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工业互联网及5G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总经理马奎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移动四川公司           时间:2023年03月13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历史进程的关键驱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感到使命在肩、充满信心,他表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快车道,但仍存在生产设施数字化水平低、产业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在这次两会上,他提交了关于充分释放工业互联网及5G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建议,建议进一步引导中西部产业强基固链、加大对企业专项资金扶持、提升工业数字化供给能力,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产业空间布局、供需格局问题亟待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能力已加速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迈入试点示范推广阶段。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达到4.4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8.5%,占GDP比重提升至3.64%,应用场景已覆盖钢铁、能源等45个国民经济行业。

经马奎调研了解,在四川,2022年底已建成5G基站数超11万座,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和解析量日益提升。在应用方面,已形成攀枝花钢铁、亚度家居、微网优联等一批5G全连接工厂,如攀钢发挥5G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优势,打造了国内首条数字化钒氮合金产线,实现了车间吊车无人化、产线物流自动化,车间综合工作效率提升了20%

但从产业空间布局、供需格局方面看,“5G+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调研,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中西部工业企业生产设施数字化水平不够高,现存工业网络难以支撑应用场景运行。四川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复合化率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2.4个百分点,超90%中小企业未实现信息化普及,大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无法联网与产生数据,限制了“5G +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二是5G虚拟专网、智慧工厂等项目所需的5G终端采购投入成本较高,约是传统4G模组价格的7倍,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大浪潮面前不敢转、没钱转。同时,现有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的专项扶持政策,主要采用项目验收后补助的方式兑现,企业因前期建设投入过大,对申报试点示范项目存在顾虑。

三是因缺少推动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转型的力量;制造企业利润单薄、薪酬水平不高、环境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较低;现有解决方案不能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的个性化、场景化需求,且应用效果显现因需数据积累存在滞后性等,导致行业生态体系不够完善,人才和产品供给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三大举措加速让“制造”变为“智造”

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马奎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建议出台产业强基补链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招引和培育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做强本地供给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聚焦工业芯片、云化软件、云安全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支持中西部地区通过税收奖补、租金减免等政策,精准招引全球人才和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强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供给能力。存量企业培育方面,建议通过专项投入补助、成长奖励、试点示范应用补贴等政策,支持全国各地的5G专网、云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供应商,做优产品与服务,提升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重点环节的供给水平。

二是建议政府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5G全连接工厂的专项资金支持,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刺激企业消费需求。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对5G工业芯片、5G通信模组、专网改造等新型工业互联网设备设施采购的资金扶持,采用前置补贴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硬件投入成本。在应用场景方面,继续加大对5G全连接工厂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推动国内数字基础设施较好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率先建设标杆示范的5G全连接工厂。在企业上云方面,采用验收后补助的方式,加大技改等资金投入力度,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生产设备网络化、数字化改造,推动重点设备与核心业务上云、上平台。

三是建议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力能源等基础条件较好、应用需求较高的重点工业领域,支持链主单位、运营商等机构通过组织解决方案展览会等形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人才培育方面,支持重点企业联系全国科研院所,加强工业数字化人才的定向培育,强化对制造业的人才保障。在技术创新方面,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加大对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工业信息安全等关键领域的攻关力度,确保我国走上自主可控、高效安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附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