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场行政审批的“自我革命”
从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十二轮行政审批,到“三减两提高”、归零式审批清理,这体现了银川市不断提速的简政放权改革步伐。把释放市场潜能、激发发展动力和涉及民生领域的关键环节的改革向纵深推进,这是政府带头的“自我革命”,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成立标志着银川市行政体制改革翻开历史性的新篇章。
提速:从1周到1天
2014年12月22日,新建成的银川市民大厅正式对外办公,银川市新成立的行政审批服务局同时运行。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要申办一个公司,上周五已经交过申请材料了。”“好的,我帮您查询一下,稍等。”
市民大厅启用首日,上午10时10分,王海平在办事窗口问询几秒钟后,便接过了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开办企业必备的所有合法要件。“您好,证照都在这里了,这是我们行政审批服务局签发的第一例四证一章。”
激动不已的王海平连说没想到。他说,以前办这些事,要跑5个部门、重复递交资料、花费一周以上时间才能办完,现在只交了一套资料,在一个窗口、用了一天多时间就办完了。“省时省路省费用,真是太好了!”记者看到,王海平所领取的证照上盖的是“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印章,这是行政审批服务局盖的第一枚印章,“一枚印章管审批”正式成为现实。
决策:从“瘦身”到“变身”
“这一次行政审批事项合并瘦身改革,理念领先、力度空前,可以说是一场‘自我革命’。”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杨兆华对此深有体会。审批模式由传统的多头跑路、多部门管理、多环节操作,变为现在的一个大厅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这“三多变三一”的改革模式,让市民大厅“政务服务超市”的联合审批平台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后,原来分散在26个行政部门100余个科室600多人办理的15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局的7个业务处室的60余名行政审批人员承担。行政审批运行后,如要件齐全,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刻制公章等事项,快的仅需一小时;超过半数的审批事项一天即可办结,大大减少了企业投资的审批时限和环节。更重要的是,将多家审批变为一家受理、一站式办理,划转的156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将由法定的4088个工作日减少到888个工作日,减幅达79%。银川市民大厅启用一周,接待群众6万余人次,受理23850件,按时办结率100%。
“车间流水线”的审批模式,实现了对简单事项实行立等审批,对联办事项实行一口办理,对关联审批实行一章多效,对网上审批实行一次领证,对踏勘验收实行统一勘验。整个审批大厅看上去更像是“政务服务超市”。
在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后,银川市26个行政部门的审批权被剥离,最终汇总到行政审批局,原有的行政部门只保留监督管理权限。用杨兆华的话说,就是“从原来的重审批、轻监管向重监管、抓服务转变”。而这样的思路彻底打破了现有行政部门的权力格局。
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集150余项审批权于一身,行政审批服务局应是不少人眼中的“肥差”。然而,在该局文教卫生处负责人余梁看来,更多的是责任和自我约束。“申请人面对面‘盯’着你,视频音频全程‘录’着你,网上留痕技术让你经手的批件一辈子都在阳光下。”余梁坦言,对审批过程终身负责制和“审管分离”的新管理模式,让他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
记者在市民大厅监察室内看到,偌大的电子屏上,每一个窗口的视频一目了然,切换后还能清晰听到每名办事人员的语音。从事项受理到审批的各个环节、办理时间包括审批人员都在审批系统内留下记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审批软件会提示办件人员必须按时办结,一旦办结迟滞,会提前三小时亮黄灯,哪怕是超过一秒钟不能办结都会亮红灯,这些会纳入考评记录,直接问责每一个审批人员。”
市民大厅还在每个审批窗口和后台工位,都安装了音视频监控设备,对行政审批服务实行全程监察、动态管理,几百个摄像头和音频系统在市民大厅全覆盖。除此之外,市民与审批人员面前设置了双项电子屏,方便市民查看办件过程。前台还设有服务质量的测评仪,服务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最终的决策权掌握在市民手中。
如何让这条“阳光审批流水线”长期规范化运行?杨兆华说,未来,市民大厅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还会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调整修订完善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运行模式,提速行政效率,更大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记者 李慧娟)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