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 幸福就会来敲门

  • 2013年07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7月26日,芦山县龙门乡晨阳板房学校内,志愿者和当地留守儿童一起赛跑做游戏。

     

      7月26日,上里古镇,红军饭店老板娘喻洪英在为游客准备午餐。

     

      “一名微晶”厂房内,工人在检查产出的微晶石玻璃。

      灾难已过去整整100天。

      百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正常的秩序。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孤寡老人杨年贵的两间木屋成了危房,芦山县龙门乡晶晶超市老板胡国香租来库存货物的四层小楼垮塌成了三层……百天后,杨年贵老人已作为第一批受惠群众搬入了永久性住房,胡国香为全面恢复营业做好了准备……

      见面寒暄时,这里的人们常问:有啥新打算?面对记者回访,这里的人们会建议:过段时间再来看,日子肯定很红火。

      见证震后100天,憧憬灾区新未来,正如本报记者周伟从采访一线发回的感言那样:心中有梦,幸福就会来敲门。

      回放

      震后第三天,新华乡的村民王忠,将自己停业两天的烤鸭店重新开张,他和妻子齐上阵,在一个负责收钱、一个负责给客人片鸭肉的过程中,又找到了地震发生前的生活感觉:“最怕的时候都过来了,今天恢复营业,对生活的信心又回来了!”--摘自4月24日四川日报《挺立的天全》

      重访天全县新华乡--

      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建家园

      7月25日13:30,天全县新华乡新华村村民薛群家,搅拌机轰鸣,亲朋和邻居帮着打地基。地震中,她家的4间砖木结构老房屋倒塌。“月初就开始备料,上一周就动工了。”薛群告诉记者,自己家在半山坡的平坝上,专家鉴定过可以原址重建。亲戚和邻居们都来帮忙,工钱这项开支就减少了大半。

      新华乡全乡2230户中,重建户占了一半。“过渡安置政策已经全部落实,现在全乡都行动起来,不等不靠,能重建的重建,该加固的加固。”新华乡副乡长高琼燕介绍。

      亲帮亲、邻帮邻。寇耀华是薛群的邻居,他赤膊用推车推搅拌好的混凝土,“天灾无情人有情嘛,相互搭把手,新家就能建起来了。”“重建规划还没出来我们就发动村民开始备料,不等不靠,自己动手重建家园。”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杨芳全说,全村重建户有90户,可以在原址重建的14户散户已经全部开始重建。

      新华乡的特色产业也在逐渐恢复。地震前,生姜种植面积有3500亩,母猪存栏量2500头,林下养鸡达到了10万只。高琼燕介绍,恢复规划把生姜种植、种猪养殖和林下养鸡作为三大特色产业。

      从新华村往芦山方向走3公里左右就是落改村。三组村民杨延静在邻居帮助下,在自家房屋后面修了一个猪圈。“今年就靠养猪了,下个月我准备再进几头母猪,年底就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她还准备将生姜种植面积从1亩扩展到3亩,加入乡里的生姜合作社。“等明年这个时候记者同志再来看看,日子肯定很红火。”

      回放

      “季节不等人,不能因为地震误了一年的收成。”4月26日下午5点,在雅安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经过3天赶工,王云康家6亩地的玉米已全部栽完……--摘自四川日报4月27日《雅安农业生产基本恢复》

      重访上里古镇--

      灾后“蝶变”要端旅游“金饭碗”

      “这也许是我栽种的最后一季玉米了。”7月26日中午,掰下最后一个玉米,王云康震后种下的6亩玉米已全部归仓。“端了几十年的农业‘土饭碗’,如今也想搞个农家乐和花卉基地,端上旅游‘金饭碗’。”根据上里镇共和村灾后重建规划,王云康所属的6亩玉米地将被规划为花卉基地。“全镇9个村都将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禀赋,在灾后重建和安置点选择、规划定位上,注入更多乡村旅游元素,将上里镇打造成为没有围墙和栏杆的全域大景区。”副镇长王紫燕说。

      发展旅游,让上里镇居民对未来充满憧憬。白马村三组村民刘君最近就接待了许多来取经的乡邻。作为该镇第一批做旅游的居民,刘君在白马泉景区附近开饭馆已有20年了,饭馆从最初30平方米的瓦房变成了可以承接大型筵席的星级农家乐,年营业额从5000元做到了120万元。

      “我是上里古镇旅游的见证者和受益者,生意越来越好。”刘君用自身经验向乡亲们证明:旅游大有前途。“上里的名气响亮,基础条件恢复了,发展旅游确实是条‘金路子’。”

      据上里镇政府不完全统计,该镇4000余户家庭中,有80%以上从事或有意向从事旅游产业。

      “三年后,雅安市首个国家级5A景区将有望在这里诞生。”雨城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陈嘉勇透露,该镇旅游灾后重建都将按照5A标准打造。

      6月5日,上里镇挂牌成为国家4A景区。目前该镇已启动创5A计划,将与碧峰峡集体连片创5A景区,通过三年时间将上里镇打造成雅安旅游的一张名片。

      回放

      作为雅安市的中心城区,雨城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受灾群众安置、物资管理、灾后重建工作。

      --摘自4月28日四川日报《雨城区:重建新家园告慰遇难者》

      重访雅安市雨城区--

      “五个一”重建计划如期完成五分之一

      白色墙壁,黑色屋瓦,这是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孤寡老人杨年贵的新居。7月26日上午,70岁的杨年贵正在屋门口纳凉。“卧室、卫生间和厨房都有,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搬新家了!”

      地震后,他居住的两间老式木屋成为危房。7月1日,他作为第一批受灾群众搬入永久性住房。六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承毅告诉记者,该村的集中安置点也已选定,就在六家大桥附近的平坝,140户集中安置村民有望在明年春节住进新房。

      雨城区确定了“领跑全市灾后重建”的工作目标,制定了“五个一”重建计划,即今年7月1日让部分特困户住进新房;10月1日让特困户住进新房;2014年1月1日让分散居住居民住进新房;2014年农历正月初一,让第一批启动重建项目的居民住进新房;地震一周年,让90%以上重建户搬进新房(一年半时间内,让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家)。

      在中里镇龙泉村,记者遇到了雨城区副区长廖勇,他正在这里布置工作。“保障‘五个一’重建计划的分段落地是我们现在的重点,8月底前龙泉村的安置点将开工建设。”

      “对特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分散居住重建户实行技术指导,对集中安置点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廖勇介绍,针对分散建房户,向乡镇提供了10套建房图集供建房户选择,从6月开始提供技术指导,对受灾群众进行农房维修加固、建设质量控制、农房户型、风貌塑造等建房知识的专题培训,同时派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目前,雨城区首批推进的9个集中安置点已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和地形图测绘工作,初步建设方案已经形成。

      回放

      震后,“一名微晶”只用两个小时就恢复了生产,同时园区内道路与变电站的建设等,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常态。

      --摘自四川日报5月24日报道《发展不能等震后两小时复产》

      重访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打造灾后重建和转型升级的模板

      7月25日14:00,荥经县原烈太产业新城内,十余台挖掘机正在加紧作业。“不出3年,这里将崛起一个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总产值超5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荥经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石文虎表示,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将依托原烈太产业新城,吸纳更多高新、环保企业,冲刺省级工业园区。

      按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在邛崃市、荥经县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特种合金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之所以选在原烈太产业新城基础上兴建,是因为这里即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微晶玻璃产业集群。

      “公司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发明了利用花岗石废料生产微晶玻璃的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电子、军工等领域。”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董事长秦刚透露。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微晶玻璃已有近6亿元的销售订单。“国内微晶石产业还刚起步,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高新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秦刚表示,要借助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契机,在未来5-8年,建成产能达5000万平方米、产值超200亿以上的微晶玻璃“巨无霸”。

      “规划中的集聚区目前只有一名微晶科技一家企业,虽然申请入驻企业很多,但我们宁缺毋滥,拒绝了一批企业。”石文虎说,这里将打造成雅安灾后重建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模板。

      回放

      在解放军帮助下,胡国香从小超市中扒拉出小山一样的货品,虽然损失上百万元,但她用油布为一街的乡邻搭了一个很大的帐篷,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这里有吃的有用的,大家缺啥拿啥。”

      --摘自四川日报4月26日报道《爱心接力棒在这里传递》

      重访晶晶超市老板胡国香--

      把爱心和希望传递下去

      胡国香晒得更黑了,咧嘴一笑,牙齿亮白而整洁。7月25日正午,记者再次来到龙门乡红星村,赶场的人已经散去,胡国香点点钱,卖了4000多元。

      在方圆几里内,胡国香颇具名气。210省道龙门乡沿线分布着六七十个小卖部,日用百货基本从胡国香这里进货。三年前,她的丈夫因尿毒症去世,这个干练的女人边带女儿边把超市经营得风生水起。

      超市名叫晶晶超市,招牌上多了“爱心”两个字。记者问地震中到底被“拿”走了多少货,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好计算,最后没剩多少了。”

      她指了指对面。“地震前,那里有个四层小楼,二层以上被我租来作为库房。”那幢小楼垮塌成了三层,部队官兵冒险从开裂的楼房中把货物抢出来,她就对街坊邻居说了那句“随便拿”的话。里面有米、面、油、水,也有妇女卫生用品。

      胡国香的两层楼房,垮塌得只剩下底层一间。现在地基已被清理出来,“准备搭出一间库房来,经营得继续下去”。因为没有库房,她现在进货都是别人帮着捎带一点进来。

      胡国香还有欠账,尤其是欠了信用社十多万元,前两天被信用社请过去座谈。胡国香在会上问:“以后修房子,还敢贷款给我不?”“只要你开口,我们就支持。”对方的爽快,令她眼睛湿润。

      昨天,她打电话给成都市场上的合作批发商。“少部分需要见钱发货,大多数电话刚挂,货物就发过来。”胡国香说,她已经为全面恢复营业做好了准备。地震后她难得清闲下来,考取了驾照,已经能自如地开着面包车送货了。

      红星村是原址重建,还是集中居住,政策尚未出台。“无论是哪种方式,我都希望能有一个可以经营的场所。”胡国香说,“只要给我一个超市,就能把爱心和希望传递下去。”

      记者感言

      震后100天,重返灾区进行采访的本报记者从一线发回感言:

      ★地震100天了,芦山地震灾区人民用乐观和坚强在一直坚持,我感觉灾区群众心中那份希望,才是任夜的浓黑也盖不住的光。--李梦媛

      ★战胜天灾考验,砥砺重建家园。愿城镇精致、乡村秀丽、百姓富庶、青山绿水,大美芦山。--张守帅

      ★100天的时间,这里的人民不仅用双手擦干了眼泪,更用双手为新家园打起牢固的地基。比地震更让人震撼的,是这里重建家园的信心,众志成城,穿越灾难,这里依然美丽,这里会更美丽。--张立东

      ★垮塌的楼房正在兴建,淹过的道路恢复如常,成片的玉米迎来丰收,见面寒暄时,这里的人们常说:有啥新打算?其实,内心中,每个人的梦想都早已升腾。雅安加油!只要心中有梦,幸福就会来敲门。--周伟

      ★当我用相机拍下芦山体育馆安置点孩童游泳后回家的影像时,我知道生活已渐渐恢复;当我用镜头记录下工厂纺织女工正在生产的场景时,我知道生产已渐渐恢复。百日已过,百废待兴,祝福雅安。--田为

      ★一次次前往灾区,镜头一直记录着这里的变化,从未停止!灾难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一起,因为有千百万同胞支持着我们!--李向雨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我将用相机记录下芦山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全过程,记录下新家园的美好生活。--肖雨杨

      ★两个月完成抢险救援、过渡安置的极重任务,这是芦山地震灾区人民创造的奇迹。地震之后百日,重建新家园的战鼓已经敲响,新的蓝图已经绘就,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即将起航。--王飞

      (回访记者:张立东 周伟 王飞 张守帅)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心中有梦 幸福就会来敲门

  • 2013年07月29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7月26日,芦山县龙门乡晨阳板房学校内,志愿者和当地留守儿童一起赛跑做游戏。

     

      7月26日,上里古镇,红军饭店老板娘喻洪英在为游客准备午餐。

     

      “一名微晶”厂房内,工人在检查产出的微晶石玻璃。

      灾难已过去整整100天。

      百天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打破了正常的秩序。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孤寡老人杨年贵的两间木屋成了危房,芦山县龙门乡晶晶超市老板胡国香租来库存货物的四层小楼垮塌成了三层……百天后,杨年贵老人已作为第一批受惠群众搬入了永久性住房,胡国香为全面恢复营业做好了准备……

      见面寒暄时,这里的人们常问:有啥新打算?面对记者回访,这里的人们会建议:过段时间再来看,日子肯定很红火。

      见证震后100天,憧憬灾区新未来,正如本报记者周伟从采访一线发回的感言那样:心中有梦,幸福就会来敲门。

      回放

      震后第三天,新华乡的村民王忠,将自己停业两天的烤鸭店重新开张,他和妻子齐上阵,在一个负责收钱、一个负责给客人片鸭肉的过程中,又找到了地震发生前的生活感觉:“最怕的时候都过来了,今天恢复营业,对生活的信心又回来了!”--摘自4月24日四川日报《挺立的天全》

      重访天全县新华乡--

      不等不靠自己动手建家园

      7月25日13:30,天全县新华乡新华村村民薛群家,搅拌机轰鸣,亲朋和邻居帮着打地基。地震中,她家的4间砖木结构老房屋倒塌。“月初就开始备料,上一周就动工了。”薛群告诉记者,自己家在半山坡的平坝上,专家鉴定过可以原址重建。亲戚和邻居们都来帮忙,工钱这项开支就减少了大半。

      新华乡全乡2230户中,重建户占了一半。“过渡安置政策已经全部落实,现在全乡都行动起来,不等不靠,能重建的重建,该加固的加固。”新华乡副乡长高琼燕介绍。

      亲帮亲、邻帮邻。寇耀华是薛群的邻居,他赤膊用推车推搅拌好的混凝土,“天灾无情人有情嘛,相互搭把手,新家就能建起来了。”“重建规划还没出来我们就发动村民开始备料,不等不靠,自己动手重建家园。”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杨芳全说,全村重建户有90户,可以在原址重建的14户散户已经全部开始重建。

      新华乡的特色产业也在逐渐恢复。地震前,生姜种植面积有3500亩,母猪存栏量2500头,林下养鸡达到了10万只。高琼燕介绍,恢复规划把生姜种植、种猪养殖和林下养鸡作为三大特色产业。

      从新华村往芦山方向走3公里左右就是落改村。三组村民杨延静在邻居帮助下,在自家房屋后面修了一个猪圈。“今年就靠养猪了,下个月我准备再进几头母猪,年底就能有万把块钱的收入。”她还准备将生姜种植面积从1亩扩展到3亩,加入乡里的生姜合作社。“等明年这个时候记者同志再来看看,日子肯定很红火。”

      回放

      “季节不等人,不能因为地震误了一年的收成。”4月26日下午5点,在雅安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经过3天赶工,王云康家6亩地的玉米已全部栽完……--摘自四川日报4月27日《雅安农业生产基本恢复》

      重访上里古镇--

      灾后“蝶变”要端旅游“金饭碗”

      “这也许是我栽种的最后一季玉米了。”7月26日中午,掰下最后一个玉米,王云康震后种下的6亩玉米已全部归仓。“端了几十年的农业‘土饭碗’,如今也想搞个农家乐和花卉基地,端上旅游‘金饭碗’。”根据上里镇共和村灾后重建规划,王云康所属的6亩玉米地将被规划为花卉基地。“全镇9个村都将根据自身自然资源禀赋,在灾后重建和安置点选择、规划定位上,注入更多乡村旅游元素,将上里镇打造成为没有围墙和栏杆的全域大景区。”副镇长王紫燕说。

      发展旅游,让上里镇居民对未来充满憧憬。白马村三组村民刘君最近就接待了许多来取经的乡邻。作为该镇第一批做旅游的居民,刘君在白马泉景区附近开饭馆已有20年了,饭馆从最初30平方米的瓦房变成了可以承接大型筵席的星级农家乐,年营业额从5000元做到了120万元。

      “我是上里古镇旅游的见证者和受益者,生意越来越好。”刘君用自身经验向乡亲们证明:旅游大有前途。“上里的名气响亮,基础条件恢复了,发展旅游确实是条‘金路子’。”

      据上里镇政府不完全统计,该镇4000余户家庭中,有80%以上从事或有意向从事旅游产业。

      “三年后,雅安市首个国家级5A景区将有望在这里诞生。”雨城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陈嘉勇透露,该镇旅游灾后重建都将按照5A标准打造。

      6月5日,上里镇挂牌成为国家4A景区。目前该镇已启动创5A计划,将与碧峰峡集体连片创5A景区,通过三年时间将上里镇打造成雅安旅游的一张名片。

      回放

      作为雅安市的中心城区,雨城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受灾群众安置、物资管理、灾后重建工作。

      --摘自4月28日四川日报《雨城区:重建新家园告慰遇难者》

      重访雅安市雨城区--

      “五个一”重建计划如期完成五分之一

      白色墙壁,黑色屋瓦,这是雨城区上里镇六家村孤寡老人杨年贵的新居。7月26日上午,70岁的杨年贵正在屋门口纳凉。“卧室、卫生间和厨房都有,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搬新家了!”

      地震后,他居住的两间老式木屋成为危房。7月1日,他作为第一批受灾群众搬入永久性住房。六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承毅告诉记者,该村的集中安置点也已选定,就在六家大桥附近的平坝,140户集中安置村民有望在明年春节住进新房。

      雨城区确定了“领跑全市灾后重建”的工作目标,制定了“五个一”重建计划,即今年7月1日让部分特困户住进新房;10月1日让特困户住进新房;2014年1月1日让分散居住居民住进新房;2014年农历正月初一,让第一批启动重建项目的居民住进新房;地震一周年,让90%以上重建户搬进新房(一年半时间内,让受灾群众全部搬进新家)。

      在中里镇龙泉村,记者遇到了雨城区副区长廖勇,他正在这里布置工作。“保障‘五个一’重建计划的分段落地是我们现在的重点,8月底前龙泉村的安置点将开工建设。”

      “对特困户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对分散居住重建户实行技术指导,对集中安置点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廖勇介绍,针对分散建房户,向乡镇提供了10套建房图集供建房户选择,从6月开始提供技术指导,对受灾群众进行农房维修加固、建设质量控制、农房户型、风貌塑造等建房知识的专题培训,同时派驻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目前,雨城区首批推进的9个集中安置点已完成地质灾害评估和地形图测绘工作,初步建设方案已经形成。

      回放

      震后,“一名微晶”只用两个小时就恢复了生产,同时园区内道路与变电站的建设等,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常态。

      --摘自四川日报5月24日报道《发展不能等震后两小时复产》

      重访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打造灾后重建和转型升级的模板

      7月25日14:00,荥经县原烈太产业新城内,十余台挖掘机正在加紧作业。“不出3年,这里将崛起一个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总产值超50亿元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荥经县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副主任石文虎表示,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将依托原烈太产业新城,吸纳更多高新、环保企业,冲刺省级工业园区。

      按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要在邛崃市、荥经县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特种合金和农林产品深加工等。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之所以选在原烈太产业新城基础上兴建,是因为这里即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微晶玻璃产业集群。

      “公司通过多年技术攻关,发明了利用花岗石废料生产微晶玻璃的新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日用、电子、军工等领域。”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董事长秦刚透露。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微晶玻璃已有近6亿元的销售订单。“国内微晶石产业还刚起步,属于国家支持发展的高新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秦刚表示,要借助荥经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契机,在未来5-8年,建成产能达5000万平方米、产值超200亿以上的微晶玻璃“巨无霸”。

      “规划中的集聚区目前只有一名微晶科技一家企业,虽然申请入驻企业很多,但我们宁缺毋滥,拒绝了一批企业。”石文虎说,这里将打造成雅安灾后重建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模板。

      回放

      在解放军帮助下,胡国香从小超市中扒拉出小山一样的货品,虽然损失上百万元,但她用油布为一街的乡邻搭了一个很大的帐篷,说:“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这里有吃的有用的,大家缺啥拿啥。”

      --摘自四川日报4月26日报道《爱心接力棒在这里传递》

      重访晶晶超市老板胡国香--

      把爱心和希望传递下去

      胡国香晒得更黑了,咧嘴一笑,牙齿亮白而整洁。7月25日正午,记者再次来到龙门乡红星村,赶场的人已经散去,胡国香点点钱,卖了4000多元。

      在方圆几里内,胡国香颇具名气。210省道龙门乡沿线分布着六七十个小卖部,日用百货基本从胡国香这里进货。三年前,她的丈夫因尿毒症去世,这个干练的女人边带女儿边把超市经营得风生水起。

      超市名叫晶晶超市,招牌上多了“爱心”两个字。记者问地震中到底被“拿”走了多少货,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好计算,最后没剩多少了。”

      她指了指对面。“地震前,那里有个四层小楼,二层以上被我租来作为库房。”那幢小楼垮塌成了三层,部队官兵冒险从开裂的楼房中把货物抢出来,她就对街坊邻居说了那句“随便拿”的话。里面有米、面、油、水,也有妇女卫生用品。

      胡国香的两层楼房,垮塌得只剩下底层一间。现在地基已被清理出来,“准备搭出一间库房来,经营得继续下去”。因为没有库房,她现在进货都是别人帮着捎带一点进来。

      胡国香还有欠账,尤其是欠了信用社十多万元,前两天被信用社请过去座谈。胡国香在会上问:“以后修房子,还敢贷款给我不?”“只要你开口,我们就支持。”对方的爽快,令她眼睛湿润。

      昨天,她打电话给成都市场上的合作批发商。“少部分需要见钱发货,大多数电话刚挂,货物就发过来。”胡国香说,她已经为全面恢复营业做好了准备。地震后她难得清闲下来,考取了驾照,已经能自如地开着面包车送货了。

      红星村是原址重建,还是集中居住,政策尚未出台。“无论是哪种方式,我都希望能有一个可以经营的场所。”胡国香说,“只要给我一个超市,就能把爱心和希望传递下去。”

      记者感言

      震后100天,重返灾区进行采访的本报记者从一线发回感言:

      ★地震100天了,芦山地震灾区人民用乐观和坚强在一直坚持,我感觉灾区群众心中那份希望,才是任夜的浓黑也盖不住的光。--李梦媛

      ★战胜天灾考验,砥砺重建家园。愿城镇精致、乡村秀丽、百姓富庶、青山绿水,大美芦山。--张守帅

      ★100天的时间,这里的人民不仅用双手擦干了眼泪,更用双手为新家园打起牢固的地基。比地震更让人震撼的,是这里重建家园的信心,众志成城,穿越灾难,这里依然美丽,这里会更美丽。--张立东

      ★垮塌的楼房正在兴建,淹过的道路恢复如常,成片的玉米迎来丰收,见面寒暄时,这里的人们常说:有啥新打算?其实,内心中,每个人的梦想都早已升腾。雅安加油!只要心中有梦,幸福就会来敲门。--周伟

      ★当我用相机拍下芦山体育馆安置点孩童游泳后回家的影像时,我知道生活已渐渐恢复;当我用镜头记录下工厂纺织女工正在生产的场景时,我知道生产已渐渐恢复。百日已过,百废待兴,祝福雅安。--田为

      ★一次次前往灾区,镜头一直记录着这里的变化,从未停止!灾难并不可怕,因为我们的心永远都在一起,因为有千百万同胞支持着我们!--李向雨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我将用相机记录下芦山地震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全过程,记录下新家园的美好生活。--肖雨杨

      ★两个月完成抢险救援、过渡安置的极重任务,这是芦山地震灾区人民创造的奇迹。地震之后百日,重建新家园的战鼓已经敲响,新的蓝图已经绘就,灾区群众的幸福生活即将起航。--王飞

      (回访记者:张立东 周伟 王飞 张守帅)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