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月2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推进新时代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新闻发布会。“雁阵格局”是什么局?如何书写新时代四川人才工作篇章?答案都在这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据介绍,目前,四川全省人才总量已经突破1000万大关,居西部第一,两院院士和国家人才计划入选人数大幅度增长。加快构建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是我省积极融入国家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建设布局的战略抓手,也是我省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大举措。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主力军集聚水平显著提升,高能级人才发展平台数量大幅增长,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全国人才竞争中的比较优势稳步增强,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雁阵格局”是什么局?
确定“1+3+N”功能布局
据悉,雁阵格局已确定“1+3+N”为主要的功能布局,同时在“1+3”条件较好区域重点建设若干核心区,引领带动雁阵格局整体成势。
“1+3+N”布局
“1”即成都作为“头雁引领”,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加快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主要承载区;
“3”即“三翼驱动”,绵阳、宜宾—泸州组团、南充—达州组团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要紧随成都之后,加快建设国防科工人才高地和区域创新人才集聚地,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承载区;
“N”即“多点支撑”,要求其他市(州)加快建设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共同形成全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多个支点。
“1+3”区域的核心区
“1+3”地区是全省人才发展雁阵格局建设的重点,而核心区的定位是“重点中的重点”,把核心区建好,引领带动其他区域比翼齐飞。
>>“头雁”成都的核心区布局是“一核四区一廊”:
“一核”即成都科学城,“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高新区、东部新区、天府新区,“一廊”即成都天府大道科创走廊。
>>“三翼”
绵阳确定“四区一廊”核心区布局:“四区”包括绵阳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绵阳经开区、游仙高新区,“一廊”是指环校院企创新走廊。
宜宾—泸州重点形成“一带两城四支点”的核心区布局:“一带”即宜泸沿江科创带,“两城”是指宜宾大学城科创城、西部工匠城核心区,“四支点”包括宜宾高新区、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泸州高新区、泸州白酒产业园区。
南充—达州重点形成“一带四区”的核心区布局:“一带”是指沿嘉陵江—渠江科创带,“四区”包括南充临江新区、南充经开区、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
提供职称、岗位、薪酬三方面政策支持
近年来,四川始终关注职称评审、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等事关人才成长的重点、难点问题。下一步,四川将围绕“授权赋能”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一是拓宽“1+3”核心区人才职业发展通道,适时增设职称专业,分类制定人才评价标准。二是发挥“1+3”核心区域用人单位主体作用,科学有序下放职称评审权。三是持续推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发展,为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培育“双技”型复合人才。
此外,在优化岗位设置管理方面,将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岗位动态调整机制,支持省属相关科研事业单位开展自主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试点工作,着力引进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
同时,还将建立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发挥好薪酬待遇对人才聚集高地建设的激励保障作用。一是出台《进一步创新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政策的意见》,创新完善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政策。二是出台《四川省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工作。三是落实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工资分配激励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助力人才聚集高地建设。
作为教育大省,四川高等教育资源密集。为进一步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四川还将聚焦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等三个方面,加大人才供给力度,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四川将继续推进4家天府实验室高质量运行
一直以来,四川着力通过高能级平台的建设来集聚高层次的人才。今后,四川将继续围绕高能级平台建设,通过平台集聚人才。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将主要推动西部科学城的建设。在战略科技平台方面,重点推进实验室体系的建设。今后将准备推进10家左右实验室优化重组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时继续推进4家天府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启动第二批天府实验室组建工作,并启动2至3家川渝地区共建实验室建设。在产业创新平台方面,将继续加快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尽快启动建设高端航空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争创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
在功能服务平台方面,将继续加快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一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才引智基地等服务平台的建设。
此外,四川还将坚持“1234”总体思路,以锻造适应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需要的人才队伍为主攻方向,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机衔接。即:“1”是指以实施“经纬人才”计划为引领,到2027年遴选培养不少于100名“经纬人才”;“2”是指促进产业和人才“两大政策”更好发挥整体效应;“3”是指建设园区、企业、产业创新平台“三个阵地”;“4”是指重点实施“强链补链人才支撑行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能力提升行动”“卓越工程师薪火行动”和“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创业帮扶行动”四项行动。
迈步新征程,四川将乘势而上,朝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高地这一目标奋力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提供强大人才支撑、书写新的人才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