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十四五”规划丨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5.67件 四川再设“小目标”
以建设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为主线,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动形成市场监管与服务促进双轮驱动新格局,“十三五”时期四川知识产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时期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知识产权工作应当怎样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省政府日前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明确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行动以及实施保障举措等内容。4月27日,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赵辉做客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就《规划》相关情况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回顾“十三五”,四川知识产权强省体系初步构建,7项知识产权领域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复制推广,“职务发明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制度改革”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全省新增授权专利40万件,商标有效注册达101万件,地理标志达762个。获得中国专利奖75项(金奖3项),颁发四川专利奖190项……赵辉表示,在不断夯实的发展基础之上,“十四五”时期的知识产权工作必须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和激励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据《“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坚持战略引领、坚持质量优先、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安全底线,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了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以及一系列的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规划》指标的设计思路是从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指引,由数量规模指标向质量结构指标体系转变,突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和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在《规划》明确的11个指标中,赵辉重点介绍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市(州)覆盖率”两个指标。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价值发明专利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评价区域创新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到2025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年均增长率13.8%。截至2020年,四川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94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3件。此次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7件,年均增长率为14%,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赵辉表示:“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我省《规划》的核心指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质量导向,充分调动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创新主体进一步提升创新创造水平和专利质量,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和专利组合,弥补我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偏低的短板,提升我省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撑我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市(州)覆盖率”——分级分类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是构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都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出明确部署。目前,四川已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但部分市(州)还存在公共服务职能不明确、队伍人员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市(州)覆盖率’作为指标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市(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其作为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主干网点作用,提供均等可及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赵辉说。
“十四五”时期四川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四大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夯实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基础。谈及于此,赵辉说:“我们要全面落实《川渝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新高地;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积极创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充分挖掘特色川菜、地方小吃、特色服务、特色农产品和道地中药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市场附加价值,促进知识产权与旅游、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为扎实推进《规划》落实,职能部门还将在政策机制创新、考核评估等方面下功夫,加强组织协调和保障。
在互动环节,赵辉还就网友普遍关注的话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在谈到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如何促进乡村振兴时,赵辉表示,《规划》明确了多项举措,包括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进农产品加工知识产权提升行动等,其中,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要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植物新品种等多种知识产权以及先进生产方法、制造工艺、新的商业模式,充分挖掘特色农产品和道地中药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市场附加价值,促进知识产权与旅游、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记者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