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 知识产权如何护航高质量创新发展 赵辉解读“四川模式”
4方面主要任务、19项工作举措、12个专项行动、4项保障措施……这是赵辉对近日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的概括。
世界知识产权日刚过,但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4月27日,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赵辉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的在线访谈栏目,对《规划》中的“四川特色”进行了解读。
谈现状
双轮驱动知识产权强省体系初步构建
“‘十三五’时期,四川知识产权强省体系初步构建。”赵辉介绍,四川在知识产权领域已形成市场监管与服务促进双轮驱动新格局。
作为建设国家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在“十三五”期间,四川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全省新增授权专利40万件,商标有效注册达101万件,地理标志达762个。率先在全国设立省级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规模达6.86亿元。16个市(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超过300亿元。
为保护这些创新,四川高标准建成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6个省级以上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与此同时,“护航”“雷霆”“闪电”“剑网”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立案破获侵权假冒犯罪案件1322件,为创新保驾护航。
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基地落户四川,四川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和13个省级以上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的建成,也为知识产权发展夯实了基础。
谋未来
精准发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被“重点关注”
“十四五”时期是四川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
如何“抓住时机”?赵辉介绍,《规划》从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由数量规模指标向质量结构指标体系转变,提出的11个指标,其中“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市(州)覆盖率”等5个指标都是“量身定制”。
《规划》分领域阐述了我省“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四大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强化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运用、夯实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基础。
赵辉介绍,《规划》结合四川特色,提出了全面落实《川渝知识产权合作协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新高地;构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积极创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区;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充分挖掘特色川菜、地方小吃、特色服务、特色农产品和道地中药材、民间艺术等方面的市场附加价值,促进知识产权与旅游、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刘宇凌)