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82期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6月27日
聚焦水利破困境光伏提灌促脱贫
——青羊区水利生态援建项目助推得荣县脱贫攻坚
针对甘孜州得荣县“困于路、穷于水”的现实困境,成都市青羊区“量身定制”帮扶举措,2年总投入资金1800万元,修建太阳能光伏提灌站4座。随着太阳能光伏提灌站试水成功,将2公里外山下水源引流到山上400余亩优质酿酒葡萄种植园,同时为曲雅贡乡308户1864人送去生活用水,改善浇灌面积2350亩,新增可灌溉用地3000余亩,带动当地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村民人均纯收入至少增加800元,改变了得荣县“水在山谷流、地在山腰旱、人在山上愁”的窘境,助推得荣县精准扶贫实现突破。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协调亲督实抓。太阳能光伏提灌站作为青羊区“十三五”援建得荣县重点民生水利工程,投入资金约占援建资金总额的14%,受到援受双方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项目实施推进领导小组,党政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项目推进过程中,两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先后2次对接协调、4次实地察看项目建设情况,对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盯着抓、抓到底,着力解决制约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尽快让当地百姓享受到援建项目带来的实惠。
二是高点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方案。青羊区聚焦县域水利基础设施短板,组织得荣县水务、农牧、林业等部门相关人员到攀枝花市米易县等实地考察学习,并对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在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科学论证,提出高标准、高规格起步,重点打造、建设得荣太阳能光伏提灌站项目。筹集50万元资金,编制《得荣县2017—2020年水利生态脱贫(太阳能光伏提灌)规划》,并针对4个太阳能光伏提灌站项目逐一制定详细方案,确保太阳能光伏提灌站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高速推进,保障资金优先到位。太阳能提灌站工程,既是生态水利工程,又是重点民生工程,根据得荣群众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与农业产业发展现实需要,双方商定加紧推进项目建设,将太阳能光伏提灌项目计划实施期限由原定的4年压缩至2年完成,项目建设所需1800万元也集中在2018年提前拨付到位,全力提供资金保障,切切实实加速了规划实施,助力得荣县破解产业发展困境。
四是高效务实,援藏队对接协调抓落实。为确保太阳能光伏提灌项目援建资金的高效利用,青羊区抽调专业人员与得荣县目标督查、扶贫、审计、监察等相关部门组成监督检查小组,主动对接,严把关口,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跟踪督查。援藏队员长期深入曲雅贡乡因都坝1号坝和绒学村实地查看,主动与乡、村党组织负责人、流转土地企业代表和当地百姓深入沟通,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做好宣传引导,确保提灌站项目的顺利实施。
青羊区对口援建太阳能光伏提灌站项目的落地开花,不仅使受益地区的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随着灌溉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农牧业产品产量,也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直接有效增加了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更为下一步得荣县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伏提灌助推产业脱贫起到了先行先试的积极作用。
顺庆区智力援藏打造“永不走”队伍
南充市顺庆区在对口帮扶阿坝州汶川县方面,积极探索智力援藏新路径,坚持“制定一个工作目标,解决一个重点问题,培养一个优秀徒弟”的“三个一”工作模式,创新开展援藏工作,援藏工作由有限向无限的渠道拓展,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援藏干部人才工作新格局。
一、实现“三个结合”,将“三个优势”转化为本土优势。充分发挥顺庆在智力支持上的理念优势、专业优势、能力优势,转化为本地人才的学习资源。一是做到长期短期结合。即援藏干部人才时间有长有短,灵活多样不拘形式,卫生智力援藏组派出3个月期的医技人才4批24人、半年期医技人才2批16人、二年期医技人才1批6人;教育援藏小组派出专家团队5批次21人、一年支教教师38人、二年期支教教师一批8人。二是做到前方后方结合。充分依靠派出单位和受援单位的支持,调动援受双方的积极性,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进行传帮带,实现“点对点对接”,5名汶川党政干部、10名教师、10名医技人才到顺庆挂职跟班学习。三是做到个人和团队结合。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注重依靠技术团队的力量,通过“面对面帮扶”进行合作共建,南充市妇孺医院专家在汶川开展传帮带活动,带出了按摩理疗会员1人、副高职称2人,真正提升当地的设施设备条件和行业技术水平,做到“才尽其用”、“授人以渔”。
二、注重“四个一”夯基,教育帮扶在阻断代际贫困上发力。一是让每一个贫困村有一所幼儿园。科学规划“一村一幼”建设,全县35个贫困幼儿园(点)的硬件建设已顺利完成,开办教学班46个,350余名无人看管的山村2-5岁幼儿走进学堂,突破了汶川高半山村幼儿无人看管、幼教无法发展的瓶颈。二是让每一个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关注贫困户、贫困学子,通过支教教师和工作组,发挥联盟学校优势,募集社会捐助,为36名学子捐助现金(物资)折合人民币6.8万元,确保每位学子不因贫辍学。三是让每一位教师得到培训。开展“名师工作室”带教,10名汶川青年教师到顺庆跟班学习;开展“一对一”帮带活动,10名学科优秀教师得到帮带;开展专家指导活动10余场,学前保育教育专场,200余学前教师技能得到培训。四是让每一所学校提档升级。汶川18所中小学,与顺庆名校开展“校校联盟”,校长互访、教师互派、教学互动,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生成长等方面取得大进步。
三、开展“四个指定”带教,打造川西北医疗卫生品牌高地。一是指定学科建设。将汶川县医院建设三乙医院和建成阿坝州首家产前筛查中心作为医疗扶贫的重要内容,派驻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的专业队伍;建立学习指导机制,汶川10名医技人才赴顺庆顶岗进修,顺庆派出10名专家补缺顶岗;给予资金进行支持,给予40万元购买检测设备。目前,汶川县医院三乙医院创建和产前筛查中心建设均获成功。二是指定人员帮带。顺庆派出3名高级职称医师,每人带教一个组;5名中级职称医技人才,每人带教一名医技人员。三是指定医院联盟。南充中心医院、南充市妇孺医院与汶川县医院联盟,南充市中医院与汶川县中医院院联盟,南充市妇幼保健院与汶川县妇幼保健院联盟,一年来,签订联盟协议6份,开展联盟互动活动16次,有效的提升联盟医院各项业务水平。四是指定乡镇卫生院带教。10名医技人才组成两个组,按南北片区包干帮扶10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指导机制,指导医技业务,提高诊断水平,开展义务巡诊、签订上门服务协议,一年来,开展各类活动40余次,指导医技人员600人次,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成立顺庆-汶川大病救助基金400万元,为63名贫困群众解决大额自付费用73.6万元。
四、注重脱贫“三个培训”,激发多层次脱贫奔康内动力。一是开展就业培训。开展“钳工焊工实用技术”“保安业务能力”等培训6批次,培训680余人次;开展就业招聘4次,提供岗位2183个,达成意向466人,实现就业128人。二是开办“汶川干部顺庆班”。开办举办“汶川扶贫干部专题培训班”,40余名汶川扶贫一线干部在仪陇县张思德学院参加扶贫专项培训。举办“汶川财经干部专题培训班”,118名汶川财政系统、部门财经人员、乡镇农经人员,在都江堰干部培训中心参加业务培训,提升了理论水品、操作技能。三是培训“一户一名果专家”。助力汶川实施“南林北果提质增效”工程,完成11万株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汶川三宝”特色水果修枝整修、提质增效,重视农户自身技能养成,把课堂摆进农家果园,培训6000余人次,发放结业证书3600个,做到了果树种植大户每户一名“果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