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 川台文旅交流合作传递新信号
“新干线要发挥连接两岸优质文旅内容和智库的作用,让优质项目在四川得到落地实现。”3月2日,由省台办、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带头人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已扎根成都多年的青年台商宓欣怡表达了对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的新期待。
省台办主任罗治平讲话
“川台文旅新干线”是去年12月7日在“四川·台湾乡村暨社区文化创意演迪”活动中,评选的首批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与带头人共同发起的合作倡议,目的是希望打造两岸民间文创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川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在座谈会上,省台办主任罗治平就巩固和深化相关成果提出期望:“进入‘十四五’,全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川台文旅交流合作正处在最好时机。各示范基地和带头人要着眼长远,以昂扬斗志发挥各自所长,把‘新干线’建设成为川台文旅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让更多有志台胞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和川台文旅交流合作成果的传播者,凝聚广泛共识和力量在广袤农村书写美丽画卷。”座谈会上,传递了哪些新信号?
信号1 聚合两岸资源形成合作平台
“‘新干线’要做起来、传下去,需要有项目作为载体来支撑。”首批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带头人骆美霖认为,“大家在各自领域具有丰富实操经验,与台湾也开展了多方面交流合作,透过对标合作项目组建两岸扁平化团队,能让大家更好发挥特长做好事情。”像这样的抛砖引玉有很多,大家各抒己见,为做强“新干线”支招。青年台商宓欣怡对两岸开展资源对接合作特别有感。“我们有台湾文创理念,也有丰富的台湾资源与人脉,透过与当地农产品和美食业者的合作,不仅实现了台湾文创理念和品牌的落地发展,也真正实现了让这边的传统产品打入年轻人市场。”她举例,“我们与崇州‘天府粮仓’合作,对一款富硒稻米产品进行文创包装,产品线上销售首日,1500套产品很快售罄。此外,我们还与台湾知名糕点商合作,结合成都‘潮文化’,对品牌进行年轻化定位与包装,在成都顶流商圈开了实体门店。”她希望自己能为“新干线”发展贡献台湾模式和理念,也引进更多台湾文旅人才到四川发展。
台商李贤治在位于攀枝花的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从事热带水果种植多年。“除了布局一产,我们也积极向文旅方向跨界发展,通过引进台湾冷泡茶技术对四川名茶进行技术改良和文创包装,也希望透过‘新干线’寻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台胞谢柏园借助“四川省对台交流基地”——成都浓园平台,策划推动了系列以巴蜀文化为核心的两岸文创大赛。“今年将着力文创、农创两方面,用大赛形式吸引台湾人才与资源落地,并打造民宿业态项目。”他十分看好“新干线”丰富的文旅资源和成都巨大的文旅发展商机,“希望有机会与大家合作,丰富我们的台湾创客实践营内容,也让台湾青年透过‘新干线’认识大陆发展,感受乡村振兴成果。”
信号2 大力推动四川文旅高质量发展
会上,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严飒爽结合大家对“新干线”的期许,提出了“一聚焦、两品牌”的发展定位,即:聚焦川台两地文旅资源,做强四川文旅示范品牌和对台文旅交流合作品牌。指出要用好项目引领,通过政企资源整合,打造典型项目,发挥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动效应。
示范基地企业代表吴小轰的想法与此不谋而合。她表示,“乡村振兴如何实现对在地文化文脉的挖掘和全新现代化的表达,是很值得讨论的命题。目前,我们已与带头人黄志斌老师组建的‘少年老城’两岸青年团队合作,在城市微更新领域进行实践探索,欢迎大家抱团取暖,实现强强联合,并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共同做强‘新干线’。”黄志斌也表示,“去年‘少年老城’两岸青年团队已完成3个社区的微更新项目,今年已与台湾知名文创团队合作,将微更新从社区合作升级到政府合作,相信有政府的助力,项目会有更多成果、取得更大成效。”
如何让“新干线”与四川特色优势文旅资源相得益彰?自贡彩灯企业代表罗睿希望依靠“新干线”平台吸引力,引进更多台湾灯展设计人才,进行乡村夜游项目合作,用新场景促进新消费。国家非遗青神竹编传承人陈岚也希望邀请台湾竹艺师参加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邀请台湾学生到竹艺城开展研学活动,让非遗文化透过台湾同胞的参与“走出去”。
信号3 做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人才振兴是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新干线’要充分发挥聚合人才资源作用”的建议得到大家呼应。带头人余勇认为,“未来乡村振兴的主力应该是有家国情怀、愿意奉献的青年人才。我们应该用好‘新干线’平台,组建讲师队伍,发布培训计划,将带头人所在企业和示范基地纳入乡村振兴培训现场教学点,并对川台文旅合作示范项目做好经验总结,让‘新干线’不仅墙内开花,也要墙外香。”宓欣怡也支招,“要吸引更多岛内青年来四川开展体验式参访交流或参加两岸文旅赛事,用好的政策和服务吸引他们留下来发展。”
省台办和文化和旅游厅也积极回应了大家对人才引领工作的关注,提出要做强川台文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要持续开展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交流项目,要为人才交流和培养提供好的平台载体,让更多人参与乡村规划与建设,打造示范点,做好典型案例宣传推广,让“新干线”提质量、强声势,助推乡村振兴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