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社保: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险体系覆盖城乡
越来越广的人群享受到社会保险的实惠。截止2015年底,南充市养老、工伤、生育三个险种累计参保职工达121.48万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2010年底增加59.39万人,增幅达95.7%。养老保险供养比由2010年的1.33:1提升到2015年的1.69:1。实现了参保范围从国有、集体企业向私民营等各类行业的跨越,覆盖群体从单一的企业职工扩大到失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
越来越大的社保基金规模。近五年来,南充市养老、工伤、生育三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年平均增长超过20%,五年征收社保基金达到159亿元,是社保成立前24年基金征缴总量的两倍。2015年基金结余在2010年27.47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15.87亿元,达到43.34亿元,名列全省前6位。
越来越高的社会保险待遇。保证了全市34.53万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连续12年为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累计人均每月上调养老金超过1000元,目前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54元,失地农民养老待遇也从入保时的380元增长到人均1300多元。
越来越多的社会保险资金。2015年争取省级统筹调剂金19.38亿元,近五年南充社保向上级争取资金总额超过80亿元,争取资金的额度在全省名列前茅。
民生改善体系日益坚实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逐步解决。2009年,南充在全省率先将全市9.6万老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范围;2010年以来,又为超过11万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了参保手续;2014年,将女性失地农民退休年龄提前了5年,为群众人均减负达8万元。
特殊群体的历史遗留问题得以妥善处理。2006年以来为4万多名城镇集体企业超龄人员、返乡知青、家属工和1.8万名原乡镇“八大员”补缴了养老保险费,并纳入保障范围。2014年将1.47万名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纳入养老保险。
“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社会统筹。把全市原由企业负担的7600多名“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既保证了老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减少了巨额的财政支出,社保为广大“老工伤”人员竖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保障国有企业改制顺利推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20多年时间里,我市社会保险为全市国有企业改制的顺利推进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将数万名企业老职工纳入退休保障范围,为10多万买断工龄的下岗职工接续养老保险。
经办服务体系便捷高效
开通“家门口的社保经办点”。南充市人社、社保系统创新实行“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的社保经办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社保基础业务下延到社区、乡镇经办,实现在社区办理参保登记,在银行网点缴费。全市新建350多个社保业务经办点,市、县两级都实现了银行代收,极大方便了群众参保缴费。
着力建设退休人员的“温馨家园”。近几年南充市新建和完善了379个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区建设,着力解决了场地、人员、资金、设备四大难题,实现退休人员社区管理全覆盖。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领取资格通过网上认证,退管服务形成了“信息化手段、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鲜明特色。
着力开辟业务经办的“高速通道”。全市社保系统突破户籍、地域、就业等方面的限制,实现养老保险跨制度、跨省跨地区间的无缝衔接。2015年全市共办理各类转移23767人,其中跨制度转移6786人、跨省(地区)转移14324人、退役军人转移2663人,转移基金2.37亿元,确保了无一名农民工退保。
着力打造了参保人员信息数据“安全屏障”。不断拓展金保工程业务功能,在职、退休人员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和纸质档案。紧抓五险统征平台的开发和完善,2016年6月,市本级3600多家参保单位实现了五个险种“一个窗口办理,一张单据征收,一个账户收费”。及时开通网上经办大厅,打造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的业务经办新模式。南充社保信息化建设在横向上实现了与财政、银行等部门的信息网络共享;在纵向上实现了社保系统上至省局、下至社区的社保数据互联互通。
南充市社保局将立足实际,以更大胆的创新和更优质的服务助力“155发展战略”,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逐步建成科学、统一、规范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全市社会保险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三化”建设目标,有效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
成绩催生梦想,奋斗创造辉煌。南充人社、社保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心系百姓,致力于投身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造福子孙、惠及千家万户”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