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开展汶川地震灾后文化抚慰重建精神家园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元旦、春节期间,省文化厅以“文化暖冬”为主题,与文化部共同组织国家文艺院团、省直文艺单位、文艺小分队再赴绵阳、广元、德阳等重灾区开展慰问演出,先后演出100余场,观众达5万余人次,以文化特有的形式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激发灾区群众团结奋进的昂扬斗志,树立重建美好新家园的坚定信念。
汶川地震两周年祭时,开展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1周年暨大型感恩奋进群众歌咏大会”(9.29晚会)、“感恩奋进大家唱”、“文化情暖巴蜀”、“感恩奋进我来说故事”等十四项系列活动,全省感恩奋进专场演出和群众文化活动达万余场,其中9.29晚会将此次活动推向高潮,参加表演人员达8000余人,省委领导给予了“震撼、感动”的高度评价,经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向全国转播,引起强烈反响。此外,以“千里驰援·爱洒四川”为主题,我们组织省直文艺院团多支文艺小分队进行慰问灾后恢复重建援建工作者的文艺演出,行程2000多公里,演出20余场,观众达数万人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文化鉴赏权益,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省文化厅还多次组织省市艺术家到灾区采集素材,鼓励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现实题材文艺创作。三年来,主题彰显的艺术创作生产蓬勃发展。我们先后创演了川剧《大爱·国魂》、乐舞史诗《羌风》、舞剧《5.12——不能忘却的记忆》、《羌魂》、《震撼》、音乐剧《未来组合2008》、情景歌舞剧《大北川》、《天地吉祥》、曲艺专场《美丽新家园》、话剧《坚守》、《大川之灵》、音舞诗画《汶川奇迹》、歌诗《汶川5.12》、曲剧《羌山雄鹰》、音舞诗《四川依然美丽》等几十台重点剧目和《四川欢迎你》、《因为有你》、《多谢了》、《四川依然美丽》、《感谢祖国》、《我们都是汶川人》等歌曲和节目,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给灾区人民带去了切实的精神抚慰和动力支撑,社会反映良好。
三年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开展的创演活动就像寒冬里的一股暖流,在心灵之海投下一方巨石,在情感上激起巨大涟漪,在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唱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感恩奋进时代主旋律上起到了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
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有三点体会:
一是以文化的形态来抚慰灾区人民的心灵,是使灾区人民走出灾难魔影的唯一手段。三年前,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顷刻之间彻底打乱了灾区人民的正常生活,面对亲人失去、家园坍塌、生产生活资料毁灭等诸多不幸,我们迅速在第一时间内调集和组织了多支文艺小分队深赴重灾区开展慰问演出,以文化润物形态给灾区人民带去了源源不断的心灵抚慰、心理疏导和动力支撑,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从悲痛的情绪中舒缓过来。事实证明,我们深入灾区的慰问活动不仅稳定了灾区人民的情绪,同时也为抗震救灾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以文化的力量来激发灾区人民的信心,是使灾区人民振作精神、重塑生活勇气的有效途径。汶川大地震以后, 我们组织文艺创作者深入灾区采风,鼓励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的重大现实课题文艺创作,一批激励斗志、振奋精神、提劲鼓气的优秀艺术作品应运而生。一方面我们带着这些现实题材作品多次下灾区慰问演出,希冀通过英明的政党、强大的祖国、英雄的人民的讴歌和礼赞,灾区人民能在接受与传承中增强其生活的信念和决心。另一方面,通过这些作品的全国巡演,也扩大了影响,凝聚了关注,全社会纷纷响应,短时间之内便组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援建阵容,重建工作由此得以全面展开。
三是以文化的表达来弘扬灾区人民的斗志,是使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必然选择。重建美好新家园是灾后首先要做的一项民生工程。然而灾后人们的心灵重建是一个比物质重建更加艰难、更加复杂而且更加漫长的过程。但是就在这短短三年多时间内,我们以多种多样艺术方式使灾区人们迅速走出了心灵阴影,从悲壮走向豪迈,并以积极的姿态投身到新家园的建设战略中去。他们直面困难,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健康精神状态是构成重建工作超前完成的根本动力所在。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以其特有的形态推动着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顺利开展。在抗震救灾上,文化不后退;在恢复重建上,文化不掉队;在精神家园建构上,文化不缺位。文化的敢于担当和精神重构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重建工作的预期时限,是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的强大智力支持和激发灾区人民主观能动性的有效保证。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