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四川】筑牢生命屏障 护航雨城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 2023-11-30
  • 来源: 雅安日报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2021年6月22日,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议后,雨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成立雨城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普查工作专班,负责普查日常工作。

如今,雨城区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工作每个阶段(普查、调查、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应用)的任务,并从中探索出符合雨城实际,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积极探索

普查高质量推进

雨城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全区按照边学习、边培训、边指导、边推进的方式,从应急管理部门开始,率先开展普查工作。

坚持谋划“一盘棋”,下好“先手棋”,雨城区“弈活”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全盘棋”。

为了下好“先手棋”,雨城区建立了由上至下体系完备、责任明晰、对接高效的网格式普查组织体系。同时,雨城区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协同推进、分工落实的模式,会同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水利、气象、林业、地震等涉灾行业部门抓好普查阶段全领域、多方位的调查工作。

镜头回到2021年10月,走进雨城区普查办,一张结构框架完整、责任明确清晰的作战图跃然入目,桌上成堆的资料及大量数据折射出工作人员的辛苦。

“虽然累,但完成工作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充满成就感。”回忆工作经历,普查办工作人员张泽说。2021年12月,雨城区圆满完成了2408个普查点位的调查任务。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大胆创新,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中摸索出属于雨城区的风险普查经验。

推进普查工作以来,雨城区坚持高站位“看”、高效率“抓”、高标准“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厘清第三方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充实专业力量、强化专业培训、提高普查效率,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打出“组合拳”,形成强大合力。

在此期间,雨城区各行业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部分行业部门聘请有能力的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确保标准对标对表,保证数据可靠性。普查期间,多次召开参与部门、调查对象业务培训会,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切实动员,确保每一名填报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技术规范、工作方法及软件使用方法等内容,充分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风险普查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雨城区普查办充分发挥牵头管总作用,与各牵头部门和镇街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各单位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等优势提供“本地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引入第三方机构技术支撑团队,根据雨城区实际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雨城区普查办不断强化宣传引领,制定风险普查宣传计划和方案,采用微信公众号、LED大屏幕、宣传画册、手册等线上线下宣传媒体,积极开展风险普查宣传,在办公场地内进行挂图处理、阵地打造,如专办组人员构架、行业责任人、工作细则等,营造浓厚的风险普查氛围。据统计,普查期间,雨城区共印发横幅13条,宣传画册200余份,宣传手册近1万份,制作宣传视频10余条。同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强化风险普查宣传教育,全区参与风险普查培训人数达千余人次,充分调动、提升了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灾害防治意识。

全面调查

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10月26日,雨城区普查办,存放着所有普查工作资料的档案柜很显眼。“如今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各个小组要把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就像普查办在调查阶段做的那些工作一样。”张泽介绍,“我们按照灾种和镇(街)类别进行归档,形成独特的‘普查档案室’,切实做到工作留痕。”

为了确保普查调查工作质量,雨城区普查办认真做好普查工作总结,根据各地实际查缺补漏,探索方法途径,发挥模范作用,传授普查经验,有效推进普查工作开展。

排除万难、积极探索。张泽介绍:“我们坚持边普查、边总结的原则,不断总结全区普查调查工作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形成了可探索的雨城模式,也为全区及时深入推进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如今,《雨城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

“我们采取的是‘区普查办全局统筹+各乡镇积极配合+专家团队内部评审+第三方技术团队汇总成果’的工作模式。事实证明,这种工作模式是促进综合评估与区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报告》明确了全区‘两高一低’区域,即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雨城区自然灾害重点防治区,结合雨城区灾害防治现状与规划要求提出相关建议,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张泽说。

“虽然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已完成,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应用上。”对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易发的地区,雨城区普查办和第三方技术支撑团队的技术人员绘制“三图”(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现状图、防治图和疏散图),雨城区结合“三图”编制出“一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图一案”,切实为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立下保障牌。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8大行业针对自然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区完成“三图一案”成果入库应用,实现临灾应急响应及时、快速高普查的目的在于成果应用,普查的效益也体现在成果应用。

下一步,雨城区将进一步把普查成果运用到应急管理相关应用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到“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着力提升全区防灾减灾能力。

当下,风险普查已是常态化工作,无论是面临新的挑战,还是实践检验,雨城区将始终秉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往直前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普查工作的每一步,推动成果在各层面、各领域的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护航雨城区高质量发展。

【编辑: 何维薇】
媒体聚焦
【雅安日报】【四川】筑牢生命屏障 护航雨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11-30 雅安日报

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2021年6月22日,在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会议后,雨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部署成立雨城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下设普查工作专班,负责普查日常工作。

如今,雨城区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工作每个阶段(普查、调查、综合评估与区划、成果应用)的任务,并从中探索出符合雨城实际,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

积极探索

普查高质量推进

雨城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全区按照边学习、边培训、边指导、边推进的方式,从应急管理部门开始,率先开展普查工作。

坚持谋划“一盘棋”,下好“先手棋”,雨城区“弈活”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全盘棋”。

为了下好“先手棋”,雨城区建立了由上至下体系完备、责任明晰、对接高效的网格式普查组织体系。同时,雨城区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协同推进、分工落实的模式,会同住建、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水利、气象、林业、地震等涉灾行业部门抓好普查阶段全领域、多方位的调查工作。

镜头回到2021年10月,走进雨城区普查办,一张结构框架完整、责任明确清晰的作战图跃然入目,桌上成堆的资料及大量数据折射出工作人员的辛苦。

“虽然累,但完成工作的那一刻,我们的内心充满成就感。”回忆工作经历,普查办工作人员张泽说。2021年12月,雨城区圆满完成了2408个普查点位的调查任务。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大胆创新,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中摸索出属于雨城区的风险普查经验。

推进普查工作以来,雨城区坚持高站位“看”、高效率“抓”、高标准“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调,厘清第三方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充实专业力量、强化专业培训、提高普查效率,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打出“组合拳”,形成强大合力。

在此期间,雨城区各行业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部分行业部门聘请有能力的第三方技术支撑单位,确保标准对标对表,保证数据可靠性。普查期间,多次召开参与部门、调查对象业务培训会,广泛宣传、积极引导、切实动员,确保每一名填报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技术规范、工作方法及软件使用方法等内容,充分保证普查数据质量。

风险普查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雨城区普查办充分发挥牵头管总作用,与各牵头部门和镇街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各单位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等优势提供“本地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引入第三方机构技术支撑团队,根据雨城区实际进行技术指导,提供最优解决方案。

雨城区普查办不断强化宣传引领,制定风险普查宣传计划和方案,采用微信公众号、LED大屏幕、宣传画册、手册等线上线下宣传媒体,积极开展风险普查宣传,在办公场地内进行挂图处理、阵地打造,如专办组人员构架、行业责任人、工作细则等,营造浓厚的风险普查氛围。据统计,普查期间,雨城区共印发横幅13条,宣传画册200余份,宣传手册近1万份,制作宣传视频10余条。同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强化风险普查宣传教育,全区参与风险普查培训人数达千余人次,充分调动、提升了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灾害防治意识。

全面调查

摸清风险隐患底数

10月26日,雨城区普查办,存放着所有普查工作资料的档案柜很显眼。“如今普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各个小组要把普查工作开展以来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就像普查办在调查阶段做的那些工作一样。”张泽介绍,“我们按照灾种和镇(街)类别进行归档,形成独特的‘普查档案室’,切实做到工作留痕。”

为了确保普查调查工作质量,雨城区普查办认真做好普查工作总结,根据各地实际查缺补漏,探索方法途径,发挥模范作用,传授普查经验,有效推进普查工作开展。

排除万难、积极探索。张泽介绍:“我们坚持边普查、边总结的原则,不断总结全区普查调查工作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形成了可探索的雨城模式,也为全区及时深入推进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如今,《雨城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综合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新鲜出炉。

“我们采取的是‘区普查办全局统筹+各乡镇积极配合+专家团队内部评审+第三方技术团队汇总成果’的工作模式。事实证明,这种工作模式是促进综合评估与区划取得成功的关键。《报告》明确了全区‘两高一低’区域,即高隐患区、高风险区和低减灾能力区。雨城区自然灾害重点防治区,结合雨城区灾害防治现状与规划要求提出相关建议,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张泽说。

“虽然综合评估与区划工作已完成,但最终还是要落到应用上。”对于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易发的地区,雨城区普查办和第三方技术支撑团队的技术人员绘制“三图”(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现状图、防治图和疏散图),雨城区结合“三图”编制出“一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三图一案”,切实为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立下保障牌。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8大行业针对自然灾害多发易发频发区完成“三图一案”成果入库应用,实现临灾应急响应及时、快速高普查的目的在于成果应用,普查的效益也体现在成果应用。

下一步,雨城区将进一步把普查成果运用到应急管理相关应用平台、经济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到“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着力提升全区防灾减灾能力。

当下,风险普查已是常态化工作,无论是面临新的挑战,还是实践检验,雨城区将始终秉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往直前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普查工作的每一步,推动成果在各层面、各领域的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整体效能,护航雨城区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