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四川省民政厅官方网站!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文件解读:《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2年01月21日   【字体:     】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为持续推进“十四五”四川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民政厅、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晓玲,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余华,来到省政府网站,解读文件并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我们的直播将联合新华网、四川发布、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欢迎各位网友通过以上平台积极参与访谈互动。张书记、余巡视,你们好,首先请你们给我们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张晓玲。感谢各位网友对民政事业、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能通过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大家交流。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

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余华。发展改革工作与民政工作互相支持、紧密配合,很高兴在此与大家互动交流。

主持人:

非常感谢,也再次欢迎2位嘉宾做客到我们的直播间。首先请张书记,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好的,主持人。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各位网友介绍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十三五”时期,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川工作和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部署要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认真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主动担当作为,作出了民政应有贡献。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编制实施《四川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民政决策部署以及民政部部署要求,落实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系统谋划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重要举措。民政厅党组坚持高位推动规划编制工作,组建规划编制团队,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级民政意见建议,使“十四五”规划编制成为科学决策、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的过程。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对标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对标人民群众新期待、对标民政职能转变新要求,研究提出构建“十四五”全省民政事业“583”发展架构的规划思路,即:建设民生民政、创新民政、智慧民政、法治民政、文化民政“5个民政”,健全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城乡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现代公益慈善、殡葬服务“8大体系”,实施民政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民政基层力量建设、民政人才队伍建设“3项工程”,推进民政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省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取得良好开局。同时,我们认真学习中央、省委规划建议和国家、四川规划《纲要》,对照其中提出的“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等重大战略部署,逐项梳理研究,对其中涉及民政工作的任务部署,逐一落实到我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各章节、各专栏,做到每一项都有目标、有举措、有回应,能够落实落细。规划编制还得到了省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在规划思路研究、发展环境分析、规划指标设置、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等方面,省发展改革委都和我们共同研究、共同谋划、共同推进规划顺利出台。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张书记。刚刚您说到,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刚才您也说到我们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那么下面再请您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取得了哪些成就,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好的。我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前五年的工作。我从4个方面,几组主要的数据来给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一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省民政将16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兜底保障,脱贫攻坚“兜底一批”任务圆满完成。顺利推进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全省乡镇(街道)一共减少1509个、减幅达32.7%,村减少1.5万多个、减幅达42%,村民小组减少15万多个、减幅达40%。社区优化调整4773个、新增457个,基层政权体系和空间结构实现系统性重构。为了有力服务全省疫情防控,我们临时救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达到27万人次,也接收了慈善捐赠资金近10亿元、物资5200余万件。

二是持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城乡低保标准低限年均分别增长9.9%和17.5%,惠及450万困难群众。47万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满足率达100%。2.2万余名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提升,1万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标准纳入政府兜底保障,儿童福利机构床位达到1.3万张。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近150万残疾人。我跟主持人说一下,这些数据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我们四川为全国的保障作出的贡献是很大的。

三是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更加完善,覆盖率分别达94%和80%。建成西部首个省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全省新增社会组织1.5万个以上,增幅达50%。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试点启动实施,慈善事业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大、公信力持续提升。全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其中持证社工2.8万人、增长了3倍以上。注册志愿者人数达到140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16%。

四是不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老年人高龄津贴、护理补贴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1.8万个,各类养老床位数超过50万张。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市县两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覆盖率达到50%以上。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开展,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床位达到8400张,我们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床位数、机构数也是全国第一位。绿色惠民殡葬政策全面实施,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殡葬设施和服务明显改善。

主持人:

好的,谢谢张书记。可以看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不论是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来看,还是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都有着相应的完善,其实我们说到,在“十四五”时期,我省面临诸多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请余巡视谈谈这些机遇和挑战将对民政事业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

“十四五”期间我们四川省民政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挑战以及机遇和挑战,其实既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十四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更高的战略目标。我省全面承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落地实施,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成渝地区量身打造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提出了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发展定位,整个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是一极一园两中心两高地,省委要求着力健全兜底保障机制、补齐民生发展短板、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切实发挥关系民生、牵动民心的兜底作用和基础性作用,并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这些都与民政事业息息相关。“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总量将连续迈上5万亿、6万亿两个大台阶。如果不是世界疫情大流行的严重冲击,我们有可能在十三五最后一年,也就是2020年,我们省就迈上了五万亿台阶。去年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有很大希望迈上5万亿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有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将持续加强,必将为民政事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支撑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需求正发生深刻转变,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共进,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并存,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实现社会价值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希望通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分享更多发展成果。我省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家庭小型化等问题也日趋突出,脱贫攻坚“兜底一批”任务完成后,防止特殊困难群体返贫任务依然长期存在,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民生保障的任务更加艰巨。社会居民参与基层民主自治的诉求更加多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还不够畅通规范,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完善。民政事业发展需要同时应对“有没有”、“够不够”和“好不好”等多层次复杂问题,而我省财力自我保障能力相对比较有限,较大程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支持,民政民生保障资金需求压力不断增大。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后,民政部门职能定位更加聚焦“三基”,民政服务从“特殊群体”到“全民普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主要职能进一步拓展强化,民政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基础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对能力素质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持人:

非常感谢余巡视,您刚刚为我们深刻分析了在十四五期间我们即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实这也在不断的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来迫使我们不断的努力。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四川民政事业发展该怎么办、怎么干?下面,有请张书记为我们介绍一下《规划》的主要结构和内容。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余巡视,刚才你说得很对,要做好民政事业,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既要掌握国际国内形势,也要把准我们四川省情,准确研判发展形势,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问题挑战,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努力开新局上台阶,才能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这些想法这些领悟这些决心,都体现在规划的章节、专栏、指标中。我们的《规划》一共8章35节,设置1个主要发展指标表,7个重点工程项目专栏。下面我把八章的主要内容跟各位网友介绍一下。

第一章,全面梳理总结“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分析“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

第二章,提出“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主要目标并展望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19项衡量指标,即有刚性的约束性指标,又有跳起摸高的预期性指标。第三章到第六章通过“四个聚焦”描绘了具体路径举措,是规划的主要部分。

第三章,聚焦筑牢多层次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着力健全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稳步提升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水平、实现弱有所扶、难有所帮、困有所助,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到2025年,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不低于75%;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率达到100%,并实现“跨省通办”;市级精神卫生福利机构覆盖率达到80%;建立完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查明身份信息流浪乞讨受助人员接送返回率达到100%。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加的任务。

第四章,聚焦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加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畅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发展慈善事业,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到2025年,“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新框架进一步完善,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将达到30平方米以上;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量不少于18人;志愿服务站点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的覆盖率达到100%。社会组织孵化园市、县覆盖率达到80%以上,社会组织每万人占有数量(除三州地区)达到5.9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到17万人,社工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500个。

第五章,聚焦提升民政基本社会服务能力,着力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规范地名管理和服务,优化婚姻登记管理和婚姻家庭服务,增强殡葬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推进康复辅具产业健康发展,民政基本社会服务专业化、精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5年,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城乡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在火葬区(县)级覆盖率达到100%;环保节能火化炉数量达到280个。

第六章,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优化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强化综合监管,推动养老事业产业协调发展,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到202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在乡镇(街道)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60%以上。

第七章,立足民政职责定位,融入新时代四川发展战略全局。着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政服务互联共享,统筹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民政服务能力,统筹民政领域发展和安全,构建“五社”应急保障机制,做好疫情防控,全面服务大局。

第八章,围绕规划实施保障,着力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构建民政法治体系、标准体系,推进民政服务数字化、信息化,强化民政事业发展的要素保障,开展规划实施监测评估,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目标如期完成提供保障。也欢迎网友们关注我们十四五工作推进的进度。

主持人:

好的,非常谢谢张书记为我们带来详细的介绍。通过张书记的介绍,我想大家对“十四五”的民政工作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印象了。我们注意到,“十四五”新设置了19项主要发展指标,请问发展指标的设置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主要发展指标在规划编制中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我们这次十四五规划设置了19项,这是我们整个规划中各项工作举措的量化体现。在规划目标任务落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所以怎么样选怎么样定,定多少,这个指标选取设置是非常考究的。在指标的选取和设置中考虑了4个因素。一是注重全面系统。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的重点任务举措都有量化指标,都能衡量工作成效。二是体现四川特色。在紧扣国家要求,将民政部《规划》中的13项主要发展指标纳入的同时,另增6项体现四川实际的特色指标,在规划实施中既上下联动、又格外发力。三是聚焦群众期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作为编制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不再将单一的养老床位数量作为养老服务供给成效的衡量标准,新设置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等指标更加贴近群众需要、更加体现群众对养老服务的期待,也更能提高群众在这个工作领域的获得感。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补短板,并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力,量力而行合理确定目标值。例如,城乡低保标准年度增速不低于居民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既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考虑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财力可支撑情况等现实因素。

总体看,19个主要发展指标比较科学合理地体现了“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方向,同时实现这些主要指标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全省团结起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推进各项指标如期实现。也期待网友们监督跟进我们达没达到这项目标。

主持人:

好的,谢谢张书记。19项主要发展指标在规划任务落实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此之下我们也有四点考虑,一是注重全面系统,二是体现我们的四川特色,三是聚焦群众期待,四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规划中提出了7个工程专栏,明确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我们知道项目建设与发展改革委密切相关,请余巡视为我们介绍一下谋划这些工程的具体内容?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

好的。刚才张书记已经为我们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后面可能还将着重向网友介绍有关重点建设任务和内容。我们这次谋划的项目,根据整个统筹安排,实现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统筹衔接,为了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保障规划落实落地落细,我们提出了实施社会救助服务能力提升、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建设、儿童福利服务提质、社会治理能力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能力提升、殡仪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等七大工程,分别是:

在社会救助服务方面加快推动救助管理设施设备落后的市(州),以及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省市交界、救助量大的县市区新建或改扩建救助管理设施。

在精神卫生福利方面,支持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不足且尚无精神卫生福利设施的市(州)或人口100万左右的县(市)建设1所精神卫生福利设施。

在儿童福利服务方面,支持有集中养育需求、设施设备落后的地区新建或改扩建儿童福利机构,实现各市(州)至少建成1家集养育、教育、康复、医疗、社工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

在社会治理方面,推动实施5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扩建,实现主城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覆盖率达到100%。

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方面,加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实现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在殡仪服务方面,支持火葬区尚无火化设施的地区新建殡仪馆,对已达危房标准、设施设备陈旧的殡仪馆实施改扩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年限或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火化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在养老服务方面,支持每个市(州)开办1个老年用品专业市场或展示体验场所,每个县至少建成1个智慧养老院或1个智慧养老社区、1所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建成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施养老机构建设和护理能力提升行动,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100%的养老机构达到《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国家标准。

主持人:

非常感谢余巡视,您刚刚给我们介绍了非常多项目,这些项目我们看到它也涵盖了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未成年,包括养老服务,其实我们都有将这些工程纳入进去。既然我们有项目建设,我们就需要往里投入大量的资金,那么下面就请余巡视为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发改委在支持民政领域建设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呢?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

好的。发展改革工作与民政工作互相支持,也是密切的配合,因为民政事业发展它是带动很多项目建设,它是属于政府投资的重要范围和内容。“十三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就与民政厅积极配合,相互支持,着力实施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加强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支持我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我省“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4.9亿元,支持民政领域165个重大项目建设,支持新建和改扩建一批老年养护院、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精神卫生福利设施、殡仪馆和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新增养老床位19076张、儿童福利床位1694张、精神卫生福利床位1500张,新建殡仪馆25个、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5个。“十四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部委印发了《“十四五”时期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等中央预算投资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养老、社会福利等领域的支持范围、补助标准。具体来说:一是扩大了支持范围。“十四五”期间新增支持区域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项目建设。二是提高了补助标准。包括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福利设施、儿童福利设施、未成年保护设施和殡葬服务设施等支持标准均有较大提高。三是突出重点领域补短板。重点支持地市级区域性儿童福利设施、未成年人保护设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设施建设,支持火葬区尚无殡仪服务设施的市(州)、县(市、区)殡仪馆建设,支持市(州)、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民政厅,围绕养老服务机构能力提升、社会福利机构补短板提质量等重点领域,指导有关地方认真梳理短板弱项,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持续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并支持将符合条件的重大民政服务项目纳入全省重点项目清单,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协调和保障力度,加快推进民政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余巡视。下面,我们重点关注一下《规划》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知道,社会救助是我们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下面请问张书记,“十四五”时期,民政部门在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有什么部署?另外,在改革优化社会救助制度方面有什么安排?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各位网友,社会救助工作是最能体现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怀,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民政部门全力做好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中“兜底保障一批”工作,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民政力量。“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从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推动民政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持续用力,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工作。首先,做到4个坚持,即:坚持应兜尽兜,对脱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对象,依规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坚持应保尽保,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坚持应救尽救,对因临时性、突发性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困难,符合条件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在这次防疫中,就有很多群众得到了我们的临时救助,有27万人次。坚持动态管理,对低保对象就业产生的必要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给予适当扣减,激发低保对象就业内生动力;对家庭人均收入稳定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期限的渐退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从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易返贫致贫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预警,而且线上的监测预警与线下走访排查高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国家的兜底保障范围。

一年多以前,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们下一步社会救助改革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民政厅将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发挥好省社会救助厅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格局。一是加强社会救助政策衔接。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会同各成员单位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关爱帮扶等政策衔接力度,加强体系建设、信息共享、投入保障等方面协作力度,增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整体合力。二是扩大社会救助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参与社会救助,推动公益慈善与政府社会救助有机衔接。三是加强社会救助基层能力建设,结合社会救助数字赋能,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推进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救助服务站(点)。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创新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进社会救助诚信体系建设。通过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到2025年,形成更加统筹有效、梯度有序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水平适度、规范透明、饱含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书记。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从巩固拓展兜底保障成果,推动民政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持续用力,做好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工作。刚刚余巡视介绍重点工程项目的时候提到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能力的提升工程,的确,未成年人保护关系千家万户,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和施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请问在“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将提供哪些更贴心的保护措施呢?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切,我们也是做家长的,我们也非常关心。尤其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未成年人保护这项工作纳入民政部门法定职责,我们必须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这一政治责任、法定责任。所以在这次《十四五规划》中,专门设置了“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专门章节,对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建设、机制建立、能力建设等方面做了系统部署。

在制度建设上,我们将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等法律规章,联合省级相关单位、高校专家、社会代表,包括家长代表,深入全省各地、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开展调研,立足“细化、实化、特色化”原则,推进《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在机制建立上,我们已经推动成立了全国首个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未成年人保护联动响应机制,全面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在能力建设上,我们将在全省推进50余个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创新转型为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到2025年末,实现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村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培训率达到100%,切实提升未成年人保护能力水平。在重点工作上,也动了很多的脑筋,想了很多的办法,提出了“强国有我成长、家庭监护提能、清网整治护航、爱心圆梦温暖、法治护苗关爱、人才队伍补短”六大行动计划,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解决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可能还存在的体制障碍、养育烦恼、教育内卷、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系统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建设,夯实未成年人保护“关爱之基”、铸牢未成年人“保护之盾”、撑好未成年人“防护之伞”。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书记。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那么在十四五期间,我们有许多举措来撑好未成年人的这把防护之伞。今天的访谈也受到众多网友朋友的关注,下面来一起看看网友们关注的问题。

“楠木园”:在“十四五”期间,民政部门将通过哪些举措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城乡社区服务建设?怎么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能参与社会治理中?有哪些途径?请张书记为我们解答。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非常感谢楠木园网友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这么专业的关注。在以前可能大部分是管理,到现在,服务是治理的关键手段。良好的社区服务将使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怎么样做好这块工作呢?楠木园网友非常关心,我想前期我们有4个工作思路。

一是优化社区服务供给。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资源,因地制宜推进政务服务向社区综合体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全覆盖,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办理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小事儿不出社区,大事儿不出街镇。同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力争实现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数量不少于18人。我们在防疫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社区工作人员确实我们离不开,关键时候少不了。二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实施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推动实施500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改扩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标准配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现有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指导社区遵循“风格亲民化、功能综合化、流程便捷化”理念,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提升,让我们的办公领域最小、服务领域最大,营造开放式、互动式的服务场景,促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标、功能完善、布局科学。加强社区环境营造,我们传统的社区可能就是简单的生活空间,以后的社区可能是居民生活、情感、价值领域渗透融合的场景,这是一种社区发展的新趋势。所以我们想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社区成为温馨和谐的“邻里中心”。三是推行社会化服务。指导社区在抓好就业、社会保障、救助、卫生健康、安全、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公共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满足社会性服务需求。把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动起来、连起来,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依托,引入和链接各类资源进入社区,让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慈善力量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满足社区群众专业化服务需求。比如: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承接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我们民政的项目,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综合帮扶和关怀关爱等服务。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社区协商、平安社区建设、社区慈善、精神文明创建等重点主题活动,搭建社区多元参与平台。我们社区活跃着很多的志愿者,我们志愿者可以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自行依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也欢迎到我们民政的社工站和志愿站报备信息,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四是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继续实施“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工程”,实现社区治理理念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治理力量从“单一主体”到“一核多元”、社区场景从“管理办事”到“形态多样”、社区服务从“单调简单”到“亮点纷呈”的转变,培育一批典型,以点带面、以优促建,示范带动全省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加快成势、整体提升。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社区人,我们希望通过社区治理能力的提升,让每个人都有感受。

主持人:在此我们也倡议,也欢迎各位爱心人士到社工站和志愿站报备信息,走进社区,走进乡村和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同时也感谢这位网友提问,我们继续来看。

“叮叮当当”: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民政如何解决基本的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请张书记来为我们解答。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叮叮当当网友关心我们养老的问题,确实,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做养老工作要带着情怀着,带着情感做,我们才能做得好,才能做得有温度,才能做得让大家容易接受,感到幸福。所以我们这次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也提出来,要构建全要素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健全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网络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秉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发展思路,以人人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为目标,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不同方面的职责功能,构建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越活越快乐、越活越健康、越活越长寿。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想有几个重点方面的考虑,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以后还要重点的谋划和推动。

第一,健全“坚实完善”的政策体系。强化法治保障,推进养老服务条例等我们四川的地方法规立法,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构建健全完善的养老服务制度规范体系。突出规划引领,除了我们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我们还和发改委、卫健委还在谋划将制定《四川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强指导和部署。强化要素保障,建立稳定的养老服务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发展引导基金,进一步落实用地保障、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措施。当然这方面我们还期待和发改委更多共同努力的渠道。

第二,我们将提供“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性养老,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我们的老人在15分钟内能找到服务供给方。完善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立从专业机构到社区、家庭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调整养老服务结构,片区化集约化布局养老服务设施,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激发变量,持续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还要推进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第三,发展“各取所需”的多元服务。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健全老年教育服务网络,构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推进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健康、金融等行业也融合我们的养老工作发展,打造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集聚区。促进老年用品研发生产及消费,建立老年用品产品目录,建设老年用品产品生产研发基地,打造老年用品市场和展示体验场所。

第四,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建立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跨部门实施养老服务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省上下衔接、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统计监测与风险防控,完善养老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建立养老服务领域风险的预警、防控、处置、应对的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

第五,培育“专精创新”的骨干力量。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生态圈,落实落细稳就业保就业各项措施。实际上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养老事业,是可以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的。建立校企养老服务人才双向培养机制,加强养老服务专业教育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编制我们具有四川特色的养老服务领域培训大纲和教材,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机制,培育壮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倡导年轻的老年人去主动服务老一点的老年人,探索“专业带业余、社工带志愿”的新模式。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书记,养老问题是民政事务的重点,我们也在不断优化政策,以人人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为目标,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和互助型养老。

“奥利奥”:省政府近期印发了《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省发展改革委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如何做好公共服务规划与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统筹衔接,确保顺利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余华:

非常感谢奥利奥网友的提问,这个问题体现了对我们国家规划体系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民政事业发展是全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重要内容,公共服务规划中“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等重要章节中,明确提出了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健康服务质量、提高老年人社会福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等重点任务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工程、社会救助服务工程、社会福利保障工程等重大项目,并将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福利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法律援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业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8个事项纳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作为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下一步,在实施全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同民政厅等有关部门,结合民政事业发展重点任务,围绕促进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加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民政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落实,让广大民政服务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主持人:

非常感谢余巡视,也感谢这位网友对于我省民政事业发展方面的关心,我们继续看下一个问题。

“小荷”:“十四五”时期,在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方面,民政部门有什么具体举措?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张晓玲:

小荷网友关心我们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非常感谢。社会组织联系着党委政府,服务着人民群众,是推动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助力民生改善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社会力量。截至2021年底,我省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有4.5万个。这些社会组织活跃在治蜀兴川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并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的社会建设水平越高,我们社会组织力量发挥得也更好。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聚焦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主题,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从“多不多”“快不快”向“稳不稳”“好不好”转变,从注重数量增长、规模扩张向能力提升、作用发挥转型。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坚持登记管理机关统筹与相关部门依法履职相统一、坚持社会组织培育扶持与规范监管相统一,构建党建引领、政策扶持、孵化培育、综合监管、规范治理、作用发挥六大体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统筹抓好社会组织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等各项工作,引导社会组织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完善第三次分配体系,有力助推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比如:我们将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力度,落实“四同时三同步”制度,通过单建、联建等方式督促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而且要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我们将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落实国家对社会组织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在省级层面设立支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基金)。我们将建立健全省、市、县、乡、社区五级联动的社会组织孵化培育体系,推动除民族地区外80%的市、县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园。我们将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重点监管、协同治理的原则,明确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职能职责,建立完善孵化培育、筹备成立、内部治理、变更及清算注销等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综合监管制度。我们将常态化开展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工作,持续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有位专家说,社会组织是一个富矿,因为在社会组织中,有很多的智慧,也有很多的人才,也有很多社会治理的力量,我们希望小荷网友和其它社会组织一起来推进这项工作。

主持人:

好的,非常感谢张书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我们的直播间,带来耐心的解答,也感谢各位网友们的积极参与。最后,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我们下次节目不见不散,再见!

规划全文:https://mzt.sc.gov.cn/scmzt/ghjh/2021/12/31/d1035b1a92f84d199707b60ccddddc36.s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