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于今年起,以“四川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测评系统)为依托,在各市(州)有序推进全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与管理工作。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对艺术测评开展的具体时间、指标体系、工作纪律进行了解读,对测评系统的使用进行了培训,并邀请测评系统题库建设项目组主研人员之一,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杨瑜对题库建设实施进行了介绍。
“逐步实现艺术素质测评‘基础知识’网络测评”是2016年教育部与四川省签署的美育备忘录中的美育工作具体任务之一。根据教育部关于艺术素质测评的相关要求,省教育厅确定了武侯区、双流区、三台县、南部县、翠屏区、成华区、涪城区、广汉市、利州区为题库建设参研试点地区,并组织这9个地区的相关教师先后开展了课标学习、命题工作,成都东软学院、西华大学技术团队开发建设了测评系统。教育厅在上一学期通过对各市(州)、县(市、区)艺术专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和试点地区师生试用后,又对系统不断完善,于今年春期起开始在全省范围内使用。
三项指标构成测评分数
据介绍,教育部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对象为全省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四川省教育厅此次推出的测评题库是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即全省全日制小学、初中学生进行测评。按照艺术课程进度,原则上每年组织两次测评。春季学期一般安排在5月至7月,秋季学期一般安排在11月至次年1月。正式测评系统开放时间一般为工作日每天 9:00-18:00,测评练习系统开放时间一般为9:00-22:00。同时,为了让测评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厅提出了“艺术素质测评三步走”的规划:一是2019年使用测评系统的覆盖面≥ 40% 以上;二是2020年使用测评系统的覆盖面≥70% 以上;三是2021年使用测评系统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推进会现场了解到,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由基础指标(课程学习 25 分,课外活动 15 分)、学业指标(基础知识 25 分,基本技能 25 分)和发展指标(校外学习 10 分,艺术特长 10 分)三项组成。
其中,课程学习主要依据学生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学习的出勤率、参与度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分别由音乐、美术学科任课教师对学生评分。课外活动主要依据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兴趣小组、艺术社团和各类艺术活动的表现进行评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要依据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进行评分。校外学习主要依据学生自主参加校外艺术学习、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进行评分。艺术特长主要依据学生的现场测评、校级以上艺术展演活动中展示的某一项艺术特长进行评分。
“十不准”确保测评客观真实
为了保证艺术素质测评客观真实,切实促进学生艺术素养提升,省教育厅特别强调了在艺术测评中要严明工作纪律,遵守十个“不准”。
“十不准”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学校和教师不准将艺术素质测评交由第三方组织实施;不准为了数据“好看”而弄虚作假;不准为非在籍学生、社会机构或其他人员注册;不准强制或变相要求家长代学生练习或测评;不准泄露学生注册、成绩等相关信息;不准以艺术素质测评为由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将艺术测评成绩作为义教阶段学生升学依据;不准强制要求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练习;不准放任学生在家庭电脑中自行开展测评;不准只要求使用网络题库测评或上传电子凭证。体卫艺处副处长唐克红说,对艺术素质测评实施过程中违背教育规律、背离育人宗旨等的违纪违规行为,省教育厅将严肃查处。
测评旨在促进艺术教育质量
本次即将实施的艺术素质测评主要是对国家测评指标体系中“学业指标”中“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命题,并利用网络标准化题库的形式呈现。其目的是要通过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来形成艺术教育的“倒逼机制”,“逼迫”那些没有配备艺术教师的学校配备教师,让那些从不开设艺术课程的学校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同时,也让我们的艺术教师重视课堂、反思课堂,切实提高音乐、美术学科教学质量。通过评价确立艺术学科地位,让学生真正回归艺术课堂,并非要从学生中选出谁最优秀,或者把学生考倒。而学业指标中的基本技能部分,由各区县学校根据学生实际开展符合学科规律的有效测评,最终从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方面形成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各区县教育局应对当地艺术素质测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该项工作有序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