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个“总体战”大小企业要分工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透露,在政府支持下,长虹准备首期投入2.5亿元建立一个基金,主要投资拥有独特商业模式或核心技术的个人和企业。这源于赵勇对企业创新问题的再思考: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的建立上各有优势和软肋,亟待两者分工协作、互补短处。
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都认为,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过程中,要同等重视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发挥合力。
创新不能“抓大放小”
“以企业为主体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不应该简单认为大企业是主力,中小企业是补充。”在赵勇看来,大企业并非原创技术的最重要来源,原因有二。一是大企业实行层级管理,底层技术人员或者管理人员产生一个想法,要层层上报,有些涉及投资的行为更需要董事会批准,过程漫长,往往延误时机。即使到了决策层,对于商业价值的判断也一定有分歧,“如果所有人的判断都一致,那这个项目一定已经没有钱可赚了,因为所有人都已经看到了商机。”另外,赵勇认为,原创技术的创新过程中,失败率很高,成功是偶然,适合风险投资模式,但大企业每年都有发展和盈利目标,没有办法去等待漫长失败之后的最后成功。“创新活力最强的还是中小企业。就说互联网企业,无论国内国外,现今最有影响力的互联网行业,哪一家是由行业霸主、大企业发展而来的呢?”赵勇说。
“对于企业发展,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抓大放小,这个思路其实不对。尤其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上,更不能忽视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委、成都市总商会会长孙明认为,民营经济不仅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更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成都,拥有核心技术、发展迅猛的民营中小企业非常多,以新力光源公司为例,该公司利用稀土资源生产LED灯具,几年来创造了400多项专利,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连世界500强的飞利浦公司都被吸引过来,特意选址在该公司旁边。”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侨联副主席、华侨凤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成甦也表示,小企业在创新能力上不一定比大企业弱。“现在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作坊式管理,每个企业都有成长过程,如果在起步阶段就能控制好成本,再有点好想法好思路,在市场竞争中打垮大企业也不是不可能。”
“卒”“帅”分工抱团创新
如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是一盘棋局,那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就是棋盘上“帅”和“卒”的关系。有“帅”无“卒”,“帅”难自保;有“卒”无“帅”,也难以继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计意识到了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限性。“在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突破上,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软肋。事实证明,在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中,单靠企业自己投入研发过程很漫长。”
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陈放也指出,企业创新要整合闲散的创新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怎么整合,是现在创新驱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整合创新要素,赵勇提出,可以通过建立企业协作生态,去关注、培植、投资中小企业。“事实上,世界上很多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最后大多数都被大企业所收购,成为大企业的发展新亮点。”
成甦也认为,企业之间可以走专业分工的路,“你出人,他出钱,我出技术,还有人出市场,都可以互相配合,共享资源。另外就是给大企业做配套,成为大企业的产业链一环。”
在绵阳科技城,建立产业联盟、整合创新要素的探索正在进行。“创新要打‘总体战’,推动企业研发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创新、联合开发和技术共享方向转变。”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市长林书成认为,协同创新是合理配置资源、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最好方式。通过产业联盟形式,由大企业牵头,集合产业链上多个院所企业,各自发挥所长进行定点技术攻关或者服务,既避免了重复科研投入的浪费,也打通了产业链各个环节,整合壮大了产业集群,能获得1+1大于2的效应。“像长虹牵头的智能电视联盟,还有汽车联盟等,走的就是协同创新的路,目前运行得都很顺利。”(记者 熊润频 王小玲 钟振宇)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