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的四川经验

  • 2011年04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蜀平

      (一)2011年5月12日,一个浓缩着从悲壮走向豪迈特殊情结的特别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些日子,是用悲怆来记录、用血泪来刻度的——2008年5月12日,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突袭四川,举世震惊,举国伤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些时段,是以巨变为烙印、以奇迹为标签的——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三年,壮怀激烈的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在四川展开,并在人类抗震救灾史、在中国和四川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特大地震摧毁了房屋、道路、农田、车间等有形物质,更大的冲击波,在人的心灵、精神、意志等无形领域肆虐。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崛起危难、发展起跳,一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大实践,在艰苦卓绝中开启,在攻坚克难中挺进。

      拼搏三年,广袤的蜀中大地,攻坚之战惊心动魄,发展之役波澜壮阔。从“黄金72小时”生命大救援,到百日攻坚安置灾区群众,再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率领9000万四川人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化危为机、跨越发展,努力探索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新路。

      回望三年,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灾区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灾区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灾区城乡面貌历史性改变——四川于决战中创造奇迹,于决胜中诞生经验,为人类成功应对巨灾提供了实践范本,为欠发达地区化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决战决胜,胜在哪里?

      (二)决战决胜,胜在坚强核心。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巨灾之下,生命财产损失惨痛,受灾人群心理重创,而应灾不力、处置不当,进一步使灾难衍生扩散,甚至导致社会失稳,酿成更大的灾难。

      灾难是一块试金石:巨灾面前,能不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抵御;巨灾之后,能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有效疗伤、高效重建。这对于执政者是一次大考,它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它的向心力、号召力、组织力、执行力,在大考中立见分晓。

      在北川县新生的吉娜羌寨,村民们总把寨子前那块“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牌子擦得一尘不染。

      三年中,“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党员”,这些词汇在灾区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奔忙在一个个抢险救灾现场,活跃在一个个恢复重建工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共产党人用泰山压顶不弯腰、攻坚破难不退却的行动,为党旗增辉,为五星红旗添彩;“领头羊”、“主心骨”、“贴心人”,灾区群众用朴实的语言,向共产党人致敬。

      灾难发生后,8.2万多个党员抢险队、突击队、服务队,遇急奔来,遇难必克,遇重肩扛,参与党员达110万人。当外部救援力量还没赶到时,从废墟中挣脱死神之手的人们,有80%多是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组织抢救和自救互救出来的。什么是先锋模范?什么是战斗堡垒?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担使命,以舍我其谁的信念,以舍生忘死的行动,作出了新诠释。“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关键时刻,东汽党委“柱”的作用凸显。在最危险的时刻,党员冲锋在前,带领和鼓舞群众抢险自救;在最短时间异地建厂、跳起摸高,党组织成为擎天一柱。“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在这场人世间罕有的重大磨难中,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砥柱中流、大公无私的本色,树立了新形象。

      从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安排,到对口援建的制度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全国人民的力量,源源汇聚而来。

      从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引擎,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先锋,四川在灾后重建中起跳的动能、跨越的效应,源源辐射出去。

      弹指三年间,废墟上成片长出漂亮小区,晨风中新校舍传出琅琅书声,成灌高铁“和谐号”穿梭飞驰……“脱胎换骨”,人们这样形容灾区之变。

      变化的背后,是高瞻远瞩的决策力、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不胜不休的执行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振臂高呼,灾区人民永远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社会主义中国的必胜信心,贯穿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整个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历经战火洗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数重大考验的论断,在四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反复印证、反复淬炼,深入人心。

      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决战决胜,胜在坚强核心。

      (三)决战决胜,胜在以人为本。

      那个在北川废墟里被抢救出来、共和国总理为之让路的小馨懿,4月25日该满6岁了。眼下,装上假肢的右腿已能自行上下二楼,小馨懿弹着钢琴曲《小星星》,笑得那么甜。

      被爱包围的何止小馨懿。包围着小馨懿的又何止是爱。

      人、人群、人民,从个体的生命,到群众的安危,再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备受检验、备受瞩目。

      巨灾来临,救人重于一切;巨灾过后,民生优于一切。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成为纷繁因素中最重要的指标、最重要的考量。

      映秀电厂的普通员工马元江成了传奇人物。公认的救援规律是“黄金72小时”,他却在被掩埋近179个小时后成功获救;伤势严重左臂截肢,他在半年内6次动手术,安装的“肌电手”已能拿鸡蛋端水杯;重返工作岗位,他为“自己还是有用的”而高兴,“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都没变”。

      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写就传奇的是马元江,更是马元江生长其间的时代与环境。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打通“生命线”,挺进“生命孤岛”,不放弃,不抛弃,“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8万多人从废墟中重获生命,30多万名伤员被无数双手举托起生的希望,这样的救援纪录、救治纪录,世界罕见。

      以人为本,安民为重。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需要重建和维修的住房多达530多万户。日本阪神大地震,最后一户入住新房用了7年时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之灾,6年多时间过去仍有一半人无家可归。而在中国四川,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套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扩大就业、扶贫帮困、温暖过冬、再生育服务……考虑,尽可能长远,安排,尽可能细致。

      以人为本,关照人心。心理的“亮度”,直接影响着灾后新生活的走向与质量。新中国救灾史上最大规模的心理抚慰行动,助灾区群众的心理康复走向科学有序。规模空前的文化重建,让灾区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大大增强。

      既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也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在过渡安置的紧要关头,灾区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220万户,草根智慧遍地开花,四两拨千斤。在永久性住房建设中,政府提供近千套设计图纸供农村居民选择,新家建成啥样,灾区群众说了算。正是这份尊重与崇尚,激励灾区人民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越来越浓,自救自立自强的步伐越来越坚定。

      什么叫以人为本?“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在四川地震灾区,老百姓的话最有说服力。

      (四)决战决胜,胜在尊重规律。

      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文化重建、生态重建……灾区大地千疮百孔,灾后重建千头万绪。

      震后第7天,当救援队伍还在废墟中争分夺秒搜救幸存者时,另一场分秒必争的大仗已悄然打响——重建规划启动。

      大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小至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在“一把尺子”的考量下:项目选址,是否做到“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路径选择,是否做到“五个结合”——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

      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科学规划,规律为本。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发展负责。”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道出重规律、重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做规划。规划体现格局,格局体现胆识,胆识体现胸襟——重建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汇聚四方智慧,沐浴八面来风。仅在映秀,就凝固了安德鲁、贝聿铭、何镜堂、吴良镛等众多顶尖大师的作品。他们把对安居的理解、对人文的感悟,浇注进一幢幢民居和一处处公共建筑中,给灾区提供了丰富的重建样本。

      4月19日,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水磨镇开幕,浓郁的羌族风情令中外嘉宾惊喜。重建的高峰期,聚集在四川的设计人员逾万人,几乎人手一本统一编发的重建手册,其间反复强调的是地方风格、民族风格。尊重历史的积累、民族文化的传承,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形成各地特色十足的风貌、独树一帜的风骨。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要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正如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分析的那样,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四川的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经济功能得以强化,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加提升,这使四川在西部地区领头羊的地位更加牢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充分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力”。

      把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把恢复重建与跨越发展相结合,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又运用规律,吸取经验又创造经验。四川的灾后重建,就是范例。

      (五)决战决胜,胜在科学防控。

      纵观人类灾难史,大灾之后,自然系统失衡、生命环境失衡、社会系统失衡,一个个“次生灾害”似乎印证了“灾害链”的宿命。

      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社会动荡,“四个没有”的背后有什么?

      系统思维,链式防控——贯穿科学精神的四川实践为人类社会应对巨灾提供了一条宝贵经验。

      大灾之后有大疫的“魔咒”如何打破?我们看到,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组织了1.5万防疫人员,群专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北川、绵竹、青川……短时间内做到防控全覆盖,消杀灭菌面积达51亿平方米,有效切断了疫病传播的灾害链。这一仗,我们赢得漂亮。

      次生灾害猛如虎,“灾害链”如何斩断?时光上溯至1933年,在汶川上游的叠溪,7.5级强震后形成的堰塞湖溃坝,造成的死亡人数8倍于在地震中丧生者。再看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滑坡、崩塌、地裂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堰塞湖如悬盆压顶。险情惊人相似,但历史没有重演。主动出击,科学处置,以决战唐家山堰塞湖为标志,104个堰塞湖的将倾之水被成功端开,2096座受损水库得到妥善治理。这一仗,我们同样赢得精彩。

      特大地震之后,脆弱的地理环境孕育的次生灾害隐患,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这是业界共识。因此,防患未然、遏制灾害链,四川面临重大考验。

      防灾减灾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是普通大众应对灾害的意识与技巧,更是各级政府应对灾害的制度安排与应急准备。

      从灾难中汲取智慧,一个集严密的隐患排查机制、及早的预警监测机制、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机制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网络,与新生的家园一道,在灾区快速构建。

      2010年夏,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一场130年一遇的大洪水,将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再次推向灾难的风口浪尖。

      让人欣慰的是,受灾区域内,近40万群众在第一时间被安全转移,死亡人数降到最低。

      让人欣慰的是,灾区新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安全放心的应急避难场所。

      让人欣慰的是,四川灾后重建的规划、选址、质量,总体上经受住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考验。

      系统防控灾害链的决策与执行,在科学、高效、以人为本的轨道上高速运转。经过三年恢复重建,四川科学防灾减灾的能力大大提升,灾区更加安全,四川更加美丽。

      (六)决战决胜,胜在公开透明。

      地震发生后,曾有一家海外慈善机构的总监,全程追踪了捐赠物资的去向。他的评价是:每个程序都有责任人,制度流程环环相扣,来龙去脉清清楚楚。

      与大量物资和款项一同到灾区的,是从全省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抽调近300名干部组成的60余个监督检查工作组,是公开招募的300余名社会监督员……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贯通,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相配合,一个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纵向到底不漏环节的监管网,越织越密、越铺越广。

      回首那几万吨救灾物资的发放,几百亿捐赠资金的使用,人们爱用的一个词是:阳光。

      从救援,到赈灾,再到重建,一路阳光。

      及时充分开放救灾信息,积极发挥媒体功能,主动有序地开放救援——阳光救灾,安定了人心、动员了力量、鼓舞了斗志,赢得了信任。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救灾过程中始终秉持的开放态度令人称道。

      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坝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在低矮的板房里办公。小小的空间内,安装了28个摄像头,这里发生的交易活动,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中心推行电子招标制,所有视频、音频,都在硬盘里永久保存,如有异议,可随时查看。“把人情之手赶出去,把阳光工程留下来”——这样的理念与举措,确保了从程序到结果的“全程阳光”。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阳光重建。以万计的重建项目,以万亿计的重建资金,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平台之上,安全、高效、有序地推进、运用。

      依法救灾、开放救灾、廉洁高效,公开透明——阳光驱散了灾区群众心中的阴霾。  

      执政形象和执政能力整体提升,公信力与凝聚力显著增强——阳光之下,是政府转型的身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巨灾之后传统的赈灾和重建模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显示了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四川的探索因而具有特殊价值。

      (七)善于从灾害中汲取经验,勇于在危难中加速成长,四川经验价值彰显。

      灾难中站立,危难中崛起。

      四川经历大考,不仅人没有倒,经济没有垮,发展没有停。而且,人挺得更直,经济实力更强,发展得更好更快。    今日灾区,正以脱胎换骨的巨变,感恩图报的情怀,高位求进的激扬,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这是四川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胜利。

      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胜利。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这样的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

      四川经验,世人共睹,世界共享。

      愈挫愈奋,愈战愈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决战决胜的四川经验

  • 2011年04月25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蜀平

      (一)2011年5月12日,一个浓缩着从悲壮走向豪迈特殊情结的特别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些日子,是用悲怆来记录、用血泪来刻度的——2008年5月12日,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突袭四川,举世震惊,举国伤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有些时段,是以巨变为烙印、以奇迹为标签的——2008年5月12日以来的三年,壮怀激烈的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在四川展开,并在人类抗震救灾史、在中国和四川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特大地震摧毁了房屋、道路、农田、车间等有形物质,更大的冲击波,在人的心灵、精神、意志等无形领域肆虐。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崛起危难、发展起跳,一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宏大实践,在艰苦卓绝中开启,在攻坚克难中挺进。

      拼搏三年,广袤的蜀中大地,攻坚之战惊心动魄,发展之役波澜壮阔。从“黄金72小时”生命大救援,到百日攻坚安置灾区群众,再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有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运筹帷幄,率领9000万四川人民,众志成城、百折不挠、化危为机、跨越发展,努力探索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新路。

      回望三年,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灾区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灾区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灾区城乡面貌历史性改变——四川于决战中创造奇迹,于决胜中诞生经验,为人类成功应对巨灾提供了实践范本,为欠发达地区化危为机、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决战决胜,胜在哪里?

      (二)决战决胜,胜在坚强核心。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巨灾之下,生命财产损失惨痛,受灾人群心理重创,而应灾不力、处置不当,进一步使灾难衍生扩散,甚至导致社会失稳,酿成更大的灾难。

      灾难是一块试金石:巨灾面前,能不能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抵御;巨灾之后,能不能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有效疗伤、高效重建。这对于执政者是一次大考,它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它的向心力、号召力、组织力、执行力,在大考中立见分晓。

      在北川县新生的吉娜羌寨,村民们总把寨子前那块“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的牌子擦得一尘不染。

      三年中,“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党员”,这些词汇在灾区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奔忙在一个个抢险救灾现场,活跃在一个个恢复重建工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共产党人用泰山压顶不弯腰、攻坚破难不退却的行动,为党旗增辉,为五星红旗添彩;“领头羊”、“主心骨”、“贴心人”,灾区群众用朴实的语言,向共产党人致敬。

      灾难发生后,8.2万多个党员抢险队、突击队、服务队,遇急奔来,遇难必克,遇重肩扛,参与党员达110万人。当外部救援力量还没赶到时,从废墟中挣脱死神之手的人们,有80%多是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组织抢救和自救互救出来的。什么是先锋模范?什么是战斗堡垒?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勇担使命,以舍我其谁的信念,以舍生忘死的行动,作出了新诠释。“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关键时刻,东汽党委“柱”的作用凸显。在最危险的时刻,党员冲锋在前,带领和鼓舞群众抢险自救;在最短时间异地建厂、跳起摸高,党组织成为擎天一柱。“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在这场人世间罕有的重大磨难中,四川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砥柱中流、大公无私的本色,树立了新形象。

      从重建规划的前瞻性安排,到对口援建的制度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全国人民的力量,源源汇聚而来。

      从应对金融危机的强大引擎,到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先锋,四川在灾后重建中起跳的动能、跨越的效应,源源辐射出去。

      弹指三年间,废墟上成片长出漂亮小区,晨风中新校舍传出琅琅书声,成灌高铁“和谐号”穿梭飞驰……“脱胎换骨”,人们这样形容灾区之变。

      变化的背后,是高瞻远瞩的决策力、众志成城的凝聚力、敢为人先的创新力、不胜不休的执行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振臂高呼,灾区人民永远铭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社会主义中国的必胜信心,贯穿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的整个过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历经战火洗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数重大考验的论断,在四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反复印证、反复淬炼,深入人心。

      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决战决胜,胜在坚强核心。

      (三)决战决胜,胜在以人为本。

      那个在北川废墟里被抢救出来、共和国总理为之让路的小馨懿,4月25日该满6岁了。眼下,装上假肢的右腿已能自行上下二楼,小馨懿弹着钢琴曲《小星星》,笑得那么甜。

      被爱包围的何止小馨懿。包围着小馨懿的又何止是爱。

      人、人群、人民,从个体的生命,到群众的安危,再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中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备受检验、备受瞩目。

      巨灾来临,救人重于一切;巨灾过后,民生优于一切。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成为纷繁因素中最重要的指标、最重要的考量。

      映秀电厂的普通员工马元江成了传奇人物。公认的救援规律是“黄金72小时”,他却在被掩埋近179个小时后成功获救;伤势严重左臂截肢,他在半年内6次动手术,安装的“肌电手”已能拿鸡蛋端水杯;重返工作岗位,他为“自己还是有用的”而高兴,“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都没变”。

      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写就传奇的是马元江,更是马元江生长其间的时代与环境。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打通“生命线”,挺进“生命孤岛”,不放弃,不抛弃,“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8万多人从废墟中重获生命,30多万名伤员被无数双手举托起生的希望,这样的救援纪录、救治纪录,世界罕见。

      以人为本,安民为重。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需要重建和维修的住房多达530多万户。日本阪神大地震,最后一户入住新房用了7年时间;美国新奥尔良飓风之灾,6年多时间过去仍有一半人无家可归。而在中国四川,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套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还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扩大就业、扶贫帮困、温暖过冬、再生育服务……考虑,尽可能长远,安排,尽可能细致。

      以人为本,关照人心。心理的“亮度”,直接影响着灾后新生活的走向与质量。新中国救灾史上最大规模的心理抚慰行动,助灾区群众的心理康复走向科学有序。规模空前的文化重建,让灾区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与社会认同感大大增强。

      既充分尊重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也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创造性。在过渡安置的紧要关头,灾区群众自搭自建过渡住房220万户,草根智慧遍地开花,四两拨千斤。在永久性住房建设中,政府提供近千套设计图纸供农村居民选择,新家建成啥样,灾区群众说了算。正是这份尊重与崇尚,激励灾区人民的主体意识、主动意识、主导意识越来越浓,自救自立自强的步伐越来越坚定。

      什么叫以人为本?“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在四川地震灾区,老百姓的话最有说服力。

      (四)决战决胜,胜在尊重规律。

      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文化重建、生态重建……灾区大地千疮百孔,灾后重建千头万绪。

      震后第7天,当救援队伍还在废墟中争分夺秒搜救幸存者时,另一场分秒必争的大仗已悄然打响——重建规划启动。

      大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小至2000多个村庄的重建规划,10万平方公里重灾区,在“一把尺子”的考量下:项目选址,是否做到“三个避让”——避让断裂带、避让地质隐患点、避让泄洪通道;路径选择,是否做到“五个结合”——恢复重建与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结合,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与改善宏观环境结合。

      科学重建,规划为先。科学规划,规律为本。

      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灾区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对历史发展负责。”省委书记刘奇葆代表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道出重规律、重规划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做规划。规划体现格局,格局体现胆识,胆识体现胸襟——重建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汇聚四方智慧,沐浴八面来风。仅在映秀,就凝固了安德鲁、贝聿铭、何镜堂、吴良镛等众多顶尖大师的作品。他们把对安居的理解、对人文的感悟,浇注进一幢幢民居和一处处公共建筑中,给灾区提供了丰富的重建样本。

      4月19日,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水磨镇开幕,浓郁的羌族风情令中外嘉宾惊喜。重建的高峰期,聚集在四川的设计人员逾万人,几乎人手一本统一编发的重建手册,其间反复强调的是地方风格、民族风格。尊重历史的积累、民族文化的传承,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形成各地特色十足的风貌、独树一帜的风骨。

      灾后重建,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要开创新的发展模式。正如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分析的那样,经过灾后恢复重建,四川的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经济功能得以强化,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加提升,这使四川在西部地区领头羊的地位更加牢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高,“充分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力”。

      把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相结合,把恢复重建与跨越发展相结合,认识规律、顺应规律又运用规律,吸取经验又创造经验。四川的灾后重建,就是范例。

      (五)决战决胜,胜在科学防控。

      纵观人类灾难史,大灾之后,自然系统失衡、生命环境失衡、社会系统失衡,一个个“次生灾害”似乎印证了“灾害链”的宿命。

      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暴发疫情,没有社会动荡,“四个没有”的背后有什么?

      系统思维,链式防控——贯穿科学精神的四川实践为人类社会应对巨灾提供了一条宝贵经验。

      大灾之后有大疫的“魔咒”如何打破?我们看到,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组织了1.5万防疫人员,群专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北川、绵竹、青川……短时间内做到防控全覆盖,消杀灭菌面积达51亿平方米,有效切断了疫病传播的灾害链。这一仗,我们赢得漂亮。

      次生灾害猛如虎,“灾害链”如何斩断?时光上溯至1933年,在汶川上游的叠溪,7.5级强震后形成的堰塞湖溃坝,造成的死亡人数8倍于在地震中丧生者。再看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滑坡、崩塌、地裂数以万计,大大小小的堰塞湖如悬盆压顶。险情惊人相似,但历史没有重演。主动出击,科学处置,以决战唐家山堰塞湖为标志,104个堰塞湖的将倾之水被成功端开,2096座受损水库得到妥善治理。这一仗,我们同样赢得精彩。

      特大地震之后,脆弱的地理环境孕育的次生灾害隐患,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这是业界共识。因此,防患未然、遏制灾害链,四川面临重大考验。

      防灾减灾能力的核心,是各种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是普通大众应对灾害的意识与技巧,更是各级政府应对灾害的制度安排与应急准备。

      从灾难中汲取智慧,一个集严密的隐患排查机制、及早的预警监测机制、全民参与的群测群防机制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网络,与新生的家园一道,在灾区快速构建。

      2010年夏,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一场130年一遇的大洪水,将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再次推向灾难的风口浪尖。

      让人欣慰的是,受灾区域内,近40万群众在第一时间被安全转移,死亡人数降到最低。

      让人欣慰的是,灾区新建的学校、医院、敬老院等公共设施,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安全放心的应急避难场所。

      让人欣慰的是,四川灾后重建的规划、选址、质量,总体上经受住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考验。

      系统防控灾害链的决策与执行,在科学、高效、以人为本的轨道上高速运转。经过三年恢复重建,四川科学防灾减灾的能力大大提升,灾区更加安全,四川更加美丽。

      (六)决战决胜,胜在公开透明。

      地震发生后,曾有一家海外慈善机构的总监,全程追踪了捐赠物资的去向。他的评价是:每个程序都有责任人,制度流程环环相扣,来龙去脉清清楚楚。

      与大量物资和款项一同到灾区的,是从全省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抽调近300名干部组成的60余个监督检查工作组,是公开招募的300余名社会监督员……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相衔接,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贯通,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相配合,一个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纵向到底不漏环节的监管网,越织越密、越铺越广。

      回首那几万吨救灾物资的发放,几百亿捐赠资金的使用,人们爱用的一个词是:阳光。

      从救援,到赈灾,再到重建,一路阳光。

      及时充分开放救灾信息,积极发挥媒体功能,主动有序地开放救援——阳光救灾,安定了人心、动员了力量、鼓舞了斗志,赢得了信任。联合国官员表示:中国在救灾过程中始终秉持的开放态度令人称道。

      很长一段时间里,阿坝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就在低矮的板房里办公。小小的空间内,安装了28个摄像头,这里发生的交易活动,都处于被监控的状态;中心推行电子招标制,所有视频、音频,都在硬盘里永久保存,如有异议,可随时查看。“把人情之手赶出去,把阳光工程留下来”——这样的理念与举措,确保了从程序到结果的“全程阳光”。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阳光重建。以万计的重建项目,以万亿计的重建资金,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平台之上,安全、高效、有序地推进、运用。

      依法救灾、开放救灾、廉洁高效,公开透明——阳光驱散了灾区群众心中的阴霾。  

      执政形象和执政能力整体提升,公信力与凝聚力显著增强——阳光之下,是政府转型的身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巨灾之后传统的赈灾和重建模式,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显示了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四川的探索因而具有特殊价值。

      (七)善于从灾害中汲取经验,勇于在危难中加速成长,四川经验价值彰显。

      灾难中站立,危难中崛起。

      四川经历大考,不仅人没有倒,经济没有垮,发展没有停。而且,人挺得更直,经济实力更强,发展得更好更快。    今日灾区,正以脱胎换骨的巨变,感恩图报的情怀,高位求进的激扬,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这是四川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胜利。

      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胜利。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这样的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

      四川经验,世人共睹,世界共享。

      愈挫愈奋,愈战愈强。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