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 四川省:沱江
1.河长李强
资阳市雁江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苟纯彬 资阳市公安局副局长,雁江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
2.河湖概况
沱江(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段)长87.25千米,流经9个镇、3个街道。推行河湖长制前,流域内网箱养殖多达1500余户,挤占河道的砂石加工点有50余个,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水域垃圾清理长效机制尚未建立,未采取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措施,水质长期为Ⅴ类。近年来,资阳市雁江区不断深化河湖长制,2022年沱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Ⅱ类(至今保持),为自2000年有断面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2023年蜀人原乡滨江河湖公园创成四川省河湖公园。
3.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是坚持“三水共治”,厚植生态底色。依法保护水资源,一体推进取水、调水和节水,创成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系统治理水环境,取缔网箱养鱼1529口,全覆盖建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修复水生态,水电站下泄流量100%达标,取缔砂石加工点46个,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通过节水、治水、保水系列措施,实现了当前与长远、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统一,为沱江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底色。
二是坚持“人水和谐”,共绘十里画卷。按照“人在岸上走、影在水中游”思路,整合资源建成滨江生态堤防14千米,打造蜀人原乡广场、字库山公园、水上主题乐园等休闲景观,先后承办四川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活动、2024年世界环境日四川省主场活动。围绕沱江生态堤防,全线贯通14千米健身步道,规划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探索发展亲水业态,实现了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的有机结合。
三是坚持“兴业惠民”,彰显发展意志。坚持以水润城、以水养人、以水促发展,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心一带五组团”,建成2个工业园区、12个农业示范园区、3个农旅融合示范点,每年可创造数十亿元,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增收3745元。多次举办小龙虾美食周、农民丰收节等节庆活动,带动周边商业发展、人气不断提升,目前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达10万人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4.经验启示
河湖安全和健康是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基本前提。坚持把治水患、优生态摆在首位,整合资源和力量,攻坚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河湖库“四乱”清理整治、河湖安全保护综合执法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推动水环境快速改善,确保了幸福河湖建设的生态底色。
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是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关键。坚持河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融相生,委托专业机构将蜀人原乡滨江河湖公园与城东新区同步规划设计,把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修复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的重要手段,确保了幸福河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适应。
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根本。在连续22年防汛减灾做到“零死亡、零失踪”基础上,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不断招商引资,合理融入体育设施、文化长廊等,科学布局居民小区、餐饮民宿、休闲娱乐、水上运动等,推动生态价值有机转化,实现了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水域岸线治理前后
老君镇违规便桥治理前后
宝台镇污水直排入河治理前后
沱江
沱江
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