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49期

  • 2018年04月20日 17时13分
  • 来源: 四川扶贫与移民网
  • 【字体: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19日

    遂宁市广泛开展“以购助扶”活动

    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光荣脱贫内生动力

      遂宁市创新开展“以购助扶”脱贫帮扶活动,动员机关干部、民营企业等帮扶力量下沉到村,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促进增收,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全市各地自发开展“以购助扶”活动600余次,700余个单位、2.1万余名帮扶干部主动参与,人均购买农副产品近300元,1.5万余户贫困户受益。

      一、搭建三个平台,助力供需对接。一是开办网上超市。金华镇伯玉村、飞石沟村等村开办“QQ超市”,村两委、第一书记作为销售方,定期收集整理产品信息、发布“预售清单”;驻村工作组、市县帮扶部门、结对企业作为采购方,动员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和社会公民等根据需求开展对接、签订订单、按时交易。二是开办乡村小集市。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户外文化活动场所,开办临时“小集市”,定期“逢场”,吸引周边居民、城镇居民前来“赶集”。沱牌镇青岗村利用文化活动场所搭建临时小型农贸超市,一天内销售农副产品730件20945元,其中贫困户销售产品16925元、户均增收302元。三是开设社区超市。河东新区联富小区等城市社区超市为贫困村、贫困户设置“农超对接”区域,落实场地费、检验检疫费、管理费等“三免”措施,既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城优价销售,又方便社区居民生活。

      二、创新三种方式,助力精准帮扶。一是组团包村。对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的贫困村,动员有实力、有需求的帮扶单位、民营企业等“组团包村”,对基地产品统产统购统销,贫困户就地培训、就近务工,享受“月薪”。射洪县玉太乡改板沟村成立四川天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骄王集团、陈大毛面业联盟,发展洋姜种植基地800亩,注册“菊裕膳”“玉太香”品牌,2017年销售配方菊粉面条、洋姜泡菜500余万元,43户贫困户就地务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金科地产优价收购仁里镇罗家桥村万斤绿色蜜柚,贫困户最高增收2700余元。二是按户定单。对文化程度低、技能提升难、年龄较大、身体健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土猪、土鸡、土鸭和适季蔬菜、瓜果等传统种养殖,根据结对帮扶干部、爱心人士等需求进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三是委托生产。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享受相关兜底政策的基础上,免费赠送其禽苗、畜苗、种苗,鼓励其委托邻里代养代种,帮扶干部签约订购,所得利润由委托户和代养户按适当比例分成,既和睦邻里关系,又促进互帮互助,实现“抱团生产、互助脱贫”。

      三、围绕三个转变,助力质效提升。一是帮扶方式转变。“以购助扶”活动打通了社会爱心进乡村、农副产品进城市“最后一公里”,县、乡(镇)机关食堂带头采购,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实现贫困群众少跑路、多增收。过去简单给钱给物“纯救济”“纯慰问”帮扶方式,转变为奖补式、参与式、互动式帮扶。二是思想观念转变。通过“以购助扶”活动,贫困户过去伸手就要、无功受禄的“等靠要”思想,逐步被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尊严脱贫意识所取代,积极主动申请参与种养殖技术、劳动技能和市场经营等知识培训,提升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光荣脱贫意识;非贫困群众也积极参与,淡化了贫困与非贫困概念界限,失落抱怨情绪明显消减。三是参与方式转变。该活动由帮扶干部发起,带动民营企业、社会人士广泛参与,由单一的购买产品到与“采摘节”“鲜花节”和现采、现摘、现捞等娱乐体验活动相结合,成为城市人周末、节假日短程自驾、乡村旅游、体会乡愁、体验农家的新时尚。

    制定“五项清单”实现“五个强化”

    ——沿滩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

      自贡市沿滩区立足脱贫攻坚实际,探索实施“清单式”工作法,落实精干力量负责收集、制定并管理“任务、项目、问题、信访、负面”5项清单,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一、制定任务清单,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制定政策措施清单。制定沿滩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018年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21个贫困村年度实施方案》,形成“2+22+21”政策“组合拳”,统领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制定减贫任务清单。将全年6个贫困村、6713名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和15个已退出贫困村、15414名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到村、到户、到人,明确每月进度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在全市“六个一”帮扶机制的基础上,每个贫困村增加一名社会保障员,实行“七个一”帮扶机制,在非贫困村建立“三个一”帮扶机制,实现154个行政村、7221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明确各帮扶主体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

      二、制定项目清单,强化工作推进。一是分层分级建清单。认真落实“项目年”决策部署,把脱贫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当中,实施脱贫任务项目化。由区委农工委牵头,抽调行业部门人员前往全区13个乡镇开展实地调查论证,摸清各乡镇、贫困村最迫切、最急需项目需求,分别从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贫困村三个层面建立项目清单,全年计划实施项目(政策)79个,总投资3.2亿元。二是自上而下建台账。区乡村三级分别分季度建立项目进度台账,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倒排项目工期,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区脱贫办每月定期收集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完成。三是每月每季强督导。由县级领导牵头对结对帮扶贫困村项目进行常态化督促指导,区脱贫办联合行业部门每月对项目进行暗访抽查,每季度对项目进行全覆盖督查,形成督查通报,并将项目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评,倒逼责任落实。

      三、制定问题清单,强化整改提升。一是收集汇总各类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将146个省级交叉考核反馈问题、“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发现问题以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分层分类、见事见人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根据督查情况对问题清单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将整改责任逐一落实到乡镇、贫困村、帮扶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对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实行责任人与责任单位“双追究”制度,部门、乡镇“同责同罚”。三是回访核查问题整改。将问题清单原汁原味以“发点球”形式返回对应单位,实行乡镇主体、部门协助的问题整改机制,每月收集部门、乡镇问题整改情况,并在每次督查暗访过程中,对上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核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四、制定信访清单,强化矛盾化解。一是开展政策宣讲。邀请专家学者、抽调机关干部组建“理论骨干宣讲团”,深入贫困村,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册)、播放专题片21场次、召开院坝会154场次,把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等政策措施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二是开展法律服务。在全区21个贫困村每村建立1个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配备1名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5至10名,在詹井、新元、沙溪3个贫困村探索创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已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房屋拆迁、农民工工资等法律问题6个。三是开展信访办理。设置信访接待室,建立信访接待簿,落实2名业务骨干对到区上访群众进行政策咨询和信访件办理,将办理过程和结果及时向上访群众沟通反馈,今年以来已接待上访群众18人次,办理信访件2件,办结满意率达到100%。

      五、制定负面清单,强化作风建设。一是制定专项方案。制定沿滩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深化扶贫领域“3+X”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镇村两级结合实际分别细化专项治理方案,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治理氛围。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分阶段采取“自查+督查”方式对10个方面54项“负面清单”进行重点治理,在“廉洁沿滩”网站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定期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及个人全部纳入“负面清单”,在目标考核中予以扣分处理,若出现违规违纪、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追责。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脱贫攻坚简报2018年第49期

  • 2018年04月20日 17时13分
  • 来源: 四川扶贫与移民网
  • 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19日

    遂宁市广泛开展“以购助扶”活动

    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光荣脱贫内生动力

      遂宁市创新开展“以购助扶”脱贫帮扶活动,动员机关干部、民营企业等帮扶力量下沉到村,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促进增收,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致富光荣脱贫的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全市各地自发开展“以购助扶”活动600余次,700余个单位、2.1万余名帮扶干部主动参与,人均购买农副产品近300元,1.5万余户贫困户受益。

      一、搭建三个平台,助力供需对接。一是开办网上超市。金华镇伯玉村、飞石沟村等村开办“QQ超市”,村两委、第一书记作为销售方,定期收集整理产品信息、发布“预售清单”;驻村工作组、市县帮扶部门、结对企业作为采购方,动员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和社会公民等根据需求开展对接、签订订单、按时交易。二是开办乡村小集市。利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和户外文化活动场所,开办临时“小集市”,定期“逢场”,吸引周边居民、城镇居民前来“赶集”。沱牌镇青岗村利用文化活动场所搭建临时小型农贸超市,一天内销售农副产品730件20945元,其中贫困户销售产品16925元、户均增收302元。三是开设社区超市。河东新区联富小区等城市社区超市为贫困村、贫困户设置“农超对接”区域,落实场地费、检验检疫费、管理费等“三免”措施,既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城优价销售,又方便社区居民生活。

      二、创新三种方式,助力精准帮扶。一是组团包村。对具有一定规模产业的贫困村,动员有实力、有需求的帮扶单位、民营企业等“组团包村”,对基地产品统产统购统销,贫困户就地培训、就近务工,享受“月薪”。射洪县玉太乡改板沟村成立四川天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重庆骄王集团、陈大毛面业联盟,发展洋姜种植基地800亩,注册“菊裕膳”“玉太香”品牌,2017年销售配方菊粉面条、洋姜泡菜500余万元,43户贫困户就地务工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金科地产优价收购仁里镇罗家桥村万斤绿色蜜柚,贫困户最高增收2700余元。二是按户定单。对文化程度低、技能提升难、年龄较大、身体健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庭院经济,发展土猪、土鸡、土鸭和适季蔬菜、瓜果等传统种养殖,根据结对帮扶干部、爱心人士等需求进行订单生产、订单销售。三是委托生产。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享受相关兜底政策的基础上,免费赠送其禽苗、畜苗、种苗,鼓励其委托邻里代养代种,帮扶干部签约订购,所得利润由委托户和代养户按适当比例分成,既和睦邻里关系,又促进互帮互助,实现“抱团生产、互助脱贫”。

      三、围绕三个转变,助力质效提升。一是帮扶方式转变。“以购助扶”活动打通了社会爱心进乡村、农副产品进城市“最后一公里”,县、乡(镇)机关食堂带头采购,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实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实现贫困群众少跑路、多增收。过去简单给钱给物“纯救济”“纯慰问”帮扶方式,转变为奖补式、参与式、互动式帮扶。二是思想观念转变。通过“以购助扶”活动,贫困户过去伸手就要、无功受禄的“等靠要”思想,逐步被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尊严脱贫意识所取代,积极主动申请参与种养殖技术、劳动技能和市场经营等知识培训,提升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和光荣脱贫意识;非贫困群众也积极参与,淡化了贫困与非贫困概念界限,失落抱怨情绪明显消减。三是参与方式转变。该活动由帮扶干部发起,带动民营企业、社会人士广泛参与,由单一的购买产品到与“采摘节”“鲜花节”和现采、现摘、现捞等娱乐体验活动相结合,成为城市人周末、节假日短程自驾、乡村旅游、体会乡愁、体验农家的新时尚。

    制定“五项清单”实现“五个强化”

    ——沿滩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质增效

      自贡市沿滩区立足脱贫攻坚实际,探索实施“清单式”工作法,落实精干力量负责收集、制定并管理“任务、项目、问题、信访、负面”5项清单,推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年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

      一、制定任务清单,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制定政策措施清单。制定沿滩区《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2018年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21个贫困村年度实施方案》,形成“2+22+21”政策“组合拳”,统领全年脱贫攻坚工作。二是制定减贫任务清单。将全年6个贫困村、6713名贫困人口的减贫任务和15个已退出贫困村、15414名已脱贫人口的巩固提升任务逐级分解,细化到村、到户、到人,明确每月进度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三是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在全市“六个一”帮扶机制的基础上,每个贫困村增加一名社会保障员,实行“七个一”帮扶机制,在非贫困村建立“三个一”帮扶机制,实现154个行政村、7221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明确各帮扶主体任务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

      二、制定项目清单,强化工作推进。一是分层分级建清单。认真落实“项目年”决策部署,把脱贫任务分解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当中,实施脱贫任务项目化。由区委农工委牵头,抽调行业部门人员前往全区13个乡镇开展实地调查论证,摸清各乡镇、贫困村最迫切、最急需项目需求,分别从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贫困村三个层面建立项目清单,全年计划实施项目(政策)79个,总投资3.2亿元。二是自上而下建台账。区乡村三级分别分季度建立项目进度台账,严格按照计划方案,倒排项目工期,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区脱贫办每月定期收集汇总项目进展情况,力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完成。三是每月每季强督导。由县级领导牵头对结对帮扶贫困村项目进行常态化督促指导,区脱贫办联合行业部门每月对项目进行暗访抽查,每季度对项目进行全覆盖督查,形成督查通报,并将项目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评,倒逼责任落实。

      三、制定问题清单,强化整改提升。一是收集汇总各类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将146个省级交叉考核反馈问题、“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发现问题以及举一反三自查问题,分层分类、见事见人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并根据督查情况对问题清单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将整改责任逐一落实到乡镇、贫困村、帮扶责任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对于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实行责任人与责任单位“双追究”制度,部门、乡镇“同责同罚”。三是回访核查问题整改。将问题清单原汁原味以“发点球”形式返回对应单位,实行乡镇主体、部门协助的问题整改机制,每月收集部门、乡镇问题整改情况,并在每次督查暗访过程中,对上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逐一核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四、制定信访清单,强化矛盾化解。一是开展政策宣讲。邀请专家学者、抽调机关干部组建“理论骨干宣讲团”,深入贫困村,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册)、播放专题片21场次、召开院坝会154场次,把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易地扶贫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扶贫等政策措施讲清讲透,做到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二是开展法律服务。在全区21个贫困村每村建立1个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配备1名法律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5至10名,在詹井、新元、沙溪3个贫困村探索创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已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房屋拆迁、农民工工资等法律问题6个。三是开展信访办理。设置信访接待室,建立信访接待簿,落实2名业务骨干对到区上访群众进行政策咨询和信访件办理,将办理过程和结果及时向上访群众沟通反馈,今年以来已接待上访群众18人次,办理信访件2件,办结满意率达到100%。

      五、制定负面清单,强化作风建设。一是制定专项方案。制定沿滩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深化扶贫领域“3+X”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镇村两级结合实际分别细化专项治理方案,形成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治理氛围。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分阶段采取“自查+督查”方式对10个方面54项“负面清单”进行重点治理,在“廉洁沿滩”网站设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曝光专区,定期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因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及个人全部纳入“负面清单”,在目标考核中予以扣分处理,若出现违规违纪、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的,年度目标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并实行追责。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