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4年07月12日 09时35分 来源: 四川省成都未成年犯管教所
自我伤害:来自内心深处的呐喊
皮肤上的印记,来自于我的心底
在夜色中蔓延开来
痛苦有了尖锐的形状
我试图遮掩
却化作树叶微弱的叹息
青少年的自伤行为是一个敏感又复杂的问题。他们故意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但往往并不伴随着自杀的意愿,称之为“非自杀性自伤” (non - suicidal self- injury,NSSI)行为。有调查显示,中国学生的NSSI的终生发病率高达24.7%。在一些特殊群体中会更高,我们在一项针对刚入狱的未成年男犯研究中,发现NSSI检出率超过了30%。总体来说,NSSI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普遍,有些行为是非常隐蔽的。最常用的NSSI方式是用刀划伤手腕、手臂或大腿等部位,其他常见的方法包括抓挠或刮擦皮肤直至出血,烫伤皮肤,抽打自己,用头撞墙或者用硬物击打头部等,还有些不太常见的方法包括咬自己、抓伤口、拔头发,在皮肤下插入物体(如安全别针)等。
身体的疼痛,如冰冷的箭矢,
穿透我的肌肤,刺入我的心扉。
我试图触摸,
那疼痛的根源,
却发现它早已与我融为一体。
青少年高发的自伤行为有时会成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有时也会成为昭示痛苦、寻求同类的信号,就如同被遮掩在衣袖下的伤痕一般,若隐若现。在不知情的人看来,伤害自己常常被看成是扭曲、变态、不可理喻的行为,也极易引发周围人的不解、恐惧和排斥。行为背后总有其意义,这难言之痛背后又在诉说着什么呢?
1.精神痛苦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期是NSSI行为的高发期。青春期的孩子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身体的迅速发育、独立与依赖的冲突、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繁重学业带来的压力、理想自我与现实体验的不符、价值感与意义感的缺失……这些都在提示着他们:那个他们所熟悉的,简单纯粹的童年时期,已经结束了。而有些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难以认同这个新的身体、新的身份,难以去整合对父母的矛盾情感,被现实挫败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让他们很有可能会陷入心境低落的状态,内在世界的混乱与病理性的悲伤交织在一起,成为他们无法言说的痛苦。而此时,身体疼痛带来的强烈刺激似乎可以短暂地掩盖精神上的痛苦。
“我的手指甲周围的皮肤常常是破的,总是控制不住的想要去啃,十指连心,手指感到疼时,心里便没有那么难受了。”
“我一遍又一遍地划开自己的皮肤,好像某些让我喘不过气来的东西从顺着伤口流淌出来,我终于感到可以呼吸了。”
“用烟头烫自己手臂时,那种钻心的灼烧感,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我还活着。”
这似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更像是饮鸩止渴,把自己带往更深的漩涡。
2.“还不算太糟,我还可以控制这一切”
青少年常常处于强烈的失控感中。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的感觉是令人难以忍受的,被自己内在世界的强烈感受给击垮、吞噬,更是让人恐惧。“我学习起来很吃力,也许我真的不是很擅长这件事”“有些同学讨厌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压力很大,但妈妈好像看不到我的状态有多糟糕”……想想这些话,没有几个青少年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坦然、直接地表达出来。承认自己的脆弱和无力反抗是困难的。面对这些可能又“可怕”的失控感,什么是“我”可以抗争的,什么又是“我”可以掌控的呢?是的,那个“我”可以如何处置自己的身体,是“我”能掌控的,“我”可以掌控“我”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和程度,“我”可以用身体的痛来代替、释放心理无法言说的痛,这都是“我”可以掌控的,同时自我伤害也彰显了自我抗争的“勇气”和“力量”。正如一个自伤者所说“只要我用点手段,它就可以转移到身体上,还好,这是我可以控制的部分”。
3.“你们看,我是这样存在的”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自伤青少年并不总是将怵目惊心的伤痕藏得严严实实。有些时候,他们似乎会有意无意地期待别人看到。袖子卷起来那么一截,或者有些女孩会穿上短裙,让划痕若隐若现。“害怕别人看到,但有时又希望有人可以看到”。那些痕迹,引发他人的震惊与恐惧,那令他们感到羞耻,但同时,他们也似乎在作一个展示,那些痕迹,都自有深意。胸前的伤口,正如“我的心在流血”,“手臂上一处处的烫伤,就是我千疮百孔的灵魂”。那是他们的耻辱柱,也是痛苦的化身,是他们存在的证明。
4.“我并不想死,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
自伤的目的在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想消灭自己。那些发展遇到困难的青少年被各种挑战困住,卡在了童年和成年期之间。过去已经永远地失去,却不知道如何前行到未来。抑郁、自伤可能都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但这个方案却具有很高的风险。虽然自伤不会立即致死,但也会导致感染、出血、瘢痕等问题,甚至存在失控状态下丧命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很有可能是这些孩子们意识不到的,他们只是希望可以暂时地停留在原处,不被推向那个他们在生活中所该有的新位置。
我在漫长的黑夜里踌躇不前
直到看到天际的微光
当我发出清晰的声音时
身体上的伤痕变旧了
树的枝条开始生长
“这一切很难,但都会过去”
当我们把青少年的自伤看成一种信号时,我们才能试图去听到他们痛苦的呐喊和无声的呼救。那后面隐藏着他们巨大的困扰。当家长在目睹到孩子身体上莫名出现的伤痕,或者发现孩子房间沾有血迹的纸巾时,那瞬间可能会涌起很多感受,震惊、恐惧、不解、难堪、愤怒……即使是当下的环境中,老师和青少年的心理工作者会更常遇到这样的状况,但依然是难以应对的。青少年总是活在当下的,他们很容易从一件事上发现重要的领悟,也可以在一段经验中立刻激发剧烈的行动。在发现青少年有自伤行为后,重要的是:
1.避免逼迫和指责
虽然我们关心他们,担心他们再次伤害自己,但也要知道,他们很难和我们达成不再这样做的协议。那是他们处理痛苦的方式,更何况自伤本身是会让人上瘾的,这种解决痛苦的方法唾手可得,见效迅速,在没有学习到新的方式以前,他们很难放弃旧的方式。逼迫和指责只会让他们感受到内心的痛苦被否认、被忽略,内心呐喊并没有被听见,“这不是我的”需求。
2. 表达关心和倾听
放下先入为主的判断,如“你就是不想去上学,故意做这些来吓唬我们!”“我看你就是找不到事,一天就只晓得给我找事情,想用这种方式来引起关注吗?”“我看你就是想用来威胁我”。这些或许是一部分成年人常有的反应,但持有这些反应的成年人可能没有办法真正好奇青少年的内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即使想要去了解,青少年也难以坦诚、清晰地表达出来,他们可能会拒绝交流,那可能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耐心去等待和陪伴。
3. 了解症状背后的需求,提供支持性的环境
青少年在面临发展的困境时,需要家庭强有力的支持。这对父母也是非常大的挑战。要重新审视父母孩子之间的关系,尝试去理解接纳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孩子。在成为他们坚实后盾的同时,也要鼓励他们成长,促使他们和父母的分离。
4.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每个家庭都有其局限性。很多时候,父母很难去应对这些艰难的状况。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医生、心理咨询师都能在自己的领域给到家庭更多的支持。讳疾忌医实不可取,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青少年困境到NSSI行为,专业帮助从来都不会是寥寥几次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必定是一个需要持续干预的过程。
成长常常是痛苦的,青少年们在这种困境中也希望有人看到他们。当我们试着和他们构建一个新世界时,他们才有可能放弃原来的世界,勇敢地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