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浴火重生 开拓创新铸就重建样板

  • 2011年04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都江堰市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抓灾后重建启示(上)

      核心提示

      借力灾后恢复重建,都江堰市城乡面貌有了质的跨越。

      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城乡住房、交通路网上,也体现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方面面。

      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尤其取决于它的“那块最短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都江堰市上下一心,城乡联手,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一座城市发展的整体提升。从农村住房重建到城市路网完善,从医疗设施建设到教育资源布局,无不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步,最终将都江堰市建设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样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

      3年的艰辛拼搏,使得都江堰市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而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城乡环境的旧貌换新颜,为都江堰市下一步乘势而上,振兴跨越,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都江堰市的全面腾飞铺就了一条宽阔的跑道。

      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地震重灾区到配套完备、欣欣向荣的现代田园新城,只用了3年时间,都江堰市便完成了原本需要20年的发展过程,用灾后重建这一步,跨出了这座城市2000多年历史上最成功的升级之路。

      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刻下了深刻的伤痕:城区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山区、沿山区95%以上房屋毁损,闻名全国的旅游产业遭受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36.65亿元……

      3年后,自强不息的都江堰人民用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为灾后重建划上了圆满的句点: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超过震前,而且城乡发展更趋均衡,城乡环境优美、兼具历史与现代感的田园城市正在都江堰变为现实。

      在这一跨度惊人的步履背后,满蕴着都江堰市对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不懈探索,凝聚了都江堰人和援建者无数辛劳汗水。当崭新的田园新城在都江堰市渐渐形成,一条创新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亦渐渐清晰。

      借力灾后重建 城乡住房一步跨越二十年

      从废墟中挺立起来,首先要在物质上重建一座新的家园,而住房重建则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在地震中,都江堰市城乡住房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心城区50%以上房屋不能使用,农村居民住房受损13.02万户,城乡房屋直接经济损失251.5亿元。

      即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此巨大的重建任务也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在基础更为薄弱的西部,如何又好又快重建家园这个难题,让都江堰人全力以赴开动脑筋,充分依托实际,走出了一条深入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用对方法,找准路径,都江堰市成功地打通了城乡资源流动通道,激活农村资源,这才有了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农村住房重建十大模式”,也为城市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1年4月9日,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阳光明媚,满山葱翠。

      一栋栋欧式风情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散落在绿树丛中,整洁的小路依地势起伏,蜿蜒贯穿在整个小区,将风格各异的新房巧妙地连接起来,统一的天然气、自来水、光纤供应入户……整个小区宛若山间的度假别墅区,如果不是花坛里种植的蔬菜和窗前晾晒的腊肉提醒,人们根本不会将眼前这一切和农村农房联系起来。

      在重建之初的茶坪村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因为地处深山,农房散乱且质量较差,在地震中全村14户房屋倒塌,81户房屋严重损坏,58户房屋中度损坏。但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茶坪村走出了一条农户与投资商联合建房的“茶坪模式”。农户通过出让一部分宅基地产权,吸引投资商按照规划重建房屋。不花一分钱,108户联建农户就住进了漂亮的新房。

      在又好又快完成了灾后住房重建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也为茶坪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吸引联建方入村投资,目前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的连锁酒店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目前,茶坪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512元,重建前全村只有7台机动车,现在私家车数量已达50多辆,一个全新的茶坪村正在展露出勃勃生机。

      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市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合、集成政策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结合各地实际,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住房重建有机结合,全力推进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真正将农村资源转变为重建资本。

      用对方法,激活城乡一池春水,都江堰市震后住房重建工作一日千里。

      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9月,都江堰市享受国家救助政策4万余户的农房重建已全部完成。同时,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1.9万户非灾毁住房家庭也参与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共计6万余户,占农村住房总数的一半,完成了改造。在户户新居里,充盈着张张笑脸和声声感激之语。

      与此同时,坚持统筹城乡、以人为本理念,都江堰市在城镇住房重建中也走出了一条“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兼顾,引入公众广泛参与的科学规划、民主规划、和谐重建之路。通过公开、透明、群策群力的群众工作路线,成功推进了群众诉求多元、房屋权属复杂、商住混合普遍、利益博弈激烈的城镇住房重建工作。

      截至2010年底,城市260万平方米安居住房全面建成,18058户城市毁损住房户通过公开摇号住进新居。在安居住房小区顺利重建的同时,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步实施,城市道路管网、绿化灯光、学校医疗等配套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城市居住、商业、文化设施布局更趋完善。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促进发展。通过灾后重建,城乡衣食住行全方位实现跨越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都江堰市取得灾后恢复重建决定性胜利,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趁势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搭建现代网络骨架

      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地震救援中,都江堰市就高度重视保持交通干道畅通,为第一时间救援灾区群众打通了一条“生命之路”。而随着重建的深入,交通不仅仅关系着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事关都江堰未来的“发展之路”。

      打通道路,就是打通重建之路;修好道路,就是修好发展之路。都江堰市对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

      地震后,都江堰市快速启动了一连串交通重建项目:成灌高铁、彭青路、聚青路、沙西线、IT大道……一条条交通干道为确保灾后重建项目按期、优质、全面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沿着一条条现代化交通干道,都江堰市发展的成果也覆盖到全域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为城乡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3年来,全市累积投入交通建设资金约135.53亿元,其中,投入国省县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53亿元,目前,全市通车总里程达2054.67公里,地震后改扩新建道路里程相当于地震前历年建设的里程总和,以“五纵五横一轨一带”为主骨架的市域交通路网体系初步建成,为助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灾后重建标志性项目——西部第一条高速铁路成灌高铁主线的通车,标志着都江堰市从此进入“高铁时代”。都江堰市建设发展的速度正如同呼啸而来的高铁一般,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行走在都江堰市城乡,平坦快捷的道路让人忘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以往交通不畅的乡村,如今受惠于完善的路网,早已变身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农民的日子也随着道路的通达而日渐舒畅。从高空俯瞰,都江堰市境内纵横交错的现代路网,仿佛绿色锦缎上细密的纹路,将城乡紧密连接起来,城乡一体也有了高质量的纽带和桥梁。

      与交通网络同步推进的还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上海市对口援建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成都第三圈层唯一一家三级乙等医院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于2010年5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的现代化医院标志着都江堰医疗卫生水平从此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医疗中心内新建成的 “上海—都江堰”远程医疗会诊点,借助固定式双向卫星,市民可以享受到来自上海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此外,日产10万吨自来水的西山水厂一期工程让周边近4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青城山污水处理工程为城乡环境提供了现代化的屏障……覆盖全域城乡的水、电、天然气、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都江堰市真正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在一连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背后,是都江堰市借力灾后恢复重建,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的巨大决心。机会从来不会青睐无准备的人。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化危为机,提档升级,都江堰人民咬紧牙关,奋力拼搏,从废墟中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的田园新城。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截至目前,全市总投资398亿元的1031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累计竣工954个,竣工率达91%,完成投资362.4亿元,完成项目投资额和建设进度均位居全省重灾区(市)县前列。(明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浴火重生 开拓创新铸就重建样板

  • 2011年04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都江堰市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抓灾后重建启示(上)

      核心提示

      借力灾后恢复重建,都江堰市城乡面貌有了质的跨越。

      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城乡住房、交通路网上,也体现在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方方面面。

      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尤其取决于它的“那块最短板”。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都江堰市上下一心,城乡联手,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一座城市发展的整体提升。从农村住房重建到城市路网完善,从医疗设施建设到教育资源布局,无不取得历史性的巨大进步,最终将都江堰市建设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样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

      3年的艰辛拼搏,使得都江堰市脱胎换骨、浴火重生。而随着城乡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城乡环境的旧貌换新颜,为都江堰市下一步乘势而上,振兴跨越,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都江堰市的全面腾飞铺就了一条宽阔的跑道。

      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地震重灾区到配套完备、欣欣向荣的现代田园新城,只用了3年时间,都江堰市便完成了原本需要20年的发展过程,用灾后重建这一步,跨出了这座城市2000多年历史上最成功的升级之路。

      3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刻下了深刻的伤痕:城区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山区、沿山区95%以上房屋毁损,闻名全国的旅游产业遭受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36.65亿元……

      3年后,自强不息的都江堰人民用一座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为灾后重建划上了圆满的句点:不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大幅超过震前,而且城乡发展更趋均衡,城乡环境优美、兼具历史与现代感的田园城市正在都江堰变为现实。

      在这一跨度惊人的步履背后,满蕴着都江堰市对统筹城乡发展路径的不懈探索,凝聚了都江堰人和援建者无数辛劳汗水。当崭新的田园新城在都江堰市渐渐形成,一条创新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亦渐渐清晰。

      借力灾后重建 城乡住房一步跨越二十年

      从废墟中挺立起来,首先要在物质上重建一座新的家园,而住房重建则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

      在地震中,都江堰市城乡住房遭受了巨大损失,中心城区50%以上房屋不能使用,农村居民住房受损13.02万户,城乡房屋直接经济损失251.5亿元。

      即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此巨大的重建任务也足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而在基础更为薄弱的西部,如何又好又快重建家园这个难题,让都江堰人全力以赴开动脑筋,充分依托实际,走出了一条深入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用对方法,找准路径,都江堰市成功地打通了城乡资源流动通道,激活农村资源,这才有了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农村住房重建十大模式”,也为城市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11年4月9日,都江堰市大观镇茶坪村,阳光明媚,满山葱翠。

      一栋栋欧式风情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散落在绿树丛中,整洁的小路依地势起伏,蜿蜒贯穿在整个小区,将风格各异的新房巧妙地连接起来,统一的天然气、自来水、光纤供应入户……整个小区宛若山间的度假别墅区,如果不是花坛里种植的蔬菜和窗前晾晒的腊肉提醒,人们根本不会将眼前这一切和农村农房联系起来。

      在重建之初的茶坪村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因为地处深山,农房散乱且质量较差,在地震中全村14户房屋倒塌,81户房屋严重损坏,58户房屋中度损坏。但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茶坪村走出了一条农户与投资商联合建房的“茶坪模式”。农户通过出让一部分宅基地产权,吸引投资商按照规划重建房屋。不花一分钱,108户联建农户就住进了漂亮的新房。

      在又好又快完成了灾后住房重建的同时,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也为茶坪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通过吸引联建方入村投资,目前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的连锁酒店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目前,茶坪村人均年收入达到8512元,重建前全村只有7台机动车,现在私家车数量已达50多辆,一个全新的茶坪村正在展露出勃勃生机。

      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市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合、集成政策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结合各地实际,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住房重建有机结合,全力推进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真正将农村资源转变为重建资本。

      用对方法,激活城乡一池春水,都江堰市震后住房重建工作一日千里。

      数据显示,早在2010年9月,都江堰市享受国家救助政策4万余户的农房重建已全部完成。同时,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的1.9万户非灾毁住房家庭也参与到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共计6万余户,占农村住房总数的一半,完成了改造。在户户新居里,充盈着张张笑脸和声声感激之语。

      与此同时,坚持统筹城乡、以人为本理念,都江堰市在城镇住房重建中也走出了一条“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效兼顾,引入公众广泛参与的科学规划、民主规划、和谐重建之路。通过公开、透明、群策群力的群众工作路线,成功推进了群众诉求多元、房屋权属复杂、商住混合普遍、利益博弈激烈的城镇住房重建工作。

      截至2010年底,城市260万平方米安居住房全面建成,18058户城市毁损住房户通过公开摇号住进新居。在安居住房小区顺利重建的同时,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步实施,城市道路管网、绿化灯光、学校医疗等配套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城市居住、商业、文化设施布局更趋完善。

      安居方能乐业,乐业促进发展。通过灾后重建,城乡衣食住行全方位实现跨越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为都江堰市取得灾后恢复重建决定性胜利,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趁势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搭建现代网络骨架

      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地震救援中,都江堰市就高度重视保持交通干道畅通,为第一时间救援灾区群众打通了一条“生命之路”。而随着重建的深入,交通不仅仅关系着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事关都江堰未来的“发展之路”。

      打通道路,就是打通重建之路;修好道路,就是修好发展之路。都江堰市对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

      地震后,都江堰市快速启动了一连串交通重建项目:成灌高铁、彭青路、聚青路、沙西线、IT大道……一条条交通干道为确保灾后重建项目按期、优质、全面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沿着一条条现代化交通干道,都江堰市发展的成果也覆盖到全域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为城乡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3年来,全市累积投入交通建设资金约135.53亿元,其中,投入国省县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53亿元,目前,全市通车总里程达2054.67公里,地震后改扩新建道路里程相当于地震前历年建设的里程总和,以“五纵五横一轨一带”为主骨架的市域交通路网体系初步建成,为助推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灾后重建标志性项目——西部第一条高速铁路成灌高铁主线的通车,标志着都江堰市从此进入“高铁时代”。都江堰市建设发展的速度正如同呼啸而来的高铁一般,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行走在都江堰市城乡,平坦快捷的道路让人忘记了农村与城市的差别。以往交通不畅的乡村,如今受惠于完善的路网,早已变身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农民的日子也随着道路的通达而日渐舒畅。从高空俯瞰,都江堰市境内纵横交错的现代路网,仿佛绿色锦缎上细密的纹路,将城乡紧密连接起来,城乡一体也有了高质量的纽带和桥梁。

      与交通网络同步推进的还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上海市对口援建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成都第三圈层唯一一家三级乙等医院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于2010年5月12日正式投入使用。这座占地100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设置床位600张的现代化医院标志着都江堰医疗卫生水平从此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医疗中心内新建成的 “上海—都江堰”远程医疗会诊点,借助固定式双向卫星,市民可以享受到来自上海专家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此外,日产10万吨自来水的西山水厂一期工程让周边近40万农村居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青城山污水处理工程为城乡环境提供了现代化的屏障……覆盖全域城乡的水、电、天然气、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都江堰市真正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在一连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背后,是都江堰市借力灾后恢复重建,实现城市跨越发展的巨大决心。机会从来不会青睐无准备的人。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契机,化危为机,提档升级,都江堰人民咬紧牙关,奋力拼搏,从废墟中建设起一座现代化的田园新城。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截至目前,全市总投资398亿元的1031个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开工,累计竣工954个,竣工率达91%,完成投资362.4亿元,完成项目投资额和建设进度均位居全省重灾区(市)县前列。(明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