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 2023年02月27日 14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人才是人力资本积累最为丰富的载体,具有资本含量高、经济创造力强等特征,是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要素。我省要实现“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就必须大力集聚人才资源并优化其区域配置布局,以支撑并引领我省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光荣任务,承载着四川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冀盼。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川叠加,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抢抓机遇、抢抓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无论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还是推动区域或事业的发展,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更依赖人才作用有效发挥,这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但人才集聚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人才集聚是指人才资源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过程和结果。这种集聚活动是可逆和动态的,须满足一定前提条件才会形成。当人才资源集聚到一定规模后,集聚效应才会发生,才会产生正外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活动向前发展。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这种集聚的可逆性,要达到一定规模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就必须始终保持甚至加强集聚的动能。

    人才集聚是快速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重要途径。人才作为特殊要素,其聚集是一个区域最高级、最核心的要素集聚,其集聚程度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我省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支撑不足,更要把人才集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人才集聚能够为区域带来“群体效应”,为人才间信息、知识共享、流动以及区域内和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提供条件,也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奠定基础,还为人才创造互相学习的环境,使人力资本积累加速,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资源。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资源的聚集,其他资源的使用及使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人才驱动的强劲动能。

    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深化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这为我省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清晰了路径。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化、精细化。

    当前,四川还处于工业化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城镇化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期、信息化动能释放期、城乡发展深度融合期、区域发展协同优化期。四川现代化建设之路是一个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共进过程。人才工作必须从战略上、整体上进行系统谋划推动,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一体布局,更好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要综合考量我省五大片区、21个市(州)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布局等因素,突出“一体多元”理念,在尊重各区域差异基础上,将我省人才发展空间布局作为整体进行统筹审视,制定整体性系统化人才发展行动方案,防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资源浪费且绩效低下;同时兼顾各区域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防止人才布局生硬切割、硬性配置。要以成都为头雁,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主要承载区,以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为三翼,构建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承载区,乐山等其他市(州)为支撑,筑牢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支点,由此推动形成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激发人才集聚效应的关键任务

    不平衡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资源总是存在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的天然冲动和偏好,人才资源更不例外。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天生不足且还存在流失的现象,人才集聚度明显低于发达地区,而人才流失度明显高于发达地区。这已经成为阻碍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极大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区域人才集聚水平偏低导致区域发展水平走低,而区域发展水平走低,将进一步导致区域人才集聚水平降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堕入“人才集聚陷阱”。区域间的不平衡也会因此逐步拉大,导致在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不平衡格局始终无法打破,最终滞碍社会整体发展提升。

    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结构范式。把人才集聚放在区域空间和产业体系叠加的视野中予以统筹并加以规划安排,使人才集聚的数量规模、专业类型、能力水平与区域及产业相匹配相契合,人才能够在当地找到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能够做到人适其岗、才配其位。同时,各区域人才集聚形成协同效应,发挥结构化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形成良性路径依赖,必将有力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雁阵格局并不会自然演进形成,需要党委推动叠加市场拉动,在“推力—拉力”形成的合力作用下,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才能有序构建、有效发挥作用。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科学把握和切实遵循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和人才集聚的要求特点,在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科教融合、资源共享、试点突破、政策衔接等方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形成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营造良好生态。同时,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育用中的关键性作用。陈井安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 2023年02月27日 14时3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人才是人力资本积累最为丰富的载体,具有资本含量高、经济创造力强等特征,是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要素。我省要实现“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就必须大力集聚人才资源并优化其区域配置布局,以支撑并引领我省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光荣任务,承载着四川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冀盼。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同时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川叠加,现代化建设前途光明、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抢抓机遇、抢抓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无论是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还是推动区域或事业的发展,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追求高质量发展更依赖人才作用有效发挥,这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但人才集聚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人才集聚是指人才资源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理空间上集中的过程和结果。这种集聚活动是可逆和动态的,须满足一定前提条件才会形成。当人才资源集聚到一定规模后,集聚效应才会发生,才会产生正外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活动向前发展。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由于这种集聚的可逆性,要达到一定规模从而产生集聚效应,就必须始终保持甚至加强集聚的动能。

    人才集聚是快速提高区域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重要途径。人才作为特殊要素,其聚集是一个区域最高级、最核心的要素集聚,其集聚程度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我省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支撑不足,更要把人才集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的核心工作。人才集聚能够为区域带来“群体效应”,为人才间信息、知识共享、流动以及区域内和区域间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提供条件,也为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奠定基础,还为人才创造互相学习的环境,使人力资本积累加速,成长为推动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资源。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资源的聚集,其他资源的使用及使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造成资源浪费,现代化建设就会失去人才驱动的强劲动能。

    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深化区域人才协同发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集聚高地”。这为我省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清晰了路径。我们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化、精细化。

    当前,四川还处于工业化由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推进期、城镇化加快推进期、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期、信息化动能释放期、城乡发展深度融合期、区域发展协同优化期。四川现代化建设之路是一个多重任务叠加、多重目标协同、多重路径并行的共进过程。人才工作必须从战略上、整体上进行系统谋划推动,将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一体布局,更好适应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要综合考量我省五大片区、21个市(州)经济发展水平、人才队伍规模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布局等因素,突出“一体多元”理念,在尊重各区域差异基础上,将我省人才发展空间布局作为整体进行统筹审视,制定整体性系统化人才发展行动方案,防止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资源浪费且绩效低下;同时兼顾各区域差异性和个性化需求,防止人才布局生硬切割、硬性配置。要以成都为头雁,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主要承载区,以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为三翼,构建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承载区,乐山等其他市(州)为支撑,筑牢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支点,由此推动形成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激发人才集聚效应的关键任务

    不平衡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资源总是存在向经济发达地区集聚的天然冲动和偏好,人才资源更不例外。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天生不足且还存在流失的现象,人才集聚度明显低于发达地区,而人才流失度明显高于发达地区。这已经成为阻碍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并极大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区域人才集聚水平偏低导致区域发展水平走低,而区域发展水平走低,将进一步导致区域人才集聚水平降低,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堕入“人才集聚陷阱”。区域间的不平衡也会因此逐步拉大,导致在发展不充分的基础上不平衡格局始终无法打破,最终滞碍社会整体发展提升。

    人才发展雁阵格局为破解上述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结构范式。把人才集聚放在区域空间和产业体系叠加的视野中予以统筹并加以规划安排,使人才集聚的数量规模、专业类型、能力水平与区域及产业相匹配相契合,人才能够在当地找到发挥作用的事业平台,能够做到人适其岗、才配其位。同时,各区域人才集聚形成协同效应,发挥结构化优势,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形成良性路径依赖,必将有力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

    雁阵格局并不会自然演进形成,需要党委推动叠加市场拉动,在“推力—拉力”形成的合力作用下,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才能有序构建、有效发挥作用。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科学把握和切实遵循人才事业发展规律和人才集聚的要求特点,在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科教融合、资源共享、试点突破、政策衔接等方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推动形成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营造良好生态。同时,要注重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引育用中的关键性作用。陈井安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