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察青松多一体化指挥中心,当工作人员打开电子大屏,林业资源、乡镇实时视频、监测预警、统计表等都展示在大屏幕上,当无人机实时画面越过山岭、各个乡镇,山上的房屋、每块地、每棵树甚至每名护林员的画面都能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尽收眼底。“这是察青松多野外视频汇聚平台及‘一体化’项目的厉害之处。”白玉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曲批介绍。
该项目总投资1420万元,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建设时间为5个月,于2023年12月底建设完成。主要建有指挥中心办公场所、应急管理系统、林长制系统、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沙盘(实体沙盘、数字沙盘)、UPS供电系统等配套设备。
为何要建?
“防”字当头,白玉县“一体化”数字联合指挥中心应运而生。
白玉县境内森林草原原始状态完整,有天然草原855万亩,区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5.5%,森林面积53.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72%,活立木蓄积量6920万立方米,位居四川省前列。
“森林草原防灭火重点在‘防’,面临严峻的防火形势,靠传统的护林管林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白玉县委副书记、县长洛绒倾培直言,“最直接、最管用的方法就是创新,以科技赋能,运用5G、云服务、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水利、气象、林草、应急等部门,构建‘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的预警监测体系,推动传统林业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型升级。”
这个项目厉害在哪里?
“以森林草原防灭火为重点,结合卫星监测、无人机巡护、铁塔监控、卡口监控四种智能模式,构建‘天-空-塔-地’四位一体的预警监测体系,能全覆盖白玉境内林草资源,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铁塔甘孜分公司甘孜大区经理曾康介绍。
具体而言,一是“天”: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连续监测森林草原火情和林草湿资源破坏违法行为;
二是“空”:发挥无人机灵活性高、机动性强、定位精准等空中优势,在重点时段和区域定期不定期巡防,有效解决人防巡护面积小、视野狭窄、地形地势崎岖、效率不高等方面难题;
三是“塔”:依托中国铁塔视联平台,白玉县在县域内部署57个可视化监测点,借助“可见光”和“热成像”实现全方位监测录像达750平方公里,并能对县域内重点防护区域进行24小时全天候烟火视频监控;
四是“地”:建设护林防火智能卡口24个,实现全景摄像机与细节摄像机互为180°夹角监控,清晰抓拍过往行人及车辆,触发声光警示提醒进山禁止携带火源,喊话提醒卡口值班人员做好值班值守。
“系统运行半年以来,监测预警34507条,处理34507条,其中借助监测点位依法从严查处野外违规用火行为4起,多次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并处理火情。”曲批感慨,该系统为森林草原火灾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个项目能应用到哪些场景?
“林长制是守住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林业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强化林业资源管理、加快林长制工作落实、促进林业工作提质增效,‘智慧+’数字林草是重要手段。”曲批说道。
对此,白玉县构建“平台+移动端”“互联网+应用”为模式,以打造“一库”即:林长数据库;“三网”即:地面监测网、空天监测网、信息传输网;“两平台”即:林长制综合管理平台、林长制大数据展示平台。
同时,落实生态护林员700名,划分县乡村三级网格300个,通过手机App精准下达管护责任区域,精确网格巡护信息,上级林长及监管人员第一时间统计分析、快速处置,实现精确定位、精细保护和动态监管。
“林长制智慧管理系统目前主要以林长网格、巡护管理、事件上报、处置工作为主,今后将继续完善林长巡护、预警、调度、考核等功能,确保‘数字林长’工作落地落实。”曲批坦言。
此外,以大数据及视频监控为中心并整合相关部门开发的任务调度、人员指挥、资源管理、监管统计等功能一体的综合调度平台,能实现救援应急力量融合,监控视频融合汇聚,上下互联互通。
面向未来,曲批表示,计划在2024年-2025年期间,实现3个片区自动化无人机建设,130个行政村无人机巡护管理,200个野外视频监控点位建设,覆盖面积达80%,并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工作,将“一体化”数字联合指挥中心应用到更多部门,更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