的53.0% 。

      4、电话普及率上升。通电话村数由2005年94.3%,上升到2010年的99.9%。极大地方便了城乡生产和生活的信息交流。

      5、有线电视普及率上升。2010年全市通有线电视的村比重为80.2%,比2005年同期的61.7%,增加18.5个百分点。

      6、农村参保比重上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84.1万人,占乡镇总人口的80.5%;比2005年8.5%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重多72个百分点。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9.4万人,占全市乡镇总人口的10.3%;比2005年2.1%的乡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比重多8.2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水、电、路、电话的通达率全面提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方便了城乡经济、文化交流,为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农民增收步伐加快,生活水平提高

      “十一五”期间,在惠农支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1、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2010年达到5388.5元,比2005年的3165.5元,增加2223.0元,五年增长70.2%,年均递增11.2%。

      2、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2010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173.6元比2005年的2529.5元增长65%,年均递增10.5%。全市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2005年的52.9%下降到49.6%。

      3、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0年泸州市农民人均住房面积由2005年的35平方米增加到38平方米,人均增加3平方米。

      4、耐用物品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数量增多。2010年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4.4台,比2005年的84.9台增加19.5;电冰箱42.2台,比2005年的8.9台增加33.26台;洗衣机70台,比2005年的44.6台增加25.4台;拥有电话机62.2部,移动电话139.6部,分别比2005年增加19.3部、83.5部。

      5、乡镇居民储蓄存款增多。2010年全市乡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37亿元,比2005年增加一倍。

      六、财政支农力度加大,农村投资较快增长

      “十一五”期间,惠农强农政策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五年全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340.6亿元,年均增长42.6%。一产业投资完成额累计达48.2亿元,年均增长32.7%。全市各级财政五年来对农林水事务累计支出46.8亿元,年均增长37.4%。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了巨大作用。

      总之,“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经济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十二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