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绵阳市2011年民生工程系列报道之五: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 2012年0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字体:
  •   “住在这里可舒服了,每天吃得好,耍得好,来这儿后才觉得自己终于有家了。”走进孤寡老人王光斗的“家”中,老人拍着新换洗的褥子,摸着折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脸上深深的皱纹里堆满了幸福。可不是嘛,两人一间的卧室中,家具、彩电、卫生间一应俱全,屋里干干净净。

      85岁的王光斗,原住在江油市太平镇读书台村七队,多年前家中亲人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一人。2009年老人被接到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而他口中的“家”便指的是这所敬老院。

      近年来,绵阳市将社会保障工程作为一项造福百姓,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民生工程,从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确保这一惠民工程顺利推进。敬老院建设便是社会保障工程的项目之一。

      据悉,2011年绵阳市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86元,完成目标的127%;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84元,完成目标的139%;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新增床位145张,完成目标的112%;新增集中供养对象809户,完成目标的11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60.3万人,完成目标的10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65万人,完成目标的116%;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4个,完成目标的400%;建立应急志愿服务队伍2097人,完成目标的116%;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1739人,完成目标的120%;为508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目标的102%。

      打造老年人的幸福之家

      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座落于交通便利的李白故里江油市太平镇月爱村,由老年基金会捐款320万元,2010年初投入使用。该院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拥有功能齐备的食堂、厕所、浴室、会议室、医务室、杂物室、门卫等配套房。院内配套设施齐全,水、电、气、电话、闭路电视、网络全通,并配备有安全管理的摄像监控系统。同时,院内还有户外健身、休闲场所,乒乓球桌、羽毛球场,以及花园、菜园,生活条件十分优越。

      2011年12月1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刚到敬老院门口,便听到里面传出阵阵喝彩声,原来,一场激烈的“地牛”之战正在敬老院的公共活动场地内上演。

      像这样的比赛,在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里经常都可以看到。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敬老院会定期举办一些比赛活动,如玩“地牛”、滚铁环、踢毽子等,并专门设立了奖项,奖励那些在比赛中获胜的选手。

      近年来,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在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创建省级标准化敬老院活动,供养水平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齐全,院务管理逐步规范,供养质量明显改善。

      “这儿条件好,人又多,大家一起耍,很好玩。我平时主要负责种种菜,除除草,没事的时候就练习‘地牛‘和滚铁环,比赛的时候好和他们较量。”今年67岁的史大爷家住太平镇五家坡一队,是个孤寡老人,去年2月份被接到敬老院,对这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据院管会工作人员介绍,敬老院内现供养人员97人,其中五保老人57名,孤儿40名,所有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同时,敬老院高度重视五保对象供养问题,采取多项措施,真正做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敬老院内院民生活每人每月按200元安排,生病就医的医疗费由敬老院统一结算,纳入医疗救助解决,当地财政每年为敬老院拨付5-6万元,以保证敬老院的正常生活所需。此外,敬老院积极开展院办经济,如带领院民自己种菜、养猪等。院内拥有生产用地10余亩,全年院办经济收入约8.5万元,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供养人员的生活。

      在绵阳,像这样的敬老院还有很多,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11年绵阳市在原有的200多所敬老院的基础上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新增床位145张,新增集中供养对象809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60.3万人。

      敬老院里,老人能够颐养天年,小孩能够安心上学,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如一个个音符,谱写着一曲动人的民生赞歌。

      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我现在可以自己出门、洗澡、煮饭、上厕所了,这都多亏了政府,给我们这些残疾人想的这么周全,真的太感谢了。”坐在轮椅上的任敏激动地说。

      “康复进家庭,家居无障碍”是帮助残疾人补偿生理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是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贴身打造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的惠民工程。据悉,2011年绵阳市共为508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主要针对聋人、盲人、肢体残疾人三类人群。

      任敏则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受惠者之一。家住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尔玛小区E7-1-102的任敏,在“5.12”大地震中胸椎受伤造成瘫痪,房屋损毁,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行走依靠轮椅。2011年,北川县残联在入户调查后为其贴身制定了合适的改造方案,如在进单元门和入户处修建小坡道,方便轮椅进出;厕所门框加宽,便于轮椅通行;根据本人要求将坐便器改为蹲便器,拆掉洗手池,装了折叠浴凳,两侧装上翻式扶手,方便洗浴;把厨房推拉门改成双向开,门框加宽,便于轮椅进出厨房;灶台按照任敏座椅的高度制作,以便于她自己做饭……改造完成后,极大的方便了任敏在家里的起居生活。

      据了解,2011年北川县共进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每户经费1000元,其中省市财政匹配每户500元,县级残联匹配每户500元。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极大的提高了残疾人的自理能力,让残疾人更坚定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绵阳市2011年民生工程系列报道之五:实施社会保障工程 确保百姓安居乐业

  • 2012年02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绵阳市政务网
  •   “住在这里可舒服了,每天吃得好,耍得好,来这儿后才觉得自己终于有家了。”走进孤寡老人王光斗的“家”中,老人拍着新换洗的褥子,摸着折得整整齐齐的被子,脸上深深的皱纹里堆满了幸福。可不是嘛,两人一间的卧室中,家具、彩电、卫生间一应俱全,屋里干干净净。

      85岁的王光斗,原住在江油市太平镇读书台村七队,多年前家中亲人相继去世,只留下他一人。2009年老人被接到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而他口中的“家”便指的是这所敬老院。

      近年来,绵阳市将社会保障工程作为一项造福百姓,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民生工程,从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确保这一惠民工程顺利推进。敬老院建设便是社会保障工程的项目之一。

      据悉,2011年绵阳市城乡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186元,完成目标的127%;农村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达到84元,完成目标的139%;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新增床位145张,完成目标的112%;新增集中供养对象809户,完成目标的11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60.3万人,完成目标的10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65万人,完成目标的116%;创建省级养老服务示范社区4个,完成目标的400%;建立应急志愿服务队伍2097人,完成目标的116%;居家托养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1739人,完成目标的120%;为508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完成目标的102%。

      打造老年人的幸福之家

      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座落于交通便利的李白故里江油市太平镇月爱村,由老年基金会捐款320万元,2010年初投入使用。该院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拥有功能齐备的食堂、厕所、浴室、会议室、医务室、杂物室、门卫等配套房。院内配套设施齐全,水、电、气、电话、闭路电视、网络全通,并配备有安全管理的摄像监控系统。同时,院内还有户外健身、休闲场所,乒乓球桌、羽毛球场,以及花园、菜园,生活条件十分优越。

      2011年12月16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刚到敬老院门口,便听到里面传出阵阵喝彩声,原来,一场激烈的“地牛”之战正在敬老院的公共活动场地内上演。

      像这样的比赛,在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里经常都可以看到。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敬老院会定期举办一些比赛活动,如玩“地牛”、滚铁环、踢毽子等,并专门设立了奖项,奖励那些在比赛中获胜的选手。

      近年来,江油市太平镇根生博爱之家敬老院在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创建省级标准化敬老院活动,供养水平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齐全,院务管理逐步规范,供养质量明显改善。

      “这儿条件好,人又多,大家一起耍,很好玩。我平时主要负责种种菜,除除草,没事的时候就练习‘地牛‘和滚铁环,比赛的时候好和他们较量。”今年67岁的史大爷家住太平镇五家坡一队,是个孤寡老人,去年2月份被接到敬老院,对这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据院管会工作人员介绍,敬老院内现供养人员97人,其中五保老人57名,孤儿40名,所有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农村医疗救助。同时,敬老院高度重视五保对象供养问题,采取多项措施,真正做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敬老院内院民生活每人每月按200元安排,生病就医的医疗费由敬老院统一结算,纳入医疗救助解决,当地财政每年为敬老院拨付5-6万元,以保证敬老院的正常生活所需。此外,敬老院积极开展院办经济,如带领院民自己种菜、养猪等。院内拥有生产用地10余亩,全年院办经济收入约8.5万元,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了供养人员的生活。

      在绵阳,像这样的敬老院还有很多,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11年绵阳市在原有的200多所敬老院的基础上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所,新增床位145张,新增集中供养对象809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人数达60.3万人。

      敬老院里,老人能够颐养天年,小孩能够安心上学,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如一个个音符,谱写着一曲动人的民生赞歌。

      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我现在可以自己出门、洗澡、煮饭、上厕所了,这都多亏了政府,给我们这些残疾人想的这么周全,真的太感谢了。”坐在轮椅上的任敏激动地说。

      “康复进家庭,家居无障碍”是帮助残疾人补偿生理功能,改善其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是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贴身打造设计方案,最大程度满足残疾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的惠民工程。据悉,2011年绵阳市共为508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主要针对聋人、盲人、肢体残疾人三类人群。

      任敏则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受惠者之一。家住绵阳市北川县永昌镇尔玛小区E7-1-102的任敏,在“5.12”大地震中胸椎受伤造成瘫痪,房屋损毁,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行走依靠轮椅。2011年,北川县残联在入户调查后为其贴身制定了合适的改造方案,如在进单元门和入户处修建小坡道,方便轮椅进出;厕所门框加宽,便于轮椅通行;根据本人要求将坐便器改为蹲便器,拆掉洗手池,装了折叠浴凳,两侧装上翻式扶手,方便洗浴;把厨房推拉门改成双向开,门框加宽,便于轮椅进出厨房;灶台按照任敏座椅的高度制作,以便于她自己做饭……改造完成后,极大的方便了任敏在家里的起居生活。

      据了解,2011年北川县共进行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0户,每户经费1000元,其中省市财政匹配每户500元,县级残联匹配每户500元。通过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极大的提高了残疾人的自理能力,让残疾人更坚定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