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常态的四川力量
一、充分认识五大效应
延迟效应。就是消减负面影响的效应。四川地处我国西部腹地,亦称“西部终端”,是大陆地势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中东部盆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盆周高大山脉环峙,四周无缺,在我国版图上形成了天然的相对封闭区域,具有准独立性。东距沿海1600多公里,南连云贵和重庆,西、北向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延伸,进出川通道以公路、铁路陆路交通为主,不沿海、不沿边,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传导进出四川缓慢,而且产生的负面影响逐次减弱。比如世界金融危机对四川的“蝴蝶效应”和“多米诺现象”延迟效应明显,为四川的积极应对抢占了先机,赢得了时间。
内生效应。就是自力更生效应。四川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自古素有“天府之国”美誉,蜀相诸葛亮曾赞其“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境内农业条件较好,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5亿亩,生猪、牛、羊出栏9300万头,水产品产量132万吨;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一定储量的矿产94种,占全国总数60%,天然气、水能、铝土、煤炭、磷、盐卤等资源富集,开发潜力巨大;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工业增加值达1.24万亿元;第三产业发展快,市场辐射力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12.4:50.9:36.7,布局更加合理,优势更加明显。依靠自力更生、自我突破,在特殊时期经济完全可以内循环,实现自给自足、良性发展、保持平稳。
外流效应。就是自身对外开放的效应。四川盆地作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开发最早,因长江形成三峡出口,是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外流型盆地的典型特点是表面封闭,实际很开放。成都是中国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城市,三星堆、金沙遗址就是佐证。3700年前蜀布、邛杖等就通过南方丝绸之路销往印度、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埃及等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始终保持对外开放格局,坚持“走出去”,逐步发展形成内陆开放高地。相继成功举办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旅博会、酒博会、海科会、钒钛产业博览会及“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重大对外开放活动,以开放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对外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2014年新增境外投资企业突破100家,全省累计超过500家,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超70亿美元。
弹簧效应。就是动力与压力成正比的效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四川是千河之省,流域面积超50平方公里河流2816条,总长度11.17万公里。四川人性情如水,外柔内刚、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四川人更加敢于战斗,更加善于把压力变动力,犹如弹簧一样,外部压力越大,其反弹潜力空间也越大、反弹力量也越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四川有8.66万同胞遇难失踪,130多个县(区、市)2961万人受灾。四川人民没有退缩、没有被吓倒,而是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战胜灾难、化危为机、崛起危难。全省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奋起救灾,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灾区防疫全覆盖,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震后100天完成1200多万受灾群众过渡安置;震后两年间,修复加固震损住房355万户、重建农房150万户、城市居民住房26万户,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目标。2008年至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3.5%,创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历史新高。四川在困难和逆境中坚强地挺立起来,顽强地走了过来,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奇迹和辉煌。
逆势效应。就是迎难而上的效应。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乏力,我国出现“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四川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内陆市场腹地,产业基础雄厚,自成体系,可以带动西部、支持全国发展。2010年至2014年,GDP年均增速过12%,高出全国同期平均速度3.7个百分点。2014年在严峻的外部环境压力下,四川仍然保持了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好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万亿元,增幅8.5%,高出全国1.1个百分点,领跑西部第一。四川是传统农业大省,是中国粮食和肉类主产区之一,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3375万吨,猪肉产量560多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6%和10%。同时,2014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2409亿元,电子产业、汽车、石油化工等占比提高0.8个百分点,逆势上升后劲足、潜力大。四川正成为拉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二、切实发挥五个作用
先导作用。就是冲锋在前。“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家乡,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80年6月,广汉县向阳乡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四川人坚信:只有改革创新、大胆试验才有出路、才有发展,任何抱残守缺、墨守成规都是死路一条。2011年,国务院批准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四川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桥头堡作用更加凸显。随着农村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攀西试验区等国家级试验区相继获批,天府新区建设启动和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落地,四川再次迎来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时代,正加速形成西部发展先导区,以四川速度领跑西部发展、四川力量助推全国腾飞。
后盾作用。就是支撑强劲突出。四川是西部重心,与中国的命运和发展息息相关、休戚与共。抗日战争时期,川军抗日力量占据全国三分之一,原所辖重庆市是陪都。新中国成立后,四川作用进一步彰显,成为推动和支撑西部发展的坚实后盾。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布局了一大批工业企业,成为国家极其重要的国防工业基地。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水电、油气化工等产业基地,制造业中有5个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5%。同时,在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四川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区位特殊、地位重要、贡献突出,已形成7条铁路干线、15条高速公路、“一横两纵”水运大通道和中国五大航空港之一,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占西部地区25%左右,实现了从“西部终端”向“西部枢纽”的重大转变。
心脏作用。就是提供“血液”持续。四川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力点,是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核心腹地,是扩大内陆开放、沿江开放、沿边开放和实施向西开放,打造西部大开发升级版的战略高地和重要依托。从经济总量、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的意义上讲,岷江是长江的源头,成都是长江上游第一城,四川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开篇之作,是南北丝绸之路的起点。从中国地图看,由成都、重庆、西安、昆明构成的“西四角”经济区或菱形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一个拉紧的弓箭模型,“西四角”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射点”、发力点,上海与东盟、孟加拉湾是弓背,发射方向是东南亚,张力辐射太平洋和印度洋。“西四角”经济区是“三带”(长江经济带、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布局的“心脏”,成渝是两个核心,相当于两个“心房”或磁极(电极),有很大的极化效应,能给西部发展提供动力、资源和“血液”,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就是支撑。
回旋作用。就是包容空间大。四川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五,是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唯一羌族聚居区、第一大彝族聚居区,也是革命老区。四川经济发展呈现“三非”特点,即非平衡、非饱和、非高端,总体不平衡、欠发达、发展水平不高。后发优势明显,投资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回旋余地大。目前,全省第三产业比重36.7%,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服务业突破性发展上升空间大;重化工业比重高达67.5%,六大高耗能行业、传统资源性行业比重达40%左右,而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占比只有22%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以上,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空间大;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46.3%,比全国低8.5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发展空间大。到2020年,全省将引导约700万人就近就地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促进约8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由此,将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容量。
内需作用。就是自身消费明显。四川是我国第四人口大省,是西部最大的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201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占西部12省区市总和的四分之一,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6137亿元。全省电商交易额达1.2万亿元,跻身全国第一梯队;汽车销量全国第三;成都双流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续十年居中西部机场第一,航空第四城地位进一步凸显;房地产市场活跃,商品房销售面积7142万平方米;并成功举办西博会、科博会、酒博会等交易盛会,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需求升级。今年,四川继续深入开展“惠民购物全阿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加快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将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注入强劲动力。
三、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新常态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区域发展的大机遇。在新常态下推进四川“两个跨越”,必须坚持和深化治蜀兴川思路,牢牢把握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发展格局、培育竞争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走出具有四川特点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重点要抓好五项工作。
抓好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4月11日,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继续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铁路重大项目建设。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坚持以铁路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南向西向开放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南向加快成昆铁路扩能改造、成贵客专等项目,对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运输通道和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北向推进西成客专等项目,打通成都—西安—环渤海地区的铁路和公路;西向推进蓉欧快铁、中亚货运班列等国际物流骨干网络和成兰铁路建设,形成通往西北和中亚的便捷通道;东向推进沪汉蓉铁路大通道建设,融入长江黄金水道,畅通东向出海通道。同时加快成都第二机场建设和连通重点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省界的高速公路网络,推动形成融入全球经济的快速通道。
抓好以工业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打造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聚焦七大优势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点技改项目,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水电开发、光伏电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坚持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推进“宽带中国”计划在川实施。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打造推动实体经济增长三大新的重要引擎。
抓好以科技为重点的创新驱动战略。抓住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政策、天府新区和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机遇,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落实鼓励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对接产业链布局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产品培育;加强同部、企、院、校协同共建共创,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重点支持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5万亿元;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鼓励和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以上;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落实科技创新支持政策,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拥抱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时代。
抓好以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实好服务业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创业创新。优先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养老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继续实施服务业“双百工程”,支持打造一批“千亿级”“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城市。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做大做强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企入网”。继续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推动以成都为中心、以省内高品质旅游资源为支撑,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高水平打造精品旅游景区、线路,加强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抓好以人口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未来10年,我省有2500多万农民和农民工需要完成市民化,将带来近4万亿的投资需求。坚持以人为核心,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抓好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创新城乡住房一体化管理;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有序推进行政区划和社区管理服务创新。落实户籍制度专项改革方案,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逐步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多点多极战略,大力推进“百镇建设行动”,支持各地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开发,夯实底部基础;创新机制和办法破解推进城镇化融资难题;增加政府投入,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建设;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加快奔康致富步伐。(作者分别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中共广元市委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刘化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