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战争的判断

  • 发布时间: 2021-11-23
  • 来源: 学习时报
  • 字体:
  • 分享到:
       
  • 打印:

  战争与和平的总体态势,是我们党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首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从对世界大战的判断入手,得出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的科学结论。进入60年代,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逐渐改变了50年代关于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判断。60年代初,提出世界战争存在着两种可能性;60年代中期,认为战争可能性进一步加大;60年代末,强调世界战争不可避免。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战争判断的实践经验,对于认识与分析国际形势、把握战争与和平态势,仍有借鉴意义。

  重视战争与和平态势问题,慎重考虑战争爆发可能性

  战争判断思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对战争与和平态势的认识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运筹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并在此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战争判断问题,是有深刻原因的,既是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又是当时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能否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对于建设事业至关重要。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客观形势看,一方面,国际形势异常错综复杂,新中国的安全环境确实面临潜在或直接战争威胁;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爆发,是当时人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重大问题。出于以上种种考虑,毛泽东对战争爆发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的看,毛泽东的战争判断思想贯穿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统揽国内外形势,在战略大视野中进行战争判断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外交等的继续。为此,对战争奥秘的探寻不能限于战争本身,还必须深入到其他领域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战争的基本方法,以开阔的视野、大战略的思维,在综合把握战略全局中思考战争态势问题,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战略家的高超智慧。

  由于与政治、经济、外交等诸领域存在着密切关系,战争的发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从其他领域发现端倪的。这就要求军事主体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防止把对战争态势的认识限于纯粹战争领域。毛泽东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并非就战争而论战争,而是在综合把握国内外因素变动的基础上,来分析与判断战争态势问题,体现出大战略思维的运用。毛泽东始终坚持综合把握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在内的战略全局,敏锐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从中探寻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他尤其善于见微知著,从各种碎小片段中提取有益信息,并将其综合起来,形成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毛泽东既重视对客观现实进行分析,又注重以历史经验为依据,从历史中探求对战争判断有益的认识。以上都反映了他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的大战略思维。

  分析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对比,着力把握制约战争诸因素

  从国际政治角度分析,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国际形势的发展演变。毛泽东深谙国际政治的运行机制,注重分析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之间的对比,并着力把握力量制约因素,以此认清战争可能性问题。

  就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战争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战争发动者失去制约造成的,是在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对比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毛泽东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战争中非常重视“知”的哲学。他历来主张,打仗要首先摸清对手状况,主要是战争发动者的意志、力量状况,尤其是其力量使用及分布状况。在战争判断问题上,毛泽东十分注重对世界上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的对比进行分析,尤其是注重分析战争可能发动者的力量状况。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把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及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作为考量战争发生的重要制约因素。进入60年代,随着中国周边形势恶化,毛泽东更加注重分析战争发动者的战略意图及战略能力,尤其注重分析敌人是否拥有发动战争的足够力量。总的看,毛泽东从力量制约入手来分析战争可能性问题,可谓切中了要害。

  关注战争发展动向,对战争进行跟踪式动态研究

  毛泽东对战争可能性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他总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使思想跟上变化的实际,其战争判断思想表现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仍处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由西方国家发动的冷战达到高潮,世界范围内形成相互敌对的两大阵营。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世界范围内,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战争从未停止。总的看,诱发战争的因素异常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准确把握战争的动向,就有着相当大难度。在此问题上,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是,主观认识应力求符合客观实际,客观实际不断发展变化,主观认识也应随着发展变化,对原来的看法和结论要及时作出部分的甚至全部的修改。从坚持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毛泽东认为国际形势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面临的战争威胁并非是始终如一的,要据此及时调整主观认识。实际也是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7年的历程中,毛泽东不断调整对战争可能性的认识与估计,基本上把握住了战争的风向标。尤其是其跟踪式动态研究战争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借鉴。

  把握战争的两面性,避免战争判断问题上的简单化

  战争与和平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具有两面性。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认识。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战争可能性问题,从而避免了战争判断问题上的简单化。

  “战”与“和”,两者之间本身没有界限。现实中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往往在一瞬间。这就要求在战争判断问题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充分认识到战争的两面性,避免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简单化。在此方面,毛泽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总体判断下,毛泽东并没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而是要做好战争准备。在六七十年代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总体判断下,毛泽东也没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的一面。以上都体现了毛泽东有备无患的战争准备思想。这也启示我们,一定时期的军队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两种状态。在和平时期,必须始终不忘备战,时刻常备不懈,以此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临战状态下,必须始终不忘发展,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以此夯实备战的物质基础。

【编辑: 陆杨】
党史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战争的判断
发布时间:2021-11-23 学习时报

  战争与和平的总体态势,是我们党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首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从对世界大战的判断入手,得出世界性的战争有可能避免的科学结论。进入60年代,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以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逐渐改变了50年代关于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判断。60年代初,提出世界战争存在着两种可能性;60年代中期,认为战争可能性进一步加大;60年代末,强调世界战争不可避免。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战争判断的实践经验,对于认识与分析国际形势、把握战争与和平态势,仍有借鉴意义。

  重视战争与和平态势问题,慎重考虑战争爆发可能性

  战争判断思想,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对战争与和平态势的认识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运筹国家和军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并在此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重视战争判断问题,是有深刻原因的,既是国家和军队建设事业的现实需要,又是当时国际形势的客观要求。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党的工作重心由革命转向建设,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能否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对于建设事业至关重要。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客观形势看,一方面,国际形势异常错综复杂,新中国的安全环境确实面临潜在或直接战争威胁;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爆发,是当时人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重大问题。出于以上种种考虑,毛泽东对战争爆发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总的看,毛泽东的战争判断思想贯穿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统揽国内外形势,在战略大视野中进行战争判断

  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是政治、经济、外交等的继续。为此,对战争奥秘的探寻不能限于战争本身,还必须深入到其他领域中。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战争的基本方法,以开阔的视野、大战略的思维,在综合把握战略全局中思考战争态势问题,充分展现了无产阶级战略家的高超智慧。

  由于与政治、经济、外交等诸领域存在着密切关系,战争的发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从其他领域发现端倪的。这就要求军事主体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防止把对战争态势的认识限于纯粹战争领域。毛泽东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并非就战争而论战争,而是在综合把握国内外因素变动的基础上,来分析与判断战争态势问题,体现出大战略思维的运用。毛泽东始终坚持综合把握包括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在内的战略全局,敏锐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从中探寻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他尤其善于见微知著,从各种碎小片段中提取有益信息,并将其综合起来,形成关于战争问题的认识。毛泽东既重视对客观现实进行分析,又注重以历史经验为依据,从历史中探求对战争判断有益的认识。以上都反映了他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的大战略思维。

  分析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对比,着力把握制约战争诸因素

  从国际政治角度分析,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促成了国际形势的发展演变。毛泽东深谙国际政治的运行机制,注重分析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之间的对比,并着力把握力量制约因素,以此认清战争可能性问题。

  就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来看,战争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战争发动者失去制约造成的,是在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对比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毛泽东信奉“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在战争中非常重视“知”的哲学。他历来主张,打仗要首先摸清对手状况,主要是战争发动者的意志、力量状况,尤其是其力量使用及分布状况。在战争判断问题上,毛泽东十分注重对世界上战争力量与和平力量的对比进行分析,尤其是注重分析战争可能发动者的力量状况。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把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及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作为考量战争发生的重要制约因素。进入60年代,随着中国周边形势恶化,毛泽东更加注重分析战争发动者的战略意图及战略能力,尤其注重分析敌人是否拥有发动战争的足够力量。总的看,毛泽东从力量制约入手来分析战争可能性问题,可谓切中了要害。

  关注战争发展动向,对战争进行跟踪式动态研究

  毛泽东对战争可能性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他总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使思想跟上变化的实际,其战争判断思想表现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仍处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由西方国家发动的冷战达到高潮,世界范围内形成相互敌对的两大阵营。在两大阵营内部,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在世界范围内,矛盾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战争从未停止。总的看,诱发战争的因素异常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准确把握战争的动向,就有着相当大难度。在此问题上,毛泽东一贯的思想是,主观认识应力求符合客观实际,客观实际不断发展变化,主观认识也应随着发展变化,对原来的看法和结论要及时作出部分的甚至全部的修改。从坚持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毛泽东认为国际形势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所面临的战争威胁并非是始终如一的,要据此及时调整主观认识。实际也是如此。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27年的历程中,毛泽东不断调整对战争可能性的认识与估计,基本上把握住了战争的风向标。尤其是其跟踪式动态研究战争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借鉴。

  把握战争的两面性,避免战争判断问题上的简单化

  战争与和平相互依存、相互转换,具有两面性。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认识。他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坚持一分为二辩证地分析战争可能性问题,从而避免了战争判断问题上的简单化。

  “战”与“和”,两者之间本身没有界限。现实中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往往在一瞬间。这就要求在战争判断问题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充分认识到战争的两面性,避免在战争判断问题上简单化。在此方面,毛泽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总体判断下,毛泽东并没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而是要做好战争准备。在六七十年代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总体判断下,毛泽东也没有完全否定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的一面。以上都体现了毛泽东有备无患的战争准备思想。这也启示我们,一定时期的军队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两种状态。在和平时期,必须始终不忘备战,时刻常备不懈,以此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临战状态下,必须始终不忘发展,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以此夯实备战的物质基础。

上一篇:
相关链接
直属单位
市州连接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承办单位: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宣传动员处 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移动端 电脑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