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统计数据:2023年2月行政审批办件量77件

首页 > 水利资讯 > 地方水事

绵阳盐亭:走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盐亭县水利局时间:2024年06月03日 17:05

水利兴则仓廪实,五谷丰则民安心。去年以来,盐亭县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全县各乡镇因地制宜抓落实,走好农田水利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大兴水利成效显,为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注入动力。


西陵镇位于盐亭东南面,为斗笠型丘陵地形,辖区无大中型河流、水资源匮乏,水利基础薄弱,农业灌溉只能“靠天吃饭”且土地“碎片化”严重。绵阳市委、市政府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以来,该镇借东风顺势而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农田水网建设,推进“蓄水、输水、提水、管水”四大工程“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农业灌溉问题,同步将耕地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的水利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投资约50余万元,完成水利设施整治23处,持续到2026年全镇有效灌溉面积将达到4.5万亩,将恢复和增加蓄水量250万方、灌面8000余亩,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赋粮仓”、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问计于农摸实情,村际互济增灌面。年初,镇党委、政府把治水兴水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根本大事来抓,按照“誓将自然降雨留在西陵”的思路,出台《西陵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将镇域划分为六大灌区,因地制宜谋划水网建设布局,千方百计破解“输供不畅、蓄引不足”的难题。一是坚持问计于农,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镇、村两级干部组织熟悉当地水情、灾情、渠系分布的老干部、老农户实地踏勘,顺着田间地头,现场研讨哪里该新建渠系、哪里的沟堰塘该清掏、哪里有水源可以挖塘蓄水、哪条渠清掏了也不起作用,各村再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符合村情、水情的实施方案。二是突出村际协调,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浪费。立足构建完善“互连互通、多源互济、余缺调剂、旱涝保收”的现代水网体系,做好村际统筹协调工作,避免蓄水、提水设施重复建设,造成建设、管理方面的浪费。以联盟村为例,该村清理整治的沟渠就辐射延伸到上游的高华村和下游的三河村,形成上、中、下游为一体的片区供水系统,有效灌面覆盖3000余亩,还建成1000余亩集中连片水田,保障农作物种植。三是注重实效,提升“蓄输提管”的水平。选择水田、旱地两个方面建立示范点,为全域推进探索路径。在田间实行长沟短闸,选用PVC管道引水,农户仅需将沟堰闸好,整理秧田、灌溉用水就能轻松流到田间;为解决二、三台土以上的用水问题,采取提灌抽水、32管引水到地的方式,打开抽水机水就到地里。


小田摇身变大田,荒田成为“香饽饽”。在保证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西陵镇打破原有地埂界线,通过田地调形把“小田”改为“大田”,为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按照“田路渠统筹规划、沟坡综合治理”的原则对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配套作业便道、田间机耕路,改扩建渠系,将“畜力田”变成了“机耕田”,使农田灌溉、耕种、施肥、收割等更加方便省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优先保障有耕种需求的农户,将土地划定为自种田、待转田、流转田三类,过去不愿种的“烧饼田”“碟子塘”变成了“香饽饽”。

积分制带动群众参与,延链条提升经济效益。西陵镇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与当地创新开展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相结合。今年以来,全镇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激励群众自发参与水利设施清掏、土地平整调形、新建沟渠劳力服务当中。截至目前,已带动当地300余群众投工投劳,发放积分4万余分。全镇累计清理塘库15口,新增蓄水量4.5万方;疏通沟渠95.33公里,整治溪沟4.1公里;新建管网1.7公里。


当地将土地整形后划定的待转田统一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进行粮油种植。由3个村共同创办稻丰冷链销售服务公司,形成“公司+村集体+农户”创业模式,培育“凤乡老农”品牌,为全镇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促进集体经济增收、提高农户收入。据测算,今年以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成果将助推粮食增产450吨,带动全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发展。(贾钦栋、蔡粟唯)

  • 主办:四川省水利厅承办:四川省水利厅信息中心
  • 地址:成都市青华路20号邮编:610017 值班电话:(汛期)028-86934999 (非汛期) 028-86935267
  • 备案/许可证号:蜀ICP备2020037701号-1
  • 网站标识码:510000001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057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