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的现代化历程,两条路径十分清晰:一是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小农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过程;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经济、农业社会向城市经济、工业社会转化的城镇化过程。从历史与现实、发展规律和阶段特征分析,工业化城镇化是我省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的历史过程,是必须完成的历史重任。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才能迅速建立起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起与现代产业发展相匹配、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不断巩固和扩大我省在西部的优势地位,进而实现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的跨越。为此,省委、省政府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十二五”时期一项重大任务,这正是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全省干部群众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更加主动有为地推进“两化”互动发展,不断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要突出“加快”二字。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从现代化进程看,全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我省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一时期,是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事实上,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呈现出“水平东高西低、速度东慢西快”的明显态势,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决定了我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立足实际强调适时加快推进。当前,我省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国内外产业向西部大规模转移等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两化”具有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我们必须顺势而为、抢抓机遇,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重头戏”,重塑“四川经济版图”,不断提升我省在西部和全国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应在“互动”上着力。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是现代化的内在规律和客观要求。从国内外发展实践来看,工业化超前于城镇化,或者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都会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极为关键的发展时期,只有走“两化”互动发展之路,才能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同步、不协调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顺利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同时要看到,“两化”互动发展,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我们必须把“两化”互动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部署,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两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工业化与城镇化,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工业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但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就是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新的工业化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握我省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首要任务,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四川特点的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要准确定位,大胆探索,在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的工业化路子;在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情况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工业化路子;在市场重新“洗牌”、新兴产业同时起步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高端切入的工业化路子;在生产国际化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开放合作的工业化路子;在用好有利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加速推进的工业化路子。
城镇化是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和消费不断升级的过程,是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更加重视城镇发展动力,以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来推进城镇化;更加重视区域协调,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城乡统筹,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更加重视城镇质量,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发展,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工作。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奋力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