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在新常态下的新机遇
深刻把握经济新常态给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新机遇。一是适应新常态,要求扩大内需,培育新增长点。我省城镇化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小城镇建设以及地上地下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等,这些都给新型城镇化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二是适应新常态,要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我省传统产业比例较大,新兴产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优化任重道远。加快发展七大优势产业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必将为产业兴城、“两化”互动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适应新常态,要求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必将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尤其是智慧型城市提供崭新机遇。四是适应新常态,要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这给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带来新机遇。
科学把握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个关系”。要把握好信心和耐心的关系。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科学有序的发展过程,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步子要稳,措施要实。同时,要有耐心,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要把握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央、省委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已经明确,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精心贯彻;同时,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和试点先行,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要把握好“物”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的关系。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握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准确把握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要坚持民生优先。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城镇化建设成果;要坚持五化同步。扎实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同步将绿色化贯穿其中,坚持绿色低碳,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坚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坚持文化传承。根据不同地域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特色,提倡形态、功能多样。
牢牢把握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重点。要用新常态的理念、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启动编制我省新型城镇化“十三五”规划。要完善城镇群体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借助“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为主要特征的“双转移”推力,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把加快发展中小城镇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抓好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要创新体制机制,破解推进城镇化难题。拓宽多元投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气、公共交通等设施建设和经营;探索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要依法行政,创新治理。用法治思维和理念深化城市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区划和社区治理服务创新,推进城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世金 作者单位:省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