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老百姓监督决策“成本”
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教授 杨静光
这一“重拳”总结以前反腐经验教训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成果,突出特点是形成了完整闭环的制度体系,既有利于锁住“老虎”,也有益于关住“苍蝇”。杨静光特别强调,这是我省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作风建设、构建预防腐败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立足实际、追求实效。
杨静光认为,“要真正通过这些制度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具体操作中还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制度有效运转,首先要确保制度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和其他人,能够低成本地获取相关信息,有效地参与制度的监督”。低成本意味着老百姓参与监督和决策时,门槛要低,防止“弹簧门”、“旋转门”的存在。以十大新规对政务公开提出的要求为例,明确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便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只有参与的途径真正畅通,老百姓不需要耗费高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降低门槛,才能实现‘广泛参与’获取的制度整合效益。”
与此同时,杨静光提示“注意降低制度运行的交易成本”。根据新规,重大行政决策涉及听取意见制度、听证制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集体决定制度、实施情况后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等,杨静光说;“当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廉洁性评估和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成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后,就必须慎重处理程序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严格掌控制度运行的成本。”
“再者,行使权力容易失控的重大领域全部‘进场’,涉及相关“交易”的操作都在同一个平台完成,意味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多了公平的‘第三方’。虽然参与方多了,但交易流程如果太繁琐就可能降低效率,抬高成本。”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新规中提出,建立专家团队,需要通过公开摇号方式确定矿产资源储量评估师和评审专家。杨静光称赞这种方式,认为电子化操作流程是强化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功能、提高腐败操作成本、降低腐败发生概率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