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筑最美丽 孩子们笑脸最灿烂

  • 2011年05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大邑南街小学学生在新校园里快乐成长。记者 桑清 摄

    灾区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课。记者 吴传明 摄

    对口援建的小金县城关二小校园一角。小金县委宣传部供图

    灾后重建的汶川县雁门乡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记者 吴传明 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教育遭受重创。

      关注凝聚成动力,爱心汇集成力量,温暖拥抱心灵,三年重建,四川教育发展起跳,活力迸发。

      如今的灾区,学校成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穿越阴霾,梦想在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中绽放,在三尺讲台续写;孩子们,怀揣着一颗颗感恩之心茁壮成长。

      百日攻坚

      实现全面复学复课

      【点击】


      3月31日,什邡市红白中心校组织全校学生参观住校生寝室,通过学生们的观察比较,评选出最整洁、最美丽、最有创意的十佳“示范宿舍”。类似的评比,在两年前也进行过,不过那时还是板房寝室。

      早在抢险救灾阶段,灾区孩子的上学问题就令人牵挂。“9月1日新学年开始,所有学校都要复课。”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

      成都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重灾区支教。德阳通过政府下拨专项资金重新购置、对口支援单位以及社会援助等方式多渠道配备教学设备。广元在临时校舍区设置垃圾、生活污水收集点,指定专人管理,确保校园卫生防疫。

      2008年5月19日,地震发生一周后,北川中学508名高三学生在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复课。校长刘亚春举起废墟中找出的“四川省北川中学”校牌泪流满面:“我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属地安置、转移安置、帐篷学校、简易房学校,高中应届毕业生获得优先安排,地震后不到一个月,重灾县(市、区)的15万余名高三学生全部复课。

      2008年5月18日,省政府发布通告,全省6个重灾市(州)中受灾严重的40个县(市、区)延期举行2008年高考。省政府、省教育厅成立抗震保考应急指挥中心,10多个部门联动,保证平安高考。

      2008年7月3日,重灾区近10万名考生迎来高考,其中8.2万余名考生在活动板房内考试。震后两个月内,四川完成了中国高考史上史无前例的两次高考。

      开学了,映秀小学、聚源中学、东汽中学、北川中学、木鱼中学……校门口挂着擦拭干净的校牌,废墟上矗立着板房教室,课桌上摆放着新课本,老师们回来了,孩子们回来了,校园再次生机盎然。

      千日奋战

      基本完成学校恢复重建

      【点击】


      2011年3月28日,周一的清晨,都江堰市顶新新建小学操场上,上千名少先队员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庄严地行队礼。

      如今在灾区,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灿烂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我省教育恢复重建紧紧围绕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按照“坚持科学重建、振兴四川教育”总体要求和“恢复、发展、振兴”重建思路,优先学校重建、加快学校重建、又好又快重建学校。

      2009年9月1日,成都市灾后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全部竣工交接,灾区学校23万名中小学生全部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创造了“全省率先”的奇迹。

      一年后,除受“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的绵竹清平小学在板房学校复课外,全省所有灾区学生告别板房,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生活。

      我省始终把建设标准和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把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作为贯穿学校灾后重建始终的基本原则,作为加强校舍建设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18个对口援建省共援建学校411所,占援建重灾县规划重建学校1018所的40.37%,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90多亿元。

      由江苏省常熟市援建的绵竹市土门中学,不仅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的操场和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校园内还修建了一座苏州园林,取名“琴川园”,小桥流水,花木点缀。

      2010年底,我省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实现,灾区学校重建进展处于全省灾后重建前列。 

      万日起跑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点击】


      2011年3月底,汶川县映秀小学全体师生来到成都市成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参加为期两天的“我动手、我成长、我快乐”的交流活动。

      在成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官和老师带领下,映秀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军训和劳技手工课,如电子门铃制作、蔬菜雕刻、剪纸、陶艺、风筝等。老师们到电子科大附属实验小学访问,学习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映秀小学今春刚刚搬回新校园,副校长董雪峰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目前最根本的问题。”

      随着灾区学校校舍重建基本完成,我省及时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全面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学校管理,努力把灾区学校打造成“治校严、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条件好、环境美”的示范学校。

      在教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省推动建立重灾区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各对口援建省市共派出2380人次到灾区支教,受援方教师5907人次到援建省市接受培训,199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我省实施 “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灾区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提高使用先进教育设备设施的能力。

      震后,北川全县各校在创新理念、开放交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向常规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主线精细管理,主动作为,突出特色。把灾区教育打造成为四川教育的一张名片,这是共同的目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学校建筑最美丽 孩子们笑脸最灿烂

  • 2011年05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大邑南街小学学生在新校园里快乐成长。记者 桑清 摄

    灾区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新教室上课。记者 吴传明 摄

    对口援建的小金县城关二小校园一角。小金县委宣传部供图

    灾后重建的汶川县雁门乡小学举行升国旗仪式。记者 吴传明 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教育遭受重创。

      关注凝聚成动力,爱心汇集成力量,温暖拥抱心灵,三年重建,四川教育发展起跳,活力迸发。

      如今的灾区,学校成为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穿越阴霾,梦想在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中绽放,在三尺讲台续写;孩子们,怀揣着一颗颗感恩之心茁壮成长。

      百日攻坚

      实现全面复学复课

      【点击】


      3月31日,什邡市红白中心校组织全校学生参观住校生寝室,通过学生们的观察比较,评选出最整洁、最美丽、最有创意的十佳“示范宿舍”。类似的评比,在两年前也进行过,不过那时还是板房寝室。

      早在抢险救灾阶段,灾区孩子的上学问题就令人牵挂。“9月1日新学年开始,所有学校都要复课。”省委、省政府庄严承诺,绝不让一个学生因灾失学。

      成都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重灾区支教。德阳通过政府下拨专项资金重新购置、对口支援单位以及社会援助等方式多渠道配备教学设备。广元在临时校舍区设置垃圾、生活污水收集点,指定专人管理,确保校园卫生防疫。

      2008年5月19日,地震发生一周后,北川中学508名高三学生在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复课。校长刘亚春举起废墟中找出的“四川省北川中学”校牌泪流满面:“我一直悬着的心放下了。”

      属地安置、转移安置、帐篷学校、简易房学校,高中应届毕业生获得优先安排,地震后不到一个月,重灾县(市、区)的15万余名高三学生全部复课。

      2008年5月18日,省政府发布通告,全省6个重灾市(州)中受灾严重的40个县(市、区)延期举行2008年高考。省政府、省教育厅成立抗震保考应急指挥中心,10多个部门联动,保证平安高考。

      2008年7月3日,重灾区近10万名考生迎来高考,其中8.2万余名考生在活动板房内考试。震后两个月内,四川完成了中国高考史上史无前例的两次高考。

      开学了,映秀小学、聚源中学、东汽中学、北川中学、木鱼中学……校门口挂着擦拭干净的校牌,废墟上矗立着板房教室,课桌上摆放着新课本,老师们回来了,孩子们回来了,校园再次生机盎然。

      千日奋战

      基本完成学校恢复重建

      【点击】


      2011年3月28日,周一的清晨,都江堰市顶新新建小学操场上,上千名少先队员面对徐徐升起的国旗庄严地行队礼。

      如今在灾区,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灿烂的是孩子们的笑脸。

      我省教育恢复重建紧紧围绕 “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按照“坚持科学重建、振兴四川教育”总体要求和“恢复、发展、振兴”重建思路,优先学校重建、加快学校重建、又好又快重建学校。

      2009年9月1日,成都市灾后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全部竣工交接,灾区学校23万名中小学生全部进入永久性校舍学习,创造了“全省率先”的奇迹。

      一年后,除受“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的绵竹清平小学在板房学校复课外,全省所有灾区学生告别板房,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生活。

      我省始终把建设标准和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把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作为贯穿学校灾后重建始终的基本原则,作为加强校舍建设质量管理的根本保障。18个对口援建省共援建学校411所,占援建重灾县规划重建学校1018所的40.37%,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资90多亿元。

      由江苏省常熟市援建的绵竹市土门中学,不仅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标准的操场和功能齐全的实验室,校园内还修建了一座苏州园林,取名“琴川园”,小桥流水,花木点缀。

      2010年底,我省学校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实现,灾区学校重建进展处于全省灾后重建前列。 

      万日起跑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点击】


      2011年3月底,汶川县映秀小学全体师生来到成都市成华区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中心,参加为期两天的“我动手、我成长、我快乐”的交流活动。

      在成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教官和老师带领下,映秀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军训和劳技手工课,如电子门铃制作、蔬菜雕刻、剪纸、陶艺、风筝等。老师们到电子科大附属实验小学访问,学习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学校管理模式。

      映秀小学今春刚刚搬回新校园,副校长董雪峰说:“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了目前最根本的问题。”

      随着灾区学校校舍重建基本完成,我省及时把工作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到软件提升上来,全面加强地震灾后重建学校管理,努力把灾区学校打造成“治校严、校风正、师资强、质量高、条件好、环境美”的示范学校。

      在教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省推动建立重灾区教育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各对口援建省市共派出2380人次到灾区支教,受援方教师5907人次到援建省市接受培训,199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我省实施 “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灾区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提高使用先进教育设备设施的能力。

      震后,北川全县各校在创新理念、开放交流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向常规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的主线精细管理,主动作为,突出特色。把灾区教育打造成为四川教育的一张名片,这是共同的目标。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