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Baidu
map

天府旅游名镇名村文旅发展联盟工作简报2024年第2期

信息来源:天府旅游名镇名村文旅发展联盟秘书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6

天府旅游名镇名村清明假期旅游迎来“热潮”

正值春意盎然、鲜花盛开时节,踏青赏花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首选活动。清明假期的到来营造良好的出行氛围,有力地推动我省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爆。

要目速览

▲重要资讯

●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依托天府旅游名镇  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新气象

●宜宾市兴文县博望村:体旅融合  培育天府旅游名村新业态

●宜宾市高县来复镇、大屋村:清明采茶正当时 农旅融合好典范

▲典型案例

●西昌市大石板古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重要资讯】

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

依托天府旅游名镇  全力打造乡村旅游新气象

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坚定贯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全力做好乡村旅游服务配套。

一是提升旅游基础配套。大山铺镇伍家村以油菜花观赏为契机,致力打造以“大威园区+青龙湖景”为主的油菜花基地,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农村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增旅游标识标牌23个、新增临时停车位1000余个,新增公厕2个。

二是推出特色文旅活动。推出“红色足迹之旅”线路,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和数字展览,呈现革命先辈的生活和经历,开展“我想对英烈说”“巧手绘纸鸢清明寄哀思”等活动,让游客深受红色教育。踏青赏花、游古镇、品美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带来蓬勃人气,清明节期间全镇共接待游客12.28万人次,实现收入超1000万元。

三是提升旅游服务效能。积极组织村民志愿服务队,在重要点位开展引导接待,畅通12345、12315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景区、商家等重点区域食品安全检查和欺客宰客行为专项整治,努力构建快进、慢游、舒心的文旅环境。

宜宾市兴文县博望村:

体旅融合  培育天府旅游名村新业态

2023年,兴文县僰王山镇博望村成功创建天府旅游名村,为擦亮这块金字招牌,深入实施“文旅富县”发展战略,4月6日,“跟着赛事游兴文”系列活动之“兴文洞乡僰王古道®国际越野系列赛--僰王山采笋季越野赛”在博望村成功举办,吸引来自广东、云南、重庆、泸州、宜宾及县内众多越野跑爱好者和采笋体验家庭参赛。

本次“僰王山采笋季越野赛”作为全年四场越野系列赛的首场比赛,正式拉开“跟着赛事游兴文”年度全域体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计划序幕,吸引更多户外爱好者来兴文全域登山、徒步、越野、探洞——跟着赛事游兴文。

为让参赛选手及家庭成员深入体验僰王山旅游资源(僰王山楠竹林面积1.4万亩,覆盖率达80%以上,是四川省第二大楠竹基地,其中博望村近1万亩),赛事主办方在越野跑比赛结束后,组织大家围绕赛事主题开展了采春笋活动,并邀请优秀厨师在晚饭时间将大家采集的春笋制作成一道道美味佳肴,让参赛选手及家庭成员感受“舌尖上的僰王山”。

高县来复镇、大屋村:

清明采茶正当时,农旅融合好典范

春雨催新叶,茶香漫山间,清明正是采茶的好时节。大屋村作为天府旅游名村,抢抓清明节“春游”旺季机遇,擦亮大雁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片,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做深做实研学旅游,推进教育+文旅模式。大屋村依托市、县级研学基地——中国红茶第一庄园,推出茶文化研学旅游主题活动,制定研学课程,完善研学基地硬件设施,以签约的方式保障生源、客源,使学生、游客沉浸式体验采茶、制茶过程,了解茶文化,丰富游客的体验感。

二是举办机车骑行活动,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大屋村景区内新修6米宽沥青公路,为清明节前举办的“春游机车行”提供了硬件支撑。轰鸣的发动机声音如春雷一般惊醒了大屋村的万物,传统茶园与现代机车的碰撞,静中有动,为大屋村带来了不竭活力。

三是扎实开展森林防灭火,筑牢游客安全防线。大屋村森林覆盖率高,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劝导游客文明用火、不带火种进林区尤为重要。景区主要路口安排护林员在景区主要路口值守,提醒村民、游客不带香烛纸火上山。“便民小骑手”、护林员定期对游步道和公路沿线的茅草、枯枝落叶进行清理,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对游客安全提醒工作,消除火灾隐患,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典型案例】

西昌市大石板古村: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大石板古村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集聚土地、文化、人力等要素资源,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实现“文旅+”协同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近日,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案例,系全省唯一。

一是盘活资源夯实发展基础。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通过流转经营、入股经营、委托经营、自主经营、挂靠经营5种模式,盘活辖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等8万平方米。聘请专业古建筑修复团队,通过修旧如旧、就地取材等方式提升古村风貌4万余平方米,完成古宅、古井、古寺庙保护4900余平方米,形成“山、水、林、田、路”立体传统村落体系。

二是注重民俗厚植文化底蕴。依托茶马古道文化、古邛都文化等打造“茶马驿站”“白蜡博物馆”等文旅研学场所和“五省会馆”、书画院等文旅体验场景,开展舞龙、变脸、古筝古琴等演艺活动,免费培训蜡塑等传统文化技艺,开发土布鞋垫、竹编等文创产品100余项,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转化。

三是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探索实行“民宿+康养+旅游”模式,引进众欣文旅、川威集团等知名文旅品牌,通过“公司+农户”“公司+个体工商户”等,打造古村精品民宿集群、民族旅拍、特色餐饮等新业态。2023年,接待游客1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1亿元,带动2000余名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3万余元。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